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斐:技术泄密是无稽之谈

来源 :新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接受《新汽车》独家专访时,墨斐称:如果不加盟上汽,他不知道自己会去哪里;有关双龙工会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被夸大了;说上汽股份转移技术是无稽之谈
  
  在韩国,当上汽双龙的工人在京畿道平泽市双龙汽车公司举行罢工时;在中国,位于上海市威海路的上汽股份成为事件中的焦点。如此,有关上汽股份收购双龙得失成败的话题再次被提起,此时距离上汽入主双龙仅2年有余。
  按照衡量世界范围内汽车并购案的标准,2~3年难有盖棺论定之说。对上汽股份而言,这仅仅是其进入海外市场的开始。有上汽股份管理层也认为,此一时期仅是上汽股份海外战略的“短时段”,尚难有固定的说法,但针对上汽股份采取此种方式拓展国际市场的质疑并未停止。
  与此同时,双龙工人的罢工范围正在扩大,成为当时韩国汽车工人罢工中最受关注的角色。
  2006年8月11日,上汽双龙汽车举行临时股东大会,聘任上汽股份副总裁墨斐为新任代表理事,接替蒋志伟,正式进驻双龙。之后,有韩国评论认为,墨斐的到来更是刺激了罢工中的工人,“正是他采取的措施,难以满足工会的要求,让(双龙)的罢工进入更高潮”,韩国当地媒体报道称,墨斐之前在北美的经历,会让他在面对与工会之间的难题时,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这可能极大地损害工人的利益,“工会可能对他充满敌意”。
  8月16日下午,双龙汽车工会组织的5300多名工人聚集到平泽工厂,进行无限期的“玉碎罢工”,似乎在验证了韩国评论界的说法,然而这些都没有得到上汽股份和墨斐本人的正面答复。
  自2005年3月辞去通用汽车中国CEO一职之后,墨斐一直低调处事,即便在他离职事件后,他也仅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告知通用中国的员工,甚至连曾经与其过从甚密的朋友也难觅其踪影。
  2006年6月19日,在经历了种种猜测和传言后,墨斐正式加盟上汽股份,出任执行副总裁,负责上汽股份的海外经营。
  此次,上汽股份派墨斐前往韩国,他能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帮助上汽股份化险为夷;他为上汽双龙制定了怎样的海外战略;他在正式加盟上汽股份前的经历如何?
  2006年9月13日,在韩国平泽市双龙汽车公司办公大楼6层的会议室,病中的墨斐接受了《新汽车》独家专访。
  
  不加入上汽,我不知道去哪里
  
  《新汽车》:在离开通用中国公司后,对于您的去向曾有很多种说法。请问,在您离开通用中国之后加入上汽集团之前的经历是怎样的?
  菲利浦·墨斐(以下简称:墨斐):事实上,在那段时间我没有做什么。所有的那些说法都是猜测,关于此事我没有向任何人谈起过。我的一些老朋友邀请我做了一些咨询性质的项目。这就是我在那段时间所做的事情。
  《新汽车》: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您离开通用中国后,如果不加入上汽集团您会去哪里?
  墨斐:我不知道。
  《新汽车》:是因为可以加入上汽集团您才离开通用中国的吗?
  墨斐:并不是这样的。我离开通用与上汽没有任何关系。我是因为个人原因离开通用中国的,当时我根本没有意图加入上汽。事实上,当时上汽由于与通用的合作关系,也不可能向我提供工作岗位。一年之后,情况有所改变,所以我最终决定加入上汽。
  我想说的是,我非常高兴情况有所变化,使我能够加入上汽。我对上汽的团队以及氛围都非常了解,而且也非常喜欢。我认为上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公司,而且处于非常好的经营状况,我非常希望能为上汽的更加辉煌而努力。
  《新汽车》:在加入双龙以后,您会采取哪些措施以提升双龙品牌的影响力?
  墨斐:我的职责将主要集中于战略性的问题上,如产品系列的构建,发展上汽与双龙的协同效应,构建双龙的国际业务以及协同上汽与双龙的国际业务的发展。
  《新汽车》:您是否能告诉我们关于您职责的更具体的内容?
  墨斐:对于我的职责的细节,我不方便透露太多。然而,我可以就双龙怎样进入中国市场谈谈我的想法。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也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世界上所有著名的汽车公司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中国也向国内及国际汽车公司提供了许多的机会。双龙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太多的业务。现在上汽成为双龙最大的股东,我们有机会使大家获得双赢。这是短期内的主要目标。
  
