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轼为王朝云所写文字中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6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为王朝云写下如许多的文字,在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人中是十分罕见的。王朝云、苏东坡,都因为有了对方而成为幸运的人——尽管生途维艰、沟坎密布——因为这些文字就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而他们化在生命中的相知相爱,以及用爱的双楫划过漫长险恶的风雨等,对于当下或挣扎或迷茫的男女人生,无疑有着热切地映照与启迪。
  苏轼一生有过三位夫人,都姓王:王弗、王闰芝、王朝云。王弗逝后,接替的是她的堂妹、比苏轼小11岁的王闰之。嫁时20岁的王闰之,虽然陪伴了苏轼25年,却因苏轼屡被贬斥边远之地而离居参半。这位东坡夫人,还做了一件惠及夫君后半生的大事:1074年,在苏轼杭州通判的任上,35岁的王闰之为39岁的夫君收养了12岁的侍女王朝云。王朝云钱塘人,家贫,为杭州歌舞伎,应当初识文字。一进苏门,直到她34岁时去世,23间再没有一刻离开过苏轼,并成为命运多舛的诗人的风雨同舟人。
  爱情,在古代,从不被列入士大夫的“立功、立言、立德”的三立之中;而爱情在当代,又被物质至上或事业至上所忽略。但是苏轼却将他人性中最华丽最深挚的感悟与文字,写给他的三位女子,尤其是那个王朝云。
  苏东坡最著名的悼亡词是写给他的第一任夫人王弗的《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她嫁给东坡时,也就16岁,他们一起生活了11年。有这一首词,人与文也就可以不朽了。这首词写于知密州之时,是密州三曲之一(其他两首分别为“老夫聊发少年狂”与“明月几时有”)。
  他的第二位夫人王闰之固然对于诗词歌赋没有格外的爱好,却温柔体贴、勤恳持家,与苏轼有着深厚的情分。她死于1093年,苏轼是悲痛的,专门写下《祭亡妻文》:
  呜呼!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从我南行,菽水欣然。汤沐两郡,喜不见颜。 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须,弃我而先! 孰迎我門,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
  妇职与母仪,均有一个“爱”字挈领,难怪东坡先生要死与闰之“同穴”。
  当然,因为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中所凝结的爱情,苏轼则将他更多的情感与文字,写给他真正的爱人王朝云。
  王朝云的死,是在丈夫被流放的广东惠州,因为感染瘟疫。此时,王闰之已经去世3年,孤单更加重了苏轼的伤痛,他为心爱的朝云写下了著名的《墓志铭》:
  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丰湖之上栖禅山寺之东南。生子遁,未期而夭。盖常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粗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以绝。铭曰:浮屠是瞻,伽篮是依,如汝宿心,惟佛止归。

  这篇《墓志铭》,有着太多的信息:“忠敬若一”是其诚,生子而夭是他们共同的伤痛,亲佛近佛学习佛法是他们共同的精神追求。“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岂只坡公,天下不敢小惠州,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王朝云。惠州有孤山,孤山有朝云,现在又因为这个女子而引出一座东坡纪念馆,更为难得的是惠州的民间每年农历的12月5日,都会有纪念与怀想她的活动。
  而在朝云病逝3天之后,苏轼又满含感激与悲痛,写下《惠州荐朝云疏》,是写给苍天神佛,又是对亡灵的哀诉:
  ……轼以罪谪,迁于炎荒。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遭时之疫,遘病而亡。念其忍死至焉,欲托栖禅之下。故营幽室,以掩微躯。方负浼渎精蓝之愆,又虞惊触神祇之罪。而既葬三日,风雨之余,灵迹五踪,道路皆见。是知佛慈之广大,不择众生之细微。敢荐丹诚,恭修法会。伏愿山中一草一木,皆被佛光;今夜少香少花,遍周法界。湖山安吉,坟墓永坚。接引亡魂,早生净土。不论幽显,凡在见闻。俱证无上之菩提,永脱三界之火宅。
  真是情真意切!痛苦之中,苏轼写下了这样的挽联: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将爱人常念的《心经》《金刚经》嵌在联中。不仅修墓立碑写铭撰联,还为心爱的人立了一处“六如亭”,亭柱上镌的那副楹联,正是出自东坡之手: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这副楹联,当然记载着对于朝云的知己之情,也留存着他们共同生活的回忆,美好而家常。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是在一个什么时间?东坡突然扪着自己的肚腹问家人与侍者里面装了些啥东西——回答纷纷,不是文章就是道德;惟独朝云回答他“满肚子都是不合时宜”。那串朗然的笑声,至今还在时空里回响,既是对于朝云的肯定,也因知音之故而使爱情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他一定回想起与朝云相识的杭州与杭州的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也许是苏轼写给朝云的最初的文字吧?
