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古镇文化促和谐发展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w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的幼儿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的趋势,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围墙中的教育,本论文从开发园本课程资源的理论和需要、从“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促进幼儿多元发展和园本特色形成三方面出发阐述了古镇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必要性。从鄞江本地的丰富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出发,充分挖掘古镇特有的历史遗迹(古桥、古寺、古村、古宅)、民俗风情(庙会、传统民活、民俗游戏)、语言文学(民谣谚语),民间艺术(泥雕、老虎鞋、糖葫芦等)通过系统活动、深入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亲子活动等五大实施途径,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激发幼儿对家乡生活草根式的热爱之情。最后课程评价体系从对幼儿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家长的评价三方面来鉴定整个园本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古镇文化 课程架构
  一、开发让幼儿走进古镇文化园本课程的意义
  1.从开发园本课程资源的理论和需要出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是课改的一项主要任务。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课改的基石,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撑,课程改革就无从谈起。《纲要》只是对幼儿教育做了原则性的规定,目前并无全国统一的教学用书,因此幼儿园具有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不仅可以积极合理地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也可以从办园理念出发借鉴各种课程资源建立适合本园实际的园本课程体系。因此,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开发资源,让幼儿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幼儿教育的大势所趋。
  2.从“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出发。首先古镇文化资源除具有其他课程资源的特点外,又有自身独特的特性。1.浸润性。幼儿每天生活在古镇中,面对古镇特有的风貌,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在身临其境中,这些文化已经走入他们年幼的心里,一提起来,就能说得出,画的出,就能明白事物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2.生活性。对于所生活的古镇,幼儿可去触摸、欣赏、参观、临摹、描绘、感受,它本就是幼儿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幼儿沉浸其间,受到美的熏陶,操作易行且简便。其次,古镇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只有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资源和文化,才能在心中埋下爱家乡的种子。鉴于此,古镇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促进幼儿多元发展和园本特色形成。“古镇文化”扩大幼儿的社会活动范围,开阔他们的眼界,增进了幼儿对家乡的了解,促进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与社会等多元发展。
  通过“走进古镇”的园本研究与实践,形成幼儿园独特的人文气息,更加深了我园“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的教育理念。形成我园鲜明的办园特色。
  二、让幼儿走进古镇文化的课程架构
  (一)课程理念来自于
  1.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儿童的学习离不开环境,大自然、大社会是最丰富的活动课堂,幼儿园的课程应以大自然和社会为中心。为我园古镇文化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我们的古镇资源正是以幼儿园所处的社会环境为中心开展活动。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提出要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体魄,农民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按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我们把教育与幼儿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按照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我们创设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的园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
  1.以“走进古镇”动态教学的形式,促进幼儿社会、情感、认知等多元发展,健全幼儿人格。2.以“走进古镇”动态教学的形式,弥补幼儿教育中单一、静态的传统教学缺陷,实现幼儿园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与突破。3.形成以“走进古镇”动态教学的形式为依托的园内特色教学活动,建立科学有效的园本课程。
  (三)课程内容(表略)
  “走进古镇”课程包括主题活动、领域活动和生活、游戏活动。
  (四)课程的实施途径
  “走进古镇”课程通过系统活动、深入活动、亲子活动这几个途径,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
  1.系统活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的集体教学活动。在“走进古镇”课程中主要表现为体验式的系统活动及情景式的系统活动:
  (1)体验式系统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如我们的十月十庙会非常热闹,庙会上可以看到许多平时看不到的泥雕、老虎鞋、糖葫芦等等,还有各种小吃,都非常吸引幼儿,让幼儿在逛一逛、看一看、玩一玩中感受古镇的美与文化,使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运用,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2)情景式的系统活动。“走进古镇”教学中表现为应教学需要为幼儿播放古镇的纪录片、有关的视频或创设各种场景等激发幼儿深入思考、讨论,让幼儿爱学、乐学。如上《它山堰主题公园》时,课前请家长带幼儿在双休日走走玩玩,拍些照片,在教学活动时,进行播放,幼儿看到自己或笑或怒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中,兴趣马上就来了……
  2.深入活动。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或领域在教师指导、支持下的深入、持续地一系列活动。在“走进古镇”系列活动中,表现为一组幼儿在教师引领下的主动探究活动。
  3.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构建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活动,具有动态、不断发展的特点。它是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促进双方共同成长。
  (五)课程的评价
  课程评价对课程自身的价值以及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1.对幼儿的评价
