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赋权增能研究的现实问题与突破路径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师赋权增能研究主要从权力分配、专业发展和自我认知三个维度展开,但存在概念认识不清、理论基础不明、模型构建失范、应用指向失调等问题.重新审视教师赋权增能的理论基础发现,教师赋权增能应由“赋权”和“增能”两个维度构成,核心要素包含专业自主权、专业发展权、参与决策权和自我效能感等四个方面.未来教师赋权增能的理论研究应在“增能”方面重点着力,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为核心的技术赋能是一种可行的突破路径.
其他文献
收入分配问题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紧密相连,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生活幸福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基于这个初心和使命,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努力探索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以造福于中国人民.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仍面临许多复杂问题,深入总结和梳理党的收入分配理论脉络与实践轨迹,对于探索新时代、新阶段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深入学习党史,深刻领悟党领导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文学界和媒体都极为关注中国战场的书写.尾崎士郎亦被中央公论社派往中国进行现地观察与写作.出发前尾崎将写作基调定为"爱国热情",这决定了其对中国的书写是很难客观的.尾崎试图以近代战胜前近代的逻辑构建中国及中国国民的可征服性,这暴露了日本"近代文明观"中民主意识缺失的状况.在现地报告和纪行文中,尾崎将"电车""工厂""民族"等文明的表象作为判断中国近代化程度的标识,这背后隐含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试图与西洋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一决高下的文化自卑心理.尾崎在对中国战场进行书写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的理性选择.人的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衡量城镇化质量的核心指标.对照“人的现代化”内涵及其实现条件,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公共空间意识培育滞后,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精神文明建设短板;城镇就业有效供给不足,人的自我发展缺乏坚实的产业支撑;“同城不同权”问题尚存,和谐社会关系形成的制度供给有待增强;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保障能力亟待提升.据此,促进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条
本文以第三空间理论、创伤理论为基础,探究石川达三战争题材作品中充满差异性、复杂性的"间性空间",在这类空间中,作者对战争中、战争后主体的"心理创伤""道德创伤"及"身份创伤"进行描绘,表现出残酷的战场对人肉体和心理的直接冲击;战争侵略者对"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对"自我"的质疑,一定程度上帮助社会实现了对战争空间和参战者身份的复原.作者对"间性空间"的构建并据此展开的叙事,体现出作者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为了考察自然联结对高中生学业倦怠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名高中生进度调查,结果发现:(1)自然联结与主观活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主观活力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2)自然联结对高中生学业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然联结可以通过主观活力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学业倦怠产生影响.研究认为,在城镇化日益加速的今天,通过增强高中生与自然的联结,提高其与自然的联结感是预防高中生学业倦怠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智能化时代,高等教育课程现代化的内涵发生变迁,呈现出混合智能化、显著个性化、强势综合化等特征.结合智能化时代背景与高等教育课程实际进行分析发现,智能科学技术的不断渗透以及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导向,是促进高等教育课程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利用智能化时代的教育政策优势、教育技术优势和教育生态优势,引领高等教育课程理念现代化、促进高等教育课程内容现代化、推动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现代化,是高等教育课程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维护人类整体价值和长远利益而提出的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主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其中音乐类“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非遗”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信阳是著名的“歌舞之乡”,音乐类“非遗”项目众多,但总体传承发展水平不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产品”不够精细,内容相对单一,创新水平低;宣传推广、开发利用不够,与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结合不紧密;各县区同类“非遗”项目各自为战,没能突出项目的整体实力.基于此,文章提
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法益保护理念的微转型、宽严相济政策的新发展、单位犯罪本质的再认识等还为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提供了正当性支撑.然而,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能否顺利进行还受制于侦诉衔接是否顺畅.侦诉衔接不畅严重弱化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功能.从深层次来看,侦诉衔接不畅的原因主要在于当前“流水线型司法”体制的固有弊端.要有效破解侦诉衔接不畅的问题,可尝试转向“问题解决型司法”模式,构建以支持型监督为核心要素的侦诉协作关系,妥善解决排除合理怀疑的问题.
青年施莱尔马赫的《论宗教》的历史背景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与传统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新义派领袖斯伯丁对《论宗教》的写作具有关键性作用.施莱尔马赫初到柏林期间即与斯伯丁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视后者为其精神导师.通过对斯伯丁于1797年完成的《宗教,一件人类的事业》与施莱尔马赫两年后完成的《论宗教》的比较,发现两部著作无论是在写作对象、写作风格,还是在关键术语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二者在两个关键主题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两个主题分别是:实在是一个活生生的关联系统;宗教必然是社会性的、实证性的.前者是他
共识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西方共识观念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在近代及以前,西方的一些研究者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研究中建构了社会共识观念,其认为社会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基于人们对社会共同体具有共同的、一致的认识和主张,即共识.现代以来,西方的一些研究者从社会结构与功能的视角和社会民主发展的视角深入探讨社会中共识的建构问题,探讨了社会演进中共识的基础理论问题,其代表性的思想观点是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论和哈贝马斯的交往共识理论.可以说,对社会中共识问题和共识观念的建构问题的研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