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鱼类部分中,称新疆大头鱼为世界裂腹鱼中的珍稀物种,仅存于塔里木河水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比陆地上的大熊猫。
在巴州博湖县第三届博斯腾湖捕鱼节上,告别了休渔期,渔民们开湖拉网,第一网收获颇丰,“头鱼”花鲢和鲤鱼都超过了20公斤。网中还有鲫鱼、五道黑、池沼公,甚至虾和螃蟹,博斯腾湖渔业一直予人盛产印象。与渔民和当地人的攀谈中,我才得知它们竟不是湖里的“土著”,而是近几十年人们请来的外来客,而真正的“土著”鱼已不见了踪影……
博斯腾湖大河口,烈日灼灼,清凉的芦苇棚下,游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品尝着新鲜的烤鱼、烤虾、蒸螃蟹。我却顾不得,急于寻找心中答案,“土著”们为何消失了?它们还能重回家园吗?
现状:难觅水中大熊猫
幸好,我遇到了曾在博湖县水产局工作过20年的张立,他对这片湖域情况很熟悉。他说,自古博斯腾湖只有三种“土著”鱼,新疆大头鱼、尖嘴子和条鳅。其中,新疆大头鱼需7至8年成熟,个头很大、一般体长80厘米,重10多公斤,肉质细嫩,汤鲜如牛奶,是当地民间的传统滋补品。
曾经,人们认为这种美昧的鱼取之不尽。据介绍,1958年至1965年,捕捞的新疆大头鱼的产量达140吨~260吨,占博斯腾湖年产鱼量的20%到1966年至1971年,年产量下降到30吨,占产鱼量的10%~15%;1974年以后,其产量迅速递减,直到绝产;到了80年代末年,湖中连一条大头鱼都难以发现了。
一旁的渔民陈存也佐证了这个事实。陈存今年58岁,山东梁山人,是较早从内地来讨生活的渔民。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就每年往返于博斯腾湖和梁山之间,以结网捕鱼为生。如今,女儿女婿也跟着他在博斯腾湖捕鱼。
“那年月,网网有(新疆)大头鱼,根本不稀罕,十多公斤的也常见呢。”陈存兴奋地用双手比量着。到上世纪80年代,陈存一次次收网发现,以前很常见的大头鱼越来越少了。
到了1998年10月的某一天,一位渔民捕捞上一条新疆大头鱼,而且重达12.5公斤。“好家伙,这可是个大新闻呢,四邻八里的人都拥到码头看稀罕。”陈存望着湖面出神,似乎那条鱼马上要从水中跃出似地。据说,谁都没吃那条鱼,相关部门将其做成了标本,足见其珍贵。后来,年复一年,陈存和渔民们依然在湖里捕鱼,却再也没见过新疆大头鱼的身影。
目前,博斯腾湖中的“外来客”又是从哪里来的?张立说,上世纪60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为了调整新疆渔业资源平衡,有个很大的“北鱼南调”行动。就是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乌伦古湖里的五道黑、鲤鱼、鲫鱼的鱼苗,运到博斯腾湖安家。在早先的20多年间,偌大的水域中,土著们和外来鱼相处和谐。外来鱼迅速形成种群,开始带来经济效益,当地也多了像陈存一样从千里之外慕名而来的职业渔民。
追溯:生命难以轮回
湖区这么大,怎么就容不下新疆大头鱼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因对其习性缺乏了解,所以也无从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直到有关鱼类生态专家来此考察研究。
专家们发现,新疆大头鱼有个奇特的产卵习性,同北美的大马哈鱼很相似。它们虽然在湖中生长,但到了成熟产卵期,公鱼和母鱼便结成群体,沿着开都河与塔里木河的进河口,逆流而上,抵达河源巴音布鲁克等地,那里海拔较高、水质纯净。在找到适宜的砂砾水底当产床后,产卵受精,群鱼纷纷死去。此后,鱼卵逐水漂流,回到入湖河口时,鱼卵恰巧孵化出鱼苗,游进博斯腾湖。在湖中生长7至8年后,受到体内某种召唤,它们又会溯游而上,开始新的生命轮回。
千百年来,这是新疆大头鱼特定繁殖习性。没想到,在这几十年中,这一习性却导致了濒临绝种的悲剧上演。为了满足人们灌溉、发电的需求,开都河和塔里木河流域兴建了多处水利工程,人为地阻断了新疆大头鱼的产卵通道。我曾听阿克苏的一位老乡说,30年前,用分流的塔河水浇灌农田时,常有大头鱼也钻进去,成了白捡的美餐。
这时,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春夏之交,正是鱼儿繁殖季节,一条条待产新疆大头鱼“妈妈”,奋力逆流而上,经过百公里跋涉,遥望那它们母亲生育的地方。谁知困难重重,或因大坝拦路,或半路被捕捞,满足了沿途人们的口腹之欲。
