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之约在何时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ov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莺莺传》是唐传奇的名篇,也是唐传奇的话题之王,崔莺莺“小诗代简”约张生相会的具体时间似乎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话题。

一、“失期”的张生?


  在小说中,张生希望通过红娘达其衷情。红娘的建议是“崔之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下人之谋,固难入矣。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试为喻情诗以乱之,不然则无由也。”这正投张之所好,于是,“张大喜,立缀《春词》二首以授之”,虽然作品并末直接给出这两首诗,但它们存于《元稹集》中(元稹集曾有散佚,明人辑有《补遗》六卷,即收此二诗),其诗正为《红楼梦》所称“淫邀艳约”之体,如其一云“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等好风。莺藏柳暗无人语,惟有墙花满树红”,将所爱女子之名“莺”字镶嵌诗中以见意,即此亦可见作者与张生的互涉关系。总之,诗在这里成为崔、张二人通款的媒介,这并非后世才子佳人小说之惯套,而是二人之沟通,若无既可潜蕴情志又可含混躲闪的诗作,便无法在真实生活逻辑下展开。
  这一策略非常有效,当天晚上,崔莺莺就让红娘给张生捎了诗简,题目是《明月三五夜》,诗云:“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然后,作品饶有深意地说“张亦微喻其旨”,又补笔说“是夕,岁二月旬有四日矣”,作者为何特笔补出如此具体的日期?周绍良先生曾指出,这“是一个很巧的日期,这年进士出牖正是二月十四日,白居易就是这天于中书侍郎高郢主试下以第四名中进士第的”。当然,此时二人尚不相识(二人初识在三年后共应书判拔萃科之时,那一年的元稹抛弃“莺莺”另婚高门),不过元稹撰写此传的时间更晚,以元白之间的“死生之契”,元稹这样写或许别有所感吧(看一下元稹《感夢记》或白行简《三梦记》即可知其对二人间巧合之在意)。不过,这也只是臆测,最关键的用意当然是重申期约了,所以传文再补笔说“崔之东园有杏花一株,攀援可逾”。万事俱备,只欠行动了。于是下文就有“既望之夕,张因梯其树而逾焉。达于西厢,则户果开矣”的描摹,把刚才补笔的每个细节都用到了。由此可见,莺莺的诗意与张生的“微喻其旨”是合拍的。
  这里却有一点瑕疵,就是张生竟然没有按照莺莺设定的“明月三五夜”行动,而是延宕于“既望之夕”,也就是十六日晚上。那么问题来了。莺莺别出心裁地为她的“诗简”加了诗题,诗题本身也颇为另类(《全唐诗》卷八百收此诗,即改题为《答张生》),目的就是为了传达更明确的约会指示,即约定了二月十五日晚,所以作品紧接着补笔说拿到诗那天是十四日晚。张生既已喻此旨,加上自己“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的急迫心情,自然不会强忍至十六日晚再去相会,因为那样不但要压抑自己的欲望,还违背了佳人之约。更何况在下文中,张生翻墙被莺莺教训了一通,重新翻墙回来,十分绝望,作品继续写又过了“数夕”,然后再到一晚才得遂所愿,特意说明“是夕,旬有八日也”,如果他是十六日被拒,回来后就只有十七日一晚“独寝”,怎么能说“数夕”呢?

二、理解问题还是校勘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漏洞,却很少有人注意这个时间上的参差。张友鹤先生《唐宋传奇选》的注释上条注“旬有四日”为“十四日”,下条即舍“既望”而反注“望”为“农历每月的第十五日”,从而把这个矛盾回避了。周相录先生有《“望”与“既望”究竟指什么时间?——从元稹(莺莺传)谈权威辞书的一个释词错误》一文,细密地考证并指出两点:“第一,古代文献中的‘望’与‘既望’可以指同一天。第二,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月份,‘望’与‘既望’所指并不固定。”也就是说,他认为,《莺莺传》中的“既望之夕”其实就是二月十五日晚上。从这个角度理解,当然可以堵上作品中的漏洞,却会产生以下新问题。
  (一)从整个文化系列与语言体系的互指关系来看,“望”与“既望”确实是标识月相的词,但它们并非专业的天文学名词,这些词在进入语言系统之后,语言与文化便赋予了它们指代的确定性,语言的确定性并不完全可以用语言所指的不确定性去否认,月相未必尽在某天当然是正确的,但若说“望”与“既望”也不必确定在某天却似乎并不妥当,就好像中秋被中国人认为是月圆之夜,但实际上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但这并不影响其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确定性。周先生在文章中列出了不少“望”与“既望”所指非十五与十六的例子,但其所指恰为此二者当然更多,在数量上一定占压倒性优势,那么,应该援引哪一种可能来为元稹的作品背书呢?
