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全国使用统编新教材以来,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引领下,教学方式由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在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思路和理念正符合了核心素养下提倡的“学会学习”这一核心要素。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9-0073-02
自全国使用统编版新教材以来,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学方式由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在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我在参加安徽省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时,执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比赛过后,再去回顾梳理这节课,自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思路和理念正符合了核心素养下提倡的“学会学习”这一核心要素。下面针对这节课提出一点拙见,供大家参考。
一、名言导入,紧扣课题展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是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章层次清晰,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因为像这种题材的课文离现代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和时代感,所以要想把这节课上好,就得下很多时间和精力备课,还需查找一些那年代的背景资料。我又读了关于周恩来总理的相关书籍,如《周恩来自述》《周恩来传》《周恩来最后600天》等著作,想更立体地了解一下周恩来总理和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那段经历,当时的旧中国的悲惨状况,只有自己充分地了解后,讲起课文来才能应付自如,学生才能得到润泽成长。在大量地查找阅读和课文相关的资料之后,我发现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想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背后的内容,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多少个日夜的思索,我精心裁剪,巧妙设计。开课伊始,因为是第一次和学生在一起上课,我首先引导学生说出欢迎朋友的名言,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生自发说出自己积累的名人名言,由此引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说的话。我接着板书课题,指导写“崛”,透过字面理解“一座大山压在人的身上,但他依然不屈服”,“崛起”就是“兴起”,课题连起来的整个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由此学生很直观地感知理解了课题。这样别开生面地直接导入课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整体感官。
二、方法引领,解词潜入课文
语文是基础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学的显著特点,学习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就指向了学会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和学习能力,他们能够自主合作,尋找小伙伴探究学习。我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有机指导相结合,在学生自己解疑,圈画标注出一些不理解的字词后,我紧随他们抛出问题后进行重点难点指导。如“若有所思、疑惑不解、热闹非凡、左顾右盼”等词语,我引导学生采用联系课文中的语句、实际生活环境,通过读文,读出画面等多种方法去正确理解。如教学“占据”一词,一名学生当场示范做动作,其他学生瞬间感悟到这个词的意思是“用强力取得并保持(地域、场所等);而对“肇事”这个词语,通过课件出示图片对这个词做一个整体的理解“引起事故,闹事”。对于多音字“惩处”的“处”,我利用课件出示释义,组词等让学生轻松辨别掌握;在写字指导时,对于易写错的“肃、疑惑”等字词,我请学生指点书写,在课前认真地预习下,讲的学生讲得生动形象,听的学生听得入神入心。在初读课文时,学生们通过自主朗读课文,产生自发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学生在朗朗地读书后,发现少年周恩来通过自己所看、所听、所想、所说,知道了这一切根源都是因为“中华不振”,进而梳理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我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给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做好铺垫,组织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让语文的课内和课外紧密相连,真正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
三、借助资料,品悟家国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由于这篇课文的社会背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世界较远,所以在自主初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问题,如:“什么是修身课?”“什么是光耀门楣?”“什么是当效此生?”“为什么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占有一块地盘?”“为什么说‘中华不振’?”等一系列问题,学生查阅工具书扫除障碍后,再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就会有了初步的浅显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默读课文中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归纳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我引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的言行等要素进行梳理,同时排除次要人物的干扰,再把几件事连起来连说一说,就可顺理成章地厘清课文的文脉。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怎样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我左右斟酌,反复思考。为了让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在课前,我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有关周恩来总理的资料和中国贫穷落后、多灾多难、饱受欺凌的社会现状的资料,对旧中国屈辱的历史有个大致的了解,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有个初步的感知。我也给学生们制作了与本课相关的课件和视频资料,其中分为周恩来的个人简介、历史背景、难点突破等几个板块,为学生构建一个愿意学、乐于学的自主学习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这些资料通过多种方式展示给学生,当学生把文本内容与写作背景紧密关联起来的时候,学生就能明白周恩来为什么会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和爱国抱负,对课文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进行一些适当的练习,让文本的内涵得以丰厚,也让学生的思维有了质的改变。