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n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间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我们把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字词句篇的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紧紧围绕“活”这个中心,做好创新教育这篇全新的文章:给学生一个活跃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鼓励学生学得“活”敢质疑,勇探究,培养创新能力;认真研究,努力教得“活”,以教师的创新之火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开展开放性教学,在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外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民主性
  民主性是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在特性。教学管理学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高。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与自主地思考、探究,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地决策并实施,才有可能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再想想”、“是否换一个角度考虑?”、“请先坐下思考一下”等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应立即否定,可先让他坐下,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请大家讨论,以保护学生的学月积极性。教学中尤其要创设条件,给后进生、学困生以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良性反馈,使他们拥有成功体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注重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教得“活”,才能教得生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不同的文、小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小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认真研究,不断改进,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以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新的体味,从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谈话法,或练习法,或实验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尤其是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录音录像、投影,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百时,我们要抓住语文教材自身的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思路,寻找最佳切入口,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因材施教,精心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教师以自己的创新之火,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最终形成燎原之势。
  三、鼓励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在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教育能力的结构;能力是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教育能力是符合教育活动要求影响教育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创新教育能力是符合创新教育活动要求影响创新教育效率的个性特征的综合。创新教育能力包括两个层次:即一般性创新能力和特殊性创新能力。一般性创新能力包括:①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情绪情感能力、意志力、个性心理能力;②上好创新教育课的能力;③进行创新活动指导的能力;④学科教学和活动课教学渗透和培养一般创新思维品质的能力;⑤对学生创新素质发展进行评价的能力。特殊性创新能力,包括培养语文能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开放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激发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尝试。因此,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不但拓宽了学生知识的视野,更可贵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激发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外活学活用课堂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并有助于他们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
  五、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
  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影响、开发、培育活动,主要是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评书、征文比赛、影评、诗文吟诵、演讲、诗配画、猜谜等,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很受学生欢迎。我们还组织学生文学社,指导进行童话、儿童诗等的创作,并创办文学社报,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一个园地。语文课外活动,形式不拘,重在开放,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作文在市镇各项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我们在抓紧搞好课堂教创新教育的涵义:就一般意义上说,创新是淘汰旧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它是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内部新的进步因素通过矛盾斗争战胜旧的落后因素,最终发展成为新事物的过程。更具体地说,创新是创造与革新的合称。它具有:新颖性(即不墨守陈规,前所未有)、独特性(即不同凡俗、独出心裁)、价值性(即对社会或个人的价值大小进步意义)。综合起来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一个“新”字,没有“新意”,也就无所谓创新。
  语文教学注重创新教育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了,阅读面广了,探究能力强了,分析角度新了,读写能力自然会逐步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英语课堂沿用情景化教学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健全今后学生知识结构和素质形态的必要途径。所以在教学中,要把情景创设与初中英语知识有机衔接并进行强化。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教学措施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推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教学要求。语言学习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它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
问:我是某企业的一个中层干部,今年退休了.忙碌了几十年,突然无所事事,那种失落感使我心里不好受,又因情绪不好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请问,退休的基督徒怎么才能生活得
期刊
摘 要:导入法就是运用导入语言及行为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的手法,是一节课最基本的教学环节之一。一堂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给人的第一印象,精彩的导入, 能够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但是,不同的教学内容常常需要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导入方式。要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导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教与学环境,在每节课堂教学中,达到优质的,高效的课堂成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导入;高效
一、教材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中的第二课。是在前一课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基础。因此,是承上启下的一课,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课。通过这节课的活动,要让学生认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其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在能力方面属于“实验能力”的系列,本节
(接上期)rn四、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面临的主要挑战rn(一)境外渗透加剧,危害我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rn如同“三股势力”不代表广大穆斯林,境外渗透和非法违法活动也
期刊
摘 要:“望”字的字形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字义的延伸拓展,其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主要解释义项无不与“望”字的本来意义相关。字形的发展受书写材料和书写方法影响而演变,同时影响着字义的发展,反映人们对“望”字的理解,以及由衍变后产生的字形引发的联想。本文将从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以及其后世字义的变迁三个方面,重点探究“望”字的形义变化过程以及蕴含的人们关于“望”字的联想。  关键词:望;文字;字义;探究
农村留守孩子长期与外出务工的父母亲分离,使他们在正常的生长环境中经常性地缺少了来自父母的教育与关爱,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关注留守的教育现状、关注留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1)能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
一、股利理论在股份制公司的理财决策中,股利政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理财决策的一部分,它决定了权益资本的成本。对公司管理者来说,如何使股利发放与公司的未来发展相
在一所学校几何课的教室里有一首打油诗:“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了几何又几何?不学几何又几何?”rn其实不然,几何学是研究空间和图形性质的一门数学分科,在其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