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享受这种声音。”马青骅双手合十,望向窗外。外面赛道上,卡丁车的引擎轰鸣声,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混合在一起,尖锐,超过100分贝,震耳欲聋,由远及近,像一堵即将坍塌的墙迎面砸来。
这处名为南汇的卡丁车场,位于上海东南郊,车场旁的广告牌上写着:“中国车手的摇篮 ”。11月6日之后,它会从“中国车手的摇篮”,变为“F1车手的摇篮”。这一天,F1车队HRT(西斯潘尼)将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上海青年马青骅将代表车队,征战明年的F1正赛。
实际上,直到今年1月份,马青骅的父亲马强云依然觉得儿子距离F1十分遥远:“圈里的共识是,五年之内不会有中国车手。”
“马青骅开创了历史,他成为了真正的中国F1第一人,”《F1速报》监制叶飞向《中国周刊》记者评价说,“之前有这么一句话,F1需要中国,中国未必需要F1。现在,后半句的否定表述,要因为马青骅而逐渐改变。”
靠着举国体制,中国人在奥运会上拿了上百块金牌,可为F1输送一个车手,这是第一次。
“我不想提前结束”
马青骅童年时的玩具全部是汽车。
这和父亲马强云的职业有关。马强云曾是一家国营公司的司机。这让1987年出生的马青骅,比同龄孩子更早地接触到汽车。
在路上,马强云教儿子认车,下次再见到,马青骅总能脱口而出车的名字。
每次快到家走最后一条马路时,马青骅就坐在父亲的腿上,手握方向盘,负责换挡,父亲则负责踩离合、踩油门。父子二人不说话,配合得却很好。
5岁时,马青骅和大姨一家去苏州玩。回来后,大姨对马青骅妈妈说,你这个孩子胆子小,连桥都不敢过。
马强云要锻炼儿子的胆量。有一天,马强云问妻子,现在外面都在说开卡丁车,到底什么是卡丁车?
卡丁车意为微型运动车,具有易于驾驶、安全而又刺激的特点,卡丁车运动于1940年在东欧开始出现。大部分世界著名的F1车手,都是由卡丁车开始,步入车坛。因此,卡丁车被喻为“F1的摇篮。”
当时的马强云不知道这些。实际上,从1993年起,中国的媒体才开始报道F1的新闻。
家人找到一家卡丁車馆,价钱是6分钟38块钱。马强云鼓励儿子开一圈,马青骅不干。妈妈哄他,说,我和你一起开,比比谁开得好。马青骅同意了。结果妈妈撞上了墙,马青骅开得很好。
以后,每到周末,父母还在睡觉,马青骅就跑过去,凑到马强云脸上,说,爸爸,去开卡丁车吧。
马青骅的赛车之路,差点在7岁就戛然而止。
当时,家人带着他到虹口区曲阳的一个室外的卡丁车场开车。
一个全副武装、身穿赛车服、带着头盔的小孩子,开着的卡丁车一下子失控了,空中打着转,摔倒地上,躺在那里,两分多钟没有起来。
反应过来的马强云,冲着场地里开得正欢的马青骅大喊,让他立即停车。马青骅没停车。
“我不想提前结束,”多年以后,马青骅回忆当年的惊魂一幕,说,“我觉得自己能够控制它。”
马强云决定不再让儿子去开卡丁车。可马青骅已经迷上了赛车。他央求妈妈带他去开。妈妈答应了他,原因倒不是赛车本身——曲阳卡丁车场的很多会员都是外国人,他们都鼓励让孩子自己动手戴头盔,换磨片。“这个氛围很好,应该让孩子独立。”
1997年,南京举行全国性卡丁车比赛,第一次出去比赛的马青骅,拿了冠军。2000年,马青骅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卡丁车锦标赛年度亚军。
马强云开始觉得儿子可以在赛车这条路上有所作为。司机出身的他告诉儿子:你要懂车,就得动车,要和技师交流,把车的构造搞清楚。
当时马强云开着一家进口车维修厂,这是一门稀缺又红火的生意。支撑马青骅练车的费用,几乎全部出自维修厂。马青骅成为了修理厂的常客,他自己动手组装及修理卡丁车。这贯穿于马青骅整个的车手生涯。
从8岁到12岁,几乎每个周末,马青骅都要在父母的陪伴下,经过来回四个多小时的路程,赶去南汇卡丁车场训练。12岁,马青骅获得了全国卡丁车青少年组冠军。
“潜意识中,12岁的我,已经把赛车看做成一种职业了。”马青骅说。
“不是少爷开车”
“我们家没有印钞机。”在2003年、2004年,妈妈总是对马青骅这么说。
每个星期五,马强云把马青骅从学校接回来,当天晚上从上海飞去珠海练车,到了周日晚再飞回去。来往次数太多,连空姐都熟识了父子俩。
1500港币一节,一节半小时,马青骅一天练8节。当时人民币与港币的汇率是1.2:1,算下来一天的练车费用接近15000块人民币。去珠海练一趟车,不算来回机票食宿,就要花掉3万人民币。
这还不包括额外的撞车费用。珠海赛道最后一个弯的极速是148码,为了训练效果就一定要开到极速,可开到极速就一定要撞。马青骅在这个弯撞过两次,赔了50万。
撞完后,马青骅对妈妈说,你要准备几十万啊。妈妈说,我不是印钞机啊。
