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其中提出将七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经济转型的突破口
新兴产业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新的科研成果、新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或新的市场开拓而出现的新产业或产业群体。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代表那些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科技进步有着决定性影响处于战略地位的那部分新兴产业。
在当前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背景之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短期内,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主要体现在投资上;从中长期来看, 随着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其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在生物、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中国具备较强的资源优势。中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质中国太阳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日照小时数在 2200 小时以上,全国陆地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 10 亿千瓦。 在电动汽车发展上,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所需的原材料,如锰、铁、磷、钒、稀土等在中国是富产资源;电力供应充足,电力来源广泛,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支撑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
在部分新兴产业领域,中国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中国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太阳能硅材料国内自给率达到了25%,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占全球首位,风电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具备每年生产6-8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试验示范计划, 自2011年起在全国 13 个城市逐步推进。
从技术基础看,中国在部分新兴产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小,甚至中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还取得领先优势。如在电动车上,产品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总体相当,车用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领域。在物联网技术差距不大,研发已有十年,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已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引擎
从理论上来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多元性主体健全发展的“蓝海”,为中小企业投资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有经验研究表明,在企业开辟的新项目中,86%的“红海”业务带来39%的利润,而14%的“蓝海”投入却能带来61%的利润。
依照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到2015年要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要力争达到15%左右。相关统计显示,目前该比重仅为3%左右,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必将带动相关行业的上下游,使得上下游得到纵深发展,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助力与投资机会。
迎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挑战
虽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挑战与风险。
比如,缺乏统一规划,技术标准不规范。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由于市场规模小、技术不成熟,普遍存在缺乏统一的规划以及市场的问题,随着行业的发展,这些问题开始逐渐显现,有的甚至造成了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产能的巨大浪费。例如在风电行业,由于早期的电网规划未能考虑到风电场的建设,而部分风抢占资源,在项目前期未能落实投产后上网问题,电投资者急于圈地、从而导致了目前部分地区出现了风电上网困难、风机停运现象严重的问题。
此外,部分新兴产业中的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存在资金瓶颈。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顺利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有足够的资金流入。与国外普遍建立的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支持体系相比,中国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融资体系相对薄弱,融资渠道向对单一,更多地还是依赖银行贷款,尤其是存在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仍是一个尚未突破的瓶颈。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经济转型的突破口
新兴产业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新的科研成果、新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或新的市场开拓而出现的新产业或产业群体。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代表那些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科技进步有着决定性影响处于战略地位的那部分新兴产业。
在当前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背景之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短期内,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主要体现在投资上;从中长期来看, 随着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其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在生物、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中国具备较强的资源优势。中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质中国太阳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日照小时数在 2200 小时以上,全国陆地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 10 亿千瓦。 在电动汽车发展上,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所需的原材料,如锰、铁、磷、钒、稀土等在中国是富产资源;电力供应充足,电力来源广泛,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支撑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
在部分新兴产业领域,中国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中国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太阳能硅材料国内自给率达到了25%,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占全球首位,风电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具备每年生产6-8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试验示范计划, 自2011年起在全国 13 个城市逐步推进。
从技术基础看,中国在部分新兴产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小,甚至中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还取得领先优势。如在电动车上,产品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总体相当,车用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领域。在物联网技术差距不大,研发已有十年,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已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引擎
从理论上来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多元性主体健全发展的“蓝海”,为中小企业投资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有经验研究表明,在企业开辟的新项目中,86%的“红海”业务带来39%的利润,而14%的“蓝海”投入却能带来61%的利润。
依照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到2015年要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要力争达到15%左右。相关统计显示,目前该比重仅为3%左右,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必将带动相关行业的上下游,使得上下游得到纵深发展,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助力与投资机会。
迎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挑战
虽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挑战与风险。
比如,缺乏统一规划,技术标准不规范。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由于市场规模小、技术不成熟,普遍存在缺乏统一的规划以及市场的问题,随着行业的发展,这些问题开始逐渐显现,有的甚至造成了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产能的巨大浪费。例如在风电行业,由于早期的电网规划未能考虑到风电场的建设,而部分风抢占资源,在项目前期未能落实投产后上网问题,电投资者急于圈地、从而导致了目前部分地区出现了风电上网困难、风机停运现象严重的问题。
此外,部分新兴产业中的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存在资金瓶颈。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顺利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有足够的资金流入。与国外普遍建立的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支持体系相比,中国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融资体系相对薄弱,融资渠道向对单一,更多地还是依赖银行贷款,尤其是存在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仍是一个尚未突破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