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医疗纠纷的防范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和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各种类型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给患者和医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和损害,特别是产科,患者既可以是患者,也可以是正常体检;可以是生产、待产,也可以是妊娠体检;可以是医疗问题,也可以是护理问题;可以是医学问题,也可以是非医学问题。由于分娩是正常生理现象,在医院分娩一旦发生意外,产妇和家属极易情绪失控,与医疗机构发生纠纷。因此,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产科医疗纠纷可能发生的原因
   社会因素:①社会舆论导向错误,使人们对产科医疗纠纷的认识产生误区,只要产妇和新生儿发生非预想情况,就是医院工作存在过失,医院应该承担所有责任。②产妇及家属期望值高,对产科风险缺乏足够认识,对医学的高风险性不理解。分娩往往被乐观的看成一个简单的生理过程,要求绝对安全。在就医过程中,一旦感觉不满意,立即想到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并投诉,而医生则认为产妇无理要求。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发生纠纷。
   产科本身的因素:①产科的工作性质是多,周转快,医疗病程短,病情变化复杂,特别是在分娩期,意外情况可随时发生,难预料,常处于被动状态,容易引发纠纷。②产科高危因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患者,增加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危险,对异常情况发现、处置不及时,引起家属及患者的不满,导致纠纷。③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服务不到位,沟通不到位,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不注意说话方式,易产生误解。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及诊疗常规,不能很好履行告知义务,在治疗前未做充分解释和病情告知,无从选择,而发生医疗纠纷。产科工作面对的是焦虑的孕妇,虚弱的产妇和稚嫩的新生儿,大量繁杂细心的工作较多。人院后宣教不到位,医护人员不能主动听取主诉,不能主动关心安慰,不注意说话方式,态度蛮横,都会让产妇感到急躁、恐惧、孤独、无助,使孕产妇对医务人员的工作不满意,而发生纠纷。④法律观念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因整日忙于工作,忽视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缺乏证据意识,未能准确、详细记录医疗行为,未重视医疗文书的记录与保存。⑤医疗质量方面多年工作的医生常局限于专科临床工作,对相关系统疾病治疗了解甚少,遇到突发病例或较重并发症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处理,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导致患者不满,而引发纠纷。⑥随着物价上涨,医疗改制。看病费用上调,自付费用比例增加,出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患者发生疑议,容易产生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诊疗常规,严格按照诊疗常规进行医疗操作。
   树立医疗安全意识,依法行医。严格医疗行为,不断完善自我,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危机感与风险意识,最大限度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学习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微笑面对每位患者,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冷静,耐心解释,避免与产妇或家属发生冲突。
   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刻苦钻研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将扎实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工作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让群众放心。只有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保障医疗工作的快速、准确、有效,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呼吁社会支持,加强医学宣教: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孕期保健意识;孕期保健的实质——建议而非决定;端正就医观念,纠正过高的期望值,增加患者的认同和理解,充分配合各项医疗行为。
   总之,医疗事故纠纷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舆论的焦点、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难点、医务人员的风险点,医院领导工作的重点。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端正服务态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诊疗常规,产科的医疗纠纷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县级医院手术室 麻醉药品 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405   麻醉药品是医院手术室的必用、必备的药品,使用量大,防止其滥用或不合理及流失是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的目的。作为县级医院手术室护理师,根据长期临床工作实践,介绍一下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经验。   增强法律安全意识:每年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409  护理失误存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责任性因素:护理人员绝大数责任性强,但仍有少数缺乏责任性,上班只为拿工资,患者好坏与我无关,工作上缺乏主动性,责任性不强。   护士操作不规范,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造成护理失误。   医务人员的言行对患者可谓举足轻重。一些褒贬同行的言行及无意语言往往成为护患矛盾冲突的导火索。加强团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60     肺功能室及其物品应定期清洁消毒,由于肺功能检查时要求通过呼吸测试管道与患者呼吸道连接,故患者呼出的气体,甚至用力呼吸时的唾沫等可污染呼吸管道及室内其他物品,易于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因此管道及室内环境的清洁、消毒非常必要。虽然目前尚无由于肺功能检查而导致明确交叉感染的报道,但其潜在危险不容忽视。部分文献报道雾化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索大肠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etin-2)与大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大肠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采用CD34标记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血管生成素-2和大肠癌淋巴转移病理因素关系,采用X2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差分析对相应资料进行分析,显著性标准α=0.05。结果:在大肠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癌中,血管生成素-2阳性
期刊
摘 要 目的:在结肠镜检查中辅以良好的镇静和镇痛,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1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10例,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静脉注射;B组81例,咪唑安定和异丙酚静脉注射。观察记录两组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给药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检查顺利完成,操作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B组的苏醒时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心理需求水平调查,帮助护士充分认识危重患者临床心理干预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从而积极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康复。方法:应用结构式或非结构式访谈对50例急危重患者进行直接交流沟通或间接访谈调查研究。结果:护士通过对危重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原则和护理干预实施程序,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自信心、自尊感、舒适感明显增强。结论:护士重视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满足患者的需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效果。方法:总结65例老年腹部手术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期间出现PICC并发症7例(10.8%),其中送管困难3例(42.9%),局部渗血及血肿2例(28.6%),静脉炎1例(42.9%),导管堵塞1例(42.9%)。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密观察血管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等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
期刊
关键词 农民 医学体检 慢性病 健康教育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全口牙病治疗的系统设计的探讨。方法:将全口牙病的系统设计与治疗分为3个阶段,治疗及修复计划的初设定阶段、具体治疗阶段(需反馈后完善治疗及修复计划)、系统维护阶段(反馈后改善治疗及修复计划),完成治疗6个月、12个月后随访。结果:与患者交流后,患者同意治疗方案,完成治疗6个月、12个月后随访,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以牙周病系统治疗为基础,对每个患者做出全口牙病治疗的系统设计是全口
期刊
夜间患者处于睡眠状态,由于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肺充血加重;另一方面,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供氧量减少,故夜间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高,病死率也相当高。由于夜间工作人员少,患者都在睡眠过程中,给观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单独的夜班工作中,先后发现6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发病年龄50~70岁,发病时间多在夜间1时至次晨5时,现将对其早期判断及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早期征兆判断   夜间巡视病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