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现代教师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33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手翻开学生们所订阅的作文报刊杂志,浏览一些所谓的优秀习作,心里不免有些郁闷:一副少年老成的脸,一种四平八稳的文风,充溢着成人化的思想和文学性的构思,还是儿童习作吗?儿童习作所反映的是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体现儿童自己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是儿童独创的语言符号。有时他们的视角和方式表现出一种成人无法涉及的天真烂漫,独特和创意,就像孩童的图画和字迹一样。新课标倡导我们:“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放飞童年的梦想,敞开心扉习作,开拓属于自己的田园。
  1在日记中积累素材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动力。当学生对习作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去写作。我认为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写作不失为一条有效地途径:
  采访日记——
  学生与别人的日常交往,实际是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这本是学生练笔的材料。然而,学生对于这样的素材大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他们觉得从这样的小处着笔,似乎没什么可写。采访日记恰恰起到一个良好的载体作用,促使学生情动而辞发。比如,我让学生采访自己的妈妈:了解妈妈儿时的一件趣事等等,然后再指导学生在日记中写《妈妈的童年》,学生写采访日记的热情高涨,接着便有了一篇篇内容丰富、情感真切的日记:“以前,妈妈常常教我要节约,我都不以为然。那天,听妈妈说,她小时候最期盼的便是新年的到来。因为那时她可以吃到许多平时吃不到的糖果、花生之类的东西。我知道了什么叫幸福---”当然,也可以采访同学、老师、校长等。因此,采访日记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增进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加深彼此的感情,构筑对话平台。
  日记插图——
  这是图文并茂、饶有情趣的一种写日记的方法。许多时候,学生们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想象已经大大地超越了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他们语言文字的“建筑材料”则相对贫乏,严重滞后,驾驭文字的能力也相对稚嫩,中年级学生尤为突出。这时,可以让他们在日记中配上一幅画,从而充分地展示精彩的内心世界。一段生动的日记,配上色彩鲜艳的一朵花、一片绿叶或是一只小动物,这些都能激起小作者们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一位学生在他的日记里写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在回家路上,我看到一位叔叔蹲在路边大声叫卖青蛙。看到青蛙被宰杀时痛苦的样子,想到青蛙是人类的朋友,于是,我就上前劝阻。然而,无济于事。最后,他在日记后面画了一只流下串串泪水的青蛙.虽说是一幅简简单单的插图,但却折射出学生纯真善良的情感,日记与插图相辅相成,引发人们思考。
  读写结合日记——
  读写结合日记,可以使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再度对话和交流,在思维的碰撞、心灵的共鸣之下进行再创作,学生兴趣盎然,感到胸有成竹,再去执笔,自然轻松。因此,我经常为学生设计把文本作为日记的“跳板”练习。如在学习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后,这样引导:如果你去西沙群岛底游览,回来后会怎样向伙伴们介绍呢?让学生以《西沙群岛》为题写日记。
  2在课外延伸中扎根
  小学生习作内容空洞无物,不具体、不生动,是目前的通病。古人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课外”。因此,笔者认为,建立开放式习作素材库是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好办法。
  建立百宝箱
  有了生活的经历,有了习作的题材,还得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因此,笔者让学生准备了摘抄本,把平时阅读中看到的一些有意思的词句摘抄下来,随手翻看。“百宝箱”里有孩子摘录的词句:
  鸡冠花——你是鸡吗?没有翅膀,也没有嘴巴;不会走路,也不会下蛋;太阳升的老高啦,弟弟还在睡懒觉,也没听你叫一下。
  小蘑菇——小蘑菇,你真傻!太阳,没晒;大雨,没下,你老撑着小伞,干啥?
  有些孩子干脆剪报,分类粘贴在一起。平时,我又让学生们经常在一块交流、诵读,更好地扩展了他们的课外知识,使习作锦上添花。
  定格小镜头
  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难忘的人和事,如果把它们记录下来,也许就是以后习作时一个很好的素材。不然,就是过眼云烟,等习作时,哪怕搜遍记忆的角落,也想不起来。因此,“生活小镜头”这个记录本就孕育而生了。他们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不听话的小手》:妈妈把梳子放在桌子上,我好奇心大发,一手拿梳子,一手拿剪刀,像理发师那样咔嚓咔嚓地朝自己头发剪了起来------。《骑狗》:我看见小狗津津有味的啃完骨头,正舔着腿毛,就拿了一根枝条,小心翼翼地走近小狗,然后一跃而上,骑到了小狗的背上,用枝条抽打它的屁股。这些充满童趣的精彩瞬间都来自记录本,而这样的“生活小镜头”便成了同学们习作内容的源头活水。
  亲近大自然
  为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我们应树立大语文观,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漫步“生活的家园”,走向大自然,去观察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细雨缠绵,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绚丽,赞美叶落归根的悲壮,皑皑白雪的纯洁无暇。一个孩子写道:“雪枫公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喷泉。它见我们这么多的小客人来到广场上,就射出了细细的水柱,在半空稍稍停留,又急速地落下;微风徐徐吹来,水幕如烟,如雾如尘,拂在脸上,让我感到一丝清凉。”有了如此的生活阅历,充实的内心感受,怎么会无话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呢?
