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印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西湖的记忆,残存的,仅滞留于书卷画意中。
  我读过数十篇关于西湖的诗词、散文、信札,对清代奇女云仙的《致状元顾晴芬书》的印象颇为深刻。云仙在西子湖畔“引鹤于孤山断桥之畔,频眺晚晴;泛舟于柳浪花巷之中,徜徉美景” ,平添了自己对西子湖无比的向往。多少回梦游西湖,就如隔着玻璃跟自己的恋人接吻一样,有其形而不得其味。一次偶然的际遇让我邂逅了眷恋许久的西子湖,了了多年藏在心底的夙愿。
  时值三伏天,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但未能消除往来如织游人的热情。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范景文 “尽逐春风看歌舞,几人着眼看青山”道出西湖游人众生相,而我则徜徉在蕴含无穷的美景中望峰息心。尽管在每个景点似蜻蜓点水,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嫌,但在我将西子湖温柔地揽在怀中亲吻时,依稀看清她的娇容,是如此的朦胧,又是如此的真切,难怪明代正德年间一位史无考证的日本使臣游西湖时有“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感怀。
  明末清初文学大家祁豸佳有“看西湖,绝不能为西湖之画;看西湖,绝不能为西湖之诗”之说,但凡在西湖留过足迹的人,都会对山环水抱的西湖铭记于心,我也不例外。湖水如画,风情万种,晨曦初露之初,桥影照水,鸟语阵阵,弱柳扶风;月沉西山之际,轻风拂面,柳丝舒卷飘忽,怎不令人陶醉?
  西湖成名之早,遗跡之密,景点之美,名位之重,山水亭舍与历史牵连的典故之多,古往今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乃至和尚道士,都对厚重的西湖趋之若鹜。西湖犹如高级饭店中免费提供的饕餮大餐一样,人人都要分上一杯的羹汁,“不到西湖心不甘”,余秋雨先生畅游西湖感叹不已,“一切宗教都要到西湖集聚,再避世的也不能忘情这里的热闹,再苦寂的也要分享一角秀色”。
  西湖之美,美在四季,跟人的喜怒哀乐表情一样,春夏秋冬四季表情美轮美奂。诚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个西湖。在才女云仙眼中,西湖“春来名花解语,好鸟弄晴;夏时清风徐来,荷香清暑;秋月明辉,蟾华皎洁;冬日可爱,岭秀孤松”,她一览无余地把西湖四季的表情写意活灵活现地塞进世人眼球;袁宏道眼中阳春三月的西湖让人想入非非,“山色如娥,花光似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苏东坡对夏天雨后的西湖情有独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而张岱则更为痴迷雪后、月夜和雨后的西湖,在其眼中,西湖春夏太过于热闹,鲜花烂漫则过于喧闹,清明时节萍聚的人又太多,游西湖无过于东汉末年董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的读书境界,遂发自肺腑地感叹,“雪巗古梅,何逊烟堤高柳;月夜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涳濛,何逊晴光潋滟”。西湖美景如斯,而我则更为痴迷西湖的山容水意、花态柳情,纯系下里巴人见地。