  (二)上一条讨论了宏观角度的问题,但我们更应该明白,在这个讨论中,作者元稹对这两个词的认知与使用意图更为重要,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的分析有多精密,只要元稹自己并不这样想,就仍无法落到实处。不过遗憾的是,我在元稹的诗文集中未发现他使用过“望”与“既望”这两个词。事实上,就算我们知道元稹了解此二词之所指并不固定,也并不能确定他在这样一篇游戏笔墨中,是否会去严谨地考证贞元十六年二月十五日究竟是“望”还是“既望”。
  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莺莺的诗明确地标出了日期为“明月三五夜”,接下来还补充说明当时是“旬有四日”,后来又有“旬有八日”,为何特特在约会当天不用通篇惯用之表达方式,而用了一个含混的“既望”来徒增淆乱?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也知道,元稹的别集中,从未用过“望”与“既望”这样的词,那么,是否表明《莺莺传》中这个词并非元稹原文呢?
  笔者在校证《异闻集》一书时发现,原因或许恰恰在于文本流传过程中的文字讹误,也就是说,这个日期推算或许不是月相问题及文化问题,而只是一个校勘问题。“既望之夕”四字各本均同,所以各家之校亦同。南宋曾慥所编《类说》一书收有《异闻集》,其中录有《莺莺传》的节本,虽是节本,但由于“南宋之初,古籍多存,慥又精于裁鉴”(《四库全书总目》语),其文字反倒常常保留了原文之旧。比如前引崔莺莺诗的第二句,《太平广记》谈恺刻本作“近风户半开”,以谈本为底本的明许自昌刻本或依《唐诗品汇》之类将其改为“迎”,这自然是对的,因此“近”字显然是因形近而误的“迎”字,但这只是他校,尚非确证;而《类说》本则正为“迎”字,可算对校提供的铁证。   “既望之夕”四字在明天启六年岳钟秀刊本《类说》中独作“悬望之夕”,诸家校勘均未从改,是非常遗憾的。“悬望”即盼望的意思,这四字是说张生盼望着一直挨到晚上;此“之”字并非助词,而为到达之意。若依此校,则原文畅通无碍:张生十四日晚得到莺莺的诗笺,约他十五日晚相见,所以他只好苦苦盼望着十五日晚方翻墙而入,被拒绝后他连续于十六、十七两晚“独寝”,亦合于小说“数夕”之语。

三、校勘问题的背后


  《莺莺传》用“悬望”一词,亦有渊源。初唐传奇《游仙窟》早佚于中土,但元稹此作或受其影响,陈寅恪先生《读莺莺传》一文云:“微之文中男女主人之姓氏,皆仍用前人著述之旧贯。此为会真之事,故袭取微之以前最流行之‘会真’类小说,即张文成游仙窟中男女主人公之旧称。”其实,《西厢记诸宫调》张生遂愿时之描写与《游仙窟》结尾时二人共寝一节描写亦极相似。“悬望”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第一个语例便出自《游仙窟》“积愁肠已断,悬望眼应穿”之句,此句所写恰符张生此时心境。这一心境在《莺莺传》中因文言小说叙述格局之限制,并未展开,到了《西厢记诸宫调》与《西厢记》杂剧便大肆铺张,如前者说:“几时到今晚见伊呵?业相的日头儿不转角,敢把愁人刁虐杀?假热脸儿常钦定,把人心鉴察。邓将军你敢早行么?咱供养不曾亏了半恰,枉可惜了俺从前香共花。”又说:“一刻儿没巴避抵一夏,不当道你个日光菩萨,没转移好教贤圣打。”后者也有“天,你有万物于人,何故争此一日?疾下去波”“太阳何苦又生根”“恨杀鲁阳贪战,不教红日西沉”的句子。
  论述到此,大家可能会有些好奇,《西厢记》诸宫调和杂剧是如何处理这个日期矛盾的呢?其实也很简单,他们都把具体日期取消了。诸宫调中,张生接到莺莺之诗时说:“今十五日,莺诗篇日‘明月三五夜’,则十五夜也。”然后即“专俟天晚”,也就是说,直接把接诗之当天设计为十五日,回避了前文所述日期之间的矛盾。到了杂剧甚至进一步删去了惹人口舌的诗题,于是连“十五日”也没有了,张生接诗后与诸宫调一样就只有专等日落月升去翻墙了。之所以能够用此方式规避矛盾,在于戏曲让红娘与张生的私通款曲发生在白天,如诸宫调在莺莺夜听琴后,写红娘对张生说“今夕察之,拂旦报公”,“红娘别生归寝,莺已卧矣”,“莺通宵无寐,抵晓方眠。红娘目之,不胜悲感;侵晓而起,以情告生”,再紧接张生写春词,莺莺题诗于笺尾,再次送回——这些行为毫无疑问都发生在白天,这在时间与情节上就比较方便接榫。
