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我爱洗手》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nxj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班的学生都是今年年初刚满3周岁的小朋友,经过两个多月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从一开始的不能独立如厕、洗手、进餐,到逐步的能自己完成,从一开始的哭闹,到逐渐的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遇到困难时会寻求帮助,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
  晨检结束了,我帮小朋友们换好饭衣后准备如厕后开早饭。我们排队来到卫生间,先如厕,在洗手。洗手前我我提醒小朋友们说:“卷起小衣袖,用手洗,搓一搓,把手洗干净。”不一会,就有小朋友来告诉我:“果果没有用洗手液洗”“小西只用水冲了一下手”“朵朵也没有用洗手液洗”。倒是有小朋友听话,举着两只满是泡泡的手站在我身边,笑嘻嘻的看着我,证明他很乖,有用洗手液洗手哦!看着这些小可爱们,我有些无可奈何。从入园开始,我们小班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上。特别是对卫生习惯的养成格外的重视,鼓励小朋友们认真洗手,为此还变了有关洗手的儿歌:小朋友,洗小手,先卷袖子再洗手,抹点泡泡搓一搓,手心手背都要搓,再用清水冲一冲,甩三下,一二三,去擦手。还在洗手池边上挂上了洗手流程的宣传图,提醒小朋友们要按照洗手步骤一步一步的认真洗,可是仍然有小朋友不认真洗手,这样是不可以的,一定是认真洗手这件事没有深入到小朋友的心里,我要想办法改变它。
  早饭后,我给小朋友们讲了一个故事《不爱洗手的小猪》:小猪放学回家的时候,猪妈妈已经做好了丰盛的晚饭。看着一桌子可口的饭菜,小猪赶紧放下书包,拿起一个馒头就吃了起来。猪妈妈赶紧说:“小猪,你怎么不洗手就吃东西啊?”小猪一边吃一边说:“我都快饿死了,哪有力气洗手啊!”猪妈妈说:“手上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细菌,如果饭前不洗手,细菌就会被我们吃到肚子里去,就该生病了。小猪,你还是先洗手再吃饭吧!”小猪将双手伸到猪妈妈面前,对猪妈妈说:“妈妈,你看,我的手干净的很,哪里有细菌啊!我还是先吃饭了。”说着,夹起一块肉就送进了嘴里。猪妈妈摇摇头,没有再说什么。到了晚上,小猪突然肚子疼。它大声哭喊:“妈妈,我的肚子好疼啊!”妈妈赶紧带小猪去医院检查,经医生检查,小猪是细菌引起的肠胃感冒。在医院输液后,小猪的疼痛好了很多。医生对小猪说:“小朋友,吃饭前一定要洗手哦!”小猪点点头,说:“恩,我记住了!为了不让细菌进入口中,我以后一定会记得饭前洗手。”故事讲完后我问小朋友们为什么小猪会肚子疼呀?大家纷纷举手说:“他没有洗手,就吃饭了;细菌到肚子里了;”我又问:“不仅要洗手,还要洗干净,那么怎样才能洗干净呀?”“用力搓”“手心手背都要搓”“打泡泡”“用洗手液”。与孩子们互动完了后,我又接着讲:“我们洗手的时候要先用水把手打湿,可是只把手打湿细菌是不会被冲掉的,一定要用洗手液,两只手搓一搓,用力搓哦,来、回搓手心和手背,搓呀搓,搓出好多泡泡来,细菌看见泡泡会很害怕,用水仔细冲,把泡泡全都从手上冲到了水池里,细菌也会一起被冲走了。这样手上的细菌就被消灭了,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吃东西了。”“现在你们谁会消灭细菌?”“我会!”全班的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怎样消灭呢?”我又问。“要用力搓”“要用洗手液”“还要搓出泡泡,把细菌包在里面”……我和小朋友们来到洗手池前,大家一边按着步骤洗手一边念着儿歌:“小朋友,洗小手,先卷袖子再洗手,抹点泡泡搓一搓,手心手背都要搓,再用清水冲一冲,甩三下,一二三,去擦手。”这次洗手他们洗的特别的认真仔细。我还给小朋友们留了一项家庭作业:回到家记得在吃饭前带着爸爸妈妈一起洗手,教会他们怎样把手洗干净,还要互相监督,吃东西前、便后一定要洗手。从这之后,大家去洗手,我再也没有听到来告状的声音,时不时的有小朋友来告诉我:“老师,我搓出泡泡了”“我把细菌冲到下水道里了” ……
  这个年龄的孩子通常存在一种心理现象:泛灵心理,就是说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我通过故事,促使孩子把外部的、被动的老师说教“认真洗手”,转化为内在的、主动的“我来消灭细菌”,使孩子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行为,逐渐将形成良好的习惯。生活即教育,著名教育学家的思想家陶行知我们就是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利用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習惯。
其他文献
一、教学背景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及计算方法上,分数都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的抽象性及其理解方式的多样性,是儿童理解分数概念的困难所在。根据我对三年级学生的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对分数鲜有生活经验,只有少部分孩子在生活中听说过或见过分数,但对分数的意义也是一知半解,有的同学甚至以为平时考试的成绩或篮球比赛
期刊
1、读准“率、觅、耸、冠”等生字的读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通过抓住如“探”等重点词句,感受乡下人家的美丽景色和乡下美好的生活。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2、3为教学重点)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乡下人家》(板书)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乡下人家》。  二、检查
期刊
【说设计理念】  “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成为21世纪德育活动教育主题。在小学阶段,团结合作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人际关系交往所必备的品格。然而如今大多数的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合作中,几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耍小性子。  培智孩子由于个人能力的局限性,更要求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然而我几次看到班上的几个孩子常常宁愿一个人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做一件对于他的能力来说根本达不到
期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3.借助课文注释,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注释,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
期刊
銳意进取的40年
期刊
一、基础知识回顾  1.浮力: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上(拓展压力、重力、摩擦力的方向)  3.常用浮力公式及适用情况  ⑴F浮=G物-F示 (普适)  ⑵F浮=G物=m物×g=ρ物×V物 (漂浮、悬浮)  ⑶F浮=F向上-F向下 (普适)  ⑷F浮=G排=ρ液×g×V排 (普适,包括气体)  4.浮沉条件  F浮>G物(ρ液>ρ物) 上浮  F浮=G物(ρ液=ρ物) 悬
期刊
【设计思路】  1.对活动价值的分析  纲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中班语言活动《威利的尾巴》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讲述中懂得每个小动物各有优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符合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2.对幼儿经验的分析  《在动物园里》主题开展了一段时
期刊
预习课文,在空格处填入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Have you ever crossed the road to avoid 1 (talk)  to someone you recognize? Would you love to go to a  party and 2 (confidence)to every guest?  You needn’t worry about
期刊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级上第二单元中的Grammar一课,本课分为A、B、C、D四个部分,容量较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我将本课设计为两个课时来进行教学,A、B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C、D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里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呈现、讲解、归纳、操练,让学生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would rather… than...” “prefer… to…”。 教
期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學生能在语境下运用以下单词和短语recycle, bottle, divide…into, step, plastic,谈论有关环保的具体做法。  2.学生能在语境中说出如何通过减少、再利用和再循环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做法。  (二)技能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