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线“茶马古道”探秘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文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顾问。1940年出生于陕西老茶区紫阳县,生在茶区,长在茶区,他一生的志愿是教书育人并当个好作家。1994年,丁文推出《中国茶道》一书,界定“茶道”概念,创建“茶道学”,此书先后4次再版并传播到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后10年间,他先后出版了《茶乘》、《大唐茶文化》、《陆羽大观》、《茶魂》等书,共计176万宇。
  人们一提“茶马古道”,就以为是在云南。实际上,在陕西宁强县,去有一条“茶马古栈道”,名叫金牛道。它的历史比其他茶马古道都要久远。千百年来,在这条“茶马古道”上,人们源源不断将蜀茶运到陕西,成就了一段茶叶传奇。
  甲申年春茶飘香时节,陕西茶人联谊会的负责人韩兴海先生,去陕南茶乡采风时,有幸在宁强县发现了中国古代开凿的金牛道“茶马古栈道蜀门遗址”,揭开这条古道的神秘面纱。今天,让我们一起重走这条已经荒芜的另版“茶马古道”,重温千年来那段艰险历程。
  茶马古道有很多条,最出名莫过于滇藏与川藏的茶马古道,但若论年代,则应数川陕线“茶马古道”,这条古道名为金牛道,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茶马古道。
  金牛道,当地人称之为石牛道,全长约1200多里,贯穿川陕。元朝以来,又称蜀栈、南栈。甲申年春,陕西茶人联谊会负责人韩兴海先生,去陕南茶乡采风时,在宁强县发现了中国古代开凿的金牛道“茶马古栈道蜀门遗址”。
  2004年4月18日,韩兴海再次与中华茶人联谊会会员、宁强县农业局局长丁振华以及殷开鲜等人,爬山涉水来到了宁强县与四川广元交界的关沟村草皮山南崖,海拔约为900米以上的山腰之间,他们仔细勘探,发现此处山石曾经人工凿开,犹如深谷,高数十米,约展臂之宽,设有石门掩挡,可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石道上还留有碎坏的石块,马踏的蹄窝,脚夫“打杵”留下的印记,还有南崖面上的柱痕和风雨侵蚀得难以辨清的文图,时隐时现,这就是金牛茶马古栈道蜀门遗址保留较好的一段。
  今天谈起金牛道,不得不说到历史上一个贪心的蜀王。蜀路之难,古来都有记载。史载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惠王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蜀王贪之即发卒千人,领五丁力士拖牛,道乃得通。后秦惠王遣兵从金牛道伐蜀,蜀亡。
  金牛道的开凿除了军事上的意义,也给古代的商品贸易带来了繁荣。由于川、陕、甘、青历史千余年的茶马互市,金牛道成为大西北最重要的茶马古道。
  “茶马互市”始于唐代,宋、明、清几朝定为“国策”,如《明史·茶课》所云:“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犹密。有官茶,有商茶,皆贮边易马。”
  在千余年里的茶马互市中,无论从军事角度讲还是从商贸角度讲,陕西都是朝廷军事上的前沿阵地、桥头堡和商贸
  交易中心、物资集散地,它的战略地位举足重轻。
  历史上的茶马互市有多大规模呢?就以南宋为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蜀茶》记载,朝廷每年要从大西北和西藏地区少数民族那里换回12994匹良马,以装备朝廷的军队,万余马匹得要多少斤茶叶呢?按每匹80斤的平均数,茶叶的流通量在百万斤以上。川陕间茶叶、马匹的往来,金牛道是无法绕过的必经之途。
  蜀茶入陕一个最大的难题是运输问题。当时担任运茶工作的是“成都路士兵”、“雇人夫”或者“税户前往”。这样巨大的运输量不可能全凭人背肩扛,马驮车拉是必然的选择。
  朱元璋的驸马欧阳伦从四川走私茶叶用的运输工具就是马拉大车,明人何孟春《余冬序录摘抄内外篇》载:“洪武中,……驸马欧阳伦奉命西使,以巴茶私出境货鬻”。欧阳伦一次走私就是50辆,官家沿金牛道由川入陕大规模运输茶叶的场面,虽不如由川西入藏的“山间铃响马帮来”富有诗意和民族风情,但十分壮观的场面也使那条茶马古道黯然失色。
  


  清代较前朝逊色,清朝前期每年需要马11088匹,后又增加2000匹,共13088匹,需要茶叶百万斤之巨,涉及陕西七府一厅,蜀茶入陕的运输量不比前朝,但也十分可观。
  于是,千百年来,数额巨大的蜀茶通过金牛道源源不绝地北运陕西,然后用骡马驮、小车拉或脚夫背扛,运往朝廷设在陕西、甘肃和青海的茶马交易市场,换回朝廷所需的马匹。
  让我们闭目遐想,历史上的金牛古道是多么地繁忙!与进藏的那条名闻遐迩的茶马古道风情虽异,但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职责,规模也更为壮观,也更具官办色彩。
  岁月流逝,数百年过去了,如今秦蜀天堑变通途。虽然驼铃消逝了,马帮改行了,但茶香仍在,这一切始终难从历史的长河里消失,而且愈来愈清晰地显现在当代人的视野里。
其他文献
