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校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以教师讲授为核心。这种模式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下降,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素质的培养以及能力的提高,是与新课程改革精神相违背的。
关键词:新课程;观念;价值取向;模式;助学案;激发热情
中图分类号:G423.07
面对新课程,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在新一轮课改浪潮中,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以下是我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些认识。
第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面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启动,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而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的,体现在教学上以死记硬背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导致“题海”战役和“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的标准。而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但同时,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准确了解学情,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是权威者,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启发学生,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最终由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体现了新课程体系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二、端正教育价值取向,形成科学评价标准
传统教育对学生来说是通过考试和名次来看学生的优劣,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发挥,造成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新课程则要求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学生的促进者,用多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评价促进发展的新的评价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建立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发展和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第三、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中心环节,也是课改的实践过程,而教学模式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材料导入。一个寓言故事、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则笑话都可以成为导入材料,对其经过处理加工,并赋予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和针对性,为我所用。材料导入以其形式新颖、语言幽默和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2、疑点导入。疑点、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识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并能让学生从思想上明辨是非。
3、热点导入。热点是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以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并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二)助学案要优化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1、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如果教师及时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助学案问题要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处于无拘无束,自由表达的环境,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精彩展示、小组讨论以及合作交流等方式来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创设活跃、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三)优化小结,激发热情
课堂小结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收尾阶段,是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的行为。完善、精要的小结,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让学生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1、优化教师结束语。好的结束语要求精要又便于记忆,概括教学内容的要领,形成新的学习动机;能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
2、让学生作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由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地調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良好效果。例如讲完“加强宏观调控”后,老师让学生作小结复述。一个同学总结为:市场对资源起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不是万能的,而且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所以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因而,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概括为“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
3、联系社会热点,学以致用。可以从学生身边、电视和报纸上获得事例,学生非常感兴趣,并能用所学知识理解、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课本回归生活。
其实,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过程也就是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学习方法去改造、完善自身学习方式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使学生在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学会求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觉悟和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意义深刻的革命,在新课改成功与否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为了取得这场革命的成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更新观念,锐意进取,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观念;价值取向;模式;助学案;激发热情
中图分类号:G423.07
面对新课程,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在新一轮课改浪潮中,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以下是我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些认识。
第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面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启动,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而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的,体现在教学上以死记硬背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导致“题海”战役和“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的标准。而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但同时,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准确了解学情,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是权威者,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启发学生,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最终由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体现了新课程体系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二、端正教育价值取向,形成科学评价标准
传统教育对学生来说是通过考试和名次来看学生的优劣,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发挥,造成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新课程则要求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学生的促进者,用多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评价促进发展的新的评价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建立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发展和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第三、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中心环节,也是课改的实践过程,而教学模式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材料导入。一个寓言故事、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则笑话都可以成为导入材料,对其经过处理加工,并赋予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和针对性,为我所用。材料导入以其形式新颖、语言幽默和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2、疑点导入。疑点、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识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并能让学生从思想上明辨是非。
3、热点导入。热点是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以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并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二)助学案要优化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1、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如果教师及时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助学案问题要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处于无拘无束,自由表达的环境,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精彩展示、小组讨论以及合作交流等方式来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创设活跃、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三)优化小结,激发热情
课堂小结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收尾阶段,是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的行为。完善、精要的小结,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让学生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1、优化教师结束语。好的结束语要求精要又便于记忆,概括教学内容的要领,形成新的学习动机;能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
2、让学生作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由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地調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良好效果。例如讲完“加强宏观调控”后,老师让学生作小结复述。一个同学总结为:市场对资源起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不是万能的,而且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所以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因而,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概括为“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
3、联系社会热点,学以致用。可以从学生身边、电视和报纸上获得事例,学生非常感兴趣,并能用所学知识理解、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课本回归生活。
其实,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过程也就是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学习方法去改造、完善自身学习方式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使学生在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学会求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觉悟和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意义深刻的革命,在新课改成功与否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为了取得这场革命的成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更新观念,锐意进取,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