有时,马强云指着口袋,说,钱不多了,今天少跑两圈吧。父子二人相视一笑,马青骅照跑不误。
马强云说,那个阶段,汽车修理厂的生意,一个月能够滚动几万块还是可以的,可再多的钱就没有了。他说,2004年之前,家里为了支持马青骅练车大约花了五六百万。
“这也是别人都买房子,我不买房子的原因,一不小心,一座房子就没有了,”马青骅妈妈强调自己的家庭不是人们猜测的富豪家庭,“我们不是少爷开车。”
她认识的一个朋友,正陪着14岁的儿子在英国练赛车,朋友为儿子准备了3000万人民币。
“没钱是不行的,”马青骅说,“可我家里不是家财万贯,我想用多少就用多少。歌手通过唱歌吃饭,画家通过画画吃饭,不能要当职业车手,还大把花家里的钱。”
2004年,马青骅以选拔赛第一名的成绩入选赛车国家队。按照国际汽联的规定,只有满18周岁才能上场比赛,17岁的马青骅只有坐冷板凳。
可事情并不是年龄这么简单。
马青骅可以上场比赛,可需要车队给他付比别人多得多的保险费用。很多次,他被通知做好准备上场,可总是在临上场时,被告知车队又换人了。 每一站回来后,马青骅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到南汇卡丁车场,疯狂地开车。“这是最好的发泄途径。”
2011年,马青骅代表北京现代纵横车队参加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在全年总共8站的比赛中获得4次分站冠军,以总积分116分高居榜首,轻取年度总冠军。
父亲马强云花了很长时间,才说服儿子参加房车赛。实际上,对于一个跑过方程式和F3000的车手来说,马青骅去跑房车赛,“降了很多格。”
马青骅承认,之前排斥参加房车赛,是因为觉得对自己的车手之路没有太多帮助,最终选择参加,一方面是看到了房车比赛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是当时没有高级别的赛事可跑。
其实,差不多就在同时,有经纪公司找到马青骅,邀请他去美国参加一些表演性赛事,并开出了很高的报酬。
马青骅拒绝了:“那不是F1,不是我追求的生活。”
“像女孩子看到漂亮衣服”
“酷劲十足。”
2006年7月,一趟由上海开往北京的晚间火车卧铺车厢里,赵嘉桢第一次见到马青骅,并得知两人原来是校友。他们一行六人赶去参加一個车队的测试。
当时,马青骅留着“特别长的头发”。同行的一个人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对赵嘉桢说,马青骅看上去是“华英雄那样的人。”
“华英雄”是一部根据漫画改编的香港电影中的主角。这个由郑伊健饰演的角色,有着一酷到底的帅气和深藏不露的武功。
10月中旬,马青骅和赵嘉桢两人成为队友。他们去参加在北京亦庄举行的街道赛。有一次,马青骅去接赵嘉桢。赵嘉桢记得,马青骅穿了一件黑色衣服,腰板笔直,走起路来,“两个肩膀似乎充了气,像练健身的人一样,酷。”
“他一天说不超过十句话。”赵嘉桢说。
2007年1月份,马青骅随车队去新西兰比赛。他是备用车手,主力车手是当时风头正劲的董荷斌。
在赵嘉桢的记忆力,董荷斌刚跑完欧洲一个比赛,拿了名次,整个人“很有范儿”,“一看到镜头,整个人焕发一样。”
马青骅一如既往地沉默着。他很少说话,不戴一般车手钟爱的大耳机,不听音乐,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听。董荷斌开车回来,有一个和工程师的例行交流,马青骅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到了2月份,车队去南非,参加一站街道赛。南非的天气正热,没有赛事时,大多数人在维修间里吹空调,享受着不多的悠闲时光。马青骅却围着车队工程师,不停地问问题,像换了一个人。问完后,他搬一个轮胎,一个人到外面坐着。
“我想得到更高级、更专业的资讯,越多越好。”马青骅说。
当时,为车队做技术支持的是来自比利时的团队,他们曾经帮助阿隆索跑过F3000。后来,阿隆索成为F1赛场上的巨星,夺得两届F1年度总冠军。
马青骅像机械师一样研究赛车的构造。维修间里,他右膝着地,右手按在地面上,左腿小腿与地面几乎形成30度角,背部弓着,脖子拧着,头向上歪,整个人看上去像是一把拉开了的弓。
20分钟或者更多的时间,马青骅以这样的姿势,对着一个变速箱的总成,或是一个离合器。有时,看完之后,他会跑去找机械师,讨教刚才新的发现,
“他谈汽车,就非常兴奋,”麦克做了一个瞪大眼睛的动作,“就像女孩子看到漂亮衣服。”
马青骅搞不清自己的星座——按照他的年纪,这令人意外。他扭头问身边的人,“圣诞节那天出生,是什么星座?”“摩羯座。”他点头,“那就是摩羯。”得知摩羯男的特点是闷声不响制订计划与目标,然后一步步实现后,他若有所思:“哦,跟我差不多!”
