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 言
金龙老师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冬季专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阅读教学忧思录》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把时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值得忧思的内容概括为“阅读目标的偏离”和“阅读主体的消亡”两个方面。这可以说是抓住了阅读教学问题的关键。然而品读再三,仍感意犹未尽。阅读教学的问题,绝不是这两个方面可以涵盖的,它应该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故不揣冒昧,狗尾续貂,略加补正如下。
忧思之三 阅读概念的模糊
阅读是什么?这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首先弄清的问题。要明确一个概念,必须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把握。对阅读的外延,有人认为它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有的认为它是“大脑接收外界视觉符号(文字、图表、公式、数字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过程”。前者视阅读为一种“行为”,后者视阅读为一个“过程”,提法不同,但实质是一致的,即都肯定阅读是人们通过视觉来完成的一种接收和加工信息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对阅读的外延的认识还是基本明确的。问题就出在对阅读的内涵的把握上。如果说阅读是一种“行为”,那么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行为?我们的认识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是模糊的。或者说,我们对此的认识虽然是清醒的,但在实际中却是背道而驰,也就是说,我们的认识和实际操作是相分离的。
其一,阅读是长期行为还是短期行为?林语堂先生认为:“今日所谈的是自由地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闲时的读书。”这就肯定了阅读不仅是在学校做学生要做的事,而且也是在社会上谋生要做的事。阅读是关乎每一个人的一生的,也就是说,阅读是长期的行为。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对学生在校学习时负责,而且要对他们将来的发展负责。通过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指导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为他们离校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阅读需要打下扎实的基础。
而现在一提到阅读,马上使人想到学生们在课堂上捧着书本听着老师讲解课文的情景,马上使人想到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类型,充斥阅读教学过程的尽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它的直接后果是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畸形儿”,不要说适应不了将来社会谋生的阅读需要,就是考上了高一级学校,也适应不了继续深造在阅读方面的需要。又有谁对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阅读行为所造成的恶果作过反省和检讨呢?
其二,阅读是自觉行为还是强制行为?林语堂先生认为:“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这才叫真正的读书,这才不失读书之本意。”这就是说,阅读是一种丝毫不带强制性的自觉自愿的行为。只有当人们意识到阅读对他们是真正有用的,是人生所需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阅读对于他们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有效果的。反之,如果人们尚未意识到阅读对于他的人生的重要性,而是迫于某种压力而不得不进行所谓“阅读”时,它的效果是极差的。因此,林语堂先生认为:“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
再来看看当今的中小学生的阅读,有几个人是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进行的?不管读了有用没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读,喜欢不喜欢读,课本上那二十几篇文章是非“消化”不可的,而且必须按人家事先定好的框框来回答提问,应付考试……试问:这样的阅读还有一点点的“自觉自愿”吗?这种“强制阅读”的后果是使一大批学生闻“阅读”而色变,从而远离以至拒绝阅读。这种情况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省吗?
其三,阅读是个人行为还是集体行为?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本来是个人自由的事,与任何人不相干”,“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万不可读……”这就是说,阅读是个人的行为而非集体的行为。一个人要读什么样的书,怎样去读,在什么时间读,读出什么“味”来,都可以由他自己来决定。没有必要几十个人读同一本书,用同样的读书方法,在同一时间内读,读出同一味道。
反观当今的中小学生阅读,一个班级好几十个人读的是同一本书,这就是课本,接受的是老师传授的同样的读书方法,而且连读书的时间也是统一规定的,还必须读出同样的“味”,这还有一点“个人行为”的影子吗?这种“集体阅读行为”的结果只是培养出了一个模子打造出来的一台台的阅读机器,从而扼杀了个人在阅读中的创造性。阅读教学到了这一步,真是罪莫大焉!
