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新课改将体育课程作为影响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来加以综合考察,加强了教学与课程的联系,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新的有意义的生长点,同时也给课堂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新课改下体育课堂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探讨了课堂管理的重建。
关键词 课堂管理 体育 新课改
由于体育课堂管理的理论研究,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如课堂管理的概念、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课堂管理所应具有的目标等,没有获得清晰的认识。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课堂管理成了教师“统治”学生、维持教师“教”的秩序,以及显示教师“权威”的工具。它以体现与维护教师的尊严和意志为价值取向,关注教师的权威;在内容上以静态的课堂环境建设和维持教学秩序、纪律为主,着眼于学生外在的课堂行为尤其是不良行为与问题行为的批判;在过程上以命令、强迫、压制、训斥、体罚为工具,快速、简捷、有效;在目标与评价上以规范、统一、整齐、有序为标准,关注外在形态的标准化。从功能看,以控制、指挥为职能,课堂管理是教师的专有,是教师对课堂、对学生的垄断。从形态看,课堂管理是一种单向的、线性的、表态的思维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是“管教”、“管制”的本有意蕴,而非管理。
当前,体育课堂管理突出的外在表现是:“点对面”式的管理较多,“点对点”式的管理较少;直接管理较多,间接的学生自我管理较少;注重学生课堂行为管理,忽视课堂心理环境的管理,专注于学生的课堂秩序、纪律的表现,而漠视学生课堂情感体验、态度生成及变化;稳定性强,发展变化性差;强调量化管理的多,关注学生人文精神世界的少;只强调学生适应课堂,无视学生对课堂的需要,遏制了学生的潜能发挥及个性发展。
(一)体育课堂管理认识的提升。随着哲学、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在当代的发展,极大的丰富并完善了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笔者以为,体育课堂管理是一项职能活动,一种生成变化的组织过程,也是一种协调发展的系统存在状态,一种沟通与交往的方法和技术。从职能论来看,它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实行课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种职能;从目的论来看,它是在课堂建立一个有效的教学与练习环境,提高教学与练习效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而组织和合理使用多种教育资源的过程;从系统论来看,它是根据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课程教材等客观关系与规律,对其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因素予以组织协调等施加有效影响,使之呈现出相互适应、和谐存在与积极发展的状态;从“人本论”来看,它是教师与所有学生之间一种多元多向的交往,一种指导、激励教师与学生积极沟通并投入教学与练习的方法、技术。课堂管理是一项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教育活动,它属于教育管理的范畴。可见,组织、控制、服务、照顾(关怀)、促进、协调、教育等应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工具性、目的性、系统性、变化性应是课堂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教育价值的转换。即改变过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凌越于教育目的性价值,而以教育目的性价值统整教育工具性价值,实现管理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把握平衡,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提示我们要在寻求平衡、统一、和谐中寻求突破和发展。
在新课改下,体育课堂管理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主要就是以发展人的主体性、自律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将体育课堂作为学生的一个生存、生活环境,尤其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等个体因素与课堂制度因素的融合、互适,充分发挥并运用学生的情感力量,在这两方面因素之间取得平衡与协调,既能使学生的行为符合体育课堂组织的要求,又能保证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其核心理念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一切的生命感受官,使生命的意义与管理程序、制度、规范、纪律相结合。也就是说,管理过程是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体验,也是学生的一种他律和自律的人生体验。体育课堂管理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许多不同的管理策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和生长自己思想的空间与机会,使教师能关注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新课改下,体育课堂管理的创造性拓展主要体现为:1.强调课堂中师生情感态度行为及心理的动态变化,使体育课堂成为生成的、发展的课堂,让其富有吸引力,展现课堂作为体育教学基本环境与基本单位的全新概念;2.强调体育课堂良好氛围的生成、建设,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体验和练习;3.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摆在课堂管理的中心地位。器材、设施的摆放应最大的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照,让他们有主人感;4.突出课堂中教师“期待”的作用,着力强化教师的“期待”角色。教师应具有“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忽视”的观念,赞赏每一位学生、肯定每一位学生在练习中的成绩,鼓励每一位学生对自我的超越;5.强调课堂中教师的思维火花与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与辉映,并且彰显出教师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主导地位与价值,使体育课堂成为师生激烈的思维碰撞的场所;6.强调课堂中师生智慧与理性的生长,凸显出科学理性的严谨、神圣,使体育课堂成为师生探索学科知识的“实验室”;7.强调体育课堂育人的人文价值,将民主平等、合作参与作为体育课堂管理的一个基本理念。课堂必须充满着人的尊严与权利的尊重,在师生互动这个课堂平台上,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
体育课堂管理中提倡人文精神,就是消解管理技术理性对学生人文价值的排斥,将管理的工具性对人性的压抑、束缚,变为对学生灵魂的唤醒,让学生在广阔的、五彩的自由氛围中自我激励、生动成长、创新发展。