马青骅打趣自己的名字。“名字是爷爷起的,结果因为名字里有两个‘马’,现在‘马力’特别大。”身边人再次笑起来。
除了赛车,马青骅最喜欢的是斯诺克。他与丁俊晖是好朋友,经常向丁俊晖讨教如何训练,如何提高球技。
“一个我们看似很简单的球,其实背后要练无数次,”马青骅说两人会在彼此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打斯诺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练斯诺克是一件无趣的事情,赛车也是如此,没有人关心你背后练了多少,只在乎场上你跑得多快。”
“根本没有准备中国国旗”
“我和韩寒没有任何可比性。”
这是马青骅近来在一个上海本地媒体对话报道里的回答。他面对的问题是:“现在有人把你跟韩寒作比较,说你俩是中国最出名的两位赛车手。”
这句话最终成为文章标题,并引发部分网友的热议。有人说,马青骅有些狂妄自大,也有人说愿意从专业性看待这句话,认为两人处在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
马青骅和韩寒曾经是对手。2010年中国房车锦标赛,马青骅效力北京现代车队,韩寒则是上海大众333车队。在呼和浩特站中,马青骅曾击败韩寒,而在第六站北京街道赛中,韩寒获得亚军,马青骅则是季军。
对于和韩寒的比较,马青骅思考了大约三秒钟,似乎在寻找一种最为妥帖的回答。
“我和他的覆盖面可能不在一个层次上,对于这个问题,我所给出的任何回答,肯定会有人否认,因为韩寒是一个有争议的人,如果他是一个纯粹的运动员,或者是纯粹的作家的话,”马青骅面带微笑,“我尊敬韩寒,特别是他面对公共话题时的姿态和深刻的思想。”
相对于韩寒,马青骅显然更愿意谈论自己的两个上海老乡:姚明,刘翔。
“姚明进行了非常刻苦的训练,他把握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美国市场给他一个机会,他的团队给他的运作,他之前的努力,让他得到了应得的结果。”
“田径项目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重复重复再重复,刘翔把自己的职业作为一种信念,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没有被金钱和名利所诱惑。”
实际上,在姚明退役和刘翔摔倒之后,马青骅有望成为这座中国最现代化城市的新的国际偶像。对于这个25岁的上海青年,上海的媒体开始不约而同地使用一个词:“弥足珍贵。”
2008年7月,马青骅参加了西班牙F3锦标赛,他是唯一一个中国选手。首战比赛在瓦伦西亚跑道,马青骅跑到了第三名。没人能想到他能跑进前三,主办方跑来跟他道歉,他们压根儿没准备中国国旗,升旗仪式被迫取消。 马青骅不会想到,这个意外让他被一个人记住。四年后,这个人成为他进入F1世界的关键人物。
“中国要有一个F1车手”
今年2月的一天,一个陌生的越洋电话,打到了马青骅上海的家里。
马强云和妻子不在家,家里的阿姨接了电话。阿姨没有完全听明白对方要讲什么,只记住了两点:四月份有比赛,很着急;让马青骅去参加。
陌生电话再次打到家里。马强云接到了电话,对方名叫金勇,自称是西班牙中国青年商会会长,要为西班牙F1车队HRT挑选一名中国车手,看上了马青骅,邀请马青骅去西班牙试车。
双方约定在上海谈。见面前,马强云做了一番调查,确认了金勇的身份。
第一次见面约在徐家汇附近的一家酒店里。金勇、马强云、马青骅,三个人交谈的时间并不长,可金勇的激情让马强云印象深刻。
“中国这么强大了,可是没有一个中国F1车手,不可理喻。”金勇说,春节时,西班牙青年商会搞了一个联谊会,邀请了HRT车队老板。后来,HRT老板专门找到金勇,说,你去帮我们找一位中国车手。
这并非对方的心血来潮。
作为F1扩军计划下诞生的新军,HRT车队在2010年首次参赛,接连两个赛季没有一个积分进账。在这种情况下,HRT车队想要寻求另一条道路上的突破——商业。
并不是只有HRT车队这么想。2005年,欧盟出台了一纸禁令,规定所有欧盟会员国及地区的F1赛场上不能出现任何烟草广告,这让整个F1失去了最大的金主。
“这个世界上第一烧钱运动,需要寻找新的动力,中国市场成为一个新的诱惑。”《F1速报》监制叶飞分析说。创刊于2004年的《F1速报》,是至今国内报道F1的最权威媒体。
