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新型止血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以及使用安全性。方法:随机選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8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44名患者应用新型止血囊进行宫腔填塞,对于对照组的44名患者采取自制手套水囊进行常规性的宫腔填塞,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宫腔填塞后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等情况。实验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宫腔填塞前出血量、输血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宫腔填塞后出血量,实验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止血囊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患者具有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产后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关键词:新型止血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效果
引言
产后出血是现阶段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病症,具有病情严重、发展迅速、原因复杂等特点,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质量安全。为深入研究新型止血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本院随机选取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8名患者参与实践研究,具体步骤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8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名患者的实际年龄为21~40岁,平均年龄为(32.4+3.8)岁,怀孕周数为37~42周,平均周数为(38.5+2.6)周。其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20例。对照组的44名患者的实际年龄为23~38岁,平均年龄为(31.9+4.6)岁,怀孕周数为36~41周,平均周数为(39.3+1.2)周。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9例。该实验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晓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其中患者年龄、性别、学历、孕周等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住院治疗前进行常规性药物治疗,依据患者实际身体状况进行10IU宫缩素的静脉滴注,使用计量型卫生巾进行出血量的准确检测,对于持续出血的患者进行米索前列醇、卡孕栓等药物治疗。对实验组的44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患者应用新型止血囊进行宫腔填塞,选用以硅胶为主材料的新型止血囊,对患者进行前期的外阴消毒处理,借助阴道拉钩及无齿卵圆钳将新型止血囊通过宫颈口放置到宫腔内部,调整钳夹位置实现宫颈口的缩小和止血囊的固定,将排水和注水的步骤进行分开,向大囊中注入生理盐水,直至出现注水阻力,患者出现宫腔体积过大的情况时,借助小囊进行压迫处理,治疗后期将患者阴道进行填塞处理,将宫腔引流管与引流袋进行及时的连接。对于对照组的44名患者采取自制手套水囊进行常规性的宫腔填塞,宫腔阻塞方法与实验组相同,选用一次性无菌橡胶手套,导入尿管后使用丝线进行固定,防止出现水囊漏水、破裂等现象。水囊放置完成后,为防止患者出现感染,对患者进行抗生素药物治疗,及时观察患者出血情况。
(三)实验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宫腔填塞后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等情况。
(四)统计学分析
采取快捷、有效的SPAA软件进行相关研究数据的处理分析,计数数据表示为(数量/百分比),以卡方检验验证组间差异;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方差),以t检验验证组间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二、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宫腔填塞前出血量、输血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宫腔填塞后出血量,实验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实验数据如下表:
三、讨论
产后出血是现阶段产妇分娩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为保障产妇以及婴儿的生命质量安全,医生应积极进行治疗技能的锻炼,选择新型的材料对产妇进行及时的救治,稳定产妇病情,降低产妇子宫切除率。
综上所述,新型止血囊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患者具有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产后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荣光.浅析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04(14):104-106.
[2]张晓强.浅析对7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的出血病人进行的临床治疗效果体会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34(14):278.
[3]黄蜂洋.简述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34(15):382.
[4]张建华.小议冰水囊宫腔压迫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和心得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04(17):271.
(作者单位:安新县医院)
关键词:新型止血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效果
引言
产后出血是现阶段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病症,具有病情严重、发展迅速、原因复杂等特点,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质量安全。为深入研究新型止血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本院随机选取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8名患者参与实践研究,具体步骤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8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名患者的实际年龄为21~40岁,平均年龄为(32.4+3.8)岁,怀孕周数为37~42周,平均周数为(38.5+2.6)周。其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20例。对照组的44名患者的实际年龄为23~38岁,平均年龄为(31.9+4.6)岁,怀孕周数为36~41周,平均周数为(39.3+1.2)周。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9例。该实验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晓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其中患者年龄、性别、学历、孕周等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住院治疗前进行常规性药物治疗,依据患者实际身体状况进行10IU宫缩素的静脉滴注,使用计量型卫生巾进行出血量的准确检测,对于持续出血的患者进行米索前列醇、卡孕栓等药物治疗。对实验组的44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患者应用新型止血囊进行宫腔填塞,选用以硅胶为主材料的新型止血囊,对患者进行前期的外阴消毒处理,借助阴道拉钩及无齿卵圆钳将新型止血囊通过宫颈口放置到宫腔内部,调整钳夹位置实现宫颈口的缩小和止血囊的固定,将排水和注水的步骤进行分开,向大囊中注入生理盐水,直至出现注水阻力,患者出现宫腔体积过大的情况时,借助小囊进行压迫处理,治疗后期将患者阴道进行填塞处理,将宫腔引流管与引流袋进行及时的连接。对于对照组的44名患者采取自制手套水囊进行常规性的宫腔填塞,宫腔阻塞方法与实验组相同,选用一次性无菌橡胶手套,导入尿管后使用丝线进行固定,防止出现水囊漏水、破裂等现象。水囊放置完成后,为防止患者出现感染,对患者进行抗生素药物治疗,及时观察患者出血情况。
(三)实验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宫腔填塞后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等情况。
(四)统计学分析
采取快捷、有效的SPAA软件进行相关研究数据的处理分析,计数数据表示为(数量/百分比),以卡方检验验证组间差异;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方差),以t检验验证组间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二、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宫腔填塞前出血量、输血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宫腔填塞后出血量,实验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实验数据如下表:
三、讨论
产后出血是现阶段产妇分娩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为保障产妇以及婴儿的生命质量安全,医生应积极进行治疗技能的锻炼,选择新型的材料对产妇进行及时的救治,稳定产妇病情,降低产妇子宫切除率。
综上所述,新型止血囊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患者具有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产后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荣光.浅析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04(14):104-106.
[2]张晓强.浅析对7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的出血病人进行的临床治疗效果体会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34(14):278.
[3]黄蜂洋.简述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34(15):382.
[4]张建华.小议冰水囊宫腔压迫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和心得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04(17):271.
(作者单位:安新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