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趣、原典与经典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要有高尚的目的,使学生养成阅读原典与阅读经典的良好的专业阅读习惯,坚决杜绝低级趣味、急功近利等不良阅读习气,这对于从事专业学习与专业研究的中文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关键词: 阅读原则 阅读旨趣 阅读原典 阅读经典
  学会阅读,对于中文大学生的学习来说十分重要,而对于他们的专业学习来说,意义就更为重大,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与最重要的学习活动与学习任务之一就是专业阅读。专业阅读,是他们提高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是他们从事文学鉴赏、文学创作,进而从事专业学术研究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简而言之,专业阅读是他们从事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主要行为与关键环节。专业阅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人文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质量,因此,高等中文院系的领导及具体从事高等中文专业教育的教师们要加强对大学生专业阅读的指导。
  但是,由于近十几年来高校的扩招、社会浮躁及功利等消极因素的影响,高校中文大学生专业阅读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其专业阅读的质量每况愈下。总之,大学生专业阅读的形势十分严峻。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不太清楚专业阅读的终极意义与价值,缺乏高远的理想追求;而与此相伴的则是功利性与目的性强,相当一部分学生只为应付考试或为了考试得高分进而获取奖学金等而阅读学习。二是不懂得科学有效的阅读原则与宏观方法,只会盲目、机械阅读,结果常常是知识面狭窄或浅尝辄止,而且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加强对中文大学生专业阅读的指导,不仅重要,而且必需,任务还十分急迫。
  阅读首先要解决原则性的问题,即阅读的终极目的与主要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讨阅读的旨趣、阅读原典及阅读经典这三个问题。
  一、阅读的旨趣与意义
  对于从事严肃阅读的人来说,首先要明确阅读的旨趣与意义,此乃阅读的前提。对于中文大学生的专业阅读来说,则尤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其《读书漫谈》一文中特别强调:“读书亦应先定旨趣,旨趣未立,切莫谈方法门径书籍材料及其他等。”他指出读书的旨趣有两途:其一是“皆从个人私利的立场出发”,“为自己谋职业,寻出路,求身家温饱,乃至近而鬻名声,攫权位”;其二是“纯粹从一种求知的兴趣和热忱而读书”。他又论学者有“为人”与“为己”之别:“为人之学”,“读者心理的尊严,不是所读书中的真理,而在外面的时风众势,或是某些有力者之影响”,故其读书“常易陷于轻率而且傲慢”,其为学“必为浅尝,必求速成,必喜标新立异,必务独抒己见”;而“为己之学”,则“本于自己的真性情而欲对于环境求一种真知识,真了解,因此他心上的尊严不在外面世俗上,而在他所追求的真理上”,故“这样的读者,其开始一定沉潜,不喜炫耀,不务卖弄而刚毅,不求迎合不乐趋奉。有一些严肃而谦恭,而态度不轻率不傲慢,其成就必深远,不甘浅尝不期速成而真实”。[1]P99-100可见,读书也有层次的高低与境界的高下之别。著名学者俞平伯先生在《读书的意义》一文中论此道:“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泳性情,维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所以,他反对“以利为利”的读书,而主张“以义为利”的读书。[1]P145-146总之,前贤们认为,读书当首先树立积极进取与健康、高尚与高远的旨趣,“为人”、“为义”读书,不“为己”、“为利”读书,这样读书才能真正具有意义,具有价值。我想,钱、俞二位先生的读书意见,对于初始学习专业阅读的中文大学生来说,诚为振聋发聩,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二、阅读原典
  对于中文大学生的专业阅读来说,明确并树立阅读原典的态度与观念是至关重要的。要时刻具有阅读原典的基本意识,将其变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阅读原典或原典阅读,是指直接对原典进行阅读,其主要强调的是获取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原典阅读,着重强调的是要阅读第一手资料,保证阅读的真实性、严肃性与有效性,反对以原典之外的相关资料阅读代替对原典的阅读。阅读原典所带来的印象、感觉、愉悦、收获等阅读体验与效果,是任何二手或二手材料以上的阅读都无法比拟的。阅读原典,是真真切切地面对作品,与作品进行零距离、多角度、全方位的互动交流,而你由此所得到的认知、感悟等,是你进行专业学习进而从事研究的最为坚实、最为可信的基础。反之,非原典阅读只会对原典的任何认知、学习、研究与评判产生严重的隔膜与错判,其危害性是可想而知的。
