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同一层次的不同班级,以是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作对比,结合数据分析,研究微课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通过与学生的访谈了解学生对微课的认识,并给出总结展望.
[关键词] 微课;研究过程与方法;个人访谈;讨论与结果;研究展望
随着教学模式的实践,对于微课程的研究,由浅入深,现今已深入师心. 微课的作用是巨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在为微课如何与学科的课堂教育完美融合绞尽脑汁. 但是微课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究竟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不得而知. 笔者尝试运用对比研究法寻求最终的结果.
问题的提出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微课的课堂时长精短(5-8分钟),内容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学生自主选择性强,互动量大,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特别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微课已成为国内初中数学的重点教学方式之一.
研究过程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校同等层次的不同班级,内容为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元一次函数”这一章节. 以一周的数学学习为周期,从函数开始到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结束五节新授课. 班级建有集体QQ群,学生每人都有手机,可以观看视频. 笔者上传到指定QQ群内,供大家观看. 其中一个班级采用这种方式,另一个班级只采用常规教学形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主要以测试、访谈法的形式对初二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所选用的班级处于同等水平,两个班的平时数学考试成绩均分相差不到1分,几乎相同. 分别为实验1班、实验2班,两个班的人数分别为41人和39人. 其中实验1班利用手机网络技术,将微课视频融入课堂教学中,而2班不采用这种方式. 此外,两个班级的数学任课老师是同一个人.
由于本校每周有小测试,试卷难度系数0.75左右,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比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测试完后,每个班级选取6名学生进行访谈,其中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各2人.
2. 测试题的选取
测试题由本校数学教研组组长担任命题,该老师从教14年,教学经验丰富,能准确抓住所学内容的重难点.
3. 研究工具
(1)测试卷:《函数周清试卷》;
(2)数学分析工具: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中的相关分析等;EXCEL软件.
4. 测试卷成绩统计(附录一)
5. 结果分析(表1)
由于是相同的任课老师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唯一不同的就是微课在教学中是否应用,没有其他变量的干扰.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实验1班的均分74.68分,比实验2班70.87分高3.81分,标准差分别为19.74与21.47. 这表明把微课应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班级整体均分提高3.8,分算是有很大的进步.
从表2中可以得到t检验分组统计的结果:两个班级抽取的样本数分别为41、39,测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74.68和70.87,标准差是19.74、21.47. 表3显示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方差齐性检验的F=0.013 , 显著性概率Sig.=0.908,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可以认为两组学生测量的成绩的方差是相等的,取成绩一栏第一行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进行推断,均值方程的t检验,检验结果有:t=0.827,自由度为78,t分布的双尾检验相伴概率Sig.=0.411,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两个样本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讨论与结论
在对上述的数据分析之前,笔者猜测:微课在手机网络技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对成绩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可是通过数据的分析发现,所得的结果与笔者预想的不相同,没有显著作用. 难道微课在手机背景下的课堂应用会提高成绩,但不能使成绩有显著提高?难道这样做意义不大?
在通过对数据的仔细分析中笔者发现:第一,所选取的样本量较小,实验1班41人,实验2班39人,如果加大样本量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第二,各班成绩中都有极端异常值,也会影響最后的结果. 笔者深知:科学是严谨的,不能因为目标的结果而篡改数据,这完全违背了科学性、严谨性.
针对上述的结果,笔者分别对实验1、2班的6名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结果如下.
问题1:你平时上新课前对所学的内容预习、思考吗?
问题2:你觉得微课的视频与自己看书哪种方式更好?好在哪里?
问题3:在没学函数前,你个人心里会觉得函数难吗?现在的感觉呢?
问题4:微课对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实验1班优等生A:以前上课前也预习,大概就是翻翻书,看看定义、定理什么的,思考很少. 微课视频比我自己看书要好很多,动画生动、好玩,时间比较短. 没学函数前,别人都说难,现在感觉不难,挺简单的. 最大的帮助就是学得更加轻松,有更多时间可以去做练习,老师解决疑难更加明确.
实验1班优等生B:不预习,不思考. 微课视频好玩,比看书有意思,时间短,半小时可以看很多视频,可以提前预习. 函数不难,个人觉得初中数学不难,现在也没觉得难. 微课的帮助就是让我学得更多、更快.
实验1班中等生C:会预习、会思考,但有时会想不到. 肯定是微课好啊,比我自己看书学到的知识多. 觉得挺难的,老师也说难,现在觉得还可以,不太难. 视频可以让我学到很多知识,我觉得我能学好函数,有信心!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反复看视频.