  回忆是绵长的,爱情是难抑的。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朝云诗》)
  有那个在白居易年衰多病时离弃他的樊素在前,更显出着朝云不离不舍的珍贵。以唱《杨枝词》闻名唐时的樊素,是将晚年的白乐天当作包袱甩掉的吧?这当然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但宋代,却偏偏在常情之外站出一个王朝云来。苏轼的这首诗还有一个小序:   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连续地被贬窜蛮荒之地。纷纷离开之际,以苏轼的恕厚与旷达,他肯定也是劝说过朝云离开自己,只是朝云越发地贞静如初,誓要陪丈夫始终。困危之时,坚定地与爱人站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是真正的爱情吧?
  一个朝云会让天下多少爱男恋女羞惭有加。
  “经卷药炉新活计”,此时的朝云当是已经病疴缠身了,煎药求佛,似乎已成苏轼的“工作”。而“舞衫歌扇旧因缘”,则记着他们心心相印的时光。就在惠州吧,演唱丈夫的诗词,也是他们共有的快乐时光,只是到了《蝶恋花·春景》,朝云却不能舞也不能唱,只是泣不成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不能歌者,是因朝云体见并心疼丈夫屡屡被贬的命运。在佛的世界里,他们还存放着共同的惊喜与忧伤,那便是他们曾经有过的那个儿子“遯”。 遯即遁,取自《易经》,卦辞说:“嘉遁,贞吉”,“好遁,君子吉”。这是基于自己风波一生的感悟,期待与爱人所生的儿子远避政治,一生安好。
  那是22岁时的朝云,终于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我想朝云的幸福会超过苏轼,因为在他是之一,在她是唯一。只是东坡为娇儿写下的那首诗,一定会让他的朝云更加幸福: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只是,哪有避世的公卿?巨福很快便成巨痛:不到一岁,儿子夭亡。苏轼还有他的文学与公务,朝云却只有丈夫与儿子。儿子去了,她的天便塌了一半。朝云是永远的痛,而最知她疼她的丈夫,也将搅肠剜心之痛化为文字,去追悼与抚慰: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 ……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断肠泣血,至情至性,时隔千年,锥心蚀骨。这首诗的题目,也因为痛巨而成为苏轼诗词中最长的《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
  蘇轼写给朝云的文字,还可列一个长长的题单:《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嫩脸羞蛾》《丙子重九诗》《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这样一个女子,不仅深刻地影响着苏轼的精神与物质世界,也在苏轼给我们留下的巨大的精神文化遗产上,留下自己或明或暗的烙印。不要说“东坡肉”其实是从朝云的手中做出,就是“东坡”之名,也与朝云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着黄州团练副使的苏轼,在山坡上垦种了十数亩军营荒地,并因由这片荒地的山坡而号起“东坡居士”来。而这十数亩地的垦种,大多的劳作,还是会落在十七八岁的朝云的身上。惠州杭州都有西湖。杭州的西湖是他们相识的初地,而惠州的西湖则是他们永诀的地方。只有他们在两个西湖之上留下的心迹足迹、爱情文字、音容笑貌,正与绿水青山一样生生不息,并在现代爱情的异化与失重之中点起一盏不灭的明灯。
  (作者系散文家,诗人,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讲师团专家,淄博市、济宁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
其他文献
我是72届初中、74届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后,我们高22班20名同学满怀“与贫下中农一起过春节”的热情,于1975年3月,先于同届毕业生去插队。在劳动了大约一年半,城里大批招工。我与大多数知青都回城了。  我们那批回城的知青主要分配在服务行业。我被分配到北京电车二场113路车队当售票员。是跟早、晚高峰时增加的小车。跑小车的司机和售票员多为同届或上一届的,清一色小年轻,尽管大家其乐也融融,但填补不了
有些书并非名家名著,装帧设计和纸张以现在流行的眼光看来,也都近乎简陋,满满的都是历史深处物质匮乏时代里的特征;但是从其诞生——出版、印刷、发行到现在,外在的这些“不美”居然一点也没有影响其寿命,相反愈老愈帅,被当年的读者所珍藏之外,甚至还为一代代新读者所认同。  《深山画虎》就是其中的一种。  苦孩子出身的学者朱仲玉先生海外归来后,立足祖国的传统文化,针对广大青少年,做了大量编书著书的工作,这本薄
