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北京的秋天。今天看到鲜花妆点的天安门广场,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漂亮。”史提夫·温安洛微笑着说。这位履新仅百日的美国商会主席,把中国确定为出访的首站。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之前,他已经密集拜会了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的领导。
谈到此次中国之行,史提夫·温安洛坦言,他既是为继续推动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建言献策,也想了解一下十八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在《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史提夫·温安洛表示,目前中美正努力建设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作为安利的第二代掌门,史提夫·温安洛对“伙伴关系”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安利的发展史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创业史,更是一种“伙伴关系”的传承。
有贸易就有商机
6月19日,美国商会正式宣布美国安利公司董事长史提夫·温安洛为新任美国商会主席,这也是继2001年6月他首度当选美商会主席后第二次当选此职。
美国商会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全球最大的商业联盟,代表全美各行各业、规模约300万家会员企业的利益。而史提夫·温安洛的父亲、安利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杰·温安洛也曾担任美国商会主席,他们是美国商会历史上罕见的父子双主席。
“我再次成为美商会主席,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要推动贸易。这个与12年前担任美商会主席时的工作使命是一致的。”史提夫·温安洛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经济历史发展上,过去各个国家各自为政,经济自给自足,而现在没有一个市场能够孤立于世界之外。在这样的经济格局下,所有企业也都会介入全球贸易之中。
史提夫·温安洛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
12年前,他初次担任美商会主席的时候,曾经率领一个美国小企业代表团到中国来访问,其中有一个来自芝加哥的小型工程企业。时至今日,这家昔日的小企业不仅在中国有业务,还在韩国和全球其他地方扩张。
“随着贸易的发展,像这类小企业能够在中国找到商机,来自中国的企业也会在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找到商机,所有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贸易。”史提夫·温安洛对记者表示。
史提夫·温安洛称,除了积极促进全球贸易发展外,他也将致力于进一步推动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经贸友好往来。像12年前一样,史提夫·温安洛把当选后出访的首站选择在中国。
“12年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觉得如果要让这两个国家能够进入一个共同的贸易框架体系之内,将会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而正是由于这样的结果,才使得我们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创纪录的双边贸易额。”谈起以往的经验,史提夫·温安洛非常自豪。
作为美国商会主席,他预计“未来中美双边贸易将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史提夫·温安洛还透露,此次来华,他除了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接见之外,还拜访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委的领导。
史提夫·温安洛告诉记者,此次中国之行,他得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信息,那就是过去12年来,中国的市场化转型并未停止,未来也会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虽然我也是这么猜想的,但得到中国领导人的再次确认,我还是很高兴。”
一向秉持乐观态度的史提夫·温安洛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前不久,世界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取得了高速增长。此外,我对美国的经济也非常乐观、有信心。”
我们是伙伴
“在与部委领导会面时,我既介绍了与美国商会相关的事情,也利用机会介绍了安利公司。”史提夫·温安洛在采访中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提到,“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们是怎样一家企业。”
1959年,美国密歇根州。杰·温安洛和“发小”理查·狄维士在家中的地下室创立安利公司,后来凭着浓缩清洁剂打开市场。而今天,安利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知名跨国公司。
史提夫·温安洛认为,安利的两位创始人都是荷兰移民的后裔,从小在一起长大,相同的成长经历和荷兰后裔的个性特质,为他们今后成为合作伙伴奠定了基础。
五十多年后,两位创始人所坚守和珍视的“伙伴关系”不仅已经延续至两个家族的第二代,而且也成为安利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