  小说则不同。《莺莺传》云:“是夕,红娘复至,持彩笺以授张……”后边还特意再次强调“是夕,岁二月旬有四日矣”,即表明红娘是在晚上来见张生,自然没有让张生开始行动的机会。我们或许会认为这只是一个技术性的调整,其实并非如此。这与文言小说和戏曲对故事情节假定性逻辑设定的不同有关:戏曲因为主要借助于演员的舞台表演,有抽象化、象征性的特征,不符合生活真实的情节可以在舞台表演中被“真实”化,接受者也都顺理成章地认可这些假定;小说的情节逻辑则必须照顾到生活真实,否则会损伤其情节的韧带。就《莺莺传》而言,红娘带了莺莺之诗来给张生,这是非常不合于礼法的行为,所以她不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交接,要遵从生活逻辑,就只能设计为晚上。这样,就没有时间直接完成邀约,便必然存在一个另约日期的问题。所以,作者为了既照顾张生“恐不能逾旦暮”的急迫,又要方便在诗笺中标出,还不能标出“二月十六”那样过于直白的日期,从而装模作样地瞒住红娘,便精心将传诗那天设计为十四日,从而使紧接着的次日成为约定日期,以便可用“明月三五夜”之语来代称,这对于文人而言已近乎直说,但作者可以假装红娘于此尚有文化壁垒。不过,这样一个精选出来的時间却不幸与“望”有关,洪迈在《容斋四笔》卷九“文字书简谨日”条中曾嘲笑文人写作“拘拘然必以节序”,“至云小暑前一日、惊蛰前两日之类”,这或许是文人撰文求雅心态之体现,没想到的是,这一心态使后来的抄、刻者把《莺莺传》中的“悬望”自动修正为“既望”了。
其他文献
作为曾经的海洋帝国,英国不得不面临着自己当年的殖民地——美国的威胁,特别是以美国宪政为标本的现代宪政主义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而扩散至各国。作为老牌的宪政国家,英国也面临着本土与全球、传统与现代的焦虑,其本身的不成文宪法传统的焦虑使得戴雪、惠尔等人创造出宪法惯例、有无宪法典的不成文宪法理论来为英国宪政传统辩护,对抗美国的成文宪法。而近年来,以司法审查为中心的权利法案成为英国的宪政改革中心。事实上,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家地震局工作的苏恺之把一幅准备送给外宾的国画《达摩》带回家给父亲苏秉琦欣赏。八十年代初,年逾古稀的苏秉琦已经连续发表了《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和《地层学与器物形态学》两篇经典论文,正迎来学术生涯的第二个春天。看完画他对长子只说了一句话:“达摩面壁了九年啊。”苏恺之听了没当回事,后来才想到,抗战时期苏秉琦在云南黑龙潭摸陶片、读天书长达七年,对达摩的修行经验感同身受。  
元代官修农书《农桑辑要》中介绍蔗糖制造技术时,一带而过的,有如此一句:“……止可调渴水饮用。”涉及“渴水”这个饮料类别。  今天的人对于渴水已经陌生,于是,当代的《农桑辑要》注释本会将该句释为:“只可调制成解渴的糖水。”明代的《农政全书》中转录了《农桑辑要》关于熬糖技术的文字,今人的注释本也会把其中的“渴水”理解为“解渴所用之水”。其实,在元代,渴水是个专有名词,乃是指一类特定的饮料,与茶、熟水、
十多年前,为了完成近代中国自由概念的研究,我曾一头扎进近代思想史资料中。大概是读到《张荫桓日记》的时候,突然感觉有一种更大的收获。张氏日记中不仅含有晚清知识界使用“自由”的记录,而且录有一份完整的美国宪法译本。更重要的是,从时间推断,这份宪法译本最迟不晚于一八八一年完成。  我随即查阅关于近代美国宪法中译本的研究,发现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都是从二十世纪初谈起,根本无人提及蔡锡勇和他的《美国合邦盟约
