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分析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依赖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查分析,了解其生态文明行为和态度,有利于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有助于高校有的放矢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化
  Situation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ake Anhui Hefei Colleges as an example
  ZHAO Yeli
  (Anhui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1201)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civilization, embodies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ultural philosophy, and is one of the goals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Practi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relies on raising public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is an important force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their literacy relationship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lobal community as a whole, therefore, the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ecological civilized behavior and attitudes will help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elp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arget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ulture
  1 研究背景
  生态文明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力图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应当尊重和珍爱自然,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生态文化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口与环境、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当代大学生是掌握新知识、新科技的主要群体,他们处于时代的最前沿,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是新事物的接收者,是本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和监督者,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
  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养,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高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一代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更应该成为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弘扬生态文明精神、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对于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生态文明意识,掌握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向,分析特点,发现不足,将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2 调查过程和方法
  笔者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进行了一项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份,有效率为99%,调查对象为合肥市5所高校学生。调查内容涉及受访者的日常行为(是否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否关注垃圾的分类、是否践踏草坪、是否关注塑料袋降解性)、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情况、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是否与自己有关、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途径(相关课程、参与环保社团、宣传、电视等)、大学生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态度(积极制止、举报投诉、不愿多管、无所谓)、大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现状的满意程度(满意、基本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从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行为及态度、对当前生态文明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设计了26项选择题,题量适中,难易程度一般,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代表性,基本上能反映调查对象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及特点。   3 调查结果分析
  此项调查的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和意识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生态文明知识欠缺、生态文明意识未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大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现状的满意度不高。
  3.1 生态文明知识欠缺
  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方面知识欠缺,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缺乏。简单的表现是对基本环保知识的欠缺,如有些同学对于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等都不了解。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程度,不了解的人数占34%,了解的占66%,如: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等生态文明知识,30%的大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这些问题并不难,但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回答的正确率却不是很高,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水平一般,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还不牢固。
  
   图1
   图2
  3.2 生态文明意识未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同学表示自己有这样的意识,但在实际生活中,乱扔垃圾的现象却随处可见,生态文明意识没有最终落实到行动上。关于大学生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态度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有所欠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也只是处于一种非经常化、非主动化的状态。经常采取各种生态环保行为的比例没有超过28%,主动制止违背生态文明行为的只有被调查学生的24%,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占53%的人持“不愿多管”的态度,5%的人“举报投诉”,还有18%的人认为“无所谓”。但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有62%的被调查学生愿意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
  从受访者的日常行为以及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否与自己有关的两项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是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比例较低。如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有关系的比例达到85%,然而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如偶尔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比例45%,偶尔践踏草坪的比例高达84%。可见,当代大学生缺乏践行生态文明的主动性。
   图3
  
   图4
  3.3 大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现状的满意度不高
  部分大学生肯定了我国生态文明的总体现状较好的同时,也肯定了不同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但是对于这些成绩大学生并不太满意,认为还有改善的空间。合肥作为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大学生对本市的生态文明满意度主要集中在比较满意上,但是从宏观的角度上即对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状况的满意度不高。
  综上所述,此项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欠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作为具备一定环境知识、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律常识的群体,理应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同时也要成为环保民主监督方面的重要力量,不应仅仅止步于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更重要的是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共同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大学生在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意识欠佳,这一现状和大学生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骨干力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行为的水平,加强生态保护的知行转化能力刻不容缓。
  4 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建议与对策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要求。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应该从学校教育、具体实践和自我修养三个方面入手,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大学生活,并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
  4.1 学校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学校环境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高校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欠缺、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的现状,开设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系列课程和定期讲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和责任意识。只有让大学生懂得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的资源能源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在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高校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并不是对生态文明作最简单的描述,而是要将生态文明知识与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给予大学生关于生态文明的最科学、最严谨的知识讲解,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至关重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建设美好的校园环境和创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时时处于一种良好的生态氛围之中,能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通过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学校党团组织应积极开展有关生态文明活动,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和规模,提高生态文明活动的质量,培养大学生自愿参加生态文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体验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例如,学校可以利用专题讲座,观看生态科普电影、电视片、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融入到一种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氛围之中。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学生社团组织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及其重要性的宣传教育,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感化学生,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融入校园文化,构建生态文明校园,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4.2 组织开展生态环保活动,使生态文明意识落到实处