忧思之四 阅读方法的单调
阅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按照林语堂先生的见解,阅读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品味。“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而要“品”出阅读材料的“味”,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一人有一人的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也各异”。必须适应不同年龄的特征,“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二是重读。“凡是好书都值得重读。自己的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三是偷看。“以我所知国文好的学生,都是偷看几百万言的《三国》、《水浒》而来,决不是一学年读五六十页文选,国文会读好的。……好学的人,于书无所不窥,窥就是偷看。于书无所不偷看的人,大概学会成名”。四是入迷。即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到阅读中去。“古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于读书皆手不释卷,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五是求偶。即找到阅读材料中的知心朋友。“读书必须得力一家。……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境界”。六是独特。即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发表不同凡响的见解。“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分俗见,算一分进步”。七是博取。“尽量涉猎翻览,两年之中能大概把二十万元的书籍,随意翻览,知其书名作者内容大概,也就不愧一读书人了”。八是循序。即循序渐进。“读书必求深入,而欲求深入,非由兴趣相近者入手不可。学问是每每相关联的。一人找到一种有趣味的书,必定由一问题而引起其他问题,由看一本书而不得不去找关系的十几种书,如此循序渐进,自然可以升堂入室,研磨既久,门径自熟;或是发现问题,发明新义,更可触类旁通,广求博引,以证己说。如此一步一步深入,自可成名”。
然而,在当今的阅读教学中,所谓的阅读方法无非就是老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一家之言“喂”给学生,让学生强行记下,然后去死记硬背。记下来背出来了,考试时取得好分数了,阅读教学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样偏执狭隘的阅读方法被林语堂先生斥之为“记问之学”——“书上怎么说,你便怎么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这种记问之学的结果是与阅读者及其指导者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有一首顺口溜“上课记笔记,作业抄笔记,复习背笔记,考后全忘记”,便是对这种“死记硬背”的单调的阅读方法及其后果的形象概括。
忧思之五 阅读范围的狭窄
一个人阅读的范围到底以多少为度?这似乎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尽量多读一点为好。“一方面要几种精读,一方面也要尽量涉猎翻览”。叶圣陶先生谈到学生的阅读时也指出:“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及选文之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些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的略读。如果只注重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只做得一半。”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的是精读的文章,光靠读几本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外阅读大量的略读文章来补充,这已是前辈们在阅读范围方面的共识。
金龙老师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冬季专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阅读教学忧思录》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把时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值得忧思的内容概括为“阅读目标的偏离”和“阅读主体的消亡”两个方面。这可以说是抓住了阅读教学问题的关键。然而品读再三,仍感意犹未尽。阅读教学的问题,绝不是这两个方面可以涵盖的,它应该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故不揣冒昧,狗尾续貂,略加补正如下。
忧思之三 阅读概念的模糊
阅读是什么?这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首先弄清的问题。要明确一个概念,必须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把握。对阅读的外延,有人认为它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有的认为它是“大脑接收外界视觉符号(文字、图表、公式、数字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过程”。前者视阅读为一种“行为”,后者视阅读为一个“过程”,提法不同,但实质是一致的,即都肯定阅读是人们通过视觉来完成的一种接收和加工信息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对阅读的外延的认识还是基本明确的。问题就出在对阅读的内涵的把握上。如果说阅读是一种“行为”,那么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行为?我们的认识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是模糊的。或者说,我们对此的认识虽然是清醒的,但在实际中却是背道而驰,也就是说,我们的认识和实际操作是相分离的。
其一,阅读是长期行为还是短期行为?林语堂先生认为:“今日所谈的是自由地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闲时的读书。”这就肯定了阅读不仅是在学校做学生要做的事,而且也是在社会上谋生要做的事。阅读是关乎每一个人的一生的,也就是说,阅读是长期的行为。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对学生在校学习时负责,而且要对他们将来的发展负责。通过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指导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为他们离校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阅读需要打下扎实的基础。
而现在一提到阅读,马上使人想到学生们在课堂上捧着书本听着老师讲解课文的情景,马上使人想到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类型,充斥阅读教学过程的尽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它的直接后果是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畸形儿”,不要说适应不了将来社会谋生的阅读需要,就是考上了高一级学校,也适应不了继续深造在阅读方面的需要。又有谁对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阅读行为所造成的恶果作过反省和检讨呢?
