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声乐学习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是老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实践过程和成效的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本文作者结合本人的教学经历和实践体会,就发声训练这个重要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引起声乐初学者的注重并提供一些借鉴,以此来促进学习者在学习中密切配合教师的教学,加强与教师的沟通,进一步达到提高声乐学习的效率和目的,进而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
【关键词】发声训练 针对性 多样性 计划性
练声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过程,以“达到熟练、形成歌唱的动力定型”为目的,也是歌者对发声活动感性认识的主动形式。熟练是在反复意志行动过程后形成的。声乐学习中的“意志行动”是歌者不为改善行为方式为目的重复过程。练习虽然是多次地完成某一动作或一系列动作,但在练声中绝不是同一个一成不变地机械重复;而是以不断提高发声技术及提高发声感觉的准确性,增强发声能力为目的地重复。而且虽然进行发声练习的方法和步骤各式各样,派别颇多。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步骤,都是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意识地运用气息发声,逐步做到横膈控制呼吸。
第二,形成正确的喉头位置,解放喉头,稳定喉部器官,使声带运动与呼吸密切配合,调整适度,在唱高、中、低、强弱不同的音符时,都有较为理想的声音效果。
第三,训练调节共鸣腔体的方法,适当扩张可调节形状的共鸣器官一—咽腔、口腔、喉腔。运用不能调整形状的共鸣器官一—头腔和胸腔,通过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增大音量,美化音色。
第四,呼吸、喉头(声带)、共鸣器官密切配合,协调运动地发声,做到声区统一,富于力度和音色变化。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承认练习效果的好与不好是依赖于一定条件的。因此,以下几点在发声训练时应充分引起注意:
1、练习针对性
“对症下药”在这里很能说明问题(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就是我们必须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有了明确的练习目的和要求提高我们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声音的练 习经常处于意识协调机制下,进而改正错误和发声状态,达到尽快提高发声质量的目的。例 如呼吸的控制,我们首先要明白气息控制对歌唱发声的重要性,利用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 行发声训练中的得失体会为什么说气吸的深浅直接影响喉咙的松与紧、声音共鸣的好与坏、声音的波动与颤音、声音力度控制能力、高音的获得和稳定性能力等。进一步领悟人们常言 的“呼吸是歌唱的生命”、“没有正确的呼吸控制就没有正确的歌唱”的精辟论述。如果自己只是稀里糊涂,、模棱两可、或者只谈理论而不去摸索的学习是无法学好的。对于歌者来讲只有明确了呼吸控制在歌唱与发声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对刻苦练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并始终较敏感地使学习处于意识的积极参与下。
2、练习的多样性
在讲要做到学习时的针对性,自然就会引起练习中的多样性,这个道理很简单,仍以“对症 下药”为例,因为“症”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下药”也就千差万别,一药治百病是不可以的。
第一,在声乐的学习中因为歌者个体情况的多样及个体存在问题的不同,应当运用不同的方 法、手段来促进其改进与发展。
第二,既然歌唱的发声技能技巧是多方面的,所以声音练习的多样是必然的。正如卡鲁索在 他的《我的声乐经验》中说的:“有多少个歌唱家,就有多少种方法”。我们练习当中最简 单的例子,例如:在开始进行发声练习时在a e i o u五个母音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全部 均衡的唱好,这就要在老师的帮助下从发音最自然、动作的母音开始练习,这样,就较容易 调整母音着力部位和协调音波在共鸣器中的作用。又如有的学生在练声时,当练声曲音阶上行到最高音时可能所唱的母音是从i转到a的状态、音色、位置等是最理想的,有的学生却是 练声曲的音阶上行到最高音时所唱的母音是从a转到o状态、音色、位置等是最理想的。所以声音训练中别人练什么自己也就照着练什么,甚至照搬照套,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
3、练习的计划性
