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哭着禁枪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w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总统奥巴马又哭了,他身后也有人动情地落泪……
  1月5日,奥巴马在白宫东厅谈论美国政府推出新的控枪措施时,又提及了2012年圣诞节前发生的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他说,“每次我想起那些孩子都痛苦不已,在芝加哥街头也每天发生这样的事情”。说到这里,奥巴马的眼泪开始流了下来。
  那次枪击案后的日子,被奥巴马称为他总统任期内最难过的时候。案件导致28人丧生,仅次于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枪击案的33名遇难者。那年12月14日,奥巴马泪洒白宫。他说:“过去几年我们经历了太多这种悲剧,每次我得知消息,我的反应不是作为总统,而是作为父母。我知道美国所有的父母都跟我一样悲痛欲绝……”
  奥巴马的眼泪并没阻止类似悲剧的不断发生。不久前,俄勒冈州一所社区学院又发枪击案,造成13人死亡。奥巴马叹道,在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一个每隔几个月就目睹如此惨剧的发达国家”。
  面对此情此景,地球人都在问:美国到底怎么了?美国总统总不能一味徒叹无奈,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现在,美国总统终于对症下药了。1月4日,奥巴马绕过国会,颁布行政命令控枪。首先是从卖家来控:所有枪支零售商均须获得许可;其次是从买家来控:通过信息资源共享、零售商配合、增加检查人员等举措严防精神病人拥有枪支。
  细察之下,这些措施没有太多新意,执行起来多有联邦与地方各说各话和法理模糊之处。恕我直言,奥巴马此举多半意在卸任前为自己曾做出的控枪承诺有个交待,那眼泪掉得可谓五味杂陈,既有怜惜年轻生命夭折的悲情,亦有壮志未酬的伤感,还有捉襟见肘的无奈。
  奥巴马入主白宫7年来,眼见他的头发花白了许多。当年的他何等意气风发,一直发誓“想大事,干大事”的他终于发现无力改变“华盛顿政治文化”。在还有一年光景的情形下,心有不甘的奥巴马最为惦念的或许便是,在最后的白宫岁月中,他将为美国留下怎样的政治遗产。
  接连不断的枪案悲剧撕咬着最为原始的人性亲情,枪口下一个个无辜的生命玷污着美国高举的“人权”大旗,高度发达的媒体展现了一个截然对立的极化社会。然而,严酷的事实是,在美国这样的悲剧注定仍将接连不断,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用说几滴眼泪。
  因为,这是一个有着宿命般无奈的美国式悲剧。
  所有枪击血案发生后,公众多会被告知作案者精神不健全。这是一个多少会令公众“理解”的理由,却又是一个极模糊的陈述。人是情感动物,精神健全与否从来都是种相对状态。枪在人手中,任何一个平时看起来很正常的人在失态时都可能抄枪发泄。在有着三亿条枪的美国社会,这是防不胜防的事。更不用说诸多犯案者动机中有着微妙的政治、经济或宗教等因素。奥巴马控枪之举,充其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些悲剧。
  就像在风车面前骑瘦马、舞长枪的唐吉诃德一样,奥巴马的控枪之举之所以显得苍白,是因为他所面对的是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枪文化和枪文化背后的利益集团。那些有着不知多少幕后交易的国会议员以保护宪法自居,张口就拿宪法第二修正案说事儿,而奥巴马们根本不敢提宪法第二修正案,因为那根本就是座谁都搬不动的巨峰,它的背后又有着美国赖以立国的“自由”“民主”“人权”等理念的支撑。
  这是一个谁都无法解套的怪圈。这就是美国。
  哭了也就哭了,区别仅仅在于这哭有几个意思。
  悲剧仍将发生。“枪不杀人,人杀人”。怎么说都有理。共和党人的这一辩驳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问题是,美国管得了人吗?
