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学生犯错时,需要静下心来耐心教导,同时也需要动起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做到动静结合,双管齐下。
【关键词】小学;德育;动与静;正面教育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第一次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时,笔者内心多少有些担忧。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这个阶段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及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班主任的工作是繁杂的,有时遇到极忙的时候,手忙脚乱,便急躁;看到学生犯错误时,容易感到不安或生气,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时,就容易批评学生。可如今许多学生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从小在长辈的细心呵护下长大,心理承受能力欠佳,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师生双方发生争执,谁都不愉快。学生没有想出克服缺点的方法,教师也没有提高教育学生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教师,需要静下来教导:改错要讲规则,还得动起来引导:纠正要讲艺术。
一、遇事不躁,静心教导,及时关爱
静,是心情躁动的制衡点。四年级的学生每天都处于活蹦乱跳的状态,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笔者班有45名学生,班主任就得拥有45倍的精力,除了要处理打闹的学生,还得安慰哭闹的学生。在如此繁杂的工作中,笔者认为,班主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摆好自己的心态,如果班主任都烦躁不安,每天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那么,学生又怎么会安静下来听从指令呢?
(一)转变方法,摆正位置
其实,作为一名班主任兼体育教学工作,不仅仅要顾及上课、带训练、大课间、培优辅差等教学上的工作,更多的时候是在忙碌学生与家长的事情。如,当遇到淘气顽皮的学生、不理解教育工作的家长时,家长的咄咄逼人、不理解等负能量都犹如一座座大山向笔者压来,班主任成了名副其实的“管家”,管课堂、管课后、管安全、管教育、管生活……即使是双休日,家长的一个电话打过来:“老师,孩子不肯写作业,你帮我劝劝他吧,他只听老师的。”作为班主任,能不管?诸如此类,这些现象难免会让班主任倍感压力,整天处于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生怕自己班的学生出什么事情。
刚开始,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笔者总是摆出一副严师的架子,只要有学生犯错误,笔者便会请他出来,跟他讲道理。其实明明一句温馨提醒,一个制止动作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但笔者当时采用长篇大论地教育学生,最后导致自己和学生都很累,教育效果不佳。后来,笔者反思:作为一个四年级的学生,看到教师狰狞的表情,听到一大串自己不太明白的道理,怎么会懂呢?结果学生还是没得到教育。面对教师一次比一次严厉的责骂,学生眼里也露出不服,而教师越来越急躁和不解,明明都是为了他好啊,怎么就不听呢?好长一段时间,笔者才醒悟过来,是方法不对。一味地发脾气、大声批评是解决不了事情的,需要改变自己才能教育学生。
后来,笔者学会了控制脾气,每当要批评学生的时候先深深地吸一口气,在心里面默默地数10秒,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上“為什么”“怎么办”的句式去询问。这样冷静下来处理问题,的确会有峰回路转的惊喜,也有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作为班主任,应该平静解决问题,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微笑送去宽容,用平和对待每一件小事,感受班主任的专属成就感。
(二)深入了解,因材施教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并非千人一面,所以,教师得静下来,细心认真了解、深入研究学生,学会因材施教。
有些学生比较怕家长,有时候“请家长”也是班主任的一大“绝招”。但是,笔者班上的小铭最不屑“请家长”这一大招,因为单亲家庭的他,妈妈整天只顾忙生计,对待他也是放养式,关于他的教育总是表现出无所谓,所以也养成小铭争强好胜、能动手就不动嘴的不良习惯。在一次课间活动中,小铭又犯老毛病,跑回教室偷拿同桌的计算器,结果被笔者发现了,笔者也没有声张,只是让他物归原主,和他聊天、约法三章,告诉他这样是错误的,同时拉钩表示这是笔者和他两个人的“秘密”,从那以后,小铭各方面的表现都有好转,成为班上受欢迎的学生。
因为沉得住气,分析不同学生的情况,也了解每一个学生,知道每个学生最受用的教育方法,才让因材施教是一种方式而不是一个名词。
(三)细心观察,及时关爱
在学校,每天都有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盯着笔者,关注笔者的一举一动,而笔者也是一直在默默地关注他们,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在共同发现对方的进步。
如,小叶今天穿了一双新鞋,会得到笔者真心的赞美;涵涵今天闷闷不乐,原来是宠物被妈妈送走了;鑫鑫今天课间也不走出教室玩游戏,是因为自己的美术作品没有得到同桌的认可……班主任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把学生们的点点滴滴都看清楚。课间,笔者喜欢在讲台上看着他们、关注他们。在他们需要笔者的时候,笔者能及时出现,送上关怀、赞美、温柔和安慰,绝不吝啬。