比如,在教学第十一至十七自然段时,文中有一个词语连续出现了三次,它告诉了我们周恩来立志的最关键因素,当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个关键词“中华不振”后,我紧紧抓住这个词,提出了本节课探究的主要目标,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我又用课件出示了重点段第16自然段,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哭诉、惩处、肇事、训斥、劝慰”等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让这段文字變成了一幅鲜活的画面,由此帝国主义国家的强盗野蛮行径,旧中国受苦受难的万千百姓,当时中国的真实背景,一幕一幕浮现在学生眼前。此时学生们的感情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愤怒、有同情,有呐喊……但更多的是爱国情怀充盈心田,呼之欲出。随后利用课件出示了一段旧中国百年前的视频资料,再次引读课文句子“在外国的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几番轮读之后,学生们体会到当时中国的腐败落后,体会到周恩来的爱国情怀,看清了帝国主义的无耻嘴脸,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等等。由此,学生的思维有了深度,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厚度,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了高度。
四、延伸拓展,回归课堂本真
叶圣陶老先生这样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多层次、多维度、多梯度”的教学目标中,在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优化自我课堂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这节课快要结束时,我设计了拓展深化小练笔环节:因为中华不振,这一幕已深深地印在周恩来的心里,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在沉思,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呢?此时,学生们的笔下文如泉涌,一句句的忧患愤怒,一声声的爱国之情,一片片的报国之心跃然纸上,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已然转换了角色,仿佛自己就是少年周恩来,学生有感而发说出了自己为了什么而读书的高远志向。此时,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思想情感得到深化升华,还达成了语文的基本技能。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有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这节课上,我精心设计,合理剪裁,大胆放手,把握好文本的有效回归。在整节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位于学生,使其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知识的积累,运用的能力,都得到了跨越式提升,很好地落实了主体性教育,为学生打下了扎实有效的语文基础,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大语文”观。
正如崔峦老师所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本本分分为学生。”教师要做一个点灯人,点亮可爱孩子们的启智之灯、心灵之灯、求知之灯,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交流、体验、展示的空间,这样我们才能够轻松引领学生触摸语文,品味语言,滋生智慧,提升素质,快乐成长。
(责编 韦淑红)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9-0073-02
自全国使用统编版新教材以来,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学方式由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在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我在参加安徽省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时,执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比赛过后,再去回顾梳理这节课,自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思路和理念正符合了核心素养下提倡的“学会学习”这一核心要素。下面针对这节课提出一点拙见,供大家参考。
一、名言导入,紧扣课题展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是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章层次清晰,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因为像这种题材的课文离现代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和时代感,所以要想把这节课上好,就得下很多时间和精力备课,还需查找一些那年代的背景资料。我又读了关于周恩来总理的相关书籍,如《周恩来自述》《周恩来传》《周恩来最后600天》等著作,想更立体地了解一下周恩来总理和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那段经历,当时的旧中国的悲惨状况,只有自己充分地了解后,讲起课文来才能应付自如,学生才能得到润泽成长。在大量地查找阅读和课文相关的资料之后,我发现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想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背后的内容,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多少个日夜的思索,我精心裁剪,巧妙设计。开课伊始,因为是第一次和学生在一起上课,我首先引导学生说出欢迎朋友的名言,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生自发说出自己积累的名人名言,由此引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说的话。我接着板书课题,指导写“崛”,透过字面理解“一座大山压在人的身上,但他依然不屈服”,“崛起”就是“兴起”,课题连起来的整个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由此学生很直观地感知理解了课题。这样别开生面地直接导入课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整体感官。
二、方法引领,解词潜入课文
