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新文化研究的现状与走向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er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文化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我国自然辩证法界更加注重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科技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创新成为了整个时代的诉求,创新文化亦应运而生。
  
  一、我国学者对创新文化的概念界定
  
  在我国,学者对于创新文化的研究首先是从对创新文化的内涵研究开始的,根据学者研究视角的差异,对创新文化的界定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将创新文化视为社会文化的某一阶段或系统。如魏博辉认为相对于以往的“自然文化”、“人文文化”而言,当今的文化可称之为“创新文化”。
  
  2、从文化的角度来界定创新文化。如罗孝高指出,创新首先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强调的是对传统知识和方法的扬弃,认为既有的知识及方法等人类活动凝结的一切文明成果,都不是终极真理,都应当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做出一定的调整,有些甚至要被新的知识和方法取代。创新文化就是对创新具有导向和牵引作用的文化,是各种创新活动所赖以进行的文化环境。创新文化有其自身的特征,即空间性、创造性和开放性。
  
  3、以创新为轴心定义创新文化。如任剑涛对创新时代、创新文化、创新大学进行了概念界定。认为创新文化指的是创新之作为独特的价值理念、独特的制度诉求与独特的生活方式,构成的反映了现代文化基本精神的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体系,将创新本身的文化意涵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至于创新具有了铸造现代文化的能力。
  
  4、大部分学者就某一特定领域定义创新文化。如吴丽萍指出,所谓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形态的总和。
  
  二、我国学者对创新文化的基础理论及前沿问题的论辩
  
  随着创新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理论界开始了对创新文化的结构等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的辩论。
  在创新文化的结构方面。有的学者把对创新起作用的文化区分为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内在文化就是观念文化,外在文化即是制度文化。两种文化从不同的方向作用于创新活动。观念文化是影响创新活动的最主要的东西,它是创新的内在动力。观念文化中所包含的信仰、理性、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了人的活动是否能够“创新”,它表现为人们对创新活动的态度。一种适宜创新的观念文化其自身也必定是一种创新,它使人有一种广博的思维视角,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从而使人具有博采众长的技艺。有学者把整个创新文化中作为科学创新部分的创新文化区分为相互交叉的两大方面,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两大方面在具体的科学活动中是相互交融、互动的。
  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许庆瑞等学者在对覆盖长江三角洲地区各个主要城市的各种类型的企业进行调查,并基于创新型文化构建要素必要性的假设和各个要素的必要性在不同的行业存在普遍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假设的两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总结出包括被企业员工理解和广泛接受的富有挑战性的企业目标和愿景;富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险和尝试的企业家;有效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管理队伍等在内的构建创新型文化的十二个要素。
  
  三、我国学者对技术创新文化问题的专门性研究
  
  从传统的过程论研究向文化论研究的转向,是近年来创新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们认识到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具有制动作用,于是逐渐将创新文化的研究向技术创新领域深入。从而引发了创新文化研究由整体研究向某一领域专门性研究的推进。
  夏保华教授指出从“技术发明”到“技术创新”的概念漂移,隐含着一种技术创造观的变化。技术创新既是社会文化的积累,又是社会文化的创新。他主张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技术创新,他梳理了从“技术发明”到“技术创新”的技术创造观的变化。指出技术创新的产生并不是某种神力一所为,而是社会文化积累的结果同时又是社会文化的创新,包含着物质、制度、理念三层意思。建设性地提出技术创新实践应该朝着人文化、生态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我国对于技术创新文化的最直接的研究。夏保华教授对技术创新实践的论述很有代表性,他将技术创新视为社会文化积累和创新的结果,统一于人的创造性实践中,贯彻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自然辩证法领域对创新文化研究的过程的、文化的研究方法。另外众多学者从一个哲学的视角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反思,探讨其与文化的关系,而这其中基本体现的是一种大技术观和大文化观。
  
