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数学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养,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数学学习就是为了实现具体应用现实的目的。面对数学学习起步阶段的小学生,学习数学首先是为了积累数学知识,满足自身认知所需,其次则是学会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这也本身就是现实所需。而具有一般意义、体现数学学科本质的核心素养,承载着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内涵。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空间思维
数学学科第一层次的核心素养是由推理、抽象和模型思想构成,三个集于一身的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特征,而由此又生成了思维、交流、问题解决这三个基本素养,即数学思维,数学交流,数学中的问题解决,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和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呢?笔者就此谈几点浅见。
一、解决生活数学问题,渗透数学思维
一提到数学思维,可能有的学生就会觉得看不到、摸不透,又那么抽象,简直令人高深莫测。其实,对于数学思维,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就要通过具体的数学实例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并逐渐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而最直接体会数学思维并构建自我数学认知体系的途径,就是通过解决具体数学活动中的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学习数学的基本解题技能和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无法对其进行专门的有关数学思维的训练的。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要了解,要理解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并且通过在现实生活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一过程就是引领学生逐渐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从感性体验到数学化的思维过程。可见,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思维的力量,化无形于有形,从有形中感知无形的数学思维的存在,充分感知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二、创设交流空间,给予展示机会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行空间和时间的创设,让学生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解题思路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可以完全地展示自我,把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来充分展示出来,学生表述自己的数学见解,就是数学思维的一种体现。在一般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的方法之一就是:归类说。先让学生分析数学问题中的题目,对通过同一类型题目的归类,或者是应用相同知识点解决不同问题的题目进行归类。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分类时,教师以代表性的一个题目为例进行讲解,唤起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学生就相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是关键点再次进行“实战”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进行归类方法的解析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展开积极的交流探讨,也就是说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组成的学习小组4人为一组,并将学生能力的学生强、中、弱合理搭配。思维灵敏、接受和掌握能力较强的学生,面对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教师在集体进行讲解的时候可能已经听懂、明了,知晓数学问题解答的方法,那么,这部分学生在小组中就可以充当“小老师”,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勇敢地讲出自己解题出错部分,组内其他学生对其进行纠正和讲解,直至明白理解为止。利用测试或练习检验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否理解并掌握,面对在测试中出现的新问题继续跟进式讲解和再测试,以便让学生继续深化认知和运用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对学生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有所掌握。
三、利用课余时间,让思维动起来
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关键在于运用,是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数学就是思考的产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练习中要基于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延伸教学于课外,通过精心设计课外作业,讓学生的思维真正灵动起来。如,教师鼓励学生在周末等时间段,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如萝卜、橡皮泥、土豆、苹果等,自己发挥想象力,结合数学课堂所学,在动手之前温故一下各种立体图形,先猜测从不同方位对这些物品进行切割之后会是什么形状,学生试着利用工具进行切一切、摆一摆、看一看,实际切割的形状是否与自己所猜测的立体图形相一致,简单记录下来。这样的活动给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消化和理解了课堂所学,沉淀了知识内核,也形成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堂与课外相连接,形成了数学思维的连贯性,学生容易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兴趣盎然,倾心于思考之中发现数学奥秘。
总之,教师通过独具匠心的数学授课,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理解、探究、分析数学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形成了思辨的精神内核,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蔡玮,袁仕芳,罗丹丹.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形结合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8(31):61-62.
[2]孙妍.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索[J].考试周刊,2018(30):91.
编辑 段丽君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空间思维
数学学科第一层次的核心素养是由推理、抽象和模型思想构成,三个集于一身的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特征,而由此又生成了思维、交流、问题解决这三个基本素养,即数学思维,数学交流,数学中的问题解决,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和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呢?笔者就此谈几点浅见。
一、解决生活数学问题,渗透数学思维
一提到数学思维,可能有的学生就会觉得看不到、摸不透,又那么抽象,简直令人高深莫测。其实,对于数学思维,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就要通过具体的数学实例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并逐渐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而最直接体会数学思维并构建自我数学认知体系的途径,就是通过解决具体数学活动中的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学习数学的基本解题技能和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无法对其进行专门的有关数学思维的训练的。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要了解,要理解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并且通过在现实生活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一过程就是引领学生逐渐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从感性体验到数学化的思维过程。可见,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思维的力量,化无形于有形,从有形中感知无形的数学思维的存在,充分感知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二、创设交流空间,给予展示机会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行空间和时间的创设,让学生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解题思路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可以完全地展示自我,把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来充分展示出来,学生表述自己的数学见解,就是数学思维的一种体现。在一般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的方法之一就是:归类说。先让学生分析数学问题中的题目,对通过同一类型题目的归类,或者是应用相同知识点解决不同问题的题目进行归类。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分类时,教师以代表性的一个题目为例进行讲解,唤起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学生就相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是关键点再次进行“实战”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进行归类方法的解析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展开积极的交流探讨,也就是说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组成的学习小组4人为一组,并将学生能力的学生强、中、弱合理搭配。思维灵敏、接受和掌握能力较强的学生,面对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教师在集体进行讲解的时候可能已经听懂、明了,知晓数学问题解答的方法,那么,这部分学生在小组中就可以充当“小老师”,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勇敢地讲出自己解题出错部分,组内其他学生对其进行纠正和讲解,直至明白理解为止。利用测试或练习检验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否理解并掌握,面对在测试中出现的新问题继续跟进式讲解和再测试,以便让学生继续深化认知和运用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对学生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有所掌握。
三、利用课余时间,让思维动起来
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关键在于运用,是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数学就是思考的产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练习中要基于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延伸教学于课外,通过精心设计课外作业,讓学生的思维真正灵动起来。如,教师鼓励学生在周末等时间段,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如萝卜、橡皮泥、土豆、苹果等,自己发挥想象力,结合数学课堂所学,在动手之前温故一下各种立体图形,先猜测从不同方位对这些物品进行切割之后会是什么形状,学生试着利用工具进行切一切、摆一摆、看一看,实际切割的形状是否与自己所猜测的立体图形相一致,简单记录下来。这样的活动给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消化和理解了课堂所学,沉淀了知识内核,也形成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堂与课外相连接,形成了数学思维的连贯性,学生容易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兴趣盎然,倾心于思考之中发现数学奥秘。
总之,教师通过独具匠心的数学授课,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理解、探究、分析数学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形成了思辨的精神内核,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蔡玮,袁仕芳,罗丹丹.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形结合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8(31):61-62.
[2]孙妍.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索[J].考试周刊,2018(30):9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