语文是基础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学的显著特点,学习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就指向了学会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和学习能力,他们能够自主合作,尋找小伙伴探究学习。我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有机指导相结合,在学生自己解疑,圈画标注出一些不理解的字词后,我紧随他们抛出问题后进行重点难点指导。如“若有所思、疑惑不解、热闹非凡、左顾右盼”等词语,我引导学生采用联系课文中的语句、实际生活环境,通过读文,读出画面等多种方法去正确理解。如教学“占据”一词,一名学生当场示范做动作,其他学生瞬间感悟到这个词的意思是“用强力取得并保持(地域、场所等);而对“肇事”这个词语,通过课件出示图片对这个词做一个整体的理解“引起事故,闹事”。对于多音字“惩处”的“处”,我利用课件出示释义,组词等让学生轻松辨别掌握;在写字指导时,对于易写错的“肃、疑惑”等字词,我请学生指点书写,在课前认真地预习下,讲的学生讲得生动形象,听的学生听得入神入心。在初读课文时,学生们通过自主朗读课文,产生自发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学生在朗朗地读书后,发现少年周恩来通过自己所看、所听、所想、所说,知道了这一切根源都是因为“中华不振”,进而梳理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我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给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做好铺垫,组织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让语文的课内和课外紧密相连,真正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
三、借助资料,品悟家国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由于这篇课文的社会背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世界较远,所以在自主初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问题,如:“什么是修身课?”“什么是光耀门楣?”“什么是当效此生?”“为什么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占有一块地盘?”“为什么说‘中华不振’?”等一系列问题,学生查阅工具书扫除障碍后,再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就会有了初步的浅显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默读课文中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归纳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我引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的言行等要素进行梳理,同时排除次要人物的干扰,再把几件事连起来连说一说,就可顺理成章地厘清课文的文脉。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怎样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我左右斟酌,反复思考。为了让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在课前,我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有关周恩来总理的资料和中国贫穷落后、多灾多难、饱受欺凌的社会现状的资料,对旧中国屈辱的历史有个大致的了解,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有个初步的感知。我也给学生们制作了与本课相关的课件和视频资料,其中分为周恩来的个人简介、历史背景、难点突破等几个板块,为学生构建一个愿意学、乐于学的自主学习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这些资料通过多种方式展示给学生,当学生把文本内容与写作背景紧密关联起来的时候,学生就能明白周恩来为什么会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和爱国抱负,对课文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进行一些适当的练习,让文本的内涵得以丰厚,也让学生的思维有了质的改变。比如,在教学第十一至十七自然段时,文中有一个词语连续出现了三次,它告诉了我们周恩来立志的最关键因素,当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个关键词“中华不振”后,我紧紧抓住这个词,提出了本节课探究的主要目标,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我又用课件出示了重点段第16自然段,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哭诉、惩处、肇事、训斥、劝慰”等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让这段文字變成了一幅鲜活的画面,由此帝国主义国家的强盗野蛮行径,旧中国受苦受难的万千百姓,当时中国的真实背景,一幕一幕浮现在学生眼前。此时学生们的感情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愤怒、有同情,有呐喊……但更多的是爱国情怀充盈心田,呼之欲出。随后利用课件出示了一段旧中国百年前的视频资料,再次引读课文句子“在外国的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几番轮读之后,学生们体会到当时中国的腐败落后,体会到周恩来的爱国情怀,看清了帝国主义的无耻嘴脸,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等等。由此,学生的思维有了深度,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厚度,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了高度。
四、延伸拓展,回归课堂本真
叶圣陶老先生这样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多层次、多维度、多梯度”的教学目标中,在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优化自我课堂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这节课快要结束时,我设计了拓展深化小练笔环节:因为中华不振,这一幕已深深地印在周恩来的心里,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在沉思,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呢?此时,学生们的笔下文如泉涌,一句句的忧患愤怒,一声声的爱国之情,一片片的报国之心跃然纸上,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已然转换了角色,仿佛自己就是少年周恩来,学生有感而发说出了自己为了什么而读书的高远志向。此时,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思想情感得到深化升华,还达成了语文的基本技能。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有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这节课上,我精心设计,合理剪裁,大胆放手,把握好文本的有效回归。在整节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位于学生,使其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知识的积累,运用的能力,都得到了跨越式提升,很好地落实了主体性教育,为学生打下了扎实有效的语文基础,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大语文”观。
正如崔峦老师所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本本分分为学生。”教师要做一个点灯人,点亮可爱孩子们的启智之灯、心灵之灯、求知之灯,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交流、体验、展示的空间,这样我们才能够轻松引领学生触摸语文,品味语言,滋生智慧,提升素质,快乐成长。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