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边是土地资源紧张,一边是企业围墙里土地闲置——记者近日走访江苏一些企业发现,偌大厂区内,零星“点缀”着几座厂房,剩下的或大面积裸露或种上一块块草坪,并美其名曰“花园式工厂”。这种现象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而这些“花园式工厂”又大多“盛开”在各类工业园区中。尽管国家一直在限制所谓的“花园式工厂”,但在很多地方,这依然是一些企业热衷的目标,甚至成为炫耀的资本。(8月17日《工人日报》)
应该承认,不少企业热衷于建设“花园式工厂”,初衷是好的。将企业厂区打造成绿树成荫、草坪遍布、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地方,为员工提供一个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对工作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员工的这些切身感受,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此外,“花园式工厂”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给外界一种重视环境保护的感觉,可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不过,“花园式工厂”在建设过程中,其负面影响甚至是危害日渐显露。一是打造“花园式工厂”成为一些企业或部门的形象工程,有条件要建设,没有条件也要建设,不惜投入巨资,加大了企业的建设成本。二是一些企业借机圈地,能占就占,把大片土地据为已有,刻意在工厂内造花园,于是出现了绿化面积一大片、一小片单层厂房“点缀”其间、很多厂家根本不建多层厂房的怪现象。三是大量占地之后又抛荒闲置。
所有这些做法,都会对土地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前不久,央视“焦点访谈”披露了湖北一些农村出现大面积耕地闲置撂荒、无人耕种、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的景象。也有媒体报道,截至2016年5月,全国县以上新城新区超过3500个,规划人口达34亿,“圈地式”地发展“鬼城”“空城”,也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侵吞。而对于很多地方的企业热衷于建设“花园式工厂”,是不是也应该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然后加以整治呢?
不得不提一提这样一组数据:近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称,截至201 5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农用地面积96.82亿亩,建设用地面积5.79亿亩,未利用地39.57亿亩。与2014年底相比,全国农用地面积净减少426.3万亩(其中耕地净减少89.2万亩),建设用地净增加713.5万亩,未利用地净减少287.2万亩。在土地资源稀缺,工业用地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大量圈地建设“花园式工厂”的做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现在,挤掉企业用地中的“水分”,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是时候了。据说在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工业用地十分紧张,一些企业很难找到一块地皮新建、扩建厂房。如何挤“水分”呢?当然要加强企业用地预审,倒逼企业建设体现集约、节约的用地原则,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此前已有个别地方叫停“花园式工厂”建设,规定了企业用地的容積率,提倡建设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建筑,值得效仿。
对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花园式工厂”,各地还有必要开展清理工作,尤其是工业较为发达、土地资源频亮“红灯”的地区。在对“花园式工厂”的用地情况进行评估之后,没有必要多占的土地,政府可按市场价格有偿收回;对仍有占用需求却占而不用的土地,应要求企业限期追加投资,进行“二次开发”,予以有效利用。对圈而不用、产能低下的低效用地企业,应建立“黑名单”制度,禁止其新批、扩大现有建设用地规模。
应该承认,不少企业热衷于建设“花园式工厂”,初衷是好的。将企业厂区打造成绿树成荫、草坪遍布、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地方,为员工提供一个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对工作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员工的这些切身感受,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此外,“花园式工厂”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给外界一种重视环境保护的感觉,可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不过,“花园式工厂”在建设过程中,其负面影响甚至是危害日渐显露。一是打造“花园式工厂”成为一些企业或部门的形象工程,有条件要建设,没有条件也要建设,不惜投入巨资,加大了企业的建设成本。二是一些企业借机圈地,能占就占,把大片土地据为已有,刻意在工厂内造花园,于是出现了绿化面积一大片、一小片单层厂房“点缀”其间、很多厂家根本不建多层厂房的怪现象。三是大量占地之后又抛荒闲置。
所有这些做法,都会对土地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前不久,央视“焦点访谈”披露了湖北一些农村出现大面积耕地闲置撂荒、无人耕种、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的景象。也有媒体报道,截至2016年5月,全国县以上新城新区超过3500个,规划人口达34亿,“圈地式”地发展“鬼城”“空城”,也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侵吞。而对于很多地方的企业热衷于建设“花园式工厂”,是不是也应该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然后加以整治呢?
不得不提一提这样一组数据:近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称,截至201 5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农用地面积96.82亿亩,建设用地面积5.79亿亩,未利用地39.57亿亩。与2014年底相比,全国农用地面积净减少426.3万亩(其中耕地净减少89.2万亩),建设用地净增加713.5万亩,未利用地净减少287.2万亩。在土地资源稀缺,工业用地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大量圈地建设“花园式工厂”的做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现在,挤掉企业用地中的“水分”,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是时候了。据说在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工业用地十分紧张,一些企业很难找到一块地皮新建、扩建厂房。如何挤“水分”呢?当然要加强企业用地预审,倒逼企业建设体现集约、节约的用地原则,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此前已有个别地方叫停“花园式工厂”建设,规定了企业用地的容積率,提倡建设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建筑,值得效仿。
对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花园式工厂”,各地还有必要开展清理工作,尤其是工业较为发达、土地资源频亮“红灯”的地区。在对“花园式工厂”的用地情况进行评估之后,没有必要多占的土地,政府可按市场价格有偿收回;对仍有占用需求却占而不用的土地,应要求企业限期追加投资,进行“二次开发”,予以有效利用。对圈而不用、产能低下的低效用地企业,应建立“黑名单”制度,禁止其新批、扩大现有建设用地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