实验1班中等生D:有时会预习,不怎么思考,主要还是看老师要求. 微课好玩,那些动画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帮助我学习数学. 以前没发现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这么紧密,现在觉得函数不难. 微课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觉得数学在生活中真的很有用. 实验1班学困生E:不会. 我喜欢微课视频,可以光明正大地玩手机,还能学到知识,我爸妈不骂我了. 数学一直不好,函数当然难了,现在觉得会一些,能做一些题目. 估计没微课视频,函数题都不会写.
实验1班学困生F:没有. 微课比看书好,看书看不懂,视频能看懂一些. 函数难啊,现在觉得有很多题我竟然会做,当然就是一些简单的题了. 分数不会很难看,数学有进步了.
問题1:你平时上新课前对所学的内容预习、思考吗?
问题2:在没学函数前,你个人心里会觉得函数难吗?现在感觉呢?
问题3: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实验2班优等生A:会预习,会思考. 函数难度还可以吧,有少数的题不太会,最大的困惑是对函数定义的理解.
实验2班优等生B:有时会预习、思考. 函数有点难,至少比代数式难,最大的困惑是看到难得题目心里没底.
实验2班中等生C:偶尔会. 我担心我学不好,上课有些地方没听懂,还没来得及理解,后面新的知识又来了.
实验2班中等生D:会预习、会思考. 挺难的,上课能听明白,可是题目有很多不会做,到底是什么原因我自己都在思考.
实验2班学困生E:很少,很难,很多题目都不会做,上课有很多地方听不懂,什么对于x每取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根本不理解.
实验2班学困生F:不会,函数难啊,上课听不懂,完全像是在听天书.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不难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同,对函数学习的自信心也不同,但普遍认为函数较难,当然这与函数自身的特点有关. 学生都比较喜欢微课,由于动画的生动、有趣,时间比较短,内容的明确性强等特点,在帮助学生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研究展望
从研究的数据和访谈的结果来看,微课在手机网络技术背景下初中数学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 笔者考虑如果将这项工作持续长期地做下去,不再以星期为周期,时间跨度再久一些,通过阶段性的测试,扩大样本容量,肯定可以发现微课的应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
现在的初中生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调查发现学生平时在手机上花的时间很多,几乎都是用来看娱乐新闻、动漫、玩游戏、聊天等等. 非但没有对学习产生帮助,反而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影响学习. 在手机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笔者认为可以借助已有的硬件条件,合理高效地利用生活的零碎时间,将微课的作用发扬光大,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最大的帮助,辅助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学习.
对于微课的视频素材,笔者在自己设计、制作的同时,在网上寻找更好的资源,让资源最优化. 虽然微课在当下已形成热潮,但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参与,制作优秀的作品.
[关键词] 微课;研究过程与方法;个人访谈;讨论与结果;研究展望
随着教学模式的实践,对于微课程的研究,由浅入深,现今已深入师心. 微课的作用是巨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在为微课如何与学科的课堂教育完美融合绞尽脑汁. 但是微课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究竟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不得而知. 笔者尝试运用对比研究法寻求最终的结果.
问题的提出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微课的课堂时长精短(5-8分钟),内容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学生自主选择性强,互动量大,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特别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微课已成为国内初中数学的重点教学方式之一.
研究过程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校同等层次的不同班级,内容为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元一次函数”这一章节. 以一周的数学学习为周期,从函数开始到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结束五节新授课. 班级建有集体QQ群,学生每人都有手机,可以观看视频. 笔者上传到指定QQ群内,供大家观看. 其中一个班级采用这种方式,另一个班级只采用常规教学形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主要以测试、访谈法的形式对初二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所选用的班级处于同等水平,两个班的平时数学考试成绩均分相差不到1分,几乎相同. 分别为实验1班、实验2班,两个班的人数分别为41人和39人. 其中实验1班利用手机网络技术,将微课视频融入课堂教学中,而2班不采用这种方式. 此外,两个班级的数学任课老师是同一个人.
由于本校每周有小测试,试卷难度系数0.75左右,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比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测试完后,每个班级选取6名学生进行访谈,其中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各2人.
2. 测试题的选取
测试题由本校数学教研组组长担任命题,该老师从教14年,教学经验丰富,能准确抓住所学内容的重难点.
3. 研究工具
(1)测试卷:《函数周清试卷》;
(2)数学分析工具: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中的相关分析等;EXCEL软件.
4. 测试卷成绩统计(附录一)
5. 结果分析(表1)
由于是相同的任课老师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唯一不同的就是微课在教学中是否应用,没有其他变量的干扰.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实验1班的均分74.68分,比实验2班70.87分高3.81分,标准差分别为19.74与21.47. 这表明把微课应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班级整体均分提高3.8,分算是有很大的进步.