为了达到一个理想的、美好的声音目标,良好的学习计划尤为重要。因为歌唱训练中的多样性,在发声行为中各种目的就可能出现彼此之间的冲突。这就要求歌者对自己的行为目的,也就是歌唱技能技巧发展中的问题解决有远近、主次的安排,其实就是拟定计划与选择方法的过程。在计划建立过程中,以计划实施的时间作为纵横分线的学习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纵向要正确掌握动作练习速度。开始练习阶段动作练习速度应慢,力求动作概念要准确;在慢动作中体会感觉,使心理和生理一起参加动作;当慢动作准确和熟练性形成后,逐步 加快速度。“秩序渐进”的原则在这里尤为重要。这一点在初学者的学习中应该引起重视。如发声练习最初以自然声区为基础,逐步拓宽到中声区的音域。在练好中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音域到高声区,最后达到自己声部应有的声音特色和间域及自己可发掘的音域。但是由于一些歌者可能因求知欲强烈,产生一些急于求成的急躁心理;或者是有些老师看到学生已具备较稳定的中低声区基础、并对高声区有所体会后,而放松这一重要原则的坚持,对于音域、曲目难度等安排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这一现象的放任和盲目追求对歌者的长远 发展是极为有害的。
第二,横向要有正确的练习步骤与方法,“由浅入深”为首选。由于初学者自己不易察觉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在开始阶段歌者对技能技巧的练习方法和步骤必 须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如先通过老师示范和讲解了解发声动作器官的运作原理和要领,以及 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和机能。从而加深自己的视觉印象和动作体验,便于将自己的发声动作与示范动作进行比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这一方法在声乐学习的各阶段都是行之有效的。正如卡鲁索所在他的《我的声乐经验》中所说的“当男中音要注力于高音的练习时,低音往往不能同时练好,最好是不要过分焦急,左右逢源的情形往往是难能的”。
综上所述,关于声音训练的论述“变中求统一”是指导。“变”就是运用不同的方法、手段进行指导引导,但目的都统一在如何使歌者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和歌唱状态。
【参考文献】
[1]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M].上海音乐出版社
[2]张拜侬:《论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感因素》,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
[3]邹长海.歌唱心理学[M]. 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年
【关键词】发声训练 针对性 多样性 计划性
练声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过程,以“达到熟练、形成歌唱的动力定型”为目的,也是歌者对发声活动感性认识的主动形式。熟练是在反复意志行动过程后形成的。声乐学习中的“意志行动”是歌者不为改善行为方式为目的重复过程。练习虽然是多次地完成某一动作或一系列动作,但在练声中绝不是同一个一成不变地机械重复;而是以不断提高发声技术及提高发声感觉的准确性,增强发声能力为目的地重复。而且虽然进行发声练习的方法和步骤各式各样,派别颇多。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步骤,都是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意识地运用气息发声,逐步做到横膈控制呼吸。
第二,形成正确的喉头位置,解放喉头,稳定喉部器官,使声带运动与呼吸密切配合,调整适度,在唱高、中、低、强弱不同的音符时,都有较为理想的声音效果。
第三,训练调节共鸣腔体的方法,适当扩张可调节形状的共鸣器官一—咽腔、口腔、喉腔。运用不能调整形状的共鸣器官一—头腔和胸腔,通过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增大音量,美化音色。
第四,呼吸、喉头(声带)、共鸣器官密切配合,协调运动地发声,做到声区统一,富于力度和音色变化。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承认练习效果的好与不好是依赖于一定条件的。因此,以下几点在发声训练时应充分引起注意:
1、练习针对性