HRT车队和F1需要一位“中国版”的汉密尔顿——世界上首位黑人F1车手,在赛场和商场上让所在车队和F1联盟获得巨大成功。
对于这个邀约,马强云一直持谨慎态度。2003年,一个英国车队的老板找到马强云,邀请马青骅去英国试车。马强云问,为什么找马青骅?对方的回答很直接,“中国是一个市场,如果单纯从车手水平考虑,可以去巴西,一抓一大把。”
马青骅保持着足够的清醒:“F1有一套很复杂的体系,一定是经过无数的筛选,才会让车手坐进座舱。第一判断永远是技术。”
直到金勇揭破一个谜底,父子才彻底放心。HRT原本要从四个亚洲车手中选择,除马青骅外,还有程丛夫、董荷斌和一个香港车手。面对四个车手的资料,HRT车队领队佩雷兹·萨拉指着马青骅的照片说,“这个中国人,我认识,我们需要他。”
这让金勇感到疑惑,佩雷兹·萨拉解释说,在瓦伦西亚,马跑得很好,可他们没有为他准备国旗。
去西班牙试车之前,父子二人进行了一番谈话。马强云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平常心就好。”马青骅感到“兴奋而又平静”,他告诉父亲:“我的机会来了。”
不再是“狼来了”
两圈不到,在车队没有任何指示的情况下,马青骅突然把车子开回来了。
“心揪着。”马强云在旁边看着。这是在西班牙第一天测试发生的一幕。
马青骅摘下头盔,表情平静。他与车队工程师进行了一番沟通后,工程师让工作人员把赛车的所用轮胎换掉。马青骅告诉父亲:“没事儿,原来的轮胎没有抓地力。”
第二天,跑到第二个弯时,马青骅突然掉头了。马强云的心又揪了起來,“这小子,不争气。”马青骅的表情依然平静,“变速箱卡死了。”
后来,马强云了解到,没有抓地力的轮胎和卡死的变速箱,都是测试的组成部分。
3天场地测试结果出来,马青骅的数据与专业F1车手的数据一致。
全部测试在6天内完成。一结束,车队就要求马青骅赶去马德里签合同。
2月份接触,3月份测试,测试完马上签合同,4月5日,HRT车队官网宣布马青骅正式加入其年轻车手发展计划。在其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车队将签约马青骅视为“西班牙和中国的合作”。
当天,马青骅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今天终于实现了我的梦想。”
5月摩纳哥站,马青骅第一次参加车手会议。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和所有的F1车手坐在同一个房间里。“那种感觉就好像在电影里面一样,那时候就忍不住想拿手机拍个照,感觉很美妙。”
马青骅并不是第一个与F1如此之近的中国人。之前的董荷斌参加F1车队试车,穿着队服出席新闻发布会。程丛夫甚至也成为F1迈凯轮车队年轻车手培养计划中的一员。
“这只是表面工夫,”叶飞认为董荷斌距离真正的F1很远,“他没有参加正赛,没有成为F1周末的一部分,试车的分量甚至可以说很轻。”
练习赛、排位赛、正赛,这是真正的F1的三大组成部分。全世界参加正赛和排位赛的一共有24个人,可以参加练习赛的不超过50人。
历史性时刻在9月7日到来。
这一天,马青骅作为HTR车队车手,参加了F1意大利站大奖赛练习赛,因此成为第一个在大奖赛中驾驶F1赛车的中国人。
比赛结束进站时,负责现场指挥的HTR车队技师用无线电对讲系统对他说:“马,你表现很棒,祝贺你。”在蒙扎赛道,马青骅单圈最短用时为1分31秒239,比单圈最快“车王”舒马赫差了5秒817。
蒙扎一站,让马青骅对自己更有信心:“在比赛中没有失误,顺利地实现了车队的部署。放开跑,我想至少还能提高3秒钟。”
实际上,在驶上蒙扎赛道之前,马青骅已经完成了483.062公里的测试,没有遇到任何问题,并获得了F1主管团队国际汽联颁发的超级驾照,只有拥有超级驾照的人才能参加F1正赛。之前,从未有中国人获得超级驾照。
真正的高潮在两天后到来。
9月9日,凌晨一点多,马强云接到了金勇打来的电话。“马青骅已经和车队开过会了,确定马青骅明年可以上正赛。”
接完电话,马强云坐在黑暗里,“美好的事儿,想了多一点。”
他想起2004年F1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通过关系,他和马青骅两人来到了某支车队的匹房。指着散发着独特金属光芒的赛车,他问儿子,这个车怎么样?
