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要注重对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生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的同时,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 中学生 良好心理品质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高分低能的教育结果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这从客观上要求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而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各种能力等等。而在人的学习和发展过程,心理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当今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需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健康的体魄,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否则将会影响学生才能的发挥和进一步发展。在此,笔者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培养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对北京市两万名中学生心理测试的结果表明,三分之一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些可见,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在我们身边也存在着一些这样的问题,如:有的学生一上考场就紧张,发挥失常;有的由于家庭变故,造成心理畸形,对人对事冷漠无情;还有的意志薄弱,承坐挫折的能力很差……中学生这些不良的心理状况,对其学习和生活影响非常大,严重地制约着中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也是新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点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为此,良好的心理品质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新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人才应该具有较高水平的综合素质,除了掌握必备的科学知识,生产、生活技能以外,还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学会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与人交往,能够忍受磨难、战胜困难、积极乐观。实践证明,“智力因素”在人的成功要素中占据20%,“非智力因素”则占80%,而心理健康作为现代人的立身之本,是必备的心理素质。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加强学生“智力因素”培养和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21世纪所需的合格人才。因此,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加强心理品质教育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仅是增长知识、发展智能、增强体能的过程,也是人格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觉、体验,有自己的思想、看法,他们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把知识“填鸭式”地灌输到他们的头脑中去。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学生会认知、会做事、会生存。但目前,伴随着中学生心理发展和交际范围的扩大以及学校家庭因素的影响,学生出现了一些心理疾病和障碍,由此做出一些既愚蠢又令人痛心的事。这就是由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到重大失败或成绩不好、学习任务繁重、自尊心受到伤害、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等,导致出走轻生、步入歧途的重大事件时有发生,造成许多不该发生的后果。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帮助和解决,就会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现实的重要性的紧迫性。
  
  二、培养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由于上述原因,中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1、积极开展健康心理品质的教育
  现行初中《思想道德》教材中,心理品质修养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内容,联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教育,指导学生运用心理知识去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心理现象,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重大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培养其具有健全人格,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同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消除其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
  
  2、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环境
  学校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和谐、民主、融洽的良好的心理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学校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课堂上多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他们大胆地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真正做到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同时课下教师应多与学生加强联系,采用谈心、与学生交朋友的方式,探索学生的心灵,进行心理疏导,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加强师生、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抑郁的情感得到宣泄。
  (2)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正确、公平、公正地评价和对待每一个学生。比如:在每学期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时,不能只重考试分数的高低,更应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勤奋努力的程度和思想品质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重点。
  (3)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学生有错误时要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应及时进行表扬,以使获得群体的认可;而当其受到挫折与失败时,要及时给予安慰,并动员全体学生给予关爱。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我们可举行演讲、讨论、辩论、书法、绘画、棋类、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琴、棋、书、画,可以使学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让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与社会广泛接触,可以培养他们在任何环境中敢于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真诚地与人交往,在参与交往中培养其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并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集体协作精神和创造精神。这些都能促进和引导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健康发展,使学生乐观向上,成为学习成绩好、生活能力强、富有创造性的强者。
  
  4、开办心理咨询室,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学校应培养或聘请1—2位心理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日常学生心理咨询活动,搞好心理健康检查,建立学生心理发展与咨询档案,并可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学知识的专题讲座。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心理疑难和心理障碍。
  
  5、鼓励家长学习心理学知识,积极配合学校搞好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证明,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起主导作用。许多家长对子女由于过分“溺爱”或教育方法不当,使子女形成了骄横、暴躁、不会体谅和关心别人等不良性格表现,稍不顺心就易引发不良行为。因此,家长不及时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就容易造成子女成绩下降、品德变坏,导致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对立,由此产生不健康的、不平衡的心理,弃学甚至离家出走。所以,关心下一代的心理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是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家长们要像关心孩子身体健康一样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心理知识,了解青少年心理活动规律。当孩子情绪不好、脾气暴躁时,家长应注意他们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苗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治疗,并且从生活学习各方面及时了解发现子女的思想动向,给予子女必要的鼓励,在日常生活中加倍关心、爱护、尊重和理解子女,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暖和宽松的家庭环境。
  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有20%依赖于他的知识技能,还有80%依赖于他的心理素质。”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都应重视,避免其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疏导解决,逐步引导他们的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并且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的发展,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作者单位:565300贵州省沿河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中考具有两个功能:一是考察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是对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评估;二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选拔有学习潜能和特长的新生。因此,中考已成为学校、家长、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教师,如何让每位初三学生抓住总复习这个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认真研究中考命题趋向,探讨制定最佳复习策略是值得研讨的课题。    一、中考物理试题特点及命题趋向    1、中考物理试题特点  纵观全国各地及
期刊
【摘要】本文认为,良好的教师素质是指导学生实施自主探究学习的有力保障。作为创新型的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道德修养,拓宽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保持身心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推动自主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 科学课程 自主探究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21世纪是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时代,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主探究学习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的教学现状,提出了英语课程实施中运用情感教学的五条措施,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和健康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情感 情感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列入课程教学目标,并渗透到教学实践中。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
期刊
新课改、新课标、新教材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与之相适应,产生了许多新的学习模式,特别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在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笔者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学习者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昔日的权威和垄断地位受到了巨大冲击,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专业知识、能力构成甚至艺术修养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程以人性化的理念和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在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该怎样做呢?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标。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过去教师讲课时,总认为把教材上的内容都讲授给学生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了,所以教师上课只是死死扣住教材,盯住教材上的知识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的有无、大小将直接影响他对该学科的认可程度,进而影响其在该学科由已知领域探索未知领域的潜能的发挥。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政治教育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跌入低谷的原因,寻求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济世良方。在此,我认为,要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在整个班级的教育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直接决定着班级的精神面貌和发展方向。我觉得当班主任要有“三心”、“二意识”、“一激励”。    一、要有“三心”    1、爱心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人的较高心理层次的需要。学生渴望得到爱,作为班主
期刊
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都是习惯性地将精力倾注在“问题学生”和“学困生”的身上,而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却是高度信任,认为他们自觉性强,能够自己管理好自己。因此,也就忽视了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实际上,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时也同样存在着忧愁和困惑,同样需要教师从心理上进行安慰与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方可在成才的道路上快而稳健地成长。  在现实中,并非所有学习成
期刊
心理学认为,挫折心态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由于遭遇障碍和干扰,其愿望得不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受阻抑的感觉和消极情绪。在一个班集体中,有优等生和后进生,这自然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后进生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自觉性不强、思想不振作,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想把学习搞好。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平时知识积累不够,力不从心,经常无法独立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上不去,由此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对学习产生厌倦或惧怕心理
期刊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今天我想就如何尽量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教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良好的性格    良好的性格是教师最重要的个性品质,它不仅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教师的良好性格主要包括:第一,公正无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