“对症下药”在这里很能说明问题(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就是我们必须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有了明确的练习目的和要求提高我们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声音的练 习经常处于意识协调机制下,进而改正错误和发声状态,达到尽快提高发声质量的目的。例 如呼吸的控制,我们首先要明白气息控制对歌唱发声的重要性,利用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 行发声训练中的得失体会为什么说气吸的深浅直接影响喉咙的松与紧、声音共鸣的好与坏、声音的波动与颤音、声音力度控制能力、高音的获得和稳定性能力等。进一步领悟人们常言 的“呼吸是歌唱的生命”、“没有正确的呼吸控制就没有正确的歌唱”的精辟论述。如果自己只是稀里糊涂,、模棱两可、或者只谈理论而不去摸索的学习是无法学好的。对于歌者来讲只有明确了呼吸控制在歌唱与发声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对刻苦练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并始终较敏感地使学习处于意识的积极参与下。
2、练习的多样性
在讲要做到学习时的针对性,自然就会引起练习中的多样性,这个道理很简单,仍以“对症 下药”为例,因为“症”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下药”也就千差万别,一药治百病是不可以的。
第一,在声乐的学习中因为歌者个体情况的多样及个体存在问题的不同,应当运用不同的方 法、手段来促进其改进与发展。
第二,既然歌唱的发声技能技巧是多方面的,所以声音练习的多样是必然的。正如卡鲁索在 他的《我的声乐经验》中说的:“有多少个歌唱家,就有多少种方法”。我们练习当中最简 单的例子,例如:在开始进行发声练习时在a e i o u五个母音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全部 均衡的唱好,这就要在老师的帮助下从发音最自然、动作的母音开始练习,这样,就较容易 调整母音着力部位和协调音波在共鸣器中的作用。又如有的学生在练声时,当练声曲音阶上行到最高音时可能所唱的母音是从i转到a的状态、音色、位置等是最理想的,有的学生却是 练声曲的音阶上行到最高音时所唱的母音是从a转到o状态、音色、位置等是最理想的。所以声音训练中别人练什么自己也就照着练什么,甚至照搬照套,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
3、练习的计划性
为了达到一个理想的、美好的声音目标,良好的学习计划尤为重要。因为歌唱训练中的多样性,在发声行为中各种目的就可能出现彼此之间的冲突。这就要求歌者对自己的行为目的,也就是歌唱技能技巧发展中的问题解决有远近、主次的安排,其实就是拟定计划与选择方法的过程。在计划建立过程中,以计划实施的时间作为纵横分线的学习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纵向要正确掌握动作练习速度。开始练习阶段动作练习速度应慢,力求动作概念要准确;在慢动作中体会感觉,使心理和生理一起参加动作;当慢动作准确和熟练性形成后,逐步 加快速度。“秩序渐进”的原则在这里尤为重要。这一点在初学者的学习中应该引起重视。如发声练习最初以自然声区为基础,逐步拓宽到中声区的音域。在练好中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音域到高声区,最后达到自己声部应有的声音特色和间域及自己可发掘的音域。但是由于一些歌者可能因求知欲强烈,产生一些急于求成的急躁心理;或者是有些老师看到学生已具备较稳定的中低声区基础、并对高声区有所体会后,而放松这一重要原则的坚持,对于音域、曲目难度等安排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这一现象的放任和盲目追求对歌者的长远 发展是极为有害的。
第二,横向要有正确的练习步骤与方法,“由浅入深”为首选。由于初学者自己不易察觉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在开始阶段歌者对技能技巧的练习方法和步骤必 须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如先通过老师示范和讲解了解发声动作器官的运作原理和要领,以及 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和机能。从而加深自己的视觉印象和动作体验,便于将自己的发声动作与示范动作进行比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这一方法在声乐学习的各阶段都是行之有效的。正如卡鲁索所在他的《我的声乐经验》中所说的“当男中音要注力于高音的练习时,低音往往不能同时练好,最好是不要过分焦急,左右逢源的情形往往是难能的”。
综上所述,关于声音训练的论述“变中求统一”是指导。“变”就是运用不同的方法、手段进行指导引导,但目的都统一在如何使歌者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和歌唱状态。
【参考文献】
[1]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M].上海音乐出版社
[2]张拜侬:《论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感因素》,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
[3]邹长海.歌唱心理学[M]. 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