  世间措大,何易言西湖?禅语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万物,渺小或者宏大,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看,它都是一个世界,只不过是看物者所处的视角和人心境的大小不同而已,苏东坡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就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传世经典,道隐禅师则认为西湖可大可小,“佛言世间凡事大小,皆由心造。若见为大,则芥子须弥矣;若见为小,则黄龙蝘蜓矣……六桥三竺,缥缈湖山,其大若此;若置身于南北高峰,由高视下,西湖止一杯水,歌舫渔舟正如飞凫浮芥,为物甚微”。自己品鉴道隐禅师禅意西湖时思绪飘飞,仿佛穿越时空节令,随同张岱一道雪后畅游湖心亭,去感受西湖“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高妙意境。
  “环水抱山山抱水,因人传地地传人”,这是我读过的对西湖最为传神的浓缩精语。林语堂大师认为,西湖是人工创造下美得无以复加的艺术品,古人以神来之笔去纤巧取刚毅,去华取朴返于真。他驻足频眺西湖时感叹,“西湖是人工点缀后的自然,而不是人工破坏后的自然;是人类真正的智巧所创造出的,并非过度的精巧;一片仙岛,上面的垂柳映入一平如镜的水中,似乎是西湖自有,是自然从湖水中生出来的。”仅凭自己走马观花似的肤浅认知无法洞悉西湖的深邃厚重,无疑于管中窥豹。
  翻阅西湖逾越千年的历史画卷,令人称道的是亲民善政、群黎戴德的白、苏二贤。白居易治西湖的做法颇为怪异,“政凭诉简,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富民有赎罪者,令于西湖开葑田数亩”;苏轼心系民间疾苦, “浚西湖,聚葑泥,筑长堤,自南之北,横截湖中,夹植桃柳,中为六桥”,他的做法让清朝诗人查容叹为观止,“苏公当日筑堤,不为游观为民耳”。如果说苏轼是一个画家,他以德政这支笔绘制杭州这条龙,那深邃与厚重的西湖就是他的神来之笔所点的最为精致的眼睛。想当年,在治理水患后,瘟疫又席卷杭州,成百上千的民众在瘟疫中丧生,苏轼把珍藏心底、视若珍宝的“圣散子”秘方献出济世救人,“不问老少良贱,各服一大盏”。当他看到老弱病残及穷人生病无钱就医,遂创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公立医院“安乐坊”,“以私帑金五十两助官缗,于城中置病坊一所,名安乐,以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与紫衣”,后被宋徽宗在全国普及,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在其历史著作中专门提及安乐坊,“贫困、老迈和残疾者均可在那里免费得到医疗”。在杭州,苏轼用大竹管制成输水管道从六个水库引淡水供杭城居民饮用,因竹管易腐,不耐用,遂改用胶泥烧成陶瓦管子替代竹管,上下用石板保护,经久实用,让杭州居民用上了甘醴般的西湖水,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发明自来水系统的第一人。
  翻遍西湖历史,我觉着,杭州也好,西湖也罢,应欠孙东瀛一声道歉。孙东瀛系明万历年间的司礼监内史太监孙隆,他乐善好施、谦抑谨恭,斥巨资复建西湖十景,并营建了昭庆寺、灵隐寺、湖心亭、十锦堂等西湖景观,功勋卓著,袁枚给其“白、苏二公为西湖开山古佛,此公异日伽蓝也”的最高评价。杭州士民虽在孤山建了孙公祠,后人虽也把他列为“西湖六贤”之一,但清廷入住中原后,杭州市民愣是把孙公祠变成了佛庵,把孙隆塑像置于佛龛之后,再也不能一见湖光山色了,连张岱都为其鸣不平,“孙太监以数十万金钱塑西湖,其功不在苏学士之下,乃使其遗像不得一见湖光山色,幽囚面壁,见之大为鲠闷”。   西湖典故之多,举不胜举,但令我铭记于心的,不是“西湖三杰”的岳飞、于谦和张煌言,也不是鉴湖女侠秋瑾,而是那个名不见经传、手持韦陀木杵痛击恶魔番僧杨髡的真谛和尚。南宋灭亡后,时任元朝江南释教都总统的番僧杨髡(又名杨琏真伽)权势熏天,在西湖边把101座皇陵掘得个底朝天,为了让华夏民族万劫不复,万恶不赦的杨髡将宋理宗头颅镶银涂漆制成酒器,同时把皇陵所掘的骨殖杂以牛马枯骨,在临安故宫中筑白塔镇压,名曰“镇本”。更令人发指的是,此恶魔嗜掘墓淫尸,其住西湖德藏寺时获悉来提举夫人及左丞陆化之女死前貌美如花,死后水银注体以保尸身常年不坏,遂兽心大发,命发坟冢,德藏寺刚直憨厚的烧火僧真谛和尚抽韦陀木杵击打杨髡,“从人救护无不被伤,但见真谛于众中跳跃,每逾寻丈,若隼撇虎腾,飞捷非人力可倒,一时灯炬皆灭,耕锄畚锸都被毁坏”,把恶魔脑盖骨都给打裂了,真谛和尚的神勇让杨髡以为是护法天神韦陀显灵,再也不敢掘墓,带领手下狼狈逃窜。一个砍柴、挑水、做饭的和尚血性护法,遍翻史籍也绝无仅有,这是托起整个中华民族举身世界之林的民族之魂,也是民族的脊梁。
