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周涛戏打油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群里看看.”rn“快去群里看看!”rn星期六(2021年 11月 13日)下午两点前后,军艺(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下同)同学郭木给我连发多条私信,惊得我从午睡的床上一骨碌坐了起来,以为发生了不可收拾的大事.
其他文献
《什么是教育》一书,是由赫尔曼·洪恩自雅斯贝尔斯的诸多著作中辑录其谈论教育的内容编纂而成.书中的不少内容“写于德国经历内外深重灾难洗礼之际.在一个学生和学者共同体面临着严峻挑战的时代里,雅斯贝尔斯以哲学家的身份对教育的核心做了一番深入考察,捍卫着教育的尊严”.全书以实存哲学式的反思作为底线,论述的内容包括理性与精神、科学与人文、生存与历史、自由与权威等议题,对教育现场种种症状所做的细致描画及其对教育进行的深刻反思,为我们观照当下自身的教育处境提供了难得的镜鉴.
期刊
纵览延安时期历史发展情况,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紧紧把握历史发展态势,紧扣时代主题,始终坚定团结抗战,将民族解放作为己任,吸引了诸多有志青年前往延安.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青年群体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产生自信,并坚定为我国抗战胜利与建立新中国努力奋斗的信心,在不断追求人民解放与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针对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提出将思政教育充分融入党建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系列举措均彰显出国家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视.思政教育是强化党建的重要课程体系,只有推进党建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方能为国家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南仁东 1945年 2月 19日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其父母都是当地普通的工薪阶层.南仁东是一个聪慧又可爱的男孩子,除了平淡的日常生活,还特别喜欢绘画、钓鱼,尤其喜欢对着天空胡思乱想.上初中的时候,南仁东读到地理课本时,他关心过“南半球看到的星星是不是跟我们看到的一样”;上高中时,他已经非常喜欢天文知识了,还订了本杂志叫《每月一星》,每期必读.他对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望,从小就显露了出来.
期刊
素有“现代玄奘”之誉的谭云山,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直情有独钟.刘开生、胡玲玲撰著的《中印两大文明的金桥——谭云山》一书(兰州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对此多有涉及.rn谭云山年轻的时候,几乎读过泰戈尔所有翻译出版的小说和诗作,其中包括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泰戈尔小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泰戈尔短篇小说集》等.勤奋的目耕不仅令谭云山对这位印度诗人充满了敬仰与爱戴,而且还深深地触发了他的写作灵感.比如他在诗集《海畔》中写道:“我只一微笑,海面/便满浮着波纹了!/……我睡在明月底怀里/明月却嵌在我底心里.”有人
期刊
学校基层党建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环节.党建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升,能够全面提高学校基层党组织思想认识,为国家建设积蓄人才.推动当代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协同发展,有助于在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进一步践行立德树人理念.
先说《辞海》,我心中总装着一段有“缘”得之的事.记得《辞源》重版时,我一位好心的朋友特地去邮购送我,那是1983年的事.而1999年版的《辞海》重版,也是别人赠我的,且是作为《辞海》编委之一的曾彦修送我的,那时曾正在上海参加编纂此典.所以,我更觉这部《辞海》的珍贵,我为之写过一篇小文《湖笔与辞海》.当读者看到这个题目时,似乎这二者没有任何可联系之处.殊不知我书橱中放的《辞海》之缘,却正是与“湖笔”联系在一起的.
期刊
关于严老师的学术研究成就,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我都写了专文.今天主要谈谈我个人对严老师的感激,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rn高远东曾经给我算过命,说我这一生“有惊无险”.在学术生涯的各个关键处,都不顺畅,总要有“事儿”,但最后也都平安度过,原因是总有“高人”相助.其中最主要的“高人”,就是严老师.
期刊
用马尔图切利在《现代社会学—二十世纪的历程》中的这段话来形容中国百余年来的社会发展进程基本上是吻合的,进而用它来描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国新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发展过程,也是符合历史逻辑的.然而,随着现代性渐行渐远,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会不会终结呢?
期刊
“始出西南道,川黔两日间.凿空纡一径,积翠俯千山.负挽看挥汗,驰驱有惭颜.怅然遵义县,未获叩君关.”1942年5月15日,叶圣陶由川入黔,乘车过遵义,其时好友丰子恺任教于迁来遵义的浙江大学.老友多年未见,此时亦不能相会,叶圣陶颇为怅然,作诗寄之.该诗凝聚了叶圣陶对朋友的深挚友情, 也是他蓉、桂之行的生动注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