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营销的本质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yg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旨在推动中美经贸合作与各自经济增长和转型的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被全球关注,当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参议院议员等对话的风采被人们热议时,人们在兴奋之余,应该隐约感觉到了某种非同寻常的变化。
  我很在意期间《环球时报》在采访美国布鲁斯学会高级研究员、中美关系研究资深学者黄靖先生时他的阐释:“中国代表团不仅跟美国政府官员谈,还跑到国会山和议员们对话,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不能回避争论,“打个比方,你想买一辆车,跑到车行去跟销售人员认真地讨价还价,甚至为价格问题跟他吵得天翻地覆,那说明你是真想买他的车了。吵得越凶,说明你越想买,就有可能达成交易和妥协。”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也是很恰切的比喻。
  中美企业界自然会分享到这次对话的成果,但除此之外,我们更惊喜于这次国家推广行为的巨大成功。吴仪作为中国代表团的领军人物,个人智慧与魅力发挥恰到好处,她将这次国家推广活动演绎得风生水起,而同时“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活动主旨也被她有力地传递出去。面对美国政坛与舆论界的“亚洲恐慌症”,这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与增长最快的经济实体的对话,对中国谋求“和平、发展”的目标影响深远。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和我们本期关注的话题关联上。比如围绕着国家关系的“经贸”主导方向,全球社会的“消费”特征趋向,营销的社会责任问题;围绕着“顾客管理”这个新环境下的营销命题,企业首席执行官乃至企业掌门人的职能转换与营销新方法问题由此衍生。
  当经贸问题国家化、营销问题社会化,这是企业人、营销人无法回避的时代背景。只有在正确的价值体系下协同发力,营销才能实现根本的突破。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也夫在他的新著《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中,援引1972年美国社会学家埃文在其著作《意识的首领》中的观点:“在今天的西方世界谁是意识的首领?不是政治家,不是无冕之王——新闻记者们。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没有第二个意识形态,只有一个意识形态,就是消费,而它的首领不是政治家,不是记者,而是商人。”
  消费社会(全球范围的当代社会主要特质)的需求是企业家造就的。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生活的意义面临重建,而随着政治家正从制定人生观的角色中淡出,有两股力量在填补着这一空白:一股力量是商人,商人们方面在推动消费,另一方面在营造以消费为核心的人生观;另一股力量是理论家——目前还处于残缺状态。
  对于正在活跃着的商人的力量,他以社会批判的学者立场认为:商人所宣扬的“顾客利益”其实是一个骗局——因为商人只会选择能帮助自己赚钱的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需求并不是已经存在的,它只存在于企业家的想象中。”这倒和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契合了“企业唯一的目标就是创造顾客。”
  但二者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对立?这也正是企业家被呼唤社会责任,而有责任感的真正的企业家积极晋身社会主流的动因。
  这是一种双重的觉醒,这种觉醒撕掉了营销的“面纱”而逼近营销行为的杰质。只有实现了这种转化,关于销售与顾客的本质才经得起追问。譬如,你销售的是产品吗?你真的认为“消费者是上帝”吗?
