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优先权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48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船舶优先权是海商法中最具特色的法律制度之一,本文选取其作为研究对象,立足我国《海商法》,在简单分析中国《海商法》中船舶优先权的立法现状的前提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着重从船舶优先权的性质、物上代位性两个制度分析船舶优先权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力求提出完善船舶优先权制度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船舶优先权 性质 物上代位性 立法建议
  作者简介:倪盈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D92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034-02
  船舶优先权,即为以船舶为客体的优先权。在各国际公约中船舶优先权多以“maritime lien”(英文本),以及“privilege maritime”(法文本)称之。因为我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中并不存在优先权的相关理论,船舶优先权的观念在中国成为一个典型的法律移植,亦是因为这样未本土化的简单移植,造成中国船舶优先权的先天不足。
  一、 船舶优先权的性质
  (一)船舶优先权的性质之争
  船舶优先权的内涵远比前文中所定义的概念要复杂的多。正如一位英国法官曾说的:“给船舶优先权下一个定义远比认识它来得困难。” 我国《海商法》第21条虽然给出了定义但是并没有揭示船舶优先权的法律性质,这对全面、准确地认识船舶优先权这一法律制度带来了一些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对船舶优先权的性质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船舶优先权的性质是实体权利还是程序权利,是物权还是债权抑或是有别于债权与物权的特殊权利之争上。
  一方面,对于具有传统优先权的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与日本等,船舶优先权被归入优先权法律体系,毫无疑问地使其被冠上了担保物权的性质。可对于并不具有优先权制度的大陆法系国家,船舶优先权又各不相同。
  另一方面,在以对物诉讼为主要海事审判程序的英美法系国家,基于对船舶拟人化的诉讼主体资格的确定,船舶优先权转化为对船舶的债权请求权。然而在英美法系的判例中亦存在程序性权利的观点。
  中国的法律只存在对人诉讼,但也并非完全排除对物诉讼,而是将对物诉讼的理论以不同的方式融入到对人诉讼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模式。正是这种特色同时也带来了中国优先权船舶优先权领域内的分歧,并最终导致“《海商法》既没有提到它的属性是担保物权,也没有提到它属于优先债权,即不介入上述争议” 的这种回避态度。
  (二)本文观点
  1.船舶优先权是一种实体权利
  首先,在时效上,有诉讼时效与除斥时效之分。诉讼时效消灭的是在诉讼中的胜诉权而非实体权利,而相反的是,除斥时效消灭的却是实体权利。在这一点上可以借此来判断权利的性质。诉讼时效与除斥时效区别之一在于诉讼时效是可变的而除斥时效是不可变的。据此,根据《海商法》第29条第二款的规定 ,船舶优先权时效是不可变,属于除斥时效,进而推断船舶优先权是一种实体权利。
  其次,坚持船舶优先权属于程序权利的观点的主要依据在于,认为船舶优先权是保护索赔优先顺序的一种手段,仅仅是为实现特殊债权请求权而存在的,不具有实质性的权益内容。笔者认为观点似乎有失偏颇。如果以此来否认船舶优先权的实质权利性质,那么同样具有保护债权性质的船舶抵押权,船舶留置权,甚至传统物权法意义上的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便失去实质权利的性质,转而变为程序权利,显然这是不可思议的。
  2.船舶优先权是一种物权
  船舶优先权在认定属于实质权利后主要产生的争议便集中在物权与债权的性质之争上。
  首先,债权说认为:“船舶优先权系基于船舶而产生的特定债权,因法律的规定,就该船舶及附属物享有的优先受偿权利。” 笔者认为这是对船舶优先权与船舶优先权所担保的特殊债权请求权的混淆。债权说所说的船舶优先权实质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船舶优先权,相比于真正意义上的船舶优先权其范围要广。
  其次,船舶优先权具有物权的法律特征:第一,船舶优先权属于支配权,体现在对于船舶及其属具的支配;第二,船舶优先权具优先性;第三,船舶优先权具有追及性,船舶优先权一旦产生,即附着在标的物上,不因船舶所有权转移、登记事项变更、船旗变更等而受影响。
  (三)立法建议
  船舶优先权的概念界定是认识船舶优先权的基础,而正确认识船舶优先权的法律性质则是船舶优先权概念界定的重中之重。前述笔者已明确船舶优先权的担保物权的法律性质,基于此笔者重新界定了船舶优先权的法律概念:船舶优先权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海事请求人在船舶所有权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经营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其他实现船舶优先权的情形,有权就对应的船舶依法拍卖并优先受偿的权利。
  二、 关于船舶优先权的物上代位性
  物上代位性是担保物权所特有的一项法律特征。因担保物权,不以对标的物本身的利用为目的,而是专以取得标的物的交换价值为目的。故标的物本身虽已毁损、灭失,但代替该标的物的交换价值如存在,则该担保物权即转移到该代替物上。 物上代位制度实现了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人的债权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在船舶优先权制度里却不存在物上代位性的概念。甚至,将船舶灭失作为船舶优先权消灭的原因大有否定船舶优先权之嫌。其实,我国船舶优先权物上代位性的缺失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起初海商法起草者对船舶优先权的担保物权的性质的尚存争议,遂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而作为担保物权的法律特征的物上代位性又谈何得以幸免?在笔者上文的论述中已经确认了船舶优先权的担保物权的性质,所以笔者建议应当重新考虑将物上代位性列入船舶优先权的理论体系。
  (一)立法价值取向上的必要性
  现代民法在立法原则上所追求的,是在形式平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实质平等,以避免强者利用所谓的形式平等来强化自身的优势损害弱者的权益。结合海商法,基于海上特殊风险的考虑,为了鼓励航运业的发展,各国大多为船方提供尽可能周全的保护,如承运人责任限制及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 由此船舶优先权在双方利益出现偏颇之时便应运而生。很大程度上,船舶优先权的立法宗旨在于对保护相对弱势的特殊债权,切实保障优先权人的利益。既然如此,当船舶灭失或不足以抵偿优先权人所受的损失时,应允许以船舶的附属利益作为代替物,使优先权人能够受偿。 然而,由于缺少物上代位性便会使船舶优先权的立法宗旨的实现存在道德风险:由于物上代为制度的缺失,船舶一旦灭失,这些特殊债权便沦为一般的债权,不在享有优先性,这样就难保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经营人故意将船舶损毁以规避船舶优先权。所以为充分实现船舶优先权的立法宗旨确认船舶优先权的物上代位性势在必行。   (二)法律协调一致上的必要性
