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康复操配合川芎嗪治疗脑梗死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99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中风康复操配合川芎嗪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川芎嗪治疗,对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风康复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結果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观察组患者选用中风康复操配合川芎嗪治疗1个疗程后,其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单纯使用川芎嗪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选用中风康复操联合川芎嗪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的复原,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操;川芎嗪;联合;治疗
  
  
  脑梗死是目前临床上对人体健康威胁较大的疾病之一。据有关报道提示,最近几年来,我国脑梗死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1]。当前临床上治疗脑梗死的药物主要包括抗凝剂、神经保护剂、溶栓剂等,但由于其溶栓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在应用方面的效果有待考察。有文献提示,选用相关中草药提取试剂治疗脑梗死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以川芎嗪效果更为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清除人体氧自由基,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起到溶解血栓的作用[2]。但同样也有报道提示,将中风康复操与川芎嗪联合治疗脑梗死更优[3]。基于此,为进一步明确中风康复操联合川芎嗪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证实为脑梗死,且符合全国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在59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64.7±0.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在60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66.3±0.4)岁。入选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注射治疗,在80mg川芎嗪注射液中加入3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2周为1个疗程。
  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风康复操治疗,取患者坐位,分开双足,保持与其肩部同宽的长度,嘱患者双手均握拳,放置于大腿上方,头部则缓慢向其左右两侧弯曲5到10次左右,然后自头部由上至下转动5到10次。嘱患者双手握拳,缓慢向前伸手,保持上半身微微向前端部分倾斜,尽可能使其双拳能够与地面接触,复原上半身,双手上举,上身后仰,循环操作5到10次,后上半身朝左、右两侧反复转动5到10次。使其背部与双手均向前伸展,上身部分向前方转动,而后先往左,站起后复原,反复操作5到10次。使其臀部离开座椅,起身,站起,保持双腿弯曲,循环5到10次。取其仰卧位,两手互相交错,放置于其腹部部分,双腿保持弯曲,稍抬高臀部,后复原,循环操作5到10次。每日1次,每次30min左右,同样以2周作为1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使用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4]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价,包括上、下肢的运动情况,共计40项,总分100分,总分在50分以下,则视为严重性运动障碍,评分在50到84分之间,则视为明显运动障碍,85到95分之间则为中度运动障碍,96到99分之间则为轻度运动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 )表示,对比进行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情况并无显著差异(P>0.05),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使用联合治疗的观察组FMA评分为(62.14±12.34)分,显著高于单纯使用川芎嗪注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对比情况( ,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0 26.77±6.47 62.14±12.34
  对照组 50 28.69±7.12 41.69±11.14
  t - 1.214 18.471
  P - P>0.05 P<0.05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最为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便为肢体活动障碍,通常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其生活不能自理,社会活动参与能力降低,运动功能减弱。目前对脑梗死患者回归社会的研究属于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5]。旨在优化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脑梗死患者的肢体活动障碍主要由其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引起,其肌力能力的降低同样也是由其运动神经障碍所致。而中风康复操的主要治疗原理遵循整体与局部的原则,充分考虑人体关节与其穴位之间的联系,采取强化锻炼的形式,避免应用传统单一行走锻炼的康复方式,拓展了肢体运动范围,避免了关节粘连现象的产生。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避免血栓的形成,进一步促使患者病理组织的恢复,优化患者机体的适应能力,防止肌肉萎缩现象的产生。而川芎嗪则是从中草药物根茎中所提取的有效药物成分,能够有效改善人体的微循环,增强其脑部的血液流量,同时有其较好的降压作用[6]。选用中风康复操配合川芎嗪治疗对脑梗死的康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观察组患者选用中风康复操配合川芎嗪治疗1个疗程后,其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单纯使用川芎嗪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选用中风康复操联合川芎嗪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的复原。
  综上,脑梗死患者其中枢神经系统在受到损害后,同样具备功能与结构上的重塑性,能够通过不断强化训练加以巩固与强化。对脑梗死患者应用中风操配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促使其运动功能的早日恢复,另一方面,能够改善患者脑部的血运状况,强化人体的微循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桑林,金亚香,史勇,张洪侠.中风康复操配合川芎嗪治疗脑梗死4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0:4034-4035.
  [2]赵丽霞,刘安昌,刘向红,等.川芎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5:3146-3148.
  [3]孟继民,刘忠和,姜涛,等.中风康复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105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01:64-65.
  [4]曹纤.针刺结合康复在中风恢复期的临床应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5]高俊鹏.中医药在中风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05:316-318.
  [6]阎怀士,郑海燕,武传凤,等.中风康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恢复期4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05:33-3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差异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应用不同术式治疗腹股沟疝患者132例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方面(C组>A组>B组)三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1),在医疗费用方面(C组>B组>A组)三组相较有差异性(P<0.05),而在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方面(A组>B组>C组)三组相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方法:采用ELSIA免疫法.结果:见1~2表.农村的学龄前儿童表面抗原(以下用HBsAg表示)阳性率为1.92%,表面抗体(以下用HBsAb表示,也称为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70.19%;城镇的学龄前儿童HBsAg阳性率为1.44%,HBsAb阳性率为76.44%.结论:城镇学龄前儿童HBsAg阳性率要低于农村学龄前儿童HBsAg阳性率,而保
期刊
摘要:目的:对运动平板试验展开讨论,观察该试验对冠脉多支病变在PCI治疗中的指导价值,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临床症状与冠脉多支病变相似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经临床检查,发现60例患者在2个月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以及冠脉造影检查。本研究主要是以冠脉造影结果作为标准,判断运动平板试验的检查结果是否相符,总结运动平板试验对冠脉多支病变在PCI治疗中的指导是否能够取得较大的积极意义。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性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18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脑梗死患者共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重型患者21例,中型患者40例,轻型患者39例,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18含量,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1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型和重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有针对性的提高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月份住院患者病志30份;5月份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根据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指导原则》及其他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及医药类书籍对其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30份病志中,使用药物不正确者占3.3%;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者占6.7%;5月份全院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辅助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接受晚期宫颈癌治疗的4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FP方案(氟尿嘧啶联合顺铂)辅助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TP方案(紫杉醇联合顺铂)辅助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的总缓解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缓解率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优质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126例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之后,观察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率(96.82%)明显高于对照组(69.84%),且患者满意度(98.
期刊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感染(以下简称院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院感发生增加了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浪费了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本文从院感常见原因、感染部位、感染率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的分析了院感的现状,并分别从医院管理者、医务工作者以及患者与家属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医院感染;护理;医院管理       院感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其感染人群可以是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临床研究,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提供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的疗效进行全面观察。结果:观察的11例患者在输注充质干细胞治疗前后血常规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的血常规检测可看出血清水平明显降低、淋巴细胞数比值上升、输血时间间隔延长以及调节性T细胞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智能负压创面引流治疗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游离植皮术后的应用。方法 采用智能负压引流术治疗20例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行游离植皮术患者,敷料覆盖创面后,间歇维持负压7天,去除敷料行二期游离植皮术,植皮术后持续负压吸引10天。结果 20例患者中11例经过智能创面负压引流1个疗程治疗后行游离植皮,植皮部分全部成活,7例患者经过智能创面负压引流2个疗程治疗后行游离植皮,植皮部分全部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