  社会学家说:现在是消费社会,营销学者说:现在是消费者时代。
  作为组织,政府职能在转化,企业责任被唤醒。
  身怀绝技的营销人呢?只有在智慧与思想的驱动下,才能远走高飞。
其他文献
其实大多数企业家都知道: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核心进行商务活动,即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消费者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为导向,只有这样,企业才不会在汪洋大海中迷失自己,才能找到始终使企业基业常青的正确之途。如何实现这个核心导向呢?这就涉及到企业的内部资源分配问题、外部资源整合问题,以及管理定位、业务流程、考核办法等的整合问题,而这其实就是商业模式问题。  那么,如何定义商业模式?应该说,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
期刊
战国时代的孟子就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援引过来,我想说:“消费者为贵,经销商次之,制造商为轻。”  佰草集化妆品有限公司是上海家化下属的一个子公司,其所经营的佰草集品牌最近几年迅速崛起于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成为继六神之后上海家化未来发展的又一个支柱性品牌。今年年初,佰草集在广东召开年度加盟商大会,作为上海家化细分化品牌事业部部长兼佰草集公司董事长,我真诚感谢加盟商为了
期刊
达能启动程序娃哈哈称将积极应诉    达能集团5月9日发布了《关于娃哈哈事件进展情况的通告》称,截止到当日,“娃哈哈合资企业的管理层未对非合资企业的违法行为采取任何行动”,在此情况下,达能集团已正式启动了相关的程序。娃哈哈则表示,将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形式披露事实真相,并将“认真准备,积极应诉,奉陪到底”。  此前达能一直希望以宗庆后为核心的中方合作者与其友好协商,寻求解决争议的双赢方案。4月2
期刊
新品推广也许是最令经销商头疼的问题。厂家要求产品升级,二批却以种种理由软磨硬抗。事实上,压力和阻力之下,仍有可施展的天地。  终端新产品推广是策略性的渗透运作,只要能够准确判断市场特征、产品特性和操作切入点,把握新产品推广不是卖货行为,而是旨在推广,经销商就能琢磨出破解之道。    第一招:借力打力    案例:老张是当地颇有影响力的经销商,但最近因为新产品推广屡遭二批拒绝而陷于苦恼之中。他苦苦思
期刊
香奈尔香水、星巴克、“我的地盘我做主”让多少人将对时尚的追捧演变成消费行为,并由此带来强大的购买力。挖掘并寻找驱动消费行为的时尚力量和元素,将为中国企业带来空前的机遇和创新空间。  近几年,中国的时尚产业开始热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奢侈品企业开始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很多研究机构也纷纷发表报告,论证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时尚告诉人们引领生活发展的趋势,如果能够把握中国消费者的时尚特
期刊
“如果你真的有运气遇到一件令你刻骨铭心的衣服,就算它不幸是件贵得要命的奢侈品,为什么不浪漫地大撒把一次?为什么不给现实生活加点儿盐?就算这盐贵了点儿。”这是一位草根“奢侈病”患者的话。无论这里“盐”的成分是夸耀、攀比、对辛苦工作的自我补偿,还是其他,像这种想给“现实生活加点儿盐”的消费者在中国一定不在少数,他们是企业奢侈化营销的新机会。  “全球新奢侈消费时代来临”,“奢侈品市场正在迎来‘中国时代
期刊
当寂寞和孤独与你长久相伴,当疲劳与厌倦让你丧失激情,当消极情绪渗入你的大脑神经,当病魔袭击你曾经健康的身躯……  “楚歌”四起之时,你是否找到了“突围”之路?    寂寞与孤独    白天忙忙碌碌,晚上寂寞难处。不是看电视,就是打麻将,要不就是望着天花板发呆。白天想工作,晚上想亲人。这是营销人的真实生活写照。如果工作压力过大,困难过多,寂寞可能变成孤独。孤独会让人产生无助、绝望的情绪。一名业务员出
期刊
谁拥有一双崭新的回力鞋,就会像今天脚蹬耐克一样神气,这是很多人共有的一段童年记忆……  如今,解放鞋“退役”,经历了破产重建,北京布鞋也没有叫得很响的品牌。    国鞋名品,何时复兴?    2007年12月1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珠三角上千企业倒闭调查:成本上升致企业外迁”节目,引发诸多思考。在广东,鞋厂大概有五六千家,央视报道中提到关闭的企业占1000家左右,仅惠东地区就关闭了四
期刊
在会议营销的“外延扩张”时期,“急功近利”几乎成为众多企业的成长基因。面对如期而至的发展瓶颈,走一条以“精细化执行”为核心的内涵深化之路将是企业的明智选择。  回顾会议营销在中国近几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外延扩张”时期,以T集团和Z集团为例:2001年只有一两家省级子公司操作会议营销并取得成功,2002年有四五家省级子公司操作成功,2003年所有省级子公司都在省会城市开展会议营销,
期刊
有销售,不一定有顾客价值,比如,传销有多少顾客价值?但没有销售,就一定没有顾客价值,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不能为客户所购买,那又有什么价值?我始终有一个观点:经营公司是件简单的事,如果复杂,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把它做复杂了。比如,顾客管理就是把销售甚至把公司做简单的出路之一,当若干“点子大师”被时代淘汰之后,我们一回头,发现营销的根本还是顾客。  所以、“销售”就是销售产品吗?——不,销售是销售你对顾客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