  首先,船舶优先权不同于船舶留置权。若如船舶留置权一样以占有为必要条件,那么船舶的灭失即表示船舶留置权人不再占有当事船舶,由此因为丧失成立的必要条件,船舶留置权便不存在,那么物上代位性亦没有存在的价值。而船舶优先权不同,其产生是依照法律的规定随特定债权的产生而产生的,在船舶灭失的时候特殊债权并未随之消失,则船舶优先权就没有消失的理由,这是就需要物上代位性做出贡献。没有物上代位性,在法律上便失去了理由,造成法律上得矛盾。
  其次,与船舶优先权相同不以占有为成立条件的船舶抵押权,法律明文规定其具有物上代位性。 同时船舶优先权是优先于船舶抵押权受偿的。这是若没有物上代位性便出现问题,在船舶灭失时,船舶优先权没有如船舶留置权一样消失的理由,而若船舶优先权继续存在,可没有物上代位性那要以何种性质存在?船舶抵押权此时又具有了优先于其他债权的物上代位效果,所以此时船舶抵押权效力高于船舶优先权,这显然与法律规定的船舶优先权的最高效力是矛盾的。
  所以结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在《海商法》的修订时,应明确规定船舶优先权的物上代位性。建议在新修订的《海商法》中作如下规定:船舶优先权的标的船舶灭失时,对于由此得到的保险赔偿、损害赔偿金、征用补偿金以及共同海损分摊赔偿等,船舶优先权人有权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偿。
  三、 结语
  在海商法修订的呼声日益高涨之际,船舶优先权的修订必将是其中的重头。明确船舶优先权的概念,完善船舶优先权的物上代位性必将使船舶优先权这朵奇葩在中国海商法之林绽放更灿烂的光彩。
  注释:
  D.R. Thomas, Maritime Liens, London Stevens
其他文献
儿童鼻窦炎是儿科较常见的疾病,既往常因重视不足易致误诊.有文献报道,儿童每次发上呼吸道感染基本都可累及鼻窦粘膜,虽然绝大多数感染可以自行消退,但也有部分上呼吸道感染
摘 要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越来越多,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独特的特点,犯罪原因有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应采取多方面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 犯罪预防  作者简介:王文怡,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023-02  未成年人犯罪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未成年人犯
摘 要 鼓励创新、维护首创精神是知识产权立法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产权的跨国保护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不容回避的难题。原本归属私权属性的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和垄断性。跨国保护知识产权属于国家间合作实施的执法行为。运用公权力保护私权利必然引致国家公权力的冲突。此种冲突从性质上可以作类型化处理。协调与化解此种冲突将极大地提高跨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私权利 公权力 冲突 跨国保护
摘 要 本文阐释了经济特区立法中的三个基本原则:法治原则、创新原则、公平原则,并分别论述了遵循这些原则的必要性、实现途径以及实现这些原则的作用和意义等重要问题。在经济特区立法中应严格贯彻落实这些原则。  关键词 法治原则 创新原则 公平原则  作者简介:范经云,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027-03  经济特区
作者简介:袁颀(1990-),女,汉族,上海人,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在读。  【摘要】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但过度地强调传媒监督的作用会导致两者的冲突,既不利于法律制度的完善,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公平公正。  【关键词】司法;传媒;冲突  一、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及产生的原因  (一)冲突点  传媒通过各种平台对司法领域里发生的事件等发表言论,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
摘 要 在死刑案件中,强化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具有怎样的价值基础?这一价值基础在联合国刑事司法以及世界各国立法、司法中贯彻、体现如何?  关键词 死刑 被害人权利 价值基础  作者简介:彭越林,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后。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025-02  主体性理论是政治哲学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其理论脉络大致呈现三个
摘 要 刑事诉讼法是刑事司法支柱性的法律,通常被称谓“小宪法”。由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刑事诉法修正案》已在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进行了完善,对反贪侦查工作要求更高。本文结合实际,对修改后的新刑诉法对当前犯罪嫌疑人、反贪侦查难度以及侦查手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变侦查理念、执法行为、加大初查工作力度、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的能力、加强对律师执业行为的监督等
作者简介:李昂(199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汉族,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在读。  【摘要】少数民族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及其成员依据国内法和国际法本所享有的保护、传承、发展、使用本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既是少数民族的集体权利也是少数民族成员的基本人权,是自然的、不可让渡的权利。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
作者简介:石聚东(1990-),男,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070  【摘要】经济法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正由传统的经济法律向现代体系下经济法律转变。我国于21世纪初加入了世贸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受到了国际现行经济法律的影响,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变。就目前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体系还未健全,在这种现状下,加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研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