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城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陕北,有“铜吴堡,铁葭州,生铁铸的绥德州”之说。“铜吴堡”,说的是吴堡县,不是说吴堡县产铜,而是说吴堡县城固若金汤,像个铜疙瘩。当然,这个“铜疙瘩”,不是指今天的吴堡县城,而是指吴堡老城,也叫吴堡石城。
  吴堡石城坐落在一座石山之巅,东西南北有四道城门,分别叫作“闻涛”“明溪”“重巽”“望泽”,城门洞现在依然有模有样,只是不见了当年的木门。主城南面,有一瓮城,城门上镶嵌一块石匾,匾上“石城”二字依稀可见。
  石城的大部分都是石砌窑洞式建筑,只有被毁的县衙大堂、文庙以及文昌阁等少数建筑为砖木结构。石头城,就是一城石头:城墙是石头的,城门是石头的;城里的道路是石头的,家户的院墙是石头的,窑洞是石头的,窗台是石头的;碾磨是石头的,猪槽驴圈是石头的,院子里的桌桌凳凳也是石头的。石头和窑洞,是吴堡石城的两大标签。
  石头城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曾经设有县衙、捕署、大堂、监狱和各种庙宇、祠堂、楼阁、牌坊,可惜都已被毁。石城内有一条商业街,街道两旁是两排石窑洞,曾经分布着几十家店铺,可谓商贾云集,一派繁华景象。走在这条街上,望着那些断壁残垣的石窑洞,你尽可以展开想象,猜一猜,当初哪一孔是客栈,哪一孔是饭馆,哪一孔是茶舍,哪一孔是杂货铺子。1936年,当时的吴堡县政府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放弃石城,石城就变成了一个叫作“城里村”的行政村。“城里村”目前保存较完整的有四十多个院落、二百二十多孔窑洞,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石头建筑。2000年的时候,“城里村”还有十八户人家,三十五口人。后来,去世的去世,搬迁的搬迁,人去窑空,到处是塌墙烂院,雜草丛生,遍地的枣树自生自灭,无人问津。有的窑洞里还可以看到被主人遗弃的破水瓮和裱在墙上的旧报纸,烟火早已散尽,一片荒凉。现在,“城里村”只有一户人家,是一对再婚的老夫妻,被人们称为石城最后的守望者。女主人托人用生铁铸了一只大钟,挂在城里的树杈上,偶尔用枣木棍子敲几下,钟声嗡嗡地响起,石城便越发显得寂静了。倒是县文化局在老人大门外悬挂的一块“石城接待站”的牌子,让这个小院多了几分生气。游人路过,会不经意间走进这个小院,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老人拉一阵话,合一个影,若有所思,然后与这对步履蹒跚的老人告别。再过些年头,即便他们有机会回到石城,回到这个小院,也不知能不能再见到这对老夫妻。
  千年石城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在中国女人普遍缠足的年代,石城就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为了鼓励女子上学,学校免收学费,免费供应纸张,还给首届的每位学生颁发了一枚铜坯镀银的入学奖章,奖章的正反两面分别铸有“吴堡第一届女子入学奖章”和“文明进化”的字样。石城南大街东侧,有一个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原为兴文书院,1815年,由知县张履程所创建,至今已经历了二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城南一古寺下面,原有一处流觞池,旧时每逢农历三月三,城里的文人墨客便聚会于此,作诗助兴。有此“笔会”,流觞池的水也多了几分书香味。文庙,自古以来是儒家文化的象征。石城的文庙建于距今七百年前的元朝,占地三千二百平方米。2012年,有人在兴文书院窑洞的墙壁上发现了一块文庙的“下马碑”,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此地的崇文重礼之风可见一斑。
  我曾看过石城的一段航拍视频。乍一看,石城就是一枚巨大的阳刻藏书印,蜿蜒的城墙呈现出不规则的椭圆形,是藏书印的边框,城里的建筑就是藏书印里的文字。再细看,又有了新发现,石城边的石山太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而石城则像极了老人头上的一顶大礼帽。
  吴堡千年石城像隐秘的精神贵族,不动声色地藏在陕北高原的褶皱里,不事张扬,却暗香浮动。我在石城管理所看到一位作家留下的墨宝:“千年石头城,人去城已空。荒草掩石墙,枣树正青青。”从中可见作家的忧伤。而石城的魅力,也正在于繁华落尽的沧桑和我们面对沧桑的那一份忧伤。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6日
其他文献
每年清明,我都要回故乡祭扫祖坟,看望父母的陵墓。敬爱的父母离开我们已经快二十年了,他们的坟头上已长满了蒿草,那块高大的水泥墓碑也已被茂密的蒿草所包围。可这么多年来,父母那慈祥的面容,切切的情怀,魂牵梦绕,仍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更加清晰。  记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经常和母亲一起到地里,母亲干活,我就在一边玩。太阳已经老高了,我闹着要回家,可母亲总是说,“你再玩一会儿,妈妈再干
