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文言宾词解题误区及对策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0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实词是高考的必考点,既有客观选择题的考查,又有主观翻译题的考查,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对文意的理解,就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考生失误率较高。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解题
  误区:
  误区一:忽略一词多义
  所谓的“一词多义”,就是一个词往往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且几个意义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古汉语因为“一词多义”容易成为考生文言文阅读的障碍,所以辨析、确认多义词在文中的含义,一直是高考的热点。
  例1.(2006年广东卷第8题C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谭谢不纳,母大困 谢:道歉
  “谢”在古汉语中有五个义项:①道歉;②推辞;③辞别;④感谢;⑤告诉;⑥凋零;⑦谢绝。
  显然,C项对“谢”的解释是选用了“谢”的第一个义项。对否?我们可联系具体语境“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如其言,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从人至金陵”。即可知:常允恭母亲张氏在他人的指引下想去依附儿子的朋友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料谭敬先不念旧情“不纳”,使张氏陷于困境。显然常允恭母亲张氏被拒绝了,C项的“谢”的解释是错误的,释为“谢绝”,才与上下文勾连呼应。该义项曾在《孔雀东南飞》(并序)“阿母谢媒人”一句中出现。
  误区二:忽略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常见而特有的语法现象。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指甲类词会在某种具体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用作乙类词的语法现象。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于是,高考考查文言实词时,命题者就有意忽略某一词的活用现象,用以前的词义解释它,给考生设置答题陷阱。
  例2.(2009年广东卷第5题A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奇妙
  该句中的“奇”是词类活用,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应解释为“认为……奇异”,中学课本《伤仲永》“邑人奇之”中的“奇”也是这种用法。而A项在解释“奇”时,命题者有意按“奇”的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导致了解释错误。
  误区三:忽略古今异义
  绝大部分的汉语词汇,随着历史的发展,词义也在不断嬗变。从词义学的角度来看,汉语词汇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词义扩大(江、河)、词义缩小(臭)、词义转移(涕)、感情色彩变化(卑鄙)和名称说法改变(衣)等。有的考生,由于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
  例3.(2010年湖北卷第10题A项)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鄙”在现代汉语中,有“卑鄙”之意,但“鄙”在古代汉语中,绝没有“卑鄙”之意,而只有“浅陋”之意,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所以,A项就犯了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正确的解释应为“浅陋”。
  误区四:忽略通假
  通假字是指古代书面语中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相通的两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却毫不相干。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的“蚤”,通“早”。其中被借用的“蚤”字称为通假字,被代替的“早”字称为本字,这与造字方法无关,多是人们书写时一时忘了本字,写成了另外一个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古代汉语的通假现象,就势必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例4.(2010年四川卷第8题C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
  内:里面
  句中的“内”是“纳”的假借字,意思是“进入”。文言文中“内”通“纳”现象较为常见,如《鸿门宴》中的“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C项之所以错误,就是按“内”的字面义去理解。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到这一点,就容易掉人命题者所布下的陷阱。
  误区五:不明单双
  具体表现: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果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词,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
  例5.(2008年广东卷第5题D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悦服:愉快
  该句中的“悦服”是两个单音词“悦”和“服”的连用,应该分别解释为“高兴”和“降服”,如果考生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悦服”,从而觉得这个解释是正确的而误选该选项,就掉进命题者设置的陷阱里了。
  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解答高考文言实词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2013年各地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供借鉴:
  1.字形推断法。文言文中,形声字占汉字的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是义符,表示该字的意义,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字的形旁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如:四川卷第8题C项“履祥倾赀营购”解释“赀”为“钱财”。这个“赀”由“此”和“贝”构成,并不常见,但我们可以从这个字的构成成分大体可以猜出与“钱财”、“货物”有关,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可以知道履祥为了救赎这对母子是倾其所有来营救的,所以可以推知“赀”为“钱财”。
  2.修辞推断法。古文讲究音节整齐,常在对偶句、排比句或对文句的对称位置上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以求语句摇曳多姿,避免重复雷同,这就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便利。这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很常见,不论是“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过秦论》)中的“席”、“包”、“囊”以及“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中的“属”、“徒”、“伦”,还是“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中的“襟”与“带”以及“控”和“引”。2013年高考试题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安徽卷第4题“人众车舆”中的“舆”解释为“众多”。这是一组正对句,“众”与“舆”位置对应,两者词性一致,意义彼此相同,所以“舆”就是“众”的意思,即“众多”的意思,正确。   3.成语对照法。成语是一种相沿惯用、形式简洁、富有表现张力的约定俗成的短语,作为汉语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沿袭了古汉语的词义。抓住这个规律,联系熟知的成语可以推出古汉语某些实词的意义。如2013安徽卷第4题D项“政由一家”中的“由”解释为“如同”。这样解释对不对?我们不妨联系对照我们所熟悉的成语“言不由衷”。我们都知道“言不由衷”中的“由”为“出于”的意思,把这个意思代入原句和翻译中,词通意顺,因此可推知“由”与“言不由衷”的“由”同义,所以这里的解释是不正确的。而广东卷第5题C项把“不痛绳之”中的“绳”解释为“捆绑”,只要我们联想到成语“绳之以法”就知道这里的“绳”应为“制裁”而不是“捆绑”。