  3在自由表达中引领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我买了许多礼物。一高兴,我吃了两碗饭,真希望天天都是‘六一’儿童节。”面对这样的日记,我们在评价时常常写上这么四个大字:不够详细!那时因为我们站在成人高度俯视这样的幼稚,全然不顾孩子的真情实感。
  这让我想起到我们的习作教学就好比一个模具,学生的习作都是从这个模具印制出来的。老师在写作方法上给学生条条框框,什么类型的习作怎么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在思想上灌输些“完美的概念”,绝对不会有“错”的观念,结果学生习作倒是“会”写了,然而写出来的东西从思想到语言,从结构到情节,失去了可贵的“纯真”,失去了应有的蓬勃。
  所以,一旦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删改孩子作品,往往不能很好地传达他们原来要表达的思想,而是强加了我们通过他们词不达意的文字所猜测出的成人性的理解。久而久之,他们就抛弃或者改换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取悦教师,这是最糟糕的事情。在上面的日记中,“儿童节”与“吃两碗饭”在我们看来似乎是毫不相干的话题,但如果我们蹲下来与孩子真诚面对,走进他们的世界,就不难从这些幼稚的话语中感受到孩子那份难能可贵的天真无邪,那份毫无掩饰的自然可爱。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孩子的话,更多地让我体会到的是孩子那快乐纯真的心。透过寥寥数语,我仿佛看到孩子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饭菜,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喜滋滋地看着孩子,幸福和满足荡漾在全家人的脸上。
  我想正因为孩子的幼稚,我们才会看到孩子心中那“雪融化了,变成春天”,“月亮喜欢晚上”这样晶莹剔透、富有张力的句子;正因为孩子的幼稚,才会有那么多的奇思妙,那么多的异想天开。当面对孩子的幼稚,我们是否应该换个角度思考,换种眼光去看待呢?让我们评价时多一把尺子,让孩子的习作能敞开心扉,自由表达,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让孩子那特有的原始,可爱的语言尽情显露。少一些束缚,少一些否定,也许我们就能看到那久违的、令我们感动的灵性、悟性。
其他文献
书是知识的宝库,也是人类永远的朋友。对于儿童来说,它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带来丰富的体验、热爱生活的心灵、高雅的气质、丰厚的素养等。而且科学家研究表明:书读得越多,知识面越大,就越能促进课内学习,使学习生活越来越轻松。正因为如此,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他反复向老师和家长叮咛:
期刊
【摘要】弘扬学生个性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追求的崇高目标,我们在教与学实践中认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阅读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着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改革,尤其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对阅读课的教学中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心得”,这
期刊
兴趣是激发我们每一个人做事情的动力和源泉,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更好的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主要职责。我个人认为,要想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要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创设融洽的教学情境等几方面同时入手,才能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1.1小学生的天性
期刊
冬天来啦,春天还会远吗?  ——题记  冬天是寒冷的季节:腊月之夜是无比寒冷的夜;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学校刻苦地学习着。  冬天快过完了,接着就是春天了。可是,料峭的春寒让人颇感不惬意。  春天,美丽而又温馨。它承载着我们的生命和情感,它是人类物质和精神的家园。  春天的到来,让我萌生了一个我从来未想过的“青春梦”。当飞扬的雪花渐渐隐没在冬天的黑暗里,我用心去感受春天。银白色的大地上,寂静的春
期刊
儿童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孩子的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金波教授说:“被诗歌滋养过的心灵,是温暖的,是柔软的,敏感的,细腻的,恰好是人的不可缺少的”。教学儿童诗,要具备浪漫气质、童言童趣,回避微言大意,回避繁琐解析,循序渐进中提升文学趣味。《欢庆》是一首儿童诗,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我们真正走进儿童诗,全身心地回归童年。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枫林举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郭沫若也讲过,习作就要“写尔所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认知结构、语言水平,对小学生习作统得过死,提出过高、过难、过急的要求,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小学习作教学应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关注儿童精神生活,让作文的过程成为真实的、快乐的、自由的生命之旅。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就有了真实的生活
期刊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无数长征英雄用生命换炒菜的。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历史上无与伦经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有中国特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长征那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辉煌未来前进。这举世无双的壮举,像一条永远飘扬在地球上的红
期刊
【摘要】教师应以身作则,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品德形象;把品德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寓品德教育于各种活动中;营造氛围,环境育人,潜移默化。  【关键词】品德教育 课堂教育 渗透 环境育人  德谟克里特曾这样说过:“本性和教育有某些方面相似,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但这样做就创造了一种第二本色。”巴贝夫也曾说:“教育使我们能够认识必须知道的东西,它教导我们珍贵品德。”不论是德谟克里特还是巴贝夫的话都是
期刊
【摘要】教师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动手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的,其思维也是在操作活动中逐渐发展的。通过实际操作,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趣味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贴近自然生活,培养动手能力;参与各种实践劳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教给幼儿知识,不如教给幼儿学习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应贯穿其人生成长全
期刊
教学是认知和感悟相统一的过程,情感既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新课程改革树立了一个理念:“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因此,中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综合运算能力,而且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1满腔热情,以情育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