作为一家家族企业,1990年代,安利公司由第一代领导人向第二代领导人的交接班完成。杰·温安洛的儿子史提夫·温安洛和理查·狄维士的儿子德·狄维士,继续共同执掌安利。
安利第二代掌门并没有甘于守业的角色。把父辈手中的接力棒接过来之后,他们对公司进行了重组。将安利由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直销企业发展成一个跨国大公司。
公开数据显示,安利2012年全球销售额达到113亿美元,连续13年中12年实现增长,其中2007?2012年的5年间,更基本实现了业绩翻一番的目标。
史提夫·温安洛把这一切归功于“伙伴关系”。他说,一个家族企业的传承,有一个坚实价值观的基础非常重要。
“安利公司在第二代的管理下已经有18年,而安利公司很独特的一点是,它是由两个家族的第二代共同管理。”史提夫·温安洛解释称,两个家族也是伙伴关系,这不仅仅体现在对公司所拥有的股份上,同时也体现在对公司的管理权上。
他还着重指出,在安利,公司与员工、直销人员之间也是互为伙伴。安利取得今天的成绩,只靠他和德·狄维士总裁两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很幸运的是,安利在全球有21000余名员工,还有300多万名营销人员。这种伙伴关系,才使得安利事业能够成长。
谈到与合作伙伴的相处,史提夫·温安洛说:“绝对不要对合作伙伴说‘我之前告诉过你的’,不要指责,不要埋怨,更不要纠结于过去,而是要向前看。”
拥抱中国
1995年,安利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在进入之初,安利在中国的年销售额已达2亿美元,并且增长迅猛。
但是,好景不长。1998年,中国政府在打击传销的过程中,将以安利等公司为代表的直销也定位为非法,这曾让安利面临是否撤出中国的挑战。
一道巨大的难题摆在安利面前。史提夫·温安洛回忆道,当时经过讨论,集团董事会一致认为,安利可以试着寻找解决方案,既能发展直销行业又能保护消费者。
为适应中国的法律法规,安利设立店铺,开创了“店铺销售+经销商+直销员”的销售模式;其次,安利开始着力品牌建设、开展品牌营销。而此前身处直销行业的安利,是不做品牌营销的;此外,安利还跳出传统直销模式中资深营销人员指导新营销员的旧模式,建立了安利中国培训中心,轉而系统地培育人才。而最重要的一点,安利开始在中国进行本土研发,在中国设立产品研发中心。
史提夫·温安洛坦言,转变并非易事。因为“我们很难从美国总部或者其他海外市场获得经验”。他认为,支撑安利变革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和信任合作伙伴,平等地为所有人创造机会。
“安利在世界范围内拓展业务时,最重要的一条教训就是必须真正理解当地市场,包括当地的文化、经济、政治以及人。我们最强大的资源永远是本土化领导团队。”史提夫·温安洛认为,这是安利在中国市场学到的第一堂课。
如今中国已成为安利最大的市场。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安利中国年营业收入为271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占集团总营收比例超过25%。
去年,安利集团已经凭借中国市场的表现跃上全球第一直销企业。今年,安利决定继续加码中国市场。近日,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在江苏奠基,该中心首期注册1000万美元,总投资2500万美元。
史提夫·温安洛表示,安利将继续在中国市场进行深耕细作。
谈到此次中国之行,史提夫·温安洛坦言,他既是为继续推动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建言献策,也想了解一下十八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在《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史提夫·温安洛表示,目前中美正努力建设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作为安利的第二代掌门,史提夫·温安洛对“伙伴关系”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安利的发展史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创业史,更是一种“伙伴关系”的传承。
有贸易就有商机
6月19日,美国商会正式宣布美国安利公司董事长史提夫·温安洛为新任美国商会主席,这也是继2001年6月他首度当选美商会主席后第二次当选此职。
美国商会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全球最大的商业联盟,代表全美各行各业、规模约300万家会员企业的利益。而史提夫·温安洛的父亲、安利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杰·温安洛也曾担任美国商会主席,他们是美国商会历史上罕见的父子双主席。
“我再次成为美商会主席,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要推动贸易。这个与12年前担任美商会主席时的工作使命是一致的。”史提夫·温安洛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经济历史发展上,过去各个国家各自为政,经济自给自足,而现在没有一个市场能够孤立于世界之外。在这样的经济格局下,所有企业也都会介入全球贸易之中。
史提夫·温安洛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
12年前,他初次担任美商会主席的时候,曾经率领一个美国小企业代表团到中国来访问,其中有一个来自芝加哥的小型工程企业。时至今日,这家昔日的小企业不仅在中国有业务,还在韩国和全球其他地方扩张。
“随着贸易的发展,像这类小企业能够在中国找到商机,来自中国的企业也会在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找到商机,所有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贸易。”史提夫·温安洛对记者表示。
史提夫·温安洛称,除了积极促进全球贸易发展外,他也将致力于进一步推动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经贸友好往来。像12年前一样,史提夫·温安洛把当选后出访的首站选择在中国。