学一技之长,往往是为了糊口营生,而他则以将比技艺发扬光大为己任,一生精进技艺,授艺天下,以至于好壶者,以得藏其一壹而足;制壶者,以得其一技真传而慰,他就是“壶圣”朱可心。    勤学创新,虚心可师    朱可心(1904~1986),原名凯长,1918年14岁的朱可心师从紫砂艺人汪生义,从此与紫砂技艺结下良缘,短短5年他就学成满师。当时他做了一只仿宫廷“鱼化龙”壶,云纹活脱,水波荡漾,经同业工会评
期刊
数年前,刘牧如很多年轻人一样,热爱咖啡与酒。咖啡的色香味,曾经很诱惑他。酒吧很闹,那时候,他以为那吵闹就是青春的本色。大家都沉醉在灯红酒绿里,以为,那就是表演之外的真实生活。后来,偶尔的机会遇见了茶,刘牧的心在茶的安抚下渐渐安宁。渐渐,他远离了酒与咖啡。  刘牧与茶的认识颇有戏剧性。三年前,在深圳,好友拿出珍藏的乌龙茶来款待他,醇厚的乌龙茶,咽下去时余香满口,丝丝回甘缠绕舌间。他忍不住一连喝了七八
期刊
在星罗棋布的浙江舟山群岛中,有一座形似卧海苍龙的小岛,仿佛镶嵌于莲花洋中的一颗瑰丽明珠,祥光闪耀,熠熠生辉。这就是为“中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  普陀山以唐阎立本所绘杨枝观音圣像、九龙藻井、多宝塔为“镇山三宝”,有古刹、金沙、奇石、潮音、幻景之“五绝”,亦有莲午渡、短姑对迹、梅湾春晓、磐陀夕照、莲池夜月、法华灵洞等“十二景”,更有“香清可散净心中妄念,至味能悟得佛法妙谛”的普陀佛茶。  普陀
期刊
美丽的周庄,被誉为“江南第一水乡”,这个有着900年历史的古镇,不仅有着满眼钟灵水秀的美景,还绕着浓郁的茶香。在周庄里,“人人爱喝茶”,周庄的“阿婆茶”是当地的一大特色。乡邻街坊,男女老少。围坐“吃”着“阿婆茶”,显现出周庄人恬静安逸的生活。  周庄的“阿婆茶”年代久远,由祖祖辈辈流传下来,到现在已形成了一种民俗文化。据说,在周庄的商榻,有一个善良的老婆婆,名叫阿蒲。她爱茶种茶,把采来的一些茶叶送
期刊
世界医学上曾经有个“不解之谜”:亚洲人吸烟率很高。但心脏病和肺癌发病率却较低。例如,在10万名美国男性中每年有348人死于冠心病。而在日本,吸烟率远高过美国。但在日本,死于冠心病的人数仅为186人。另外,韩国的吸烟人口比例也高于美国,但肺癌发病率仅约是美国的60%。  这个“亚洲之谜”曾经困扰过很多医学专家。但现在,美国医学家研究后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饮用绿茶是其中原因之一。    在日本、
期刊
广州有不少茶楼,但依湖而建的流花湖茶艺城却是一道独特而恬美的风景。  十年前,香港即将回归,广州的旅游业空前高涨,在流花湖公园的西苑,广阔优美的湖天一色,诞生了流花湖茶艺城。    茶艺城有专门喝茶的“迴波榭”。既是“榭”,自然依水而建,与湖水相伴,装修得古色古香。室内存放着多种难得的好茶与茶具,室外数张茶榻临着栏杆,波光荡漾中。茶香缭绕。  茶船则与“迴波榭”隔水相望,踩过木板小桥,才能进入窗明
期刊
黄金茶,一直以为茶是清雅之物,怎么起这么个“俗气”的名字呢?第一次喝到湖南保靖黄金茶的时候,印象还算不错,可却因为这个俗气的名字而遭到我的排斥……    邂逅    去年4月上旬,应朋友之邀参加了一个新茶品赏会。茶艺员递给我的是一玻璃杯用滚开水冲泡的绿茶。茶叶看起来并没什么特别,像常见的毛尖茶。倒是香气不错,纯正的板栗香,浓而不重,还透着几分清雅。啜一口。微苦但不涩,而且苦感很快化开回甘,瞬间一种
期刊
拓,即把碑刻、铜器等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形印下来。  我国种茶、制茶和饮茶古已有之,一些重要的茶事难免有一些刻石为记,而这些碑碣被后人拓下,就成为宝贵的拓片茶文化或拓本茶文化。    拓片一:碑拓片  福建泉州南安莲花峰石上,有一处刻有“莲花荼襟”四个大字。偶见有人介绍此石刻时常把“莲花荼襟”误为“莲花茶襟”。虽然“茶”、“荼”古时相通,但在“太元丙子”(公元376年)时主要用“荼”字,石刻亦为
期刊
这是一次春茶的嘉年华,这是一场所有好茶之人的狂欢节。  6月23日,福州五四路置地广场彩旗飘扬,由本刊主办、九峰名茶协办的“2006春茶品茗品牌推介会”在众多爱茶之人的期待中精彩亮相。  此次受邀出席推介会开幕式的茶界专家有中国茶叶界泰斗97岁高龄张天福老先生、中国陶艺界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吴鸣等众多嘉宾。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清为本次推介会发来了贺信。    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
期刊
第六问 如何客观评价中国茶道?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由此可知,早在唐代就已经饮茶有“道”了。  古往今来,谈茶论道的人很多。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茶道一直未能“大行其道”。茶文化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一个小小的板块,而且一直流行于历代僧道缁流、文人雅士和部分帝王贵胄间,并不完全符合社会及大众的审美趣味。饮茶仅仅是民众的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