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分析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探讨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随机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并根据患者病情、心理等制定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案,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并观察分析并手术患者的手术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结果:接受心理护理的手术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手术,且焦虑、紧张等情绪明显减少。
结论:手术室心理护理能够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增强与医生之间的手术配合,提高手术治愈率,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 护士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7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31-02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手术护理理念也在逐年增强,“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手术室护理理念已成为当今医院护理的主要思想,因此,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语言、动作等方面的鼓励,使患者减少手术恐惧感,增强配合度,从而提高手术治愈率。笔者就以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手术心理护理,期许为手术治疗护理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经调查显示,100例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焦躁情绪,其中,妇科病人65例,产科病人手术患者35例,年龄在22-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0.8)岁,病程在0.5-6.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5±1.2)年。100例患者在心理、性别、年龄、病史、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心理护理方法。我院对100例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分三部分进行,即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中心理护理,手术后心理护理。手术前心理护理,主要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患病情况、身体情况、有无过敏史、并发症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消除患者的术前紧张心理,而且要对患者讲解手术中的注意事项,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通过一系列轻松的谈话、活动等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使其树立手术信心,从而能够积极应对、配合手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另外,还详细对患者讲解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比如修剪指甲、清理卫生等,使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手术,并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建议,除此之外,手术室护士还对手术患者的家属进行了心理疏导,使其能够消除心理顾虑,并讲清楚手术危险性;手术中心理护理,即手术室护理人员将手术温度控制在22-24摄氏度之间,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手术时温度,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另外,在手术进行时,护理人员还密切与医生进行配合,娴熟的递、接手术器械,并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通过眼神、动作、语言等对患者进行鼓励,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情绪,并细心询问患者的疼痛感,通过调节体位、按摩等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并根据手术的进程,与患者进行轻松、诙谐的语言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使患者放松心情、稳定情绪,此外,还应密切关注手术进行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通过有效措施防止不良情况的发生;手术后心理护理,主要是在手术完成后,对麻醉清醒后的患者,及时交代注意事项,并对患者进行止痛护理以及输液等,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还应对患者的切口做好处理,防止切口的感染,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术后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对100例患者的心理变化、手术康复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心理护理之前,100例患者中,焦虑紧张的为33例,担心术中死亡的为28例,担心术后并发症的为39例;心理护理之后,100例患者中,紧张焦虑的为3例,担心术中死亡的为4例,担心术后并发症的为2例。且心理护理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手术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手术完成1个月-1年内,我院对100例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其中,98例患者完全康复,且无并发症等不适情况发生,2例患者病情好转,但出现了轻微并发症,且99例患者对手术室心理护理的护理方式非常满意,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9%。且心理护理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本次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手术室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医患之间的信任程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另外,心理护理能够是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其良好的手术指导,增强手术患者的信心,有效降低紧张、焦虑、恐惧等不利情绪的影响,从而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而言之,手术室心理护理方式加强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术前、术中、术后都能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安抚、了解,最大化的满足了患者的情感、心理、生理需求,而且特别注意护理的细节,丰富了护理内容,使医务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距离大大缩短,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减少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护理理念和护理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促进患者手术的成功、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医学领域手术室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手术患者护理需求的调查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18(06):570-571
[2] 韩春丽.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13(05):234-236
方法:随机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并根据患者病情、心理等制定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案,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并观察分析并手术患者的手术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结果:接受心理护理的手术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手术,且焦虑、紧张等情绪明显减少。
结论:手术室心理护理能够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增强与医生之间的手术配合,提高手术治愈率,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 护士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7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31-02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手术护理理念也在逐年增强,“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手术室护理理念已成为当今医院护理的主要思想,因此,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语言、动作等方面的鼓励,使患者减少手术恐惧感,增强配合度,从而提高手术治愈率。笔者就以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手术心理护理,期许为手术治疗护理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经调查显示,100例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焦躁情绪,其中,妇科病人65例,产科病人手术患者35例,年龄在22-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0.8)岁,病程在0.5-6.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5±1.2)年。100例患者在心理、性别、年龄、病史、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心理护理方法。我院对100例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分三部分进行,即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中心理护理,手术后心理护理。手术前心理护理,主要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患病情况、身体情况、有无过敏史、并发症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消除患者的术前紧张心理,而且要对患者讲解手术中的注意事项,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通过一系列轻松的谈话、活动等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使其树立手术信心,从而能够积极应对、配合手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另外,还详细对患者讲解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比如修剪指甲、清理卫生等,使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手术,并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建议,除此之外,手术室护士还对手术患者的家属进行了心理疏导,使其能够消除心理顾虑,并讲清楚手术危险性;手术中心理护理,即手术室护理人员将手术温度控制在22-24摄氏度之间,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手术时温度,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另外,在手术进行时,护理人员还密切与医生进行配合,娴熟的递、接手术器械,并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通过眼神、动作、语言等对患者进行鼓励,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情绪,并细心询问患者的疼痛感,通过调节体位、按摩等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并根据手术的进程,与患者进行轻松、诙谐的语言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使患者放松心情、稳定情绪,此外,还应密切关注手术进行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通过有效措施防止不良情况的发生;手术后心理护理,主要是在手术完成后,对麻醉清醒后的患者,及时交代注意事项,并对患者进行止痛护理以及输液等,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还应对患者的切口做好处理,防止切口的感染,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术后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对100例患者的心理变化、手术康复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心理护理之前,100例患者中,焦虑紧张的为33例,担心术中死亡的为28例,担心术后并发症的为39例;心理护理之后,100例患者中,紧张焦虑的为3例,担心术中死亡的为4例,担心术后并发症的为2例。且心理护理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手术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手术完成1个月-1年内,我院对100例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其中,98例患者完全康复,且无并发症等不适情况发生,2例患者病情好转,但出现了轻微并发症,且99例患者对手术室心理护理的护理方式非常满意,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9%。且心理护理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本次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手术室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医患之间的信任程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另外,心理护理能够是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其良好的手术指导,增强手术患者的信心,有效降低紧张、焦虑、恐惧等不利情绪的影响,从而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而言之,手术室心理护理方式加强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术前、术中、术后都能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安抚、了解,最大化的满足了患者的情感、心理、生理需求,而且特别注意护理的细节,丰富了护理内容,使医务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距离大大缩短,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减少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护理理念和护理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促进患者手术的成功、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医学领域手术室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手术患者护理需求的调查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18(06):570-571
[2] 韩春丽.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13(05):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