拙作《永远的大运河》从构思、写作到出版,大体上经历了10年时间,可谓“十年磨一剑”。说起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很多苦辣酸甜,一起涌起,一时难以述说。  我1965年出生在廊坊,大运河在我家乡穿过,廊坊是个很崇尚英雄豪杰讲究义氣的地方。1982年我考上了廊坊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这是一所非常注重创作的师范院校。老师汤吉夫、苗雨时等就是著名的作家和诗歌评论家。学生们都受老师们的影响。所以这所院校的学生出现
做了十多年的童书编辑,因为对儿童文学的喜爱,近十年都在编辑儿童文学类的图书。近年来,少儿类图书成为出版业中品种和数量增长最快的图书门类,也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出版领域。童书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惨烈。编辑大军亦被驱赶进入“重工业时代”,面临多重挑战。现在,对一名童书编辑的要求远不止十年前的爱读书、有童心和文笔好。逻辑架构能力如何,学习理解能力怎样,是否善交往,有没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具不具备抗压能力等等,都
完全是在一个不期然的情况下,看到了贺嘉佳编导的舞剧《妇好》。因为看之前完全不知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因此在观看过程中,一边看一边快速地思索着一些事情。  首先,这个名叫贺嘉佳的编导让我很是惊奇,我没有意识到一个之前从未进入过我视野的编导能够这么深入地对中国舞蹈的传统性回望有着这么真切的渴望。这一点委实不易。中国自上世纪初以降,西方的舞蹈价值观全方位地覆盖了我们的舞蹈领域,唯西舞是瞻的观念及其方法,都
春秋战国时期,活跃于齐国政坛上的管仲,因卓越的政治才华和名垂千古的政治功业,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家以及思想家所效仿和倾慕。主要记载管仲思想的文献经典《管子》,则以丰富的施政思想和优异的治民理念,长期被后人学习研究。可以说,管仲和《管子》,是诸子百家中少数几个集政治实践与思想精华于一身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辉煌历程中,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主要领导人在带领中国人民从事革命斗争和经济文化建
从诞生之日开始,互联网就注定如同魅惑的魔术师,以改变一切的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深刻变革。林登实验室推出的“第二人生”凭借成熟和先进的3D建模技术给全球带来了震撼。在这块虚拟“新大陆”上,除了大批“居民”和全球500强企业纷纷入驻,国外高等教育界也迅速意识到这块新兴领域潜在的教育价值,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世界顶级知名学府争先购买电脑空间里的数字空间“岛屿”,提供全天
“中国近代美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比如,中国近代“美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哪里?“美学”的周边概念是怎样从西方传入东方的?这些概念是如何被翻译过来的?翻译的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态势?这些概念被译介到中国之后是怎样完成本体建构的?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近代美学范畴的源流与体系研究》回答了上述问题。  这部著作以“美学”的概念为逻辑原点和理论支点,以美学理论中具有支撑性意义的基本范畴,如崇高、
新课标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批判性思维首次进入新课标,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几千年来,奴性思维和奴性人格已经深入部分国人的骨髓,批判性思维就是要打破这种沉痼了几千年的思维定势,帮助人们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提升思维品质,创新思维发展。   对于中学生来
连环画《琴》?作者:刘秉江  1979年3月出版的彩色连环画《琴》,虽然出版发行的时间是1979年年初,但是组稿绘画和印制肯定在上一年,甚至更早些时候。所以,它依旧可以归类到那个特殊年代数量众多的连环画品种中去。  不过它是彩色的,而且是48开不是64开,加上封面上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拉小提琴的形象,所以至少在形式上它已经具有了某种面貌一新的新时期的文化产品的特征,或者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