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保护地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来源 :地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9501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评估自然保护地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关系是合理开展自然保护地建设和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要基础。以中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自然保护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估辨识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空间缺失,面向国家生态安全构建和保障需求提出生态保护管控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地总面积为488.42万k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51.38%。生态系统类型以草地、森林、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三种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371.24万km~2,占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76.0%。2000-2010年,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构成整体稳定,对保护生态空间稳定性和生态安全格局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之间有少量转化,不同自然保护地内生态系统转换特征略有差异。(2)综合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估,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极重要区和重要区总面积为321.4万km~2,占区域国土总面积的66.02%。森林、草地和灌丛生态系统是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主体。2000-2010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功能有所改善,但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无明显变化。(3)生态系统服务极重要区的31.7%没有在自然保护地内,是今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自然保护地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面向国家生态安全构建和保障需求,迫切需要基于国家治理模式、建立最严格保护制度,提高自然规律认知水平、强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完善分类分区管理、强化自然保护地管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协同保护制度,加强生态保护综合监管、严格生态损害责任追究。
其他文献
分析了围堰和基坑工程的特点;提出了渗流场调控的概念及调控的总体目标;强调保障调控效果就必须做到时机恰当、措施得当。按照实施的时机将调控措施分为预设措施和应急措施;
用生物显微镜观察了8个观赏南瓜品种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面积、气孔器长轴和短轴以及气孔形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气孔密度在206~661个/mm2之间,以枕头南瓜的气孔密度最大,
“夫法之善也者,乃在用法之人,苟非其人,徒法而已。”这说明“用法之人”对于国家的法治建设是何等重要。“用法之人”在现代司法系统中指的就是审判组织,其基本形式有独任制和合
非线性动力学,通常称为混沌理论,它改变了看待自然和社会系统动力学的传统科学思维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混沌是非线性系统的一种本质特征,是一个有界的不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技术是在传统循环流化床技术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技术,采用"三床两返多流程"的独特架构,具有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和原始污染物排放低的优点。研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高等学校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愈益成为可能。借助大数据技术,教师可以方便地获取、存储、分析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各种数据,实时掌握每个学习者的真实情况,据此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服务。美国大学在借助大数据技术推行个性化学习方面,有声有色,成效斐然。美国现已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多所知名高等学府都开展了教育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其中,奥斯汀佩伊州立大学的“学位罗盘”(Degre
目的分析和探讨我国影像医学临床试验注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2008—2012年的临床试验注册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构成比比较采
嵌合RNA(chimeric RNA/fusion RNA)是由来自不同基因的外显子片段组成的融合转录物。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和二代测序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它们具有精确度高、通量大等优点,被越
<正>乌梅丸出自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被认为是治疗厥阴病之主方。该方集大寒大热之品于一体,有酸甘苦辛四种药性,兼具辛开苦降、清上温下、寒热并用、调和气
硫脲常用于构建杂环骨架,是一类用途极广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医药中间体,其合成方法研究一直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以胺为原料合成硫脲是一种比较简便和经济的方法,常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