其二,阅读是自觉行为还是强制行为?林语堂先生认为:“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这才叫真正的读书,这才不失读书之本意。”这就是说,阅读是一种丝毫不带强制性的自觉自愿的行为。只有当人们意识到阅读对他们是真正有用的,是人生所需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阅读对于他们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有效果的。反之,如果人们尚未意识到阅读对于他的人生的重要性,而是迫于某种压力而不得不进行所谓“阅读”时,它的效果是极差的。因此,林语堂先生认为:“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
再来看看当今的中小学生的阅读,有几个人是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进行的?不管读了有用没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读,喜欢不喜欢读,课本上那二十几篇文章是非“消化”不可的,而且必须按人家事先定好的框框来回答提问,应付考试……试问:这样的阅读还有一点点的“自觉自愿”吗?这种“强制阅读”的后果是使一大批学生闻“阅读”而色变,从而远离以至拒绝阅读。这种情况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省吗?
其三,阅读是个人行为还是集体行为?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本来是个人自由的事,与任何人不相干”,“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万不可读……”这就是说,阅读是个人的行为而非集体的行为。一个人要读什么样的书,怎样去读,在什么时间读,读出什么“味”来,都可以由他自己来决定。没有必要几十个人读同一本书,用同样的读书方法,在同一时间内读,读出同一味道。
反观当今的中小学生阅读,一个班级好几十个人读的是同一本书,这就是课本,接受的是老师传授的同样的读书方法,而且连读书的时间也是统一规定的,还必须读出同样的“味”,这还有一点“个人行为”的影子吗?这种“集体阅读行为”的结果只是培养出了一个模子打造出来的一台台的阅读机器,从而扼杀了个人在阅读中的创造性。阅读教学到了这一步,真是罪莫大焉!
忧思之四 阅读方法的单调
阅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按照林语堂先生的见解,阅读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品味。“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而要“品”出阅读材料的“味”,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一人有一人的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也各异”。必须适应不同年龄的特征,“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二是重读。“凡是好书都值得重读。自己的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三是偷看。“以我所知国文好的学生,都是偷看几百万言的《三国》、《水浒》而来,决不是一学年读五六十页文选,国文会读好的。……好学的人,于书无所不窥,窥就是偷看。于书无所不偷看的人,大概学会成名”。四是入迷。即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到阅读中去。“古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于读书皆手不释卷,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五是求偶。即找到阅读材料中的知心朋友。“读书必须得力一家。……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境界”。六是独特。即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发表不同凡响的见解。“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分俗见,算一分进步”。七是博取。“尽量涉猎翻览,两年之中能大概把二十万元的书籍,随意翻览,知其书名作者内容大概,也就不愧一读书人了”。八是循序。即循序渐进。“读书必求深入,而欲求深入,非由兴趣相近者入手不可。学问是每每相关联的。一人找到一种有趣味的书,必定由一问题而引起其他问题,由看一本书而不得不去找关系的十几种书,如此循序渐进,自然可以升堂入室,研磨既久,门径自熟;或是发现问题,发明新义,更可触类旁通,广求博引,以证己说。如此一步一步深入,自可成名”。
然而,在当今的阅读教学中,所谓的阅读方法无非就是老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一家之言“喂”给学生,让学生强行记下,然后去死记硬背。记下来背出来了,考试时取得好分数了,阅读教学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样偏执狭隘的阅读方法被林语堂先生斥之为“记问之学”——“书上怎么说,你便怎么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这种记问之学的结果是与阅读者及其指导者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有一首顺口溜“上课记笔记,作业抄笔记,复习背笔记,考后全忘记”,便是对这种“死记硬背”的单调的阅读方法及其后果的形象概括。
忧思之五 阅读范围的狭窄
一个人阅读的范围到底以多少为度?这似乎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尽量多读一点为好。“一方面要几种精读,一方面也要尽量涉猎翻览”。叶圣陶先生谈到学生的阅读时也指出:“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及选文之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些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的略读。如果只注重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只做得一半。”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的是精读的文章,光靠读几本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外阅读大量的略读文章来补充,这已是前辈们在阅读范围方面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