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你的学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1982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年轻的妈妈悄悄地把我拉到一边说:“周老师,你上次给过小寒一颗糖作为奖励,是吧?”
  我愣了愣,才想起是有这么一回事。当时我叫了几个读不出单词的学生来办公室训练,他是读得较好的一个,所以我就给了他一颗糖。我好奇地问:“有什么问题吗?”
  “小寒回到家,他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炫耀,说老师奖励他了,不仅如此,他还逢人便说,那高兴劲就别提了。”小寒的妈妈继续说道,“之后,我便发现他学习变自觉了,特别是英语,每次回到家就急着先完成英语作业。”
  我随着孩子妈妈的话回忆这孩子的表现。确实,那阶段的小寒由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到现在能集中精神,还能不时地举手回答简单的问题。
  孩子妈妈的话着实让我反思了很多很多。难道这小小一颗糖真能发挥这么大的威力?不容置疑,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表面上只是一颗糖,但孩子却从中得到了关怀、赞赏,从而获得了自信与积极进取的意识。难怪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用糖果来表扬一个犯错误的学生!赏识教育的结果往往会让我大吃一惊。教师一句肯定的话语或是奖给学生一张小小的贴纸,学生都会为之兴奋好几天,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就会表现得相当不错。
  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而这个事例也给了我一个启示:“赏识——成功的教育”。而要在教学中运用好赏识教育,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是赏识教育的前提。而我们中的很多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表扬。其实,越是在这种时候,孩子的心理压力越大,他们自卑、自责,甚至不知所措。此时,我们老师如能采取明智宽容的态度,及时与学生沟通,平息他们的恐慌心理,同时举一些名人在小时犯错的典型事例来进行教育,并鼓励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这不仅能让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成为知心朋友,使学生更加珍惜老师对他的教育,奋发向上。
  2 挖掘潜能,激励能动。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但他们最后的成就都会大相径庭。这就说明我们老师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赏,不能对教育进行一刀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帮助发展,而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 掌握艺术,灵活运用。一是语言的艺术。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往往会把激动、喜悦的心情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这时教师的教育方式不要让学生感到压抑,而是感到鼓舞:“你真行,这道题老师都没有想到啊!”这不仅能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起到更好的鼓励作用。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碰到了困难,我们也可以用以下的话来点燃他的信心和斗志:“再试一次,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比刚才做得更好。”与此同时,体态语言也至关重要。如果你在这时适时地投去一个赞许的眼光,一个满意的微笑,或者走近他,用手拍拍他,给他安慰,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吧。二是行动的艺术。对学生的赏识有时光在口头上是不够的,还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让学生感受,则更具有激励作用。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表扬学生,并积极参与到我为学生设计的与所学内容紧紧相扣的游戏活动中去。如在教牛津教材2B unit 7《can I help you?》时,我设计了去商场购物这一环节,并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对话,有的学生就能很好地把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运用到学习中来。
  从教育的现状来看,现在的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任务,教师苦教、学生死学的时代已经过去,怎样让学生快乐自信地学习,赏识教育必将成为教师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其他文献
写实派(图5)。写实摄影作品以其强烈的现实性和深刻性而著称于摄影史。  自然主义(图6)。自然派的摄影家认为摄影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创作灵感,只有最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艺术,才是最高的艺术。  纯粹派(图7)。纯粹派摄影主张摄影艺术应该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丰富的影调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纯净的黑白影调、精确的形象刻画。  新即物主义摄影(图8)。又称“新现实主义
拜读《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7年第一期刊登孙勇老师撰写的《“公式”,不妨易名“计算方法”》一文,对文章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本人持否定态度,而且相反地认为,这种将“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混淆的问题,正是目前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甚至在一些重要教学专业杂志中的有关教学论文、教案或专著中也曾经多次出现。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讨论这一问题,以有利于今后的教学。  所谓“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与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有得。因而质疑是发现新知的钥匙。实践证明,质疑更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质疑的目的不明。2,质疑的心情太急。3,质疑的范围太小。4,释疑的方法太拙。 针对以上出现的不足。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达成“三维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一、认识理解    (一)“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知识与技能”既是目标,又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所以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仍然
“数学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学生熟悉的蕴涵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一、了解学生生活背景,搭起数学生活桥梁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数学现象、数学问题,这些数学知识虽然
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儿童的学习过程影响是深远的。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上,根据现行新课标教材和学生特点(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以及课堂教学第一手经验,我决定从创设情境人手,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喜欢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交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谈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根据这一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亲近语文。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亲近语文,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师资引领,让学生亲近老师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是一个充满童心的人。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纯真。童心,表现为淳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也正是人民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课堂教学中展示新观点、新理念的现象比比皆是,音乐课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聆听、演奏、绘画、朗诵、手工、表演等都有机会登上了音乐课的舞台,新课程确实改变了原来封闭的传统音乐教学。可是也不难发现,由于对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把握不准,好多音乐课堂的音乐味却明显少了,一堂课中,学生获取音乐信息量不多,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凸现出来了。然而,音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感受生活,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生活的习惯与能力。    一、让学生感受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换言之,生活就是习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