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

来源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ji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大课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职能要求其发挥智库作用。民主党派要抓住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发挥人才、社会联系、运行机制和沟通渠道优势,有意识地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政党智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键词:民主党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政党智库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5)05-0056-0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作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既为民主党派以加强智库建设为抓手推进协商民主提出了新任务,又给民主党派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新空间。民主党派要根据改革发展和自身建设需要,通过不断加强智库建设,突出智库的科学性、独立性、建设性和影响力,在问计全面深化改革上发出更多的好声音[1]。
  一、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需要智库
  (一)应对全球化挑战需要智库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体,坚持富邻、睦邻、安邻的周边战略及和平发展的全球战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中国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周边形势和全球问题。随着中国利益的全球化、中资企业全球化,中国公民和中国游客分布在全球各地,中国能源和资源对外依赖更加明显,中国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更棘手。紧迫的形势和复杂的局面要求中国政府能够及时推出科学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的形成仅靠政府官员是不够的,需要众多智库提供智力支撑。
  (二)发出“中国声音”需要智库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中国需要增强和展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需要提高国际舆论话语权和国际学术影响力,为世界作出独创、重大的知识贡献和思想贡献。要在世界舞台上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及时地发出“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需要打造和整合数量众多、质量精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2]。
  (三)落实国家战略需要智库
  2013年,习近平作出了关于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批示。刘延东在教育部主持召开的“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座谈会上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出贡献。教育部在2014年2月26日发布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中强调,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级智库。各级政府和各方面学者积极响应中央部署,建立和完善各类智库,梳理中国智库与外国智库之间的异同,阐释智库的中国特色和新型内涵。
  二、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作用
  (一)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职能契合智库的角色作用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之一 ,不仅需要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热情与愿望,更需要参政能力和专业知识。参政议政是根据国计民生的现实需要向党委、政府提供具有建设性、操作性和系统性的具体建议。参政议政能够为民主党派发挥智库作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前进方向。这个过程与智库的作用不谋而合。民主党派应在保持党派特性的前提下,借鉴智库的运行模式,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特点向党委、政府提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建议和方案。
  (二)民主党派的人才资源构成智库的智力基础
  民主党派有80多万成员。民主党派成员涵盖了社会各阶层的精英分子,是受过专业训练、接受过完整高等教育、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研究水平较高的人士。智库需要高精尖的专业技术人才,而民主党派具备了人才优势。这种人才优势能够为智库奠定智力基础,使智库的调查研究更具专业性、前沿性,更能反映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社情民意,帮助解决国家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民主党派已经具有建设智库的经验和基础。民主党派借助专家和项目平台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通过深入细致的专业分析,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向党和国家提交了一系列议案和建议。在其中,民主党派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智库的模式进行操作和运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建立智库模式、提升智库水平的实力和能力。
  (三)民主党派的社会联系奠定智库的实践基础
  与社会保持广泛深入的联系,是民主党派的一大优势,也是民主党派的鲜明特点。民主党派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他们不仅能够发现实践中的问题,而且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联系的广泛性让民主党派的思想和社会调研具有先进性、多元性、实践性和理论性。这一切都有助于民主党派发挥智库作用。
  (四)民主党派的活动机制创设智库的运行通道
  民主党派的活动机制主要有3个:一是通过自身的科层组织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二是通过统战部与各级党委、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三是通过政协和人大参政议政、共商国是。这3个活动机制保证民主党派的研究成果、政策建议能够及时进入各级政府决策者的视野之中,让民主党派的社会调研、政策建议能较快转化为具体政策或法律条文。这3个沟通渠道是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的高度结合。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智库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影响力、执行力和生产力。
  三、民主党派参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
  (一)明确服务方向,扩大影响力
  民主党派参与智库建设要坚持4个服务方向:服务党派、服务大局、服务社会和服务国家。要扩大4个影响力。一是政策影响力。民主党派通过社情民意调查报告和提案议案,政协会议、统战部、民主党派信息流通渠道建立起与决策层之间的信息桥梁,发出自己的声音。二是社会影响力。民主党派要与主流媒体合作,通过自己的网站和国内外其他高端网站,有针对性地发表有影响力的评论文章。三是学术影响力。这要求民主党派成员在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要采取有力措施,组成团队,选择前沿课题,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四是国际影响力。民主党派的精英成员应代表中国学术前沿和学派,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学术合作与交流,显示中国学人的创造性和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二)树立公共价值取向,强调独立思考
  目前,民主党派在发挥智库作用中存在独立性差、依附性强,积极主动少、消极被动多,肯定赞扬多、理性批评少等问题。民主党派具有地位超脱的特点,能够对决策和公众产生特殊的影响。民主党派智库应减少依附性,超越解释和宣传论证政府决策的局限,强调专业精神和专家视角。要始于问题、终于建设,立足现实、切中要害,彰显客观性和中立性。民主党派智库有权利和义务向政府提供意见相左的建议和论证,即不但可以提供可行性论证,还可以提供不可行性论证。只要符合中国宪法和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助于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有助于人民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就行。
  (三)吸纳民智,发挥民主党派优势
  民主党派的智库建设应坚持理论与实践互动、历史与现实互动、中国特色与国际潮流互动、专家与群众互动、专家与官员互动、不同学科专家之间互动。民主党派智库的作用是吸收人民的意见,通过专业的研究把决策思路和建议传递给党委、政府。民主党派的智库建设应坚持政党特色,既强调专业化、职业化,又强调综合性、整体推进。要开展专题研究、深度研究、跟踪研究,做到融会贯通,突出客观性、科学性和人民性,突破狭隘性和权宜性。无论是专业化还是职业化,都需要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智慧资本的长期积累。民主党派智库建设应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内容和方式方法。
  (四)整合民主党派资源,完善工作机制