摘 要 新课改将体育课程作为影响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来加以综合考察,加强了教学与课程的联系,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新的有意义的生长点,同时也给课堂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新课改下体育课堂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探讨了课堂管理的重建。
关键词 课堂管理 体育 新课改
一、新课改下体育课堂管理的反思。
由于体育课堂管理的理论研究,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如课堂管理的概念、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课堂管理所应具有的目标等,没有获得清晰的认识。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课堂管理成了教师“统治”学生、维持教师“教”的秩序,以及显示教师“权威”的工具。它以体现与维护教师的尊严和意志为价值取向,关注教师的权威;在内容上以静态的课堂环境建设和维持教学秩序、纪律为主,着眼于学生外在的课堂行为尤其是不良行为与问题行为的批判;在过程上以命令、强迫、压制、训斥、体罚为工具,快速、简捷、有效;在目标与评价上以规范、统一、整齐、有序为标准,关注外在形态的标准化。从功能看,以控制、指挥为职能,课堂管理是教师的专有,是教师对课堂、对学生的垄断。从形态看,课堂管理是一种单向的、线性的、表态的思维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是“管教”、“管制”的本有意蕴,而非管理。
当前,体育课堂管理突出的外在表现是:“点对面”式的管理较多,“点对点”式的管理较少;直接管理较多,间接的学生自我管理较少;注重学生课堂行为管理,忽视课堂心理环境的管理,专注于学生的课堂秩序、纪律的表现,而漠视学生课堂情感体验、态度生成及变化;稳定性强,发展变化性差;强调量化管理的多,关注学生人文精神世界的少;只强调学生适应课堂,无视学生对课堂的需要,遏制了学生的潜能发挥及个性发展。
二、新课改下体育课堂管理的重建
(一)体育课堂管理认识的提升。随着哲学、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在当代的发展,极大的丰富并完善了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笔者以为,体育课堂管理是一项职能活动,一种生成变化的组织过程,也是一种协调发展的系统存在状态,一种沟通与交往的方法和技术。从职能论来看,它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实行课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种职能;从目的论来看,它是在课堂建立一个有效的教学与练习环境,提高教学与练习效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而组织和合理使用多种教育资源的过程;从系统论来看,它是根据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课程教材等客观关系与规律,对其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因素予以组织协调等施加有效影响,使之呈现出相互适应、和谐存在与积极发展的状态;从“人本论”来看,它是教师与所有学生之间一种多元多向的交往,一种指导、激励教师与学生积极沟通并投入教学与练习的方法、技术。课堂管理是一项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教育活动,它属于教育管理的范畴。可见,组织、控制、服务、照顾(关怀)、促进、协调、教育等应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工具性、目的性、系统性、变化性应是课堂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教育价值的转换。即改变过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凌越于教育目的性价值,而以教育目的性价值统整教育工具性价值,实现管理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把握平衡,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提示我们要在寻求平衡、统一、和谐中寻求突破和发展。
在新课改下,体育课堂管理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主要就是以发展人的主体性、自律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将体育课堂作为学生的一个生存、生活环境,尤其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等个体因素与课堂制度因素的融合、互适,充分发挥并运用学生的情感力量,在这两方面因素之间取得平衡与协调,既能使学生的行为符合体育课堂组织的要求,又能保证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其核心理念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一切的生命感受官,使生命的意义与管理程序、制度、规范、纪律相结合。也就是说,管理过程是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体验,也是学生的一种他律和自律的人生体验。体育课堂管理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许多不同的管理策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和生长自己思想的空间与机会,使教师能关注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新课改下,体育课堂管理的创造性拓展主要体现为:1.强调课堂中师生情感态度行为及心理的动态变化,使体育课堂成为生成的、发展的课堂,让其富有吸引力,展现课堂作为体育教学基本环境与基本单位的全新概念;2.强调体育课堂良好氛围的生成、建设,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体验和练习;3.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摆在课堂管理的中心地位。器材、设施的摆放应最大的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照,让他们有主人感;4.突出课堂中教师“期待”的作用,着力强化教师的“期待”角色。教师应具有“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忽视”的观念,赞赏每一位学生、肯定每一位学生在练习中的成绩,鼓励每一位学生对自我的超越;5.强调课堂中教师的思维火花与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与辉映,并且彰显出教师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主导地位与价值,使体育课堂成为师生激烈的思维碰撞的场所;6.强调课堂中师生智慧与理性的生长,凸显出科学理性的严谨、神圣,使体育课堂成为师生探索学科知识的“实验室”;7.强调体育课堂育人的人文价值,将民主平等、合作参与作为体育课堂管理的一个基本理念。课堂必须充满着人的尊严与权利的尊重,在师生互动这个课堂平台上,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
体育课堂管理中提倡人文精神,就是消解管理技术理性对学生人文价值的排斥,将管理的工具性对人性的压抑、束缚,变为对学生灵魂的唤醒,让学生在广阔的、五彩的自由氛围中自我激励、生动成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