“早晚有一天,我会开上这个车。”17岁的马青骅盯着赛车,一字一句地回答。
这处名为南汇的卡丁车场,位于上海东南郊,车场旁的广告牌上写着:“中国车手的摇篮 ”。11月6日之后,它会从“中国车手的摇篮”,变为“F1车手的摇篮”。这一天,F1车队HRT(西斯潘尼)将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上海青年马青骅将代表车队,征战明年的F1正赛。
实际上,直到今年1月份,马青骅的父亲马强云依然觉得儿子距离F1十分遥远:“圈里的共识是,五年之内不会有中国车手。”
“马青骅开创了历史,他成为了真正的中国F1第一人,”《F1速报》监制叶飞向《中国周刊》记者评价说,“之前有这么一句话,F1需要中国,中国未必需要F1。现在,后半句的否定表述,要因为马青骅而逐渐改变。”
靠着举国体制,中国人在奥运会上拿了上百块金牌,可为F1输送一个车手,这是第一次。
“我不想提前结束”
马青骅童年时的玩具全部是汽车。
这和父亲马强云的职业有关。马强云曾是一家国营公司的司机。这让1987年出生的马青骅,比同龄孩子更早地接触到汽车。
在路上,马强云教儿子认车,下次再见到,马青骅总能脱口而出车的名字。
每次快到家走最后一条马路时,马青骅就坐在父亲的腿上,手握方向盘,负责换挡,父亲则负责踩离合、踩油门。父子二人不说话,配合得却很好。
5岁时,马青骅和大姨一家去苏州玩。回来后,大姨对马青骅妈妈说,你这个孩子胆子小,连桥都不敢过。
马强云要锻炼儿子的胆量。有一天,马强云问妻子,现在外面都在说开卡丁车,到底什么是卡丁车?
卡丁车意为微型运动车,具有易于驾驶、安全而又刺激的特点,卡丁车运动于1940年在东欧开始出现。大部分世界著名的F1车手,都是由卡丁车开始,步入车坛。因此,卡丁车被喻为“F1的摇篮。”
当时的马强云不知道这些。实际上,从1993年起,中国的媒体才开始报道F1的新闻。
家人找到一家卡丁車馆,价钱是6分钟38块钱。马强云鼓励儿子开一圈,马青骅不干。妈妈哄他,说,我和你一起开,比比谁开得好。马青骅同意了。结果妈妈撞上了墙,马青骅开得很好。
以后,每到周末,父母还在睡觉,马青骅就跑过去,凑到马强云脸上,说,爸爸,去开卡丁车吧。
马青骅的赛车之路,差点在7岁就戛然而止。
当时,家人带着他到虹口区曲阳的一个室外的卡丁车场开车。
一个全副武装、身穿赛车服、带着头盔的小孩子,开着的卡丁车一下子失控了,空中打着转,摔倒地上,躺在那里,两分多钟没有起来。
反应过来的马强云,冲着场地里开得正欢的马青骅大喊,让他立即停车。马青骅没停车。
“我不想提前结束,”多年以后,马青骅回忆当年的惊魂一幕,说,“我觉得自己能够控制它。”
马强云决定不再让儿子去开卡丁车。可马青骅已经迷上了赛车。他央求妈妈带他去开。妈妈答应了他,原因倒不是赛车本身——曲阳卡丁车场的很多会员都是外国人,他们都鼓励让孩子自己动手戴头盔,换磨片。“这个氛围很好,应该让孩子独立。”
1997年,南京举行全国性卡丁车比赛,第一次出去比赛的马青骅,拿了冠军。2000年,马青骅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卡丁车锦标赛年度亚军。
马强云开始觉得儿子可以在赛车这条路上有所作为。司机出身的他告诉儿子:你要懂车,就得动车,要和技师交流,把车的构造搞清楚。
当时马强云开着一家进口车维修厂,这是一门稀缺又红火的生意。支撑马青骅练车的费用,几乎全部出自维修厂。马青骅成为了修理厂的常客,他自己动手组装及修理卡丁车。这贯穿于马青骅整个的车手生涯。
从8岁到12岁,几乎每个周末,马青骅都要在父母的陪伴下,经过来回四个多小时的路程,赶去南汇卡丁车场训练。12岁,马青骅获得了全国卡丁车青少年组冠军。
“潜意识中,12岁的我,已经把赛车看做成一种职业了。”马青骅说。
“不是少爷开车”
“我们家没有印钞机。”在2003年、2004年,妈妈总是对马青骅这么说。
每个星期五,马强云把马青骅从学校接回来,当天晚上从上海飞去珠海练车,到了周日晚再飞回去。来往次数太多,连空姐都熟识了父子俩。
1500港币一节,一节半小时,马青骅一天练8节。当时人民币与港币的汇率是1.2:1,算下来一天的练车费用接近15000块人民币。去珠海练一趟车,不算来回机票食宿,就要花掉3万人民币。
这还不包括额外的撞车费用。珠海赛道最后一个弯的极速是148码,为了训练效果就一定要开到极速,可开到极速就一定要撞。马青骅在这个弯撞过两次,赔了50万。
撞完后,马青骅对妈妈说,你要准备几十万啊。妈妈说,我不是印钞机啊。
有时,马强云指着口袋,说,钱不多了,今天少跑两圈吧。父子二人相视一笑,马青骅照跑不误。