  但遗憾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大学盲目扩招导致优质生源比重的严重下降,而社会上急功近利等种种不良风气也逐渐对大学校园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高校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专业原典的阅读情况是每况愈下,令人担忧。其主要体现为:一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原典阅读意识缺失或淡薄,经常用原典的改写版、通俗版或研究资料中的相关阅读等代替对原典的阅读,这样阅读的质量与可信度就自然受到严重的损害;二是原典阅读的格局太小,仅仅局限在自己最喜欢的某一专业方向,从而导致阅读面较为狭窄,而这对于以健全知识结构的大学生来说,其危害也是可想而知的。三是原典阅读的能力不强,常常是事倍功半,效果不理想。这些原典阅读中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的基础缺失,必然造成学风的虚浮及大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下降,进而增加他们进一步深造的难度,以及走向社会后的就业压力。而从长远看,有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健康发展。缺乏原典阅读的后果与危害,在教师与学生课堂上下的交流、学生的作业及毕业论文中,都是很容易得到体现与佐证的。这种不好的阅读现象与趋势,必须从根本上扭转过来。
  三、阅读经典
  《庄子·养生主》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2]P115因此,对于阅读来说,什么都读是没有必要的,一定要有重点。所以,对于中文大学生的专业阅读来说,原典阅读只是基础前提与意识,而经典阅读才是专业学习与研究中的主体与重点。阅读经典就是要阅读精品,以期在有限的时间中获得最大的阅读效益。原典太多,没必要都需要看,但最需要的就是要多看经典,对经典进行原典阅读,以求读有所值。阅读要看原典,原典要看经典,这应成为大学生阅读的基本常识与阅读习惯。杨义先生在《读书的启示》说:“经典可以用权威的知识来使你感到文化的根在哪儿”;“大书有大书的气魄效力。年轻同志读一两本大书,然后才知道什么叫经典”;“经典训练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3]P31-32所以经典阅读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经典阅读的意义与价值,古巴著名的当代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其撰写的《为什么读经典》一文中有较为通俗而有趣的诠释,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看看。[4]P1-10   何谓经典?冯友兰先生在《我的读书经验》中认为,被群众推荐、被时间筛选后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书,基本上都是经典。[1]P108刘象愚教授在《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总序》中提出,所谓经典应该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实质的创造性”、“时空的跨越性”及“可读的无限性”等本质性的特征,对于文学艺术来说,还要考查其“审美性”或“艺术性”的强弱。[5]P6
  综上所述,所谓经典,简要说来,应是指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成就大、价值高、影响深的典籍。对于文学经典来说,应是指在文学发展史上思想深、艺术性高、影响大的文学典籍。具体来说,要注意一个源头、一个转折、一个高峰上。一个源头是指文学源头的作品,因其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性而奠定了其经典的地位,这是经典阅读中首先要阅读并且要重点阅读的对象。如古代文学中,诗中的《诗经》与《楚辞》,词中的“花间词”、“南唐词”,散文中的先秦中的孔、孟、老、庄等人的诸子散文和《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等;现代文学中,则如胡适的白话诗、鲁迅的小说、二周(周氏兄弟)的散文等;外国文学中,如《圣经》文学与古希腊罗马文学等。一个转折,是指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时期所出现的经典作品。转折时期的文学因其产生新变、影响大而同样引人瞩目。如古代文学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选》、《文心雕龙》、《诗品》等,宋诗中的苏轼与黄庭坚的作品,宋词中的苏轼与柳永的作品等;中国现代文学中上世纪三十年代艾青、卞之琳、戴望舒等人的新诗创作等;中国当代文学中七八十年代间的北岛、舒婷、顾城等人的朦胧派作品等;外国文学中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等。凡此种种,皆因其在各自的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所创新又成就非凡而成为经典。一个高峰,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体式,以及在某种文学体式发展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作品。如中国古代文学史有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的说法,而就作家论则唐诗中有李白、杜甫、李商隐等;宋词中有柳永、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姜夔等;散文中有“唐宋八大家”等;元曲中有“元曲四大家”等;明清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这些作家作品均是某个文学领域中成就最高的代表,在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作家与经典作品。
  原典阅读与经典阅读,应该成为大学生专业学习与研究中阅读的常识与习惯,同时也是他们阅读活动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说他们在阅读方面,真正受到了严谨、规范与具有价值的大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弘,杨超编.四十位国学大师推荐的读书方法.远方出版社,2006.