经验都是在摸索中发现的,在四年级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笔者知道任何情况下,自己都要保持一颗平和心,没必要在学生做错事情的时候错误地宣泄自己的脾气,他们不会察言观色,也不会因为教师发脾气而有所收敛。所以,教师需要先静下来,才能引导学生。动静分明才能处理好不同的事项。静能生慧,心平气和,脾气顺了,处理事情才会顺利。
二、冠以朋友之名,实现快乐引导
“静”确实会能帮助班主任解决很多班级琐事,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睿智的班主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冠以朋友之名,与学生打成一片,动起来快乐引导。
(一)朋友般的互动
良好的师生关系便是平等关系。因为朋友之间的相处方式是较为公平的,没有身份的限制,没有道德的羁绊,和学生就要像朋友一样谈经历、谈学习、谈往后、谈道理。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一位益友比良师更使他们终生难忘,关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像尊重朋友一样尊重学生,这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基础。 当笔者和班上的学生有互动时候,笔者的身份是一位“大朋友”,笔者也很乐意做其他教师眼中的“幼稚班主任”。课堂上,笔者要是太“安静”了,给学生们感觉这就是雕塑教师,这就是严肃班主任,到了课间,笔者就地赶紧“动”起来。一下课,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玩闹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操场上。这时候,笔者不是“传道授业”的“严师”,而是可以和他们一起玩游戏、一起打球、一起观察蚂蚁、一起在阳光下讲故事的益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用朋友的身份互动起来。
相比教师,学生们更愿意班主任是他们的朋友,建立师生之间的小秘密,说着筆者才懂的悄悄话,可以笑、可以闹,彼此拿出最真挚的感情,一同经营一段纯真的友谊,不亦乐乎。
(二)及时的鼓掌
笔者喜欢稍作夸张地说出自己对学生的赞美。因为只有正确地赞美学生,学生才会知道,这是正确的。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正面教育,通俗来讲,就是在面对学生的问题,以树立良好榜样。说出赞美、引导为主的教育,调动学生内在的奋进动力。平时的校园生活中面临学生的种种情况,教师往往会选择采用批评教育。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其实,轻松而又真心的正面引导会让我们在处理事情时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正面教育可以用在课堂上。如,在体育课上,在组织学生篮球运球接力时,小博拍得不好,容易掉球,同学们都嫌弃他。可笔者还是面露微笑,给他不断的鼓励,告诉小博说:“你上课很认真听讲,也很认真去练习。没关系,老师相信你能拍好的。来,再试一次!”果然,在明确的鼓励下,小博更加有信心了,第二次拍得比第一次进步了许多,队伍也获得不错的成绩。教育就是先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而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自觉树立起远大的志向,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2.正面教育可以用在平时里。笔者班级教室后的文化栏里有一棵粘贴的鼓励树,这是班上所有人的“荣耀之树”。每当哪位学生做得好的时候,笔者就会在鼓励树上贴上一句鼓励的话。“东东,今天我看到你第一个做好课前准备”“凡凡,你今天吃饭比昨天快了三分钟”“丽丽,谢谢你帮老师整理讲桌”诸如此类准确而具体的表扬,笔者都会亲手写好张贴在鼓励树上,关注他们的每一个小细节,及时地做出正面鼓励。
笔者相信灵动的话语,洋溢的表达,大声表达出来的正面的鼓励都在不断地激发学生和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
(三)释放天性的引导
教师的话题永远都离不开学生,其实内心也会有所对比:某某学生真的很聪明、真的很乖、即懂事学习又好;某某学生很调皮,今天上课又捣乱了。但是,我们心里都明白,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就像班上没有完全相同性格的两个学生,有认真学习的,有不认真学习的;有沉默寡言的、有活泼好动的;有大胆的、有胆小的……这些都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我们应该尊重,并加以引导,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甚至不同的说话方式、不同的态度去对待,释放他们的天性,做出正确的引导。慢慢地,我们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很可爱,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动”“静”相宜,相得益彰
现在学生们已经习惯了笔者这种“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模式。我们在课堂上、教室外都合作得非常好。其实,学生都是可爱的“小精灵”,与学生交往是最简单的,因为跟他们在一起少了许多成人世界的庸俗与拘谨;与学生交往又是最复杂的,因为作为成人的我们,要想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没有一种可以一劳永逸的方法,只能在“动”与“静”的结合中,寻求最好的方式。笔者将用这种不矛盾的“动静结合”继续教导、引导他们走下去,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隋向峰.加强师生“对话”,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6(30):213-214.
[2]赵剑群.关注学生,用心教育[J].才智,2019(4):135.
[3]信双峰.积极引导正面教育在班级管理的意义和方法[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A].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5:11-12.