马强云说,那个阶段,汽车修理厂的生意,一个月能够滚动几万块还是可以的,可再多的钱就没有了。他说,2004年之前,家里为了支持马青骅练车大约花了五六百万。
“这也是别人都买房子,我不买房子的原因,一不小心,一座房子就没有了,”马青骅妈妈强调自己的家庭不是人们猜测的富豪家庭,“我们不是少爷开车。”
她认识的一个朋友,正陪着14岁的儿子在英国练赛车,朋友为儿子准备了3000万人民币。
“没钱是不行的,”马青骅说,“可我家里不是家财万贯,我想用多少就用多少。歌手通过唱歌吃饭,画家通过画画吃饭,不能要当职业车手,还大把花家里的钱。”
2004年,马青骅以选拔赛第一名的成绩入选赛车国家队。按照国际汽联的规定,只有满18周岁才能上场比赛,17岁的马青骅只有坐冷板凳。
可事情并不是年龄这么简单。
马青骅可以上场比赛,可需要车队给他付比别人多得多的保险费用。很多次,他被通知做好准备上场,可总是在临上场时,被告知车队又换人了。 每一站回来后,马青骅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到南汇卡丁车场,疯狂地开车。“这是最好的发泄途径。”
2011年,马青骅代表北京现代纵横车队参加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在全年总共8站的比赛中获得4次分站冠军,以总积分116分高居榜首,轻取年度总冠军。
父亲马强云花了很长时间,才说服儿子参加房车赛。实际上,对于一个跑过方程式和F3000的车手来说,马青骅去跑房车赛,“降了很多格。”
马青骅承认,之前排斥参加房车赛,是因为觉得对自己的车手之路没有太多帮助,最终选择参加,一方面是看到了房车比赛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是当时没有高级别的赛事可跑。
其实,差不多就在同时,有经纪公司找到马青骅,邀请他去美国参加一些表演性赛事,并开出了很高的报酬。
马青骅拒绝了:“那不是F1,不是我追求的生活。”
“像女孩子看到漂亮衣服”
“酷劲十足。”
2006年7月,一趟由上海开往北京的晚间火车卧铺车厢里,赵嘉桢第一次见到马青骅,并得知两人原来是校友。他们一行六人赶去参加一個车队的测试。
当时,马青骅留着“特别长的头发”。同行的一个人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对赵嘉桢说,马青骅看上去是“华英雄那样的人。”
“华英雄”是一部根据漫画改编的香港电影中的主角。这个由郑伊健饰演的角色,有着一酷到底的帅气和深藏不露的武功。
10月中旬,马青骅和赵嘉桢两人成为队友。他们去参加在北京亦庄举行的街道赛。有一次,马青骅去接赵嘉桢。赵嘉桢记得,马青骅穿了一件黑色衣服,腰板笔直,走起路来,“两个肩膀似乎充了气,像练健身的人一样,酷。”
“他一天说不超过十句话。”赵嘉桢说。
2007年1月份,马青骅随车队去新西兰比赛。他是备用车手,主力车手是当时风头正劲的董荷斌。
在赵嘉桢的记忆力,董荷斌刚跑完欧洲一个比赛,拿了名次,整个人“很有范儿”,“一看到镜头,整个人焕发一样。”
马青骅一如既往地沉默着。他很少说话,不戴一般车手钟爱的大耳机,不听音乐,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听。董荷斌开车回来,有一个和工程师的例行交流,马青骅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到了2月份,车队去南非,参加一站街道赛。南非的天气正热,没有赛事时,大多数人在维修间里吹空调,享受着不多的悠闲时光。马青骅却围着车队工程师,不停地问问题,像换了一个人。问完后,他搬一个轮胎,一个人到外面坐着。
“我想得到更高级、更专业的资讯,越多越好。”马青骅说。
当时,为车队做技术支持的是来自比利时的团队,他们曾经帮助阿隆索跑过F3000。后来,阿隆索成为F1赛场上的巨星,夺得两届F1年度总冠军。
马青骅像机械师一样研究赛车的构造。维修间里,他右膝着地,右手按在地面上,左腿小腿与地面几乎形成30度角,背部弓着,脖子拧着,头向上歪,整个人看上去像是一把拉开了的弓。
20分钟或者更多的时间,马青骅以这样的姿势,对着一个变速箱的总成,或是一个离合器。有时,看完之后,他会跑去找机械师,讨教刚才新的发现,
“他谈汽车,就非常兴奋,”麦克做了一个瞪大眼睛的动作,“就像女孩子看到漂亮衣服。”
马青骅搞不清自己的星座——按照他的年纪,这令人意外。他扭头问身边的人,“圣诞节那天出生,是什么星座?”“摩羯座。”他点头,“那就是摩羯。”得知摩羯男的特点是闷声不响制订计划与目标,然后一步步实现后,他若有所思:“哦,跟我差不多!”