此外,有人认为,人为的“北鱼南调”,也是新疆大头鱼生存堪忧的原因之一。此前,博斯腾湖水域的群落单调,新疆大头鱼与尖嘴子、条鳅几种土著鱼经过长期磨合,早已互相适应,达成某种制衡:大头鱼体型最大,缺少竞争对手,处于该水域食物链的顶极位置。
“北鱼南调”行动,曾引入30多种外来鱼,整个塔里木河水系的鱼类从上世纪60年代的15种,增加到80年代的40多种。土著鱼类分布区缩小,数量减少。引入鱼种中,有凶悍的五道黑(即赤鲈)。同为食肉鱼,土著与外来鱼之间,为争夺食物,斗争日趋激烈,加之外来鱼的繁育能力强,使得新疆大头鱼种群渐渐处于劣势,进入濒危状态。
未来:重回远古家园
对于这些土著鱼来说,博斯腾湖成了回不去的家园。救救新疆大头鱼!谁都不希望让“水中大熊猫”就此绝迹!
有人质疑,那么多种鱼消失了一种有什么关系呢?但任何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不可能再生,多种多样的物种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某些物种的消失,就可能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甚至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有关方面在得知水产专家的研究结果后,开始想办法让新疆大头鱼重现博斯腾湖。同时,可喜的是,在湖域周边的康拉克湖、台特玛湖、塔里木河流域,及阿克苏的克孜尔水库里,偶尔还能发现少量新疆大头鱼。
博湖县成立了“博斯腾湖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救护中心”,在上述几处水域捕捞了十多条新疆大头鱼。救护中心计划在3年内,利用科研手段,进行人工培育,成功孵化鱼卵后,再将鱼苗投放进湖区生长。不远的将来,这片水域中将再现土著鱼欢跃的身影。
“这样做可以恢复鱼种,但(新疆大头鱼)在博斯腾湖已不可能形成大种群了。”张立惋惜地说。这是人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新疆大头鱼要至少7年才能达到性成熟,且繁殖率低,在基数过低的情况下,种群是一时难以恢复的。
这也是我所担忧的,虽然实现了人工培育,但新疆大头鱼的产卵习性没有改变,产卵通道已经阻断,它们如何繁育下一代呢?仅仅靠人为科技手段吗,依仗如此生息繁衍,它们还是原来的新疆大头鱼吗?
这让我想起了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菜种子,许多都不能繁育下一代,即便留下种子也无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似乎占了主导,这些改变真的与我们毫不相关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采访手记:鱼害之惑
在博斯腾湖,外来的五道黑似乎成了祸首之一,令新疆大头鱼的生存渐危。而在五道黑的家园——福海县乌伦古湖,近年来又有另一种外来鱼危及五道黑的生存,那种叫池沼公的小鱼,不过十来厘米长。每逢冬季,渔民捕捞上满腹鱼子的池沼公,出口到日本,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也换来了大量外汇。
据张立介绍。日本人钟爱的池沼公是一种冷水鱼,曾在日本的沙浦湖盛产,在其水质污染后就消失了。人们发现,在东北的某些水域也有池沼公,只是因为其个体太小,一直未引起注意。有了日本市场需求后,有人发现新疆湖泊的水质纯净、气温适宜,很适合池沼公生长。才大批引入放养的。
在乌伦古湖,五道黑是地道的土著,它们沿着额尔齐斯河流域繁衍,最终在湖中长大。而引入的池沼公鱼有个特性,跟其他鱼类产卵有时差。五道黑一般产卵在3月底至4月初,池沼公则在3月初至月底,优先孵化出的池沼公鱼苗就以五道黑的卵为食,直接导致了五道黑数量锐减。
人们利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引入新的经济价值高的物种,却改变了原本和谐的生态链条,新物种侵略式的繁衍,令土著鱼不知何去何从。
在巴州博湖县第三届博斯腾湖捕鱼节上,告别了休渔期,渔民们开湖拉网,第一网收获颇丰,“头鱼”花鲢和鲤鱼都超过了20公斤。网中还有鲫鱼、五道黑、池沼公,甚至虾和螃蟹,博斯腾湖渔业一直予人盛产印象。与渔民和当地人的攀谈中,我才得知它们竟不是湖里的“土著”,而是近几十年人们请来的外来客,而真正的“土著”鱼已不见了踪影……
博斯腾湖大河口,烈日灼灼,清凉的芦苇棚下,游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品尝着新鲜的烤鱼、烤虾、蒸螃蟹。我却顾不得,急于寻找心中答案,“土著”们为何消失了?它们还能重回家园吗?