责任编辑
【关键词】小学;德育;动与静;正面教育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第一次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时,笔者内心多少有些担忧。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这个阶段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及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班主任的工作是繁杂的,有时遇到极忙的时候,手忙脚乱,便急躁;看到学生犯错误时,容易感到不安或生气,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时,就容易批评学生。可如今许多学生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从小在长辈的细心呵护下长大,心理承受能力欠佳,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师生双方发生争执,谁都不愉快。学生没有想出克服缺点的方法,教师也没有提高教育学生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教师,需要静下来教导:改错要讲规则,还得动起来引导:纠正要讲艺术。
一、遇事不躁,静心教导,及时关爱
静,是心情躁动的制衡点。四年级的学生每天都处于活蹦乱跳的状态,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笔者班有45名学生,班主任就得拥有45倍的精力,除了要处理打闹的学生,还得安慰哭闹的学生。在如此繁杂的工作中,笔者认为,班主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摆好自己的心态,如果班主任都烦躁不安,每天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那么,学生又怎么会安静下来听从指令呢?
(一)转变方法,摆正位置
其实,作为一名班主任兼体育教学工作,不仅仅要顾及上课、带训练、大课间、培优辅差等教学上的工作,更多的时候是在忙碌学生与家长的事情。如,当遇到淘气顽皮的学生、不理解教育工作的家长时,家长的咄咄逼人、不理解等负能量都犹如一座座大山向笔者压来,班主任成了名副其实的“管家”,管课堂、管课后、管安全、管教育、管生活……即使是双休日,家长的一个电话打过来:“老师,孩子不肯写作业,你帮我劝劝他吧,他只听老师的。”作为班主任,能不管?诸如此类,这些现象难免会让班主任倍感压力,整天处于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生怕自己班的学生出什么事情。
刚开始,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笔者总是摆出一副严师的架子,只要有学生犯错误,笔者便会请他出来,跟他讲道理。其实明明一句温馨提醒,一个制止动作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但笔者当时采用长篇大论地教育学生,最后导致自己和学生都很累,教育效果不佳。后来,笔者反思:作为一个四年级的学生,看到教师狰狞的表情,听到一大串自己不太明白的道理,怎么会懂呢?结果学生还是没得到教育。面对教师一次比一次严厉的责骂,学生眼里也露出不服,而教师越来越急躁和不解,明明都是为了他好啊,怎么就不听呢?好长一段时间,笔者才醒悟过来,是方法不对。一味地发脾气、大声批评是解决不了事情的,需要改变自己才能教育学生。
后来,笔者学会了控制脾气,每当要批评学生的时候先深深地吸一口气,在心里面默默地数10秒,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上“為什么”“怎么办”的句式去询问。这样冷静下来处理问题,的确会有峰回路转的惊喜,也有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作为班主任,应该平静解决问题,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微笑送去宽容,用平和对待每一件小事,感受班主任的专属成就感。
(二)深入了解,因材施教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并非千人一面,所以,教师得静下来,细心认真了解、深入研究学生,学会因材施教。
有些学生比较怕家长,有时候“请家长”也是班主任的一大“绝招”。但是,笔者班上的小铭最不屑“请家长”这一大招,因为单亲家庭的他,妈妈整天只顾忙生计,对待他也是放养式,关于他的教育总是表现出无所谓,所以也养成小铭争强好胜、能动手就不动嘴的不良习惯。在一次课间活动中,小铭又犯老毛病,跑回教室偷拿同桌的计算器,结果被笔者发现了,笔者也没有声张,只是让他物归原主,和他聊天、约法三章,告诉他这样是错误的,同时拉钩表示这是笔者和他两个人的“秘密”,从那以后,小铭各方面的表现都有好转,成为班上受欢迎的学生。
因为沉得住气,分析不同学生的情况,也了解每一个学生,知道每个学生最受用的教育方法,才让因材施教是一种方式而不是一个名词。
(三)细心观察,及时关爱
在学校,每天都有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盯着笔者,关注笔者的一举一动,而笔者也是一直在默默地关注他们,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在共同发现对方的进步。
如,小叶今天穿了一双新鞋,会得到笔者真心的赞美;涵涵今天闷闷不乐,原来是宠物被妈妈送走了;鑫鑫今天课间也不走出教室玩游戏,是因为自己的美术作品没有得到同桌的认可……班主任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把学生们的点点滴滴都看清楚。课间,笔者喜欢在讲台上看着他们、关注他们。在他们需要笔者的时候,笔者能及时出现,送上关怀、赞美、温柔和安慰,绝不吝啬。
经验都是在摸索中发现的,在四年级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笔者知道任何情况下,自己都要保持一颗平和心,没必要在学生做错事情的时候错误地宣泄自己的脾气,他们不会察言观色,也不会因为教师发脾气而有所收敛。所以,教师需要先静下来,才能引导学生。动静分明才能处理好不同的事项。静能生慧,心平气和,脾气顺了,处理事情才会顺利。