  双龙工会与管理层的冲突被夸大了
  
  《新汽车》:在过去的几周里,双龙工会和管理方一直处于冲突中,对此您如何看待?
  墨斐:双龙工会与管理层的冲突被媒体夸大了。我想中国公众对于在报纸上看到的关于双龙罢工的报道,理解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其实,韩国的工会与我所工作过的地方如美国、欧洲的工会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工会由工人们选举出来,代表工人与公司进行谈判。工会的职责就是为工人争取到最大的利益。罢工以及大家所了解到的事情只是这一过程中一个正常的部分。如果大家回想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美国和英国,大家会发现,那时候有很多罢工之类的事情发生。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是取得最终解决方案的一种办法。双龙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正处于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我们告诉工会哪些是我们可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可以做的。正因为公司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管理层所能满足的要求与工会提出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可能大一些。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综合考虑双方的立场,在非常友好的氛围下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罢工之前、罢工中及罢工后,管理层与工会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这与外界所传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新汽车》:面对罢工以及韩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在加入双龙后您有没有感到很大的压力?
  墨斐:比起我以前所做的工作,我并没有感到有更大的压力。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汽车工业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你总要接受一些挑战。时间不同所遇到的挑战可能不同,但我工作过的任何地方的汽车行业确实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当我们十年前最初建立上海通用时,我们并不是市场中的第一,相反,我们只是市场中的无名之辈,面临巨大的挑战。双龙现在面临着类似的情况,虽然有巨大的挑战,但双龙是一个很好的公司,我们有很好的产品,而且上汽作为双龙最大的股东以及上汽对于双龙的收购对双方都是有益的。在我看来,未来是非常光明的。我们会经历一两年比较困难的时期,但我认为双龙的未来是十分光明的。
  《新汽车》:因为中国的工会与韩国的工会有很多不同方面,您认为收购双龙之前在劳资纠纷问题上上汽是否做了充分准备?
  墨斐:我认为当一家公司兼并收购另一家公司时,不会在与工会的谈判等事宜上做特别的准备。上汽拥有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著名公司合作建立的70多家合资公司,上汽的管理层访问过很多地方,与很多国际性的公司有着很好的合作,对于整个行业有着非常好的理解。尽管以前没有与国外的工会直接谈判过,但上汽的这些优势使上汽与其它可能收购双龙的公司一样,在收购前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技术泄密是无稽之谈
  