  西湖美景,仙人足迹。临湖而建的亭、台、楼、榭精美玲珑、错落有致,是历史随意的洒落;依山而立的碑、寺、塔、墓枕水而眠,是生命的永驻和历史的残留,更是千年往事的图画。每个景点都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蕴藉,湖底沉淀着千年的历史,湖中流淌着动情的故事。万松岭上,“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的古松,涛声阵阵;西子湖中,“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荷花,十里飘香;“书香蕴天地,院落藏古今”的万松书院里,忽明忽暗灯光钻出纸窗,影绰朦胧,而琅琅书声则不厌其烦地向世人讲述着投若胶漆、契若芳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春来花丛漫步的闲情,秋夜湖畔赏月的温情,点点滴滴化作刻骨的相思,一点相思,万种柔情,从记忆的深处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九曲十八盘的长桥上,山伯与英台你送过来,我送过去,十八相送的依依不舍之情奏响了《化蝶》的千古绝唱。真意言词尽,昔日的经典曾照耀过世人心灵的天空,随着时光的流逝,梁祝凄美的爱情故事已编入傍晚的彩霞行列,永远留在了人们记忆的底片上。
  一次平淡的相遇, 如秋雁掠空而过,歪歪扭扭地记录了自己品鉴西湖时短暂的心灵路程,虽没有雁过留声的痕迹,但却让我埋下心底对西子湖无比向往的激情,不奢望也不苛求拥有西湖的整个世界,但求有一秒钟凝视后的感动来读懂它的前世今生。
  张岱梦寻西湖若魇若呓,在他看来,“西湖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媟亵之矣;人人得而媟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品鉴西湖,我眼中的西湖是一杯水,是杭城的一滴眼泪,清净不染,能刚能柔;西湖是一座山,伟岸坚毅,可大可小,“杯水浮芥杭城泪,芥子须弥我独知”!
  责任编辑:黄艳秋
  题图摄影:徐建新
其他文献
在我最软弱的时候,我想起的是你,母亲!在我最辉煌的时候,我想起的是你,母亲!  那年的那天,我烦恼、困顿、不安地四处张望,透过枯燥乏味,透过已熟悉的周围,我的心开始寻觅人生的另一幅风景。我撒娇而胆怯地告诉了你我的想法,你伸出温柔的那双手,抚摸我的头发,你留恋的热泪为我送行,就这样,我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远行。  我走得很累很累,但我不忍回头,我不能回头,我怕经受不住你温热的目光,即便趴下了,心,还在往
期刊
喜欢银杏,缘于外婆。  深秋的微寒抵不过这兴奋的期盼,当傍晚的炊烟袅袅升起,外婆那充满沟壑的脸庞在炉火的照耀下黑红中带着慈祥。而我待在外婆身旁静等着火炉里剩下的星星之火,看着外婆用苞谷皮包裹着二粒银杏果用火钳埋入火堆。  不一会儿外婆扒拉出银杏果,这时的我早就雀跃着迫不及待。外婆一边小心地用嘴吹散着热气,一边慢慢地剥离,终于一粒晶莹剔透如翠玉般的银杏果呈现在眼前。我小嘴早凑到了外婆手边,外婆扬起手
期刊
雪是个男孩子的名字,二十年前,堂二姐为我介绍的对象。二姐说,雪是她考察很久的小伙子,做水果生意,头脑灵活,人品也不错。如果愿意,就去她家里看看。那时的我,觉得身边的同学和伙伴都有了对象,感到自己也应该有一个才好。  相亲那天,是在傍晚。小伙子走进二姐的家里,我紧张得躲进了厨房。二姐拽我出来,说人家明早还要上货,时间金贵。我走到门口,忽又折回来,“扑哧”笑起来,笑得直不起腰,二姐斜了我一眼:“相个对