从表2中可以得到t检验分组统计的结果:两个班级抽取的样本数分别为41、39,测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74.68和70.87,标准差是19.74、21.47. 表3显示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方差齐性检验的F=0.013 , 显著性概率Sig.=0.908,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可以认为两组学生测量的成绩的方差是相等的,取成绩一栏第一行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进行推断,均值方程的t检验,检验结果有:t=0.827,自由度为78,t分布的双尾检验相伴概率Sig.=0.411,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两个样本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讨论与结论
在对上述的数据分析之前,笔者猜测:微课在手机网络技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对成绩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可是通过数据的分析发现,所得的结果与笔者预想的不相同,没有显著作用. 难道微课在手机背景下的课堂应用会提高成绩,但不能使成绩有显著提高?难道这样做意义不大?
在通过对数据的仔细分析中笔者发现:第一,所选取的样本量较小,实验1班41人,实验2班39人,如果加大样本量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第二,各班成绩中都有极端异常值,也会影響最后的结果. 笔者深知:科学是严谨的,不能因为目标的结果而篡改数据,这完全违背了科学性、严谨性.
针对上述的结果,笔者分别对实验1、2班的6名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结果如下.
问题1:你平时上新课前对所学的内容预习、思考吗?
问题2:你觉得微课的视频与自己看书哪种方式更好?好在哪里?
问题3:在没学函数前,你个人心里会觉得函数难吗?现在的感觉呢?
问题4:微课对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实验1班优等生A:以前上课前也预习,大概就是翻翻书,看看定义、定理什么的,思考很少. 微课视频比我自己看书要好很多,动画生动、好玩,时间比较短. 没学函数前,别人都说难,现在感觉不难,挺简单的. 最大的帮助就是学得更加轻松,有更多时间可以去做练习,老师解决疑难更加明确.
实验1班优等生B:不预习,不思考. 微课视频好玩,比看书有意思,时间短,半小时可以看很多视频,可以提前预习. 函数不难,个人觉得初中数学不难,现在也没觉得难. 微课的帮助就是让我学得更多、更快.
实验1班中等生C:会预习、会思考,但有时会想不到. 肯定是微课好啊,比我自己看书学到的知识多. 觉得挺难的,老师也说难,现在觉得还可以,不太难. 视频可以让我学到很多知识,我觉得我能学好函数,有信心!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反复看视频.
实验1班中等生D:有时会预习,不怎么思考,主要还是看老师要求. 微课好玩,那些动画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帮助我学习数学. 以前没发现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这么紧密,现在觉得函数不难. 微课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觉得数学在生活中真的很有用. 实验1班学困生E:不会. 我喜欢微课视频,可以光明正大地玩手机,还能学到知识,我爸妈不骂我了. 数学一直不好,函数当然难了,现在觉得会一些,能做一些题目. 估计没微课视频,函数题都不会写.
实验1班学困生F:没有. 微课比看书好,看书看不懂,视频能看懂一些. 函数难啊,现在觉得有很多题我竟然会做,当然就是一些简单的题了. 分数不会很难看,数学有进步了.
問题1:你平时上新课前对所学的内容预习、思考吗?
问题2:在没学函数前,你个人心里会觉得函数难吗?现在感觉呢?
问题3: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实验2班优等生A:会预习,会思考. 函数难度还可以吧,有少数的题不太会,最大的困惑是对函数定义的理解.
实验2班优等生B:有时会预习、思考. 函数有点难,至少比代数式难,最大的困惑是看到难得题目心里没底.
实验2班中等生C:偶尔会. 我担心我学不好,上课有些地方没听懂,还没来得及理解,后面新的知识又来了.
实验2班中等生D:会预习、会思考. 挺难的,上课能听明白,可是题目有很多不会做,到底是什么原因我自己都在思考.
实验2班学困生E:很少,很难,很多题目都不会做,上课有很多地方听不懂,什么对于x每取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根本不理解.
实验2班学困生F:不会,函数难啊,上课听不懂,完全像是在听天书.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不难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同,对函数学习的自信心也不同,但普遍认为函数较难,当然这与函数自身的特点有关. 学生都比较喜欢微课,由于动画的生动、有趣,时间比较短,内容的明确性强等特点,在帮助学生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研究展望
从研究的数据和访谈的结果来看,微课在手机网络技术背景下初中数学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 笔者考虑如果将这项工作持续长期地做下去,不再以星期为周期,时间跨度再久一些,通过阶段性的测试,扩大样本容量,肯定可以发现微课的应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
现在的初中生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调查发现学生平时在手机上花的时间很多,几乎都是用来看娱乐新闻、动漫、玩游戏、聊天等等. 非但没有对学习产生帮助,反而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影响学习. 在手机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笔者认为可以借助已有的硬件条件,合理高效地利用生活的零碎时间,将微课的作用发扬光大,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最大的帮助,辅助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学习.
对于微课的视频素材,笔者在自己设计、制作的同时,在网上寻找更好的资源,让资源最优化. 虽然微课在当下已形成热潮,但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参与,制作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