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本论文以族群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对水城县所选定的调查点进行了全面的走访调研,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彝族火把节对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所起到的作用,笔者还对水城县新街乡、化乐乡等区域的彝族进行了个案采访,主要系统研究了火把节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族群意识语境下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所发挥的作用;文化认同视域下火把节对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所起到的功能;以及火把节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等视野进行分析。
【关键词】:族群意识;民族文化认同;民族关系和谐
一、彝族火把节在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困境
(一)彝族火把节文化交流的影响力不够
“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影响和吸收,是异质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1]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打破了地域环境的束缚,促进了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水城县的彝族火把节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媒介,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将凸显出特有的文化价值与功能,但是一般去参加火把节的都是本地的群众。其一:交流与发展、创新上不够。其二:人们对火把节的历史根源了解不够。其三:缺少外地人的参与,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宣传效果的不足。
(二)“文化空间”的单条腿生存。
文化空间均衡化发展理念是指按照类属关系把火把节将其均衡化并用来量化彝族火把节在社会传播态势的科学化发展理念。”当一部分人参加火把节以后,只是对火把节的表现形式很是了解和熟悉,但是对火把节的历史知识的忽视,从而会使其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失去平衡。更为重要的是部分人参与火把节仪式以后,在自身尚未熟练掌握情况下,进行对外传播,而且在传播和推广过程中对理论的传播太少。
(三)文化理解异化与本质误读。
文化理解异化与本质误读即参与者在参与火把节仪式中只重视它的形式,而自己对它本身所涵盖的文化内涵了解甚少,从而使参与者对彝族火把节的内涵产生了一种文化本质误读现象。[2]所以,在参与者在参加火把节之前如不加以文化方面的理解将会出现文化理解异化与本质误读现象。目前,水城县彝族火把节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文化素养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二、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对策
(一)强调彝族火把节文化交流效应
水城县彝族火把节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媒介,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将凸显出特有的文化价值与功能,具体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交流与发展、创新。
交流易发展、创新。彝族火把节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也应该和其他民族的拳术进行互相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发现对方的优势点外化自我劣势、吸收其优势为己所融,在不断相互融合、弥补的彼此交流演绎中进行文化发展与创新。
在这种不断的文化融合、替换与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促进我国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3]
其二,文化立足点与社会化进程。
(李XX 访谈资料)
……彝族舞蹈本是用彝族文化的思想,传统文化,来提纯彝族舞蹈的高度,然后,用这种思想高度成为一种系统化的东西,这样使得彝族舞蹈有了一种文化的含金量,这样说明与其他门类相比较而言,或者传承过程中,立足点、文化点比较高一点。另外,这样使它符合社会化的进程……
因此,优化彝族火把节的文化交流效应,对于促进地域民族文化的融合、创新以及升华文化的立足点及社会化进程都能起到催化功效。且为构建水城县的 “和谐、平等、团结与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亦能提供重要的民族文化核心力量。
(二)優化彝族火把节多样化文化传播机制
迄今为止,彝族火把节的传播路径主要有地方电视台、网络等为媒介空间的文化传播机制。尽管传播路径凸显多元化,但其效果却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为网络式相对存在缺憾,其它诸多文化传播机制优势与劣势参差不齐。因此,要想保持火把节传播机制的均衡多样化发展,传播路径需亟待优化。优化点之一,让网络虚拟传播与参与这个活动本身的人们,进行话语流通,促使彝族火把节与本质的统一化。[4]
总之,优化多样化文化传播机制,既能提高优势互补效应,又能使火把节在多样化的传播媒介中和谐均衡的传播与发展,从而为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主导力量。
(三)注重彝族火把节双重文化本质释读与整合
“伴随着多元一体化世界的感召,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技击性与艺术性表现愈发显著,从而为传统与现代的生命灌入新生力量。但在同一时代语境下,具有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受众,在两种文化本是一体化理解上却产生背离现象”。[1]
基于此,注重传统与现代双重文化本质的解读与整合顺应时代发展的所需。在此,我建议在传统与现代中,使两者真正地走向在一般中维持特殊,在特殊中体现一般的科学持续化的发展模态,进而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真正地进行当今话语谱系,使各个民族的关系在这种对话中彰显“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的理念。
(四)扩大政府对彝族火把节的行政管理力度
首先,政府构建和谐的分管体系。以政府即国家文化局等为主体,并以“活态文化”在派别中所处地位的主与辅而成立社团聚集体系。此种管理体系需以定期的工考与科学化管理予以优化。[5]其核心在于政府要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交流投入先进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加大政府对大众传媒等传播机构的推介。