期刊
盛夏的阳光,总是那么毒辣辣地照射下来,而此时我窗前的梧桐树却像一把用力撑开的巨伞,为我遮挡着酷暑,赠予我一片凉爽的绿荫,让我看到了这一棵沉默朴实的树木,其实也具备一种让我油然而生敬意的精神力量。每逢假日的夏夜,在那一棵梧桐树下,总会吸引三五成群的孩子,在树荫下的草坪上嬉闹,让一抹清朗活泼的笑声从我书房的窗口飘进来,播撒开来,应和着躲在附近树枝上或远或近的几声蝉鸣,为暮色里的居民小区徒添了几分生机。
期刊
路旁的柳条绿了,天气渐渐转暖。再过些日子,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就要飞回来了,真叫人期待!一闭上眼,我仿佛又听到了它们“唧唧”的叫声,此刻,思绪流转,我想起了我那不堪回首的相亲时代。  那是一个春日的傍晚,太阳收起了最后一抹儿余晖。一只小鸟扑棱棱地在院子上空打着旋儿,瞬间便落在东厢房前的百日红花枝上。那花枝细细地高过屋顶,小鸟稳稳地落在枝头,压得花枝弯弯地低了头,嗬!好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原来是一只小燕
期刊
父亲个子清瘦,头微昂,长期睡眠不足的眉眼呈现着忧国忧民的深思,凛冽的鼻梁和深刻的法令纹跟他的个性一样爱憎分明。别人无法想象,外表如此严肃的人,骨子里却是父爱泛滥的。  我20多岁时,年轻气盛,有一次,因为单位上的事情,找到刚上任的局长,当时,他正准备赶去开会,被我一把拦住,一定要他听完我的一番理论。他焦急地分辩着,我大声激昂地说着,惊动了刚好在楼上的父亲。他都看在眼里,但只是默默地聽着,没有过来干
期刊
总会想起父亲。  电话响起,是父亲,心有灵犀,父亲问我晚饭可有空回家吃,我哽咽,他沉默了一下,简聊几句就挂了电话。他几句轻轻的安慰,让情绪灰暗的我,心灵愉悦,满足,但即刻又愧疚起来,想到生病的父亲日渐消瘦的身影,想到因愁眉不展而暴突锁骨凛冽抖动的母亲,都在胸口绞痛翻滚,我只顾摄取他们的关爱,却不成想到自己早已长大,他们会老,终究会离去,而我却待在这里自顾忧怜。  父亲依着沙发在等我吃饭。从来没有像
期刊
每个人都必然要告别这个世界,可我从来没想过父亲会以怎样的姿态和我们告别。直到有一天,我接到电话,说他可能得了恶性肿瘤,那一刻,我突然想,他很可能会突然离开。  父亲一向淡淡的,哪怕第二天被确诊为恶性肿瘤,他也未曾在我们面前显露一丝慌乱,大概男人的不露声色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陷入一片沉寂,反倒是他拿一些类似“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的话来宽慰我们。去了几次上海,见过形形色色的病人后,父親变得更
期刊
一首籍籍无名的小诗最近火了。  这就是300年前清代大才子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对我们来说,是平常之物,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角落,算不得啥稀罕物。苔藓虽小,但它所体现的精神一点也不小。我们在古诗中可以觅见它的身影,如“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应怜屐齿印苍苔,小
期刊
抬望树梢,只见枝头窜出一簇簇鲜嫩的红艳艳的芽叶,不知几时长成的年轻的绿叶在呵护着它们,年长些的更是密密匝匝地簇拥着,稍老些的则是选定这个春天的黄道吉日,在悄然地撤离。  随手捡起几枚,发现它不像秋天里的落叶那般枯黃,有的依然有着青翠靓颖的面容,只是边锋有些卷;有的只是在碧绿的底色上透着些许微红或者微黄。显然,它们不是受到外力催逼,而是完全受着内在生命力的驱动。微风轻拂中,它们悠然地旋舞着,然后静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