  实践对于心灵的启迪要远大于书本知识。实践比书本更真切,更能启迪人的心灵,与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也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古人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能让我们获得在书本中所收获不到的知识。因此,“高校应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坚持实践育人,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经常组织开展生态环保活动,加大活动的频率和规模,培养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生态文明本身是一个实践认知的过程,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活动对我国生态文明现状进行亲身体验,让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重在参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不奢侈、不浪费,节约用水用电,不随手扔废弃物,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不践踏草坪等等。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生态文明素质。   同时,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大学生的共识,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提高生态文明的践行能力,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过程中坚持“育人”为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
  4.3 加强生态文化修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生态保护课程,浏览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和网页,了解生态文明知识、政策、方针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和重要性,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注重自身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适度消费、循环消费,养成不浪费、不破坏的良好生活习惯,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系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注意平时的生活小节,节约用水用电、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从现在做起,努力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注重循环利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和参与学校及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理论主要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核心,主张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价值,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至上要义,其精髓主要是:尊崇自然“好生之德”,效法天地“厚德载物”。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来源之一,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宝贵资源。加强自身的生态文化修养,还依靠扎根于内心的生态环保理念,所谓君子“慎独”。就是要运用道德的规范作为调节机制,需要人类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当然,单纯地依靠内心的革命是不现实的,所以,为了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还需要法律的约束和保障,强化对学生的环境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成为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
  5 结语
  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应参与其中,相互交流、协作、提高,彼此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大学生自觉地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生态环保的活动,让自己在这些活动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也要将这些意识付诸实践,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重在参与,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做一个生态文明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只要人人参与,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必将不断提高。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课题(项目编号:AWSK201300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http://www.qstheory.cn/zxdk/2008/200802/200906/t20090609_1052.htm.
  [2] 王民.环境问题及测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301.
  [3]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nRUyhsNfBIYwMP7KC49TsmySNvMY_F-0k6i35lgwadCzHgMaTYtumBG_uoXC9aQsk6ngewkx9wK6KJPnsyuSK4 ChoFSjpyYH7mykZCPbvIK.
  [4] 杨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高校理论战线,2009(11).
  [6] 谢红晖.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2008(6).
  [7] 刘建伟.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5).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码转换在高职英语课堂上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适当应用能发挥其积极的功能。本文着重介绍了语码转换的现状及类型,并以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10位英语教师及4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了高职英语课堂上语码转换的频率及其目的。  关键词 语码转换 现状 类型 频率 目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Code-switching in Vocationa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二外语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已经成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意义非常重大。但目前的教学现状又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本文将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例,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及第二外语教学模式间的矛盾冲突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 提出第二外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第二外语 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econd
期刊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嘉应学院虚拟演播室的介绍,分析其现状和不足,提出完善嘉应学院虚拟演播室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建设该实验室并为同类高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虚拟演播室 构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Virtual Studio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Jia
期刊
摘 要 教育管理主观论是对教育管理科学论的批判,强调了人的意念、价值、习惯和信念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将价值的观念引入教育管理当中,发掘人内心的道德性。主观论观点下分析B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有充分发挥主观因素作用、关注人的道德伦理的优势,又有依靠主观偏好做决策的弊端。因此,应该吸收价值论和整合论等其他教育管理理论所长,把握教育管理理论发展趋势,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词 教育
期刊
摘 要 北海道大学于1876年建校,是日本全国名列前茅的国立大学。其图书馆的设施建设、管理方针及政策法规方面充分体现着日本高校图书馆的细致入微的服务体系。本文以北海道大学的附属图书馆为实例,从图书馆的服务体系这一视角出来,来了解一下日本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体系的“人性化”,从而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学习和借鉴提供一些经验,进一步来强化国内高校书馆的服务意识。  关键词 图书馆 服务体系 高校 日本 北海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分析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在涉外酒店服务实习中的交际能力。实践证明,旅游服务实习是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在实习中体验到了不同文化的存在,学会处理由不同文化差异引起的具体问题,实现了从校园文化到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过渡。  关键词 旅游英语专业 实习生 酒店服务 跨文化交际能力 
期刊
摘 要 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各高校都提出了本科教学的行动纲要,旨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以深圳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为例,探讨新时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工作,提出具体的改革思路和行动计划。  关键词 新时期 本科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New Era  ——Take Sh
期刊
摘 要 作为高校,应贯彻时代要求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劳动与社会保障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本文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出发,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重理论、轻实践”这一问题,阐述了作为地方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如何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市场”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地方高校 应用型人才  中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浙江大学2013年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为例,通过改革比赛形式、改革成绩组合、变比赛为主动学习过程等创新性措施,将教学比赛全部落实到“课堂实战”中,探讨了如何在比赛过程中真正落实“以赛促教”,真正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对于我国高校教师教学比赛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教学比赛 课堂教学 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Innovative College T
期刊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中来。本文章对针对国内外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能为今后更好地利用这教学手段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计算机 辅助教学 研究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aided Teaching in China and Abroad  LI B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