  《新汽车》:有很多欧洲、韩国以及美国媒体的报道,他们认为是因为您加入双龙,制定了裁员计划才导致这次罢工。是这样的吗?
  墨斐:事实上并非如此。我认为在过去的两年里,韩国的汽车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市场的总体容量有所增加,但产业的整体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导致韩国SUV市场份额从以前占总体市场35%下降到今天的20%左右。这些变化对于双龙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双龙的管理层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适应这些变化,使双龙重新回到盈利的状态。在我加入双龙前很长一段时间,双龙的管理层就在计划裁员等事宜。我加入的时间,恰好是管理层结束讨论、准备做出决定的时候。因此,我只是在最后时刻加入进来了,并没有在裁员这一计划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新汽车》:我看到过很多报道说上汽会将双龙的核心技术转移到中国,您对此有何评论?
  墨斐:对于这个问题我要知道你想问的究竟是什么。现在有很多关于技术泄露的报道。如果你问的是这方面的事情,我的回答是那都是无稽之谈。如果你问的是达成技术许可协议,来扩大生产规模及经营领域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世界上任何一家汽车企业都在做这样的事。
  外界错误地认为,上汽收购双龙将由上汽管理双龙。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实是双龙自己在管理双龙。双龙的管理层现在所想的是将其业务扩展到中国,他们正在通过与上汽签订技术许可协议的方式在中国进行业务的扩展。有很多案例可以说明这种做法是一种世界惯例。比如说,通用通过与上海通用签订技术许可协议开始在中国的业务,大众与上海大众签订了技术许可协议,通用大宇与上海通用签订了技术许可协议,现代与北京现代签订了此类协议,丰田曾在15年前与通用霍顿签订了技术许可协议以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由此可见,对于一个想进入另一个国家市场的汽车企业来说,通过技术许可的方式进入这个国家的市场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方式。正如其它公司一样,双龙采用这个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做法,甚至对于双龙本身来说,我们也是通过技术许可的方式开始经营的,1992年,梅赛德斯奔驰与双龙就曾经签订了技术许可协议,使得双龙可以使用他们的技术。
其他文献
2005年3月,当高盛公司的年轻分析师阿尔琼·穆尔蒂预测油价将翻一番,涨至每桶100美元时,还有人认为他是在夸大其词。随着油价涨到每桶70美元,穆尔蒂的观点看来不再是天方夜谭。  如今,我们正在达成一种共识,即高油价是经济因素使然,任何人对此都无能为力。需求增加了,而供应却跟不上,所以价格上涨。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就快没油了。其实就连石油问题专家也只是在进行猜测。但石油供应短缺却是显而易见的。  一
期刊
奇瑞QQ:继续在汽车风云榜上夺得头筹,QQ的平民亲和力不容小觑。但我们希望,除了销量猛增以外,奇瑞在QQ的质量安全问题上要多下功夫,也才不负消费者对QQ这般执着的厚爱。  凯美瑞:6月份,凯美瑞挟全球中级车之王者霸气,斥巨资包下“凯美瑞号”专机四处张扬,无论销量如何,凯美瑞无疑赚足了国人眼球,6月风云榜排名自然毫无悬念地上升2位,位居亚军。凯美瑞的赛季已经开始,但不知道,这款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中级
期刊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董海洋      奔驰是“尊贵的豪华”,宝马是“张扬的豪华”,“和谐为道,欲达则达”的皇冠将自己塑造成另外一种豪华    20多年前丰田在中国的著名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已经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经典回忆。即使在今天,丰田仍然舍不得放弃这句塑造丰田品牌形象的广告词。现在,一汽丰田对皇冠的定位,也就是我们知道的“和谐为道,欲达则达”的广告语,我认为相当成功。从我
期刊
如何让美国人在加油站时不用忧心忡忡,同时减轻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我们必须发挥美国的创新精神,”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比尔·福特去年9月在一次对全世界所有福特雇员的广播中说,“这家公司是由一位发明家所创建的,我们需要确保公司不断涌现出创新者。”  比尔·福特向福特在美国的经销商、员工、零售商等12万人发出邮件征求意见。并表示,今后对员工的评估将会包括创新部分。员工们有新想法而
期刊
三年前,风格独具、色彩炫目的Polo挥手道:“时尚向我看齐!”当时效果并非理想。但是现在,情况或许不同了。新Polo劲情、劲取是一款煞费苦心的车    还记得那句挑逗性的广告语吗?“r u Polo?”(你是Polo吗?)  Polo在中国不仅仅是一辆车,还代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出生在1970年代末,他们锐意进取,新潮时尚,他们处处重视品质,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注重自己的感受、视朋友为最大的财
期刊
厦门大学美国城市史博士姬康      强大的利益集团之间互相制衡,使得美国汽车产业多年来保持一致的发展政策    美国是世界上人均拥有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内最大的加利福尼亚州有人口1300万,拥有汽车2000万辆,一斑如此,全豹可知。自1893年杜埃里兄弟发明汽油动力汽车以来,汽车产业一直在美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趣的是,历届政府从未有过统一的汽车产业长期发展政策或战略。但多年来,美国汽车产业
期刊
表格说明  “●”表示此配置为标准配置,“-”表示无此配置  评价一栏中,数值为负值,表示后者比前者缺少的配置的价格;如果为正值,表示后者比前者多出来的配置的价格。  该表格所引用的配置价格参考丰田内部定价参数制定。  表格中的配置价格误差在正负2000元以内,具体车型的配置如有变化以实际车型为准。  此价格体系并不包括品牌影响力、车身尺寸等因素。      凯美瑞与马自达6对比分析  马自达6旗
期刊
“大奔”的观念在中国早已经深入人心,而奔驰C这样的“小奔”则开始越来越多地吸引年轻新贵们的注意力    先别激动,这还不是国产奔驰C!北京奔驰的C级车还要耐心等一阵子,而且很可能是还没有亮相过的新一代C级车。现在的这一代奔驰C级车已经走过了6年。虽然中间经过小改款,但是与刚刚完成换代的宝马新3系和奥迪A4比较,对消费者来说已经不新鲜了。所以“北奔”耐住性子等一年投产新C级应该是明智之举。  但是零
期刊
沙龙的会场并未如激烈竞争的市场一般互不相让,在平静但充满智慧判断的讨论中,大家看到了下半年市场的良好走势和机会,中级车市场大有可为,但竞争格局则无法预料。    时间:2006年6月17日上午9:00~12:00  地点:清华大学甲所  参加人员:  专家:汽车分析师贾新光、独立车评人钟师、《中国汽车要闻》主编刑文军  厂商(品牌):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广州丰田、广州本田、东
期刊
陈祖涛    他规划设计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雏形,中国汽车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厂都留有这位老人的心血      1928年1月,一汽“第一名职工”陈祖涛,出生在湖北省汉阳县蔡甸高至山,其父为原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1939年,11岁的陈祖涛从延安送往苏联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莫斯科鲍曼最高技术学院机械系。  1951年2月,在苏联生活了12年的陈祖涛提前4个月从大学毕业。回到中国后,周总理问他:“毕业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