  4.语境推断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断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如2013年北京卷第6题C项“副帅潘美预以为贺”中的“预”解释为“参与,加入”。这里把“预”解释为“参与、加入”,显然不合语境。结合语境,是潘美要祝贺曹彬,不是要参与这个活动,只是提前向曹彬祝贺,所以这里的“预”解释为“预先、提前”。
  5.语法推断法。文言文语法有其自身规律,又与现代汉语语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依据文言文实词在句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它的意义。如2013年辽宁卷第4题A项“其后遂以著令”中的“著”理解为“显著”。从语法的角度来看,通过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句中的“著”是动词作谓语,“令”(吏法)是“著”的宾语,“其后遂以”是“著”的状语,其中“以”为介词省略了“之”(减死)。这里把“著”解释为形容词“显著”义,显然是不合语法的,应解释为动词“写进”。
  6.课本迁移法。高考文言文文本虽出自课外,但绝大多数文言词语是我们学过的,因此,如果我们能及时联系课文,相互比照,辨其异同,就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如2013年北京卷第6题A项“遂受而籍之以归”中的“籍”理解为“登记造册”。“籍”能否解释为“登记造册”?如果我们熟悉课文,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课文《鸿门宴》中“封府库,籍吏民”中的“籍”为“登记造册”的意思,可见这里把“籍”解释为“登记造册”是正确的。
其他文献
[作文题](安徽省黄山市2014届八校联考)  阅读下面内容,根据要求作文。  题壁  [宋]无名氏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满炉煨糈拙,慢腾腾地暖烘烘。  [注]争似:犹怎似。柑拙:树根疙瘩。  上面的诗歌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此诗大意是一团乱蓬蓬的茅草,突然烧着,红红火火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路途遥远,山路非常难行,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显得举步维艰,气喘如牛。他走走停停,不断往前遥望,希望目的地赶快出现在眼前。就在他的前方,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年纪不超过10岁,背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她喘得很厉害,也一直在流汗,可是她的双手还是紧紧呵护着背
期刊
[作文题]  请以“求好之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70分)  要求:①立意和角度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或套作。  [写作指导]  “求好之心”,是偏正短语,“心”是中心词,“求好”是定语,是修饰、限制词。  心,即想法、愿望、欲念等。  求,即追求、寻找、努力获得、使……变得更……、使……符合……、使……超越……等。  好,即外形漂亮、过程完美、结果丰硕;别人评价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5.6%的受访者坦言,在向外界谈及个人生活时,经常采用“哭穷”表达法。有很多人更是逢人必哭——“穷死了,生活悲惨啊!”而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公司白领、知识分子和公务员。  与“哭穷”相反的,则是“炫富”。“烧钱男”、“雅阁女”、“赠车岳母”,各种惊世而出格的言论和举动,吸引着舆论
期刊
【考点揭密】  有创新,就是见解新颖。指“见人之所未见,道人之所未道”,而不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谈。  有创新,就是材料新鲜。指在选材时,要力求选择吸人眼球的鲜活、别致的材料。  有创新,就是构思新巧。文章分几层写,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详写,于何处伏笔,在哪里呼应,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一方面要根据主题的要求,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合理组织材料,另一方面又要突破常规思路,给人“亏他想得出来”的阅读感
期刊
在阅读鉴赏诗歌之时,我们需要秉承情感“古今相通”的原则,古代之于今天,在社会的诸多领域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我们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并没有太多的改变。据此,我们又可以以我们自身的遭际去观照古人的心理活动。如果今天一个人的情感属于消极类型的,而且被迫无奈地“客居”他乡,那么他的情感大体不超出这个范畴:感慨时光流逝,年华易逝,人生短暂的苦叹;羁旅漂泊的哀怨;思念家乡的惆怅;壮志未酬,不得志的沮丧;
期刊
在高考作文中,议论文以其独有的优势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很多考生认为这种文体只要明确了观点,再进行论证基本上就不会跑题了,所以议论文越来越受到考生的青睐。在多年的阅卷中,我发现,尽管考生写议论文的比较多,然而他们只知道确定观点,然后进行论证,其他方面的技法掌握得并不好。这就直接导致了作文等级不高,进而影响了分数。其实,议论文有自己独特的模式,考生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优秀作文来。  第一,
期刊
倘若此时,青春的你坐在教室里,一边聆听老师讲解,一边记着笔记。这已说明,你和我一样,愿勇攀书山,畅游学海。  人之区别于物,在于人情感的敏捷、认知的深刻,及对自我的理解。人这一生,善活则长,疏忽则短。其幸福感的多少,取决于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目标,是否不畏险阻愿意为之付出。  于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最多的问题是“愿不愿意”和“后不后悔”。  而能否毫不犹豫地回应“愿意”、“不后悔”,取决于一
期刊
在文言文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可以临时用作乙类词,并使之具有乙类词的语法特点,这就是词类活用。课本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和形容词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如果不了解它就会影响我们对文言文句意的理解;它又是高考中文言文试题的重点考查对象,如果不了解它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考试成绩。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判断一个词是否活用了呢?我们认为,从语法角度人手
期刊
一、真题回放  1.(2013年山东卷选做题一)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  (1)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早已把定和征服了。  (2)过去的“迷”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  2.(2013年山东卷选做题二)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1)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