马青骅打趣自己的名字。“名字是爷爷起的,结果因为名字里有两个‘马’,现在‘马力’特别大。”身边人再次笑起来。
除了赛车,马青骅最喜欢的是斯诺克。他与丁俊晖是好朋友,经常向丁俊晖讨教如何训练,如何提高球技。
“一个我们看似很简单的球,其实背后要练无数次,”马青骅说两人会在彼此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打斯诺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练斯诺克是一件无趣的事情,赛车也是如此,没有人关心你背后练了多少,只在乎场上你跑得多快。”
“根本没有准备中国国旗”
“我和韩寒没有任何可比性。”
这是马青骅近来在一个上海本地媒体对话报道里的回答。他面对的问题是:“现在有人把你跟韩寒作比较,说你俩是中国最出名的两位赛车手。”
这句话最终成为文章标题,并引发部分网友的热议。有人说,马青骅有些狂妄自大,也有人说愿意从专业性看待这句话,认为两人处在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
马青骅和韩寒曾经是对手。2010年中国房车锦标赛,马青骅效力北京现代车队,韩寒则是上海大众333车队。在呼和浩特站中,马青骅曾击败韩寒,而在第六站北京街道赛中,韩寒获得亚军,马青骅则是季军。
对于和韩寒的比较,马青骅思考了大约三秒钟,似乎在寻找一种最为妥帖的回答。
“我和他的覆盖面可能不在一个层次上,对于这个问题,我所给出的任何回答,肯定会有人否认,因为韩寒是一个有争议的人,如果他是一个纯粹的运动员,或者是纯粹的作家的话,”马青骅面带微笑,“我尊敬韩寒,特别是他面对公共话题时的姿态和深刻的思想。”
相对于韩寒,马青骅显然更愿意谈论自己的两个上海老乡:姚明,刘翔。
“姚明进行了非常刻苦的训练,他把握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美国市场给他一个机会,他的团队给他的运作,他之前的努力,让他得到了应得的结果。”
“田径项目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重复重复再重复,刘翔把自己的职业作为一种信念,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没有被金钱和名利所诱惑。”
实际上,在姚明退役和刘翔摔倒之后,马青骅有望成为这座中国最现代化城市的新的国际偶像。对于这个25岁的上海青年,上海的媒体开始不约而同地使用一个词:“弥足珍贵。”
2008年7月,马青骅参加了西班牙F3锦标赛,他是唯一一个中国选手。首战比赛在瓦伦西亚跑道,马青骅跑到了第三名。没人能想到他能跑进前三,主办方跑来跟他道歉,他们压根儿没准备中国国旗,升旗仪式被迫取消。 马青骅不会想到,这个意外让他被一个人记住。四年后,这个人成为他进入F1世界的关键人物。
“中国要有一个F1车手”
今年2月的一天,一个陌生的越洋电话,打到了马青骅上海的家里。
马强云和妻子不在家,家里的阿姨接了电话。阿姨没有完全听明白对方要讲什么,只记住了两点:四月份有比赛,很着急;让马青骅去参加。
陌生电话再次打到家里。马强云接到了电话,对方名叫金勇,自称是西班牙中国青年商会会长,要为西班牙F1车队HRT挑选一名中国车手,看上了马青骅,邀请马青骅去西班牙试车。
双方约定在上海谈。见面前,马强云做了一番调查,确认了金勇的身份。
第一次见面约在徐家汇附近的一家酒店里。金勇、马强云、马青骅,三个人交谈的时间并不长,可金勇的激情让马强云印象深刻。
“中国这么强大了,可是没有一个中国F1车手,不可理喻。”金勇说,春节时,西班牙青年商会搞了一个联谊会,邀请了HRT车队老板。后来,HRT老板专门找到金勇,说,你去帮我们找一位中国车手。
这并非对方的心血来潮。
作为F1扩军计划下诞生的新军,HRT车队在2010年首次参赛,接连两个赛季没有一个积分进账。在这种情况下,HRT车队想要寻求另一条道路上的突破——商业。
并不是只有HRT车队这么想。2005年,欧盟出台了一纸禁令,规定所有欧盟会员国及地区的F1赛场上不能出现任何烟草广告,这让整个F1失去了最大的金主。
“这个世界上第一烧钱运动,需要寻找新的动力,中国市场成为一个新的诱惑。”《F1速报》监制叶飞分析说。创刊于2004年的《F1速报》,是至今国内报道F1的最权威媒体。
HRT车队和F1需要一位“中国版”的汉密尔顿——世界上首位黑人F1车手,在赛场和商场上让所在车队和F1联盟获得巨大成功。