  四、当前我国创新文化研究的特征及理论走向
  
  从前面的分析可见,我国创新文化研究与国外创新文化研究无论在内涵界定、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都非常相近,取得了丰厚的理论成果。虽然各国学者在创新文化的定义上尚未形成统一概念,但他们在对创新型文化的内涵进行论述时,或者从创新特征角度,或者从环境氛围角度,或者从价值观念角度进行界定,应该说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创新文化的特征。
  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学者在进行创新文化研究时,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对创新文化内涵界定时,具有重定性研究轻定量研究的特征,缺少对要素和创新最终绩效指标之间的定量研究后的具体结论,即便有的创新文化研究对企业内利于创新的文化要素展开了分析,也只是将这些要素逐一列出,并没有对这些要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也没有对要素和要素作用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从而区分出哪些是关键要素,哪些是非关键要素。这两方面导致了研究结果过于主观,说服力不强。第二,在开展创新文化理论指导创新实践活动中,往往在不能准确定位和解析创新文化内涵的情况下,提出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造成过分强调创新文化的实践,而忽视对创新文化的文化认同作用的理解,缺乏理论指导,不能形成社会认同。与国外先实践后理论的创新文化发展相比,我国是进行着一种先理论后实践的创新文化发展方式,而理论的界定不清从根本上影响了创新文化实践的效果。第三,我国学者在创新文化研究中,由整体研究向某一领域专门性研究的推进的研究模式和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技术创新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从哲学的视角对技术创新文化的反思,对于从文化的视角来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引发了我国自然辩证法界对技术创新文化问题的持续关注,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卡尔·波普尔说:“任何方法只要导致能够合理论证结果,就是正当的方法。”从哲学的视角来看,致力于以创新文化和企业文化来维持并促进技术创新文化精神的努力,具有积极意义,但容易忽视学术研究的形式与内容的内在统一性。因为究其根本,正是内容与形式一起共同构成了特定技术创新形态的内在生命有机体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特定形态的技术创新内容总是与特定形态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联属为一体的。因此,借鉴创新文化对于促进技术创新固然有着重要意义,但要想真正实现和确立技术创新文化的理论形态,更为根本的课题还在于如何在文化普遍理性形式的高度与技术创新的内容相统一的理论形态。应该说,技术创新文化哲学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涉及很多的研究内容,相对于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和哲学研究来说,技术创新的文化学研究则属于“前科学时期”,既需要创新文化的理论成果,也需要将具体的技术创新案例的支撑。因此,我国未来的创新文化还有待技术创新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在21世纪,财务舞弊问题层出不穷,会计舞弊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焦点问题,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近年来财务舞弊案的不断发生,世界各国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急剧
乡村振兴战略对职业农民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也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深入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期望。本文从文化资本视角下,以青岛市即墨区为例,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民实际
明代,随着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为书配图成为一种风气。《牡丹亭》被各大书坊竞相配上插图,其中以万历本和泰昌本插图最具代表性。插图是对文本的一种模仿,是文本图像化的过程。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联合达芙通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血清雌二醇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面临户外工作或是长途旅行时,因为无法找到外接电源,而使自己的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等因电能消耗殆尽而关机。甚至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从而错过了商务上的良机,有的还失去了唯一的求生机会。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萨缪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的一种技术,基本上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他们专为电子设备创立了一种收集和重复利用能源的新理念:为这些设备的液晶显示屏(LCD)
近年来,我国外加剂行业的科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生产企业不断增加,新产品不断研制开发,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扩大,砼外加剂行业成为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替代的新生力量,与之同时,外加剂的
人类的创造,一是原型上的除旧布新,二是突破原型的创造。例如折叠式缝纫机、能发出音乐的缝纫机、电动缝纫机等都属于原型上的创造。而超声波熔接缝纫机是突破原型的创造。当裁好的衣料进入超声波缝纫机的机头和牙轮时,机器产生的超声波在两块衣料间振动,摩擦生热并以极高的温度将它们熔接在一起,熔接处平整光滑,比线缝制的更美观、更牢固。应用超声波缝纫这一新技术,突破了将近400年历史的针—线—机械缝纫的原型。事物的
记忆,是人们过去感知过、操作过、思考过和体验过的事物铭刻并保持在头脑中的印象,以后在一定的场合,可以把它们再现出来。  20世纪,犹太人的“天才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据统计,从1901年至1973年的73年间,在411位诺贝尔获奖者之中,犹太人占65人,占总获奖人数的15.8%;而全世界50多亿人口中犹太人只有1600万,仅占0.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奥秘是:犹太人之所以智商超人,
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记忆,如果一个人看了、听了、说了、做了的事都忘了,那么他的经验就无法积累,他每天只能对当前的刺激作即刻的反应,过后行为上和情感上的痕迹就消失了。那么大千世界对他来说将永远是陌生的。  51岁的布拉德·威廉姆是美国威斯康辛州拉克罗斯市的电台主播。如果问他1982年的圣诞节是星期几,他会在2秒钟之内迅速给出正确答案——星期二。面对诸如“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是哪天被暗杀的
1959年初秋,东北松辽平原上喷出的工业油流,为处于窘境中的新中国石油工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