现状:难觅水中大熊猫
幸好,我遇到了曾在博湖县水产局工作过20年的张立,他对这片湖域情况很熟悉。他说,自古博斯腾湖只有三种“土著”鱼,新疆大头鱼、尖嘴子和条鳅。其中,新疆大头鱼需7至8年成熟,个头很大、一般体长80厘米,重10多公斤,肉质细嫩,汤鲜如牛奶,是当地民间的传统滋补品。
曾经,人们认为这种美昧的鱼取之不尽。据介绍,1958年至1965年,捕捞的新疆大头鱼的产量达140吨~260吨,占博斯腾湖年产鱼量的20%到1966年至1971年,年产量下降到30吨,占产鱼量的10%~15%;1974年以后,其产量迅速递减,直到绝产;到了80年代末年,湖中连一条大头鱼都难以发现了。
一旁的渔民陈存也佐证了这个事实。陈存今年58岁,山东梁山人,是较早从内地来讨生活的渔民。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就每年往返于博斯腾湖和梁山之间,以结网捕鱼为生。如今,女儿女婿也跟着他在博斯腾湖捕鱼。
“那年月,网网有(新疆)大头鱼,根本不稀罕,十多公斤的也常见呢。”陈存兴奋地用双手比量着。到上世纪80年代,陈存一次次收网发现,以前很常见的大头鱼越来越少了。
到了1998年10月的某一天,一位渔民捕捞上一条新疆大头鱼,而且重达12.5公斤。“好家伙,这可是个大新闻呢,四邻八里的人都拥到码头看稀罕。”陈存望着湖面出神,似乎那条鱼马上要从水中跃出似地。据说,谁都没吃那条鱼,相关部门将其做成了标本,足见其珍贵。后来,年复一年,陈存和渔民们依然在湖里捕鱼,却再也没见过新疆大头鱼的身影。
目前,博斯腾湖中的“外来客”又是从哪里来的?张立说,上世纪60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为了调整新疆渔业资源平衡,有个很大的“北鱼南调”行动。就是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乌伦古湖里的五道黑、鲤鱼、鲫鱼的鱼苗,运到博斯腾湖安家。在早先的20多年间,偌大的水域中,土著们和外来鱼相处和谐。外来鱼迅速形成种群,开始带来经济效益,当地也多了像陈存一样从千里之外慕名而来的职业渔民。
追溯:生命难以轮回
湖区这么大,怎么就容不下新疆大头鱼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因对其习性缺乏了解,所以也无从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直到有关鱼类生态专家来此考察研究。
专家们发现,新疆大头鱼有个奇特的产卵习性,同北美的大马哈鱼很相似。它们虽然在湖中生长,但到了成熟产卵期,公鱼和母鱼便结成群体,沿着开都河与塔里木河的进河口,逆流而上,抵达河源巴音布鲁克等地,那里海拔较高、水质纯净。在找到适宜的砂砾水底当产床后,产卵受精,群鱼纷纷死去。此后,鱼卵逐水漂流,回到入湖河口时,鱼卵恰巧孵化出鱼苗,游进博斯腾湖。在湖中生长7至8年后,受到体内某种召唤,它们又会溯游而上,开始新的生命轮回。
千百年来,这是新疆大头鱼特定繁殖习性。没想到,在这几十年中,这一习性却导致了濒临绝种的悲剧上演。为了满足人们灌溉、发电的需求,开都河和塔里木河流域兴建了多处水利工程,人为地阻断了新疆大头鱼的产卵通道。我曾听阿克苏的一位老乡说,30年前,用分流的塔河水浇灌农田时,常有大头鱼也钻进去,成了白捡的美餐。
这时,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春夏之交,正是鱼儿繁殖季节,一条条待产新疆大头鱼“妈妈”,奋力逆流而上,经过百公里跋涉,遥望那它们母亲生育的地方。谁知困难重重,或因大坝拦路,或半路被捕捞,满足了沿途人们的口腹之欲。
此外,有人认为,人为的“北鱼南调”,也是新疆大头鱼生存堪忧的原因之一。此前,博斯腾湖水域的群落单调,新疆大头鱼与尖嘴子、条鳅几种土著鱼经过长期磨合,早已互相适应,达成某种制衡:大头鱼体型最大,缺少竞争对手,处于该水域食物链的顶极位置。