其他文献
严幼韵,摄于1933年前后1929年,杨光泩与严幼韵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婚礼。  她和杨光泩的婚礼轰动上海滩,后与顾维钧共度26年  严幼韵,这位109岁高龄的女性,如今生活在美国纽约。她的家里总是高朋满座,充满欢声笑语。友人们喜欢听她讲故事,因为她的每一段经历都堪称传奇。她一生有着独特的人生际遇:上海滩有名的“84小姐”、抗战时期的外交官夫人、联合国最早的礼宾官、外交家顾维钧的晚年伴侣,同时还是五
马克·列伊博维奇真是个胆大包天的人。他在华盛顿做政治记者17年,详细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近期,他将这些第一手猛料汇集成书——《真实世界的纸牌屋》,可把白宫权贵和媒体得罪了遍。  书还没出版时,华盛顿的大人物们就奔走相问:“你知道马克书里都写了谁吗?”人人都希望列伊博维奇不要写到自己;但如果真没写到,他们又会无比失落——这意味着在华盛顿,你只是个无名小卒。  两场葬礼贯穿了这本书的始终。开篇是2
关塔那摩监狱。2013年,美国民众举行抗议活动,要求关闭关塔那摩监狱。  关塔那摩,已经成了虐囚、秘密审判的代名词。最近,《关塔那摩日记》一书在欧美十几个国家出版,并登上了《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媒体的畅销书排行榜。这本书出自在押犯穆罕默德·乌尔德·萨拉希之手,是第一部以亲历角度介绍该监狱的作品,为读者“揭開了美国政府竭力遮掩了13年的世界”。从手稿到出版,历经了10年时间,有2500多处
爱尔兰西部有悠久的民间文化,当地乡村有一棵山楂树,传说仙子在此驻留,广受人们喜爱,是许多爱尔兰儿童的幻想启蒙地。当地政府曾计划修一条公路,需要砍掉这棵山楂树。消息一出,工程方、文化界、当地居民展开激烈辩论,从项目进程和工程细节估算,到“仙子飞过公路的可能性”“仙子是否可以从地下绕过公路”,吵成一团。最终,多半居民和文化名流决定“站在小仙子一边”,让公路为树改道。因此,建设项目推迟10年,直到最近才
即便此前已有心理准备,《盗墓笔记》和《鬼吹灯》改编成影视剧的盛况,还是让人意外。6月12日《盗墓笔记》电视剧在网上开播,10月1日、12月18日分别改编自《鬼吹灯》的《九层妖塔》《寻龙诀》也将登陆大银幕,还有那些没有确定档期的……大制片公司争抢版权,大笔资金投入制作,这在内地文学界,是绝无仅有的事。  笔者曾不止一次地琢磨过:在《鬼吹灯》开了盗墓小说先河之后,同类小说满坑满谷,为什么唯独《盗墓笔记
1977年,20岁出头的我被派往非洲中部国家乍得。这是个1960年才摆脱法国殖民统治的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卫生条件也很恶劣。再加上乍得十分炎热,疟疾、霍乱等疾病肆虐。人生地不熟,第一次驻外的我难免有些紧张。  结果到乍得第三天,我就碰上当地的武装冲突。那段时间,乍得几个武装组织你争我斗,百姓苦不堪言。但外交官不能言苦,只能克服种种困难坚守岗位。使馆20多号人总不能因为打仗没饭吃吧?为了改
近日,为了防止商业区停车位被无故占用,英国部分地区的市政机构推出一项奇特法规,规定每日18点后禁止在商业区停车。此外,该法规还把在公共场合大声放音乐、玩滑板、饮酒等也列入违法行为。市政机构的官员称,这些行为与随地吐痰、当街乞讨一样,都属于破坏社会文明的行为,需要得到规范。但批评者称,这一法规矫枉过正,试图对民众进行强制性的道德教育,实则干预了民众的自由。
14岁的以色列姑娘索菲亚决心改变家里的贫困局面,报名参加了模特海选,被推荐去法国试镜。闲逛在巴黎蒙田大道时,索菲亚走进了迪奥店。迪奥首席设计师拉夫·西蒙斯正在店里,一眼就发现索菲亚天资出众,留下了她的联系方式。几个月后,索菲亚收到了一份迪奧公司价值17万英镑(约合164万元人民币)、为期两年的模特合同。她一夜之间从穷孩子变身模特新秀。她的梦想是努力赚钱,为妈妈换一套大点的房子。
王世英,原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山西省长、省委书记,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他1924年参加革命,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可是生前并没有获得很高的军职和官职。然而,王世英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正厅第一排,与朱德、彭德怀同列。人们称他“党内海瑞”,很多研究党史的人,更是对他的经历充满好奇。  王世英是上世纪30年代中共特科(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的简称)的重要成员,曾任中共上海中央执行局
人物简介:高铭,作家,生于北京。代表作《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人人都能梦的解析》《催眠师手记》等。  高铭好奇心重,喜欢刨根问底,他曾花了4年多的时间接触病人,发表了被誉为“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火了,因为它打开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很多人看得背脊发凉,因为他们在疯子的世界里找到了认同。时隔几年,《催眠师手记》出版,再次赢得关注。  在北京海淀区的一家咖啡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