  民主党派智库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和手段。建立和完善专家库,摸清和整合民主党派的智力资源;遴选和确定立场坚定、理论深厚、视野开阔、熟悉情况、掌握政策、联系实际的各行业专家,引导和支持专家研究全局性、战略性问题,适时发布研究成果;建立智库人才的培养激励机制,通过实践考察、社会调研、挂职锻炼、科研项目、出国访学等途径支持和培养智库专家;通过项目制度,组建专业团队,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解读;依托行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建设一些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研究基地和政策咨询机构,培育民主党派智库,提供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应用性、超前性、操作性和时效性的对策性建议[2]。
  (五)打造高端智库,细化影响决策方式
  加强与各方的合作,有助于民主党派集思广益、延展手臂、扩大影响。民主党派要以智库形式进一步细化影响决策的方式。民主党派智库的专家可以争取进入各级政府中,从对策思考者转变为政策实施者;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新的政策思路和政策选项,也可以通过专题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提出建议;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政府官员与民主党派进行面对面的研讨,通过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实现同步研究甚至超前研究;接受政府、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自身的课题委托,进行对症下药的研究;通过引导舆论和社会思潮影响政府决策[3]。
  四、结语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职能要求其发挥智库作用。民主党派开展和完成很多调研课题为自身发挥智库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才优势使民主党派智库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广泛的社会联系保证了民主党派智库的实践基础。民主党派的运行机制和沟通渠道为智库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保证。民主党派应从专业化、职业化和行业化的角度,以智库运行的模式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曙光.皮书研创与智库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5-7.
  [2] 魏礼群.建设智库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3-64.
  [3] 褚鸣.美欧智库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35-37.
  责任编辑:林华山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政协协商民主的形式之一,提案办理协商集中体现了提案人、承办单位、政协组织等多元主体相互配合、平等协商参与公共决策的价值理念。近年来,基层政协积极探索提案办理协商工作,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面临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坚持行之有效的提案办理协商机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提案办理协商的实效性。  关键词:协商民主;提案办理协商;政协协商  中图分类号:D628
期刊
摘要: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为两岸青年克服认同障碍、深化文化交流开辟了崭新道路。进一步加强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一是要强化组织规划,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二是要强化文化纽带,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三是要践行社会责任,培育青年优秀品格;四是要树立国际视野,推动青年就业创业。  关键词:海峡两岸;两岸青年;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
期刊
摘要:政治转型以來,台湾民众的体系认同发生了显著变化。李登辉、陈水扁时期推行“去中国化”长达20年,致使小部分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观逐渐异化,“台湾认同”的乡土认同观逐渐强化。在多元政治社会化的复杂影响下,更多发生体系认同变化的台湾人因国家认同迷失,转而依赖乡土认同的归属感。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分析,作为政治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体系认同变迁既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又离不开政治环境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
期刊
摘要:做好高校统战工作必须关注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尤其要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导。新时期,对高校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导面临诸多困境,成为制约高校统战工作的瓶颈。加强对高校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导,必须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切实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关键词: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导;高校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6)02-
期刊
摘要: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济结构调整使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新挑战。为准确把握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社会态度,课题组对2018年第十三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中民营企业家的风险预期、政治态度、经济观念、文化观念、改革获得感、分配公平观等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家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相较2014年和2016年两次调查已有明显的提升,但
期刊
摘要:立足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课题组结合基层治理面临的困境和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现状,以安吉县政协委员工作室为个案,分析了基层协商式治理的运行机制及其制度绩效,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协商式治理中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路径。  关键词:协商治理;协商民主;政协委员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6)02-0057-07  改革开放以来,伴
期刊
摘要:海外侨胞是一种特殊资源,在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具有特殊优势。当前,引导海外侨胞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正逢其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整合华侨资源,发挥侨团侨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在空间、维系度和力量整合上进一步拓展海外统一战线。  关键词:“一带一路”;海外统战;浙江;华侨华人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6)04-0
期刊
摘要:抗战文化资源是重庆最具价值和代表性的资源。挖掘、利用重庆抗战文化资源对做好对台工作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核心在于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增进民族认同,激发两岸同胞的情感共鸣,助力两岸统一事业。运用SWOT分析法梳理重庆抗战文化资源,对重庆发挥优势,打好“抗战文化牌”、做好对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抗战文化;文化资源;渝台交流;重庆优势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最大公约数是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着重阐释的概念之一。最大公约数这一概念概括和提升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实质、功能及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最佳途径。找到最大公约数是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根本举措。  关键词:最大公约数;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5)05-0016-06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是永恒的主题。
期刊
摘要: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需要处理好“一体”与“多元”的关系。“多元”的法律地位问题是建构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基础,因此,对台湾原住民族身份的确立问题、平埔族的原住民族身份问题和少数民族身份的国际法保障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既有助于大陆加深对台湾原住民族的认识与理解,也有助于在法律层面上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提供必要制度保障。  关键词:民族身份;原住民族;法律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