“北鱼南调”行动,曾引入30多种外来鱼,整个塔里木河水系的鱼类从上世纪60年代的15种,增加到80年代的40多种。土著鱼类分布区缩小,数量减少。引入鱼种中,有凶悍的五道黑(即赤鲈)。同为食肉鱼,土著与外来鱼之间,为争夺食物,斗争日趋激烈,加之外来鱼的繁育能力强,使得新疆大头鱼种群渐渐处于劣势,进入濒危状态。
未来:重回远古家园
对于这些土著鱼来说,博斯腾湖成了回不去的家园。救救新疆大头鱼!谁都不希望让“水中大熊猫”就此绝迹!
有人质疑,那么多种鱼消失了一种有什么关系呢?但任何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不可能再生,多种多样的物种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某些物种的消失,就可能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甚至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有关方面在得知水产专家的研究结果后,开始想办法让新疆大头鱼重现博斯腾湖。同时,可喜的是,在湖域周边的康拉克湖、台特玛湖、塔里木河流域,及阿克苏的克孜尔水库里,偶尔还能发现少量新疆大头鱼。
博湖县成立了“博斯腾湖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救护中心”,在上述几处水域捕捞了十多条新疆大头鱼。救护中心计划在3年内,利用科研手段,进行人工培育,成功孵化鱼卵后,再将鱼苗投放进湖区生长。不远的将来,这片水域中将再现土著鱼欢跃的身影。
“这样做可以恢复鱼种,但(新疆大头鱼)在博斯腾湖已不可能形成大种群了。”张立惋惜地说。这是人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新疆大头鱼要至少7年才能达到性成熟,且繁殖率低,在基数过低的情况下,种群是一时难以恢复的。
这也是我所担忧的,虽然实现了人工培育,但新疆大头鱼的产卵习性没有改变,产卵通道已经阻断,它们如何繁育下一代呢?仅仅靠人为科技手段吗,依仗如此生息繁衍,它们还是原来的新疆大头鱼吗?
这让我想起了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菜种子,许多都不能繁育下一代,即便留下种子也无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似乎占了主导,这些改变真的与我们毫不相关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采访手记:鱼害之惑
在博斯腾湖,外来的五道黑似乎成了祸首之一,令新疆大头鱼的生存渐危。而在五道黑的家园——福海县乌伦古湖,近年来又有另一种外来鱼危及五道黑的生存,那种叫池沼公的小鱼,不过十来厘米长。每逢冬季,渔民捕捞上满腹鱼子的池沼公,出口到日本,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也换来了大量外汇。
据张立介绍。日本人钟爱的池沼公是一种冷水鱼,曾在日本的沙浦湖盛产,在其水质污染后就消失了。人们发现,在东北的某些水域也有池沼公,只是因为其个体太小,一直未引起注意。有了日本市场需求后,有人发现新疆湖泊的水质纯净、气温适宜,很适合池沼公生长。才大批引入放养的。
在乌伦古湖,五道黑是地道的土著,它们沿着额尔齐斯河流域繁衍,最终在湖中长大。而引入的池沼公鱼有个特性,跟其他鱼类产卵有时差。五道黑一般产卵在3月底至4月初,池沼公则在3月初至月底,优先孵化出的池沼公鱼苗就以五道黑的卵为食,直接导致了五道黑数量锐减。
人们利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引入新的经济价值高的物种,却改变了原本和谐的生态链条,新物种侵略式的繁衍,令土著鱼不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