二、冠以朋友之名,实现快乐引导
“静”确实会能帮助班主任解决很多班级琐事,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睿智的班主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冠以朋友之名,与学生打成一片,动起来快乐引导。
(一)朋友般的互动
良好的师生关系便是平等关系。因为朋友之间的相处方式是较为公平的,没有身份的限制,没有道德的羁绊,和学生就要像朋友一样谈经历、谈学习、谈往后、谈道理。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一位益友比良师更使他们终生难忘,关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像尊重朋友一样尊重学生,这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基础。 当笔者和班上的学生有互动时候,笔者的身份是一位“大朋友”,笔者也很乐意做其他教师眼中的“幼稚班主任”。课堂上,笔者要是太“安静”了,给学生们感觉这就是雕塑教师,这就是严肃班主任,到了课间,笔者就地赶紧“动”起来。一下课,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玩闹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操场上。这时候,笔者不是“传道授业”的“严师”,而是可以和他们一起玩游戏、一起打球、一起观察蚂蚁、一起在阳光下讲故事的益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用朋友的身份互动起来。
相比教师,学生们更愿意班主任是他们的朋友,建立师生之间的小秘密,说着筆者才懂的悄悄话,可以笑、可以闹,彼此拿出最真挚的感情,一同经营一段纯真的友谊,不亦乐乎。
(二)及时的鼓掌
笔者喜欢稍作夸张地说出自己对学生的赞美。因为只有正确地赞美学生,学生才会知道,这是正确的。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正面教育,通俗来讲,就是在面对学生的问题,以树立良好榜样。说出赞美、引导为主的教育,调动学生内在的奋进动力。平时的校园生活中面临学生的种种情况,教师往往会选择采用批评教育。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其实,轻松而又真心的正面引导会让我们在处理事情时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正面教育可以用在课堂上。如,在体育课上,在组织学生篮球运球接力时,小博拍得不好,容易掉球,同学们都嫌弃他。可笔者还是面露微笑,给他不断的鼓励,告诉小博说:“你上课很认真听讲,也很认真去练习。没关系,老师相信你能拍好的。来,再试一次!”果然,在明确的鼓励下,小博更加有信心了,第二次拍得比第一次进步了许多,队伍也获得不错的成绩。教育就是先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而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自觉树立起远大的志向,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2.正面教育可以用在平时里。笔者班级教室后的文化栏里有一棵粘贴的鼓励树,这是班上所有人的“荣耀之树”。每当哪位学生做得好的时候,笔者就会在鼓励树上贴上一句鼓励的话。“东东,今天我看到你第一个做好课前准备”“凡凡,你今天吃饭比昨天快了三分钟”“丽丽,谢谢你帮老师整理讲桌”诸如此类准确而具体的表扬,笔者都会亲手写好张贴在鼓励树上,关注他们的每一个小细节,及时地做出正面鼓励。
笔者相信灵动的话语,洋溢的表达,大声表达出来的正面的鼓励都在不断地激发学生和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
(三)释放天性的引导
教师的话题永远都离不开学生,其实内心也会有所对比:某某学生真的很聪明、真的很乖、即懂事学习又好;某某学生很调皮,今天上课又捣乱了。但是,我们心里都明白,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就像班上没有完全相同性格的两个学生,有认真学习的,有不认真学习的;有沉默寡言的、有活泼好动的;有大胆的、有胆小的……这些都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我们应该尊重,并加以引导,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甚至不同的说话方式、不同的态度去对待,释放他们的天性,做出正确的引导。慢慢地,我们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很可爱,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动”“静”相宜,相得益彰
现在学生们已经习惯了笔者这种“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模式。我们在课堂上、教室外都合作得非常好。其实,学生都是可爱的“小精灵”,与学生交往是最简单的,因为跟他们在一起少了许多成人世界的庸俗与拘谨;与学生交往又是最复杂的,因为作为成人的我们,要想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没有一种可以一劳永逸的方法,只能在“动”与“静”的结合中,寻求最好的方式。笔者将用这种不矛盾的“动静结合”继续教导、引导他们走下去,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隋向峰.加强师生“对话”,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6(30):213-214.
[2]赵剑群.关注学生,用心教育[J].才智,2019(4):135.
[3]信双峰.积极引导正面教育在班级管理的意义和方法[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A].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5:11-12.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