阿里科·丹格特,1957年出生于尼日利亚,1977年毕业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经济与商业学院。后创建丹格特集团,经营水泥、石油等产业,现为非洲首富。  在全球制造业环境最艰苦的几个地方,他建造了炼糖厂、面粉厂、制盐厂;他被公认为最具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精神的黑人企业家;过去15年间,他的净资产从33亿美元急速扩张到220亿美元,令人惊愕……他就是非洲首富——尼日利亚丹格特集团董事长阿里科·丹格特(下称丹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第三编第一章“到十八世纪中叶,文人何以变为国家的首要政治家,其后果如何”中,对十八世纪法国文学的核心内容及其政治后果进行了考察并做出了深度的解析。一、十八世纪法国文人政治兴起的背景  正如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所说“文学是一个具有某种欧洲历史的概念”,法国十八世纪的文学不仅相当繁荣,而且地位高涨、作用明显。“文人在法国从来没有展现像他们在十八世纪中叶前后所展现的精神,从
王晓明  “直到经过了最近这一二十年的人生波折,我才渐渐明白了,人世间的确有‘命’这一样东西……你当初的诞生时间和地点,正牢牢地把你攥在手心里:这就是你的命。”1993年,学者王晓明写就《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以这段话开篇,引出鲁迅的出生,道出他之后56年的人生。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有关鲁迅的传记陆续出版,曾庆瑞的《鲁迅评传》、林志浩的《鲁迅传》等,从不同层面解剖鲁迅,让更多人理解《从百
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随着国门渐开,高层外事活动接踵而至,北京市有外事接待传统的高级宾馆从沉寂中逐步活跃起来,但当时普遍遇到一个因极端“左倾”政治而生成的社会“隔离墙”。  从一九七二、一九七三年开始,为适应领袖破除外交困局的“腾挪”方针,在坚持意识形态主体不变、继续高调“世界革命”的同时,怎样降低党内外对“帝修反”的排斥程度,扭转民间弥漫的敌意,放松整个社会对外的斗争硬度,倒成了高层颇费苦
二十世纪初期,在宣扬 “新史学 ”时梁启超颇为自信地说道:  “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者而最切要者也。”(《新史学》)他坚信对于现代中国而言:“今日所需之史,则国民资治通鉴 ’或‘人类资治通鉴 ’而已。”今天,随着中国与世界形势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许多行之已久的旧的历史叙事已经很难准确、全面地论述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基本面貌。与此同时,对于中国而言,要想正确地认识过去、展望未来,就不能缺少合理的、自洽的
雍正年间的曾静案,震惊朝野。湖南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居然派遣门徒远赴西安,联络素不相识的川陕总督岳钟琪,邀其举兵反清。在当时人看来,这绝对匪夷所思。在给雍正的密折中,岳钟琪称之为“此等奇幻之事”。而雍正帝本人看过曾静等人的供词后,朱批:“览逆犯之供单,更属可笑人也。”还很幽默地在宠臣鄂尔泰密折的批语中说:“遇此怪物,自有一番奇料理,卿可听之。”  曾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怪物”?他到底怀有什么样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