“12年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觉得如果要让这两个国家能够进入一个共同的贸易框架体系之内,将会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而正是由于这样的结果,才使得我们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创纪录的双边贸易额。”谈起以往的经验,史提夫·温安洛非常自豪。
作为美国商会主席,他预计“未来中美双边贸易将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史提夫·温安洛还透露,此次来华,他除了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接见之外,还拜访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委的领导。
史提夫·温安洛告诉记者,此次中国之行,他得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信息,那就是过去12年来,中国的市场化转型并未停止,未来也会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虽然我也是这么猜想的,但得到中国领导人的再次确认,我还是很高兴。”
一向秉持乐观态度的史提夫·温安洛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前不久,世界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取得了高速增长。此外,我对美国的经济也非常乐观、有信心。”
我们是伙伴
“在与部委领导会面时,我既介绍了与美国商会相关的事情,也利用机会介绍了安利公司。”史提夫·温安洛在采访中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提到,“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们是怎样一家企业。”
1959年,美国密歇根州。杰·温安洛和“发小”理查·狄维士在家中的地下室创立安利公司,后来凭着浓缩清洁剂打开市场。而今天,安利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知名跨国公司。
史提夫·温安洛认为,安利的两位创始人都是荷兰移民的后裔,从小在一起长大,相同的成长经历和荷兰后裔的个性特质,为他们今后成为合作伙伴奠定了基础。
五十多年后,两位创始人所坚守和珍视的“伙伴关系”不仅已经延续至两个家族的第二代,而且也成为安利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
作为一家家族企业,1990年代,安利公司由第一代领导人向第二代领导人的交接班完成。杰·温安洛的儿子史提夫·温安洛和理查·狄维士的儿子德·狄维士,继续共同执掌安利。
安利第二代掌门并没有甘于守业的角色。把父辈手中的接力棒接过来之后,他们对公司进行了重组。将安利由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直销企业发展成一个跨国大公司。
公开数据显示,安利2012年全球销售额达到113亿美元,连续13年中12年实现增长,其中2007?2012年的5年间,更基本实现了业绩翻一番的目标。
史提夫·温安洛把这一切归功于“伙伴关系”。他说,一个家族企业的传承,有一个坚实价值观的基础非常重要。
“安利公司在第二代的管理下已经有18年,而安利公司很独特的一点是,它是由两个家族的第二代共同管理。”史提夫·温安洛解释称,两个家族也是伙伴关系,这不仅仅体现在对公司所拥有的股份上,同时也体现在对公司的管理权上。
他还着重指出,在安利,公司与员工、直销人员之间也是互为伙伴。安利取得今天的成绩,只靠他和德·狄维士总裁两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很幸运的是,安利在全球有21000余名员工,还有300多万名营销人员。这种伙伴关系,才使得安利事业能够成长。
谈到与合作伙伴的相处,史提夫·温安洛说:“绝对不要对合作伙伴说‘我之前告诉过你的’,不要指责,不要埋怨,更不要纠结于过去,而是要向前看。”
拥抱中国
1995年,安利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在进入之初,安利在中国的年销售额已达2亿美元,并且增长迅猛。
但是,好景不长。1998年,中国政府在打击传销的过程中,将以安利等公司为代表的直销也定位为非法,这曾让安利面临是否撤出中国的挑战。
一道巨大的难题摆在安利面前。史提夫·温安洛回忆道,当时经过讨论,集团董事会一致认为,安利可以试着寻找解决方案,既能发展直销行业又能保护消费者。
为适应中国的法律法规,安利设立店铺,开创了“店铺销售+经销商+直销员”的销售模式;其次,安利开始着力品牌建设、开展品牌营销。而此前身处直销行业的安利,是不做品牌营销的;此外,安利还跳出传统直销模式中资深营销人员指导新营销员的旧模式,建立了安利中国培训中心,轉而系统地培育人才。而最重要的一点,安利开始在中国进行本土研发,在中国设立产品研发中心。
史提夫·温安洛坦言,转变并非易事。因为“我们很难从美国总部或者其他海外市场获得经验”。他认为,支撑安利变革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和信任合作伙伴,平等地为所有人创造机会。
“安利在世界范围内拓展业务时,最重要的一条教训就是必须真正理解当地市场,包括当地的文化、经济、政治以及人。我们最强大的资源永远是本土化领导团队。”史提夫·温安洛认为,这是安利在中国市场学到的第一堂课。
如今中国已成为安利最大的市场。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安利中国年营业收入为271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占集团总营收比例超过25%。
去年,安利集团已经凭借中国市场的表现跃上全球第一直销企业。今年,安利决定继续加码中国市场。近日,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在江苏奠基,该中心首期注册1000万美元,总投资2500万美元。
史提夫·温安洛表示,安利将继续在中国市场进行深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