对于这个邀约,马强云一直持谨慎态度。2003年,一个英国车队的老板找到马强云,邀请马青骅去英国试车。马强云问,为什么找马青骅?对方的回答很直接,“中国是一个市场,如果单纯从车手水平考虑,可以去巴西,一抓一大把。”
马青骅保持着足够的清醒:“F1有一套很复杂的体系,一定是经过无数的筛选,才会让车手坐进座舱。第一判断永远是技术。”
直到金勇揭破一个谜底,父子才彻底放心。HRT原本要从四个亚洲车手中选择,除马青骅外,还有程丛夫、董荷斌和一个香港车手。面对四个车手的资料,HRT车队领队佩雷兹·萨拉指着马青骅的照片说,“这个中国人,我认识,我们需要他。”
这让金勇感到疑惑,佩雷兹·萨拉解释说,在瓦伦西亚,马跑得很好,可他们没有为他准备国旗。
去西班牙试车之前,父子二人进行了一番谈话。马强云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平常心就好。”马青骅感到“兴奋而又平静”,他告诉父亲:“我的机会来了。”
不再是“狼来了”
两圈不到,在车队没有任何指示的情况下,马青骅突然把车子开回来了。
“心揪着。”马强云在旁边看着。这是在西班牙第一天测试发生的一幕。
马青骅摘下头盔,表情平静。他与车队工程师进行了一番沟通后,工程师让工作人员把赛车的所用轮胎换掉。马青骅告诉父亲:“没事儿,原来的轮胎没有抓地力。”
第二天,跑到第二个弯时,马青骅突然掉头了。马强云的心又揪了起來,“这小子,不争气。”马青骅的表情依然平静,“变速箱卡死了。”
后来,马强云了解到,没有抓地力的轮胎和卡死的变速箱,都是测试的组成部分。
3天场地测试结果出来,马青骅的数据与专业F1车手的数据一致。
全部测试在6天内完成。一结束,车队就要求马青骅赶去马德里签合同。
2月份接触,3月份测试,测试完马上签合同,4月5日,HRT车队官网宣布马青骅正式加入其年轻车手发展计划。在其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车队将签约马青骅视为“西班牙和中国的合作”。
当天,马青骅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今天终于实现了我的梦想。”
5月摩纳哥站,马青骅第一次参加车手会议。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和所有的F1车手坐在同一个房间里。“那种感觉就好像在电影里面一样,那时候就忍不住想拿手机拍个照,感觉很美妙。”
马青骅并不是第一个与F1如此之近的中国人。之前的董荷斌参加F1车队试车,穿着队服出席新闻发布会。程丛夫甚至也成为F1迈凯轮车队年轻车手培养计划中的一员。
“这只是表面工夫,”叶飞认为董荷斌距离真正的F1很远,“他没有参加正赛,没有成为F1周末的一部分,试车的分量甚至可以说很轻。”
练习赛、排位赛、正赛,这是真正的F1的三大组成部分。全世界参加正赛和排位赛的一共有24个人,可以参加练习赛的不超过50人。
历史性时刻在9月7日到来。
这一天,马青骅作为HTR车队车手,参加了F1意大利站大奖赛练习赛,因此成为第一个在大奖赛中驾驶F1赛车的中国人。
比赛结束进站时,负责现场指挥的HTR车队技师用无线电对讲系统对他说:“马,你表现很棒,祝贺你。”在蒙扎赛道,马青骅单圈最短用时为1分31秒239,比单圈最快“车王”舒马赫差了5秒817。
蒙扎一站,让马青骅对自己更有信心:“在比赛中没有失误,顺利地实现了车队的部署。放开跑,我想至少还能提高3秒钟。”
实际上,在驶上蒙扎赛道之前,马青骅已经完成了483.062公里的测试,没有遇到任何问题,并获得了F1主管团队国际汽联颁发的超级驾照,只有拥有超级驾照的人才能参加F1正赛。之前,从未有中国人获得超级驾照。
真正的高潮在两天后到来。
9月9日,凌晨一点多,马强云接到了金勇打来的电话。“马青骅已经和车队开过会了,确定马青骅明年可以上正赛。”
接完电话,马强云坐在黑暗里,“美好的事儿,想了多一点。”
他想起2004年F1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通过关系,他和马青骅两人来到了某支车队的匹房。指着散发着独特金属光芒的赛车,他问儿子,这个车怎么样?
“早晚有一天,我会开上这个车。”17岁的马青骅盯着赛车,一字一句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