期刊
一夜风雪过后,天空澄蓝透明。青藏公路两侧,绵延不绝的山峦上,积雪致密浓厚,硬朗的线条也变得柔和起来。  我正乘坐一輛军用面包车,护送一队内地而来的记者海拔5000多米的五道梁地区穿行。为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种种苦楚,我一次次把目光投向车外,任凭枯燥的荒原,静寂的高山,单调的公路在我的视线里线条般随意叠加,转折,延长再延长……  “停车!快停车!”突然,一位姓侯的女记者打断了我的思绪。她已经让司机把车
期刊
互助北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读不厌的书。每次到北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秋天,北山宛如一副色彩缤纷而艳丽的画卷——红如火的是猫儿刺,黄灿灿的是白桦林。在冬天,北山是一位庄严肃穆的朝圣者,铺天盖地的莹白,展现着大山不可侵犯的圣洁与尊严。到了春天,北山又变成了欲语还休的少女,她用那漫山遍野的嫩绿,用那树荫下含苞欲放的粉色或黄色的花骨朵诉说着初开的情窦。而在夏天,北山却是一篇清新妩媚的诗、一首悠扬婉转的
期刊
告别天祝县城华藏寺,东南行,驶上天景公路。天景者,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至白银市景泰县。  黑色的柏油刚刚漆过路面,路面上跳跃着一种初生初见的欣喜和欢快。白色的交通指示线,没有一点点倦意,神采飞扬。道路两侧,一块块指示着通向“互助”“景泰”“古浪”的蓝色路牌在阳光下异常醒目。新修的藏式风格的民居,安详地落在大路两侧,或远或近。  这是一条新修的公路。是一条可通向青海、景泰、古浪、凉州的交通大道。  
期刊
打开网页,今天是父亲节的提示映入眼帘,点击主题,很多对父亲祝福的话语和图片让我感动,也让我心底泛起无限的伤感。那种久违了的父爱,那种在年少时孤独的夜晚深深怀念过、依恋过的父爱,似乎早就淡出了我的记忆。毕竟自己以身为人母,毕竟父亲已告别人寰十几年,毕竟我远离他的呵护,在人生的路上孤独的奋斗了二十几年。对他的思念早就日渐平淡,很少想,也很少触摸这份似乎早已封存了的记忆。可今天,当打开有关父亲节祝福的网
期刊
说到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景区内有三条有名的山沟,也是有名的三个景区:浪士当沟,扎龙沟,元圃沟。  同学曹有智家就在三沟之一的扎龙沟里。  国庆长假,同学九人应曹有智的邀约去他家吃羊,也为了看看北山的秋景,邀约的同学还有几人,临时有事不能去,看到这篇文章,他们肯定会遗憾不尽。  10月4号,坐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扎龙沟。  走到沟口,松树深绿、桦树金黄,树下溪水环绕,草木葱茏。  有人急着开始从
期刊
我十分压抑,压抑得窒息,闭塞的环境,阻隔着一切放纵的欲望,身边没人理解也没人倾听我的孤独。我的内心荒芜,我常常在思考,活着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我渴望一场现代文明下逆向回来寻找一点点的人性本真的一场跋涉,能释放一下胸膛里爆发的一股洪水和我那一触即发的诗性。  离开熟悉的街市,我独自在居延荒野曾经的绿洲遗留下的断壁残垣中游走,用距离丈量北方大地的荒凉。沿途的戈壁荒野里,我能经常看到
期刊
山与水都拥有如椽之笔,它们迥异的风格塑造出不同的书卷形象。故乡的层峦叠嶂写就的大书卷与江南小桥流水的描摹就全然不同,那是雄浑傲然的书卷,绝不记载失败与眼泪,绝不记载苦恼与忧伤。我读不懂它的广袤与永恒,读不懂它的博大与宽容。但我一次又一次读着它,希望读破它的丰厚与豪放,哪怕只是读到它大书卷的扉页。  大山深处的人们都是用一生阅读着山乡的。他们不甘渾浑噩噩,苦也罢,累也罢,与命运抗争时都有一份不服输的
期刊
当我敲出这几个字的时候,我又好似回到了黄河河口,看到了秋阳下那一望无际的在风中摇曳、风情万种的芦苇荡。  我生在秋季,所以就与这个季节有了缘分,就虔诚的爱着这个季节里的一切,爱满树经霜见红的枫叶,爱一汪清澈见底的秋水,爱一粒饱满诚实的种子,爱一群展翅南飞的大雁,更爱芦花飘雪的芦苇荡。  就在这个深秋,我与文友一起坐车到黄河入海口,去赴与芦花的一场约会。车在芦苇荡中穿行,窗外的蓝天一碧如洗,偶尔的云
期刊
我在庙会里来回穿梭。这一条街正好是绿色植物售卖的云集地,从小小的多肉植物到盆栽到高大的桂树果树,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一直都不是一个爱花人,不懂花期不懂养护不懂花语,连最省心的芦荟都养死过两盆,而今是因为觉得屋内实在太过冷清,我希望买几盆又省心又养眼又价廉的植物,装点室内。从九点转到了十点又转到了十一点,弄得几个卖花的老板都不太想搭理我。  有一种宽叶子的绿色植物引起了我的注意,叶子宽约一厘米,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