其次,提高火把节的社会认可度。政府在提升彝族火把節的社会感召力时,加强自我职能功效的应运。在此基础之上,在一些具有社会属性的传播媒介为传统文化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国各个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结语
本论文通过对水城县彝族火把节发展的困境,人们对彝族火把节的认知态度调查,彝族火把节对于维系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分析,民族文化认同视域下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文化认同视域中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以及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对策进行研究,认为彝族火把节对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具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其研究结论如下:
(一)水城县的人们对彝族火把节的文化认知因素主要有对彝族火把节的了解、火把节当中穿戴的民族服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彝族火把节与民族文化、受众的自我意识互为一体;彝族火把节的价值功能主要表现在生活质量、感情交流、心理健康、相互了解、社会安定与和谐方面,这种价值功能因子对于促进汉彝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们对汉彝民族的传统节日认同程度较高,基于彝汉民族交流的通用的是汉语,进一步说明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这种文化认同彰显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多元一体化发展;当地群众对彝族火把节的认同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是水城县人民对彝族文化普及度认知的主要表现;彝族火把节作为文化媒介要想立足于多元文化发展而不衰,必须寻找文化延续的空间;彝族火把节的“族际互动”与政府开展彝族火把节活动构成了水城县人民对彝族火把节促进社会和谐的认知。
(二)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对策为:强调彝族火把节的文化交流效应;优化火把节多样化文化传播机制;注重彝族火把节的双重文化本质释读、整合与扩大政府对彝族火把节的行政管理力度。
注释:
[1]刘尧汉.《卢央著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尧汉.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3]郭东风.彝族建筑文化探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4]朱崇先.彝族典籍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5]何雪松.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邱印(1989-),女,汉族,贵州毕节人,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
【摘要】:本论文以族群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对水城县所选定的调查点进行了全面的走访调研,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彝族火把节对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所起到的作用,笔者还对水城县新街乡、化乐乡等区域的彝族进行了个案采访,主要系统研究了火把节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族群意识语境下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所发挥的作用;文化认同视域下火把节对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所起到的功能;以及火把节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等视野进行分析。
【关键词】:族群意识;民族文化认同;民族关系和谐
一、彝族火把节在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困境
(一)彝族火把节文化交流的影响力不够
“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影响和吸收,是异质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1]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打破了地域环境的束缚,促进了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水城县的彝族火把节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媒介,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将凸显出特有的文化价值与功能,但是一般去参加火把节的都是本地的群众。其一:交流与发展、创新上不够。其二:人们对火把节的历史根源了解不够。其三:缺少外地人的参与,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宣传效果的不足。
(二)“文化空间”的单条腿生存。
文化空间均衡化发展理念是指按照类属关系把火把节将其均衡化并用来量化彝族火把节在社会传播态势的科学化发展理念。”当一部分人参加火把节以后,只是对火把节的表现形式很是了解和熟悉,但是对火把节的历史知识的忽视,从而会使其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失去平衡。更为重要的是部分人参与火把节仪式以后,在自身尚未熟练掌握情况下,进行对外传播,而且在传播和推广过程中对理论的传播太少。
(三)文化理解异化与本质误读。
文化理解异化与本质误读即参与者在参与火把节仪式中只重视它的形式,而自己对它本身所涵盖的文化内涵了解甚少,从而使参与者对彝族火把节的内涵产生了一种文化本质误读现象。[2]所以,在参与者在参加火把节之前如不加以文化方面的理解将会出现文化理解异化与本质误读现象。目前,水城县彝族火把节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文化素养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二、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对策
(一)强调彝族火把节文化交流效应