  [2]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
  [3]杨义.读书的启示——杨义学术演讲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4]伊塔洛·卡尔维诺,著.黄灿然,李桂蜜译.为什么读经典.译林出版社,2006.
  [5][美]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明清小说中的妒妇形象可谓异军突起,蔚为大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数从社会经济的影响、一夫多偶的婚姻制度等角度入手,分析妒妇产生的各种原因,多没有站在妒妇本身的立场,去看妒妇的情感需求及心灵世界。文章把封建社会为人摒弃的妒妇还原其在家庭内部妻子的身份,不再把她们看作男性的陪衬,作为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性别,从人的本性出发,以心理学、社会学理论探讨妒妇区别于其他女性个性特征的原因、心理,以及对今天人
摘 要: 《贵妇人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最佳作。在此作品中, 作者成功塑造了伊莎贝尔·阿切尔这一形象。本文一反中外评论家们提出的小说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性格缺陷决定她坎坷命运的观点,试图从社会根源来剖析女主人公在欧洲追寻自由,身陷囹圄的命运背后复杂而深沉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 小说《贵妇人画像》 伊莎贝尔·阿切尔 自由 囹圄    亨利·詹姆斯被公认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之一,在欧美文
摘 要: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一直是所有语文老师比较关注也比较棘手的话题。本文从尊重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创造机会,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条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延伸扩展,在更高层次的探究中发展等五个途径进行剖析。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 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
摘 要: 为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在就业工作上不断探索创新: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手段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同时还举办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特色活动,开展学院二级就业评估工作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工作 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指导,以适应高职教育职业化的要求和毕业生就业社会化的要求。
摘 要: 以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建设,这正是本文的出发点。文中分析了当前毕业设计(论文)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毕业设计(论文)体系,从选题、调研、指导、答辩、管理五个环节进行改革,旨在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富有职业能力的毕业生。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职业能力 改
摘 要: 优质的教育资源目前已成为各地区教育的一种追求,教师流动制度作为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的一种模式,自从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热议。人们提出了是否有必要流动、怎样流动等一系列的问题,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政策的不完善和难操作之处,其实行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教师流动制 均衡发展 师资    江苏公布的“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意见稿”中有这样引人注目的规定,教师在同所学校任职不能超过6年。这就意味着
摘 要: 近年来,高职教育蓬勃发展规模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偏重学科知识导向,培养方式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2005年宁波市提出建设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创新理念,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与方式、保障体系上构架起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该校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摘 要: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传统的教学有显著的成绩,但存在着很多问题。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学生在自身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本文阐述了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及教学实践。  关键词: 建构主义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 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是一个在学习观和认识观上有自己独到见解的理论流派,它起源于西方哲学和心理
摘 要: 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不断提升,加强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是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团组织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性任务。作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共青团工作同样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学生会 共青团工作 文化建设    校学生会作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主力军和先锋队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洪凌意象山水风格特征的分析与研究,论述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如何把“我”“你”“大地”“世界”四者的关系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如何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实现“油画本土化”,成功实现艺术语言的转换。  关键词: 本土文化 油画艺术语言 洪凌 意象山水    “保罗·克勒认为,艺术创作要考虑到四个环节:‘我’(Ich)、‘你’(Du)、‘大地’(ERDE)、‘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