  (1)活动档案。活动档案主要通过对照片、幼儿作品、主题活动记录等反映出活动实施脉络、实施过程、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等,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
  (2)幼儿成长档案。幼儿成长档案包括幼儿在园的生活、认知方面的记录等,有幼儿作品、照片、文字等形式,有幼儿的自我评价(教师和家长记录),也有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是由家长、幼儿和教师共同收集整理完成的,有利于反映幼儿的全面发展状况。
  (3)家长参与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家长开放日、活动观摩、亲子活动及学期成长档案中。
  2.对教师的评价
  (1)教学活动评价表。在“走进古镇”课程中,更多地是关注教师教育的实施过程,关注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是否对活动有兴趣。从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教学策略的运用及教学成果几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2)教师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是教师在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对自己在这段时间的教学及实施情况的总结,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评价。通过总结可以了解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自己今后的规划等。
  3.对家长的评价
  (1)主题实施中的交流;(2)活动开放;(3)调查问卷;(4)座谈交流
  “走进古鎮”系列活动,改变了幼儿园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让幼儿走出了幼儿园围墙,更好地融入了社会,从而促进了每一位幼儿自信、快乐、全面地发展,我园将持续、稳定地开展并不断完善与深化!
其他文献
实践证明,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手段,它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即实验基础上的科学。也是物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途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物理的演示实验与科学实验是不相同的,演示实验是有特定的环境和条件的,是由教师做给学生看的,仪器比较简单—很多仪器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但是对于实验的现象要明显,直观。
期刊
科举家早就注意到:人与人之间的大脑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他们的记忆力却千差万别呢?可是,任何人在喜怒哀乐爱恨惧的时候,对所发生的一切又都会自然地牢记不忘。因此,科学家们提出很多记忆理论假说,认为人人都可以过目不忘,但同时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懂得:  1、重复多次的学习虽然必要,但机械被动、不知其乐的死记硬背永远事与愿违。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且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住
期刊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每上一节课,宁可少学一点知识,也要把能力培养凸显出来,因为,知识欠缺将来容易弥补,而能力欠缺是很难弥补的。小学生正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是小学阶段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认清主次,激发兴趣中培养 
期刊
中学历史教材中插图很多,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体的史料。它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把复杂的历史现象表现在插图中。同时历史新课标中也指出,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历史插图的教学,加强对历史插图的研究,引导学生掌握图中学史的方法,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加深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
期刊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就充分的证明了在不断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创作欲望。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常见的动植物的外形特征,通过手工制作,从而对孩子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造型美、表现美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说培养
期刊
课改仍在进行中,目前我们的教学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把学生的数学知识教会的目的,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怎样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呢?我认为课标中倡导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中,怎样渗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在高一的教学中尝试从两个方面进行实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培养。通过实践,期望在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有
期刊
一、美术是一种语言  我们熟悉的语言是由词汇构成。通过写于说,告诉别人我们思想和感觉。然而,我们还有为其它的服务语言,象数学、音乐和美术。美术的语言由线条、形状、颜色、纹理、图案和形式构成。它们像词汇一样共同工作,造出形象的“句子”。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中,我们懂得从许多词汇中选出我们想说的那些词汇。对待视觉语言。也应如此。  我们看到某种东西,就会想到我们要怎样评论它。换而言之,就是我们必须选出使我
期刊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历史上最真挚、最无私、最崇高的一种道德情感;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它是一种不计回报、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为此,我们幼儿教师怀抱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的伟大师爱情怀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幼儿教育。  幼儿园里,师爱不单单是教师对孩子全身心无私的爱,而且
期刊
《纲要》健康领域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好动、好奇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性又是幼儿
期刊
在幼儿园要面对流行音乐,是常有的事。幼儿音乐教育应如何对待流行音乐?笔者从自身幼儿音乐教育的体验和同业老师的实践有以下的思考。  一、流行音乐贴近幼儿具有客观性  幼儿对音乐有本能的兴趣。早在婴儿阶段,他们躺在摇窝里,受到外界的音乐刺激,往往都会手舞足蹈。在幼儿时期,他们受外界音乐的反复刺激,会逐渐形成“动机呼唤”,上升到自觉的兴趣。幼儿不会孤立地生活,都活动在人群之中。流行音乐对幼儿的影响是顺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