水城县彝族火把节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媒介,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将凸显出特有的文化价值与功能,具体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交流与发展、创新。
交流易发展、创新。彝族火把节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也应该和其他民族的拳术进行互相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发现对方的优势点外化自我劣势、吸收其优势为己所融,在不断相互融合、弥补的彼此交流演绎中进行文化发展与创新。
在这种不断的文化融合、替换与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促进我国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3]
其二,文化立足点与社会化进程。
(李XX 访谈资料)
……彝族舞蹈本是用彝族文化的思想,传统文化,来提纯彝族舞蹈的高度,然后,用这种思想高度成为一种系统化的东西,这样使得彝族舞蹈有了一种文化的含金量,这样说明与其他门类相比较而言,或者传承过程中,立足点、文化点比较高一点。另外,这样使它符合社会化的进程……
因此,优化彝族火把节的文化交流效应,对于促进地域民族文化的融合、创新以及升华文化的立足点及社会化进程都能起到催化功效。且为构建水城县的 “和谐、平等、团结与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亦能提供重要的民族文化核心力量。
(二)優化彝族火把节多样化文化传播机制
迄今为止,彝族火把节的传播路径主要有地方电视台、网络等为媒介空间的文化传播机制。尽管传播路径凸显多元化,但其效果却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为网络式相对存在缺憾,其它诸多文化传播机制优势与劣势参差不齐。因此,要想保持火把节传播机制的均衡多样化发展,传播路径需亟待优化。优化点之一,让网络虚拟传播与参与这个活动本身的人们,进行话语流通,促使彝族火把节与本质的统一化。[4]
总之,优化多样化文化传播机制,既能提高优势互补效应,又能使火把节在多样化的传播媒介中和谐均衡的传播与发展,从而为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主导力量。
(三)注重彝族火把节双重文化本质释读与整合
“伴随着多元一体化世界的感召,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技击性与艺术性表现愈发显著,从而为传统与现代的生命灌入新生力量。但在同一时代语境下,具有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受众,在两种文化本是一体化理解上却产生背离现象”。[1]
基于此,注重传统与现代双重文化本质的解读与整合顺应时代发展的所需。在此,我建议在传统与现代中,使两者真正地走向在一般中维持特殊,在特殊中体现一般的科学持续化的发展模态,进而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真正地进行当今话语谱系,使各个民族的关系在这种对话中彰显“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的理念。
(四)扩大政府对彝族火把节的行政管理力度
首先,政府构建和谐的分管体系。以政府即国家文化局等为主体,并以“活态文化”在派别中所处地位的主与辅而成立社团聚集体系。此种管理体系需以定期的工考与科学化管理予以优化。[5]其核心在于政府要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交流投入先进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加大政府对大众传媒等传播机构的推介。
其次,提高火把节的社会认可度。政府在提升彝族火把節的社会感召力时,加强自我职能功效的应运。在此基础之上,在一些具有社会属性的传播媒介为传统文化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国各个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结语
本论文通过对水城县彝族火把节发展的困境,人们对彝族火把节的认知态度调查,彝族火把节对于维系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分析,民族文化认同视域下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文化认同视域中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以及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对策进行研究,认为彝族火把节对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具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其研究结论如下:
(一)水城县的人们对彝族火把节的文化认知因素主要有对彝族火把节的了解、火把节当中穿戴的民族服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彝族火把节与民族文化、受众的自我意识互为一体;彝族火把节的价值功能主要表现在生活质量、感情交流、心理健康、相互了解、社会安定与和谐方面,这种价值功能因子对于促进汉彝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们对汉彝民族的传统节日认同程度较高,基于彝汉民族交流的通用的是汉语,进一步说明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这种文化认同彰显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多元一体化发展;当地群众对彝族火把节的认同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是水城县人民对彝族文化普及度认知的主要表现;彝族火把节作为文化媒介要想立足于多元文化发展而不衰,必须寻找文化延续的空间;彝族火把节的“族际互动”与政府开展彝族火把节活动构成了水城县人民对彝族火把节促进社会和谐的认知。
(二)彝族火把节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对策为:强调彝族火把节的文化交流效应;优化火把节多样化文化传播机制;注重彝族火把节的双重文化本质释读、整合与扩大政府对彝族火把节的行政管理力度。
注释:
[1]刘尧汉.《卢央著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尧汉.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3]郭东风.彝族建筑文化探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4]朱崇先.彝族典籍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5]何雪松.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邱印(1989-),女,汉族,贵州毕节人,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