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创作之前和创作之时,直觉自有其地位。它沉默如迷,就像察觉不到的呼吸。这种直觉从潘郑伯行走的步伐里透露出来,让我们对他的旅程心生羡慕,却又羡慕不来:即使站在他拍照时站停的那个位置,眼前的景,也许是天壤之别。
旅行的人多数会留下观光照片,照片里多数难以辨识的背景和闯入镜头的游人。但从潘郑伯的视角里,我们仿佛看见了一座陌生的城市。其中透露的种种细节,又毫无疑问地熟悉如昨。
他镜头里的这片土地,是他走过的,南方的广西。
广西有时候是一条直转而逝的小路。有时候是高低错落的屋顶。有时候是天桥底下的几个行人。有时候是茶山上孤立的一棵不大不小的树。一些照片并不清晰,擦身而过的模糊空气,在镜头里匆忙地扫过一排影子。
这些照片都是用手机拍的,摄影师简单调了颜色。看着这些照片,人们会不自觉地去想象拍摄者的心情。在这个想象里,他总是一个人走着,有些游离,又确实地观察着每一寸土地和土地上所在的一切。他记录下来的广西有城市图景,也有乡村风景。在模糊了颜色和宏大背景的细微之处,可以窥见城市与乡村极为精妙的、共存的合理性。
而从破了一角的铁丝护窗看过去,天地就像一张空间织成的网,在交织中看着花纹的旋转,不由想到福柯所说:“目前这个时代也许基本上将是属于空间的年代。我们置身于一个共时性的年代,我们身在一个并置的年代,一个远与近的年代,一个相聚与分散的年代。我相信,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比较不像是一条透过时间而发展出来的长直线,而比较像是纠结连接个点与交叉线的空间网络。”
在电脑技术介入摄影之后,摄影的潮流兜转,藉由手机摄影,直接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重新回到了摄影话题里。所谓的“直接摄影”指的是,“照片就是照片,而不是其他艺术形式的摹仿品,是简单明了的照片,就像生活的切片”。
1932年, 安塞尔·亚当斯与爱得华·韦斯顿等西部有志摄影家共同创立了“f/64小组”,决心“要以传教的热情结合大家的力量,抵抗当时令人难耐的艺术照潮流,为摄影创作找出明确的定义”。“f/64小组”后来成为西方摄影界追求“直接摄影”的代言人。
直接摄影去掉了艺术照片的矫饰。对直接摄影来说,“看见了什么”是时间、地点问题,这个问题自然会导向“怎么看见的”这个问题。而“怎么拍下来的”,则关系到拍摄技术和冲印。“读照片”是摄影的了解和欣赏之道,在看照片时,想象原来的景物是什么模样,而自己的想象又会是怎样的,在这一连串的追问和想象中,摄影者的观点与“读照片”的人,便取得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默契。
这原本是摄影史上最自然、最主要的风格。却不免被各种“主义”涂抹。而如今承载“直接摄影”的手机——这种新的摄影器材,在时间与空间的记录中颇为出色,但即使在新闻纪实这个范畴,也引起了颇多争议。以至于“手机摄影”在尝试走入摄影圈时,伴随着“先锋”、“边缘”的标签,有人言辞激烈地指出,“手机永远无法取代相机”。
但我们却无法忽视这些用手机拍摄的照片的妙趣,这妙趣来自于漫不经心,来自于随手偶得。没有专业摄影器材的负担,摄影者是轻松的,也更专注于个人的表达。他之所以要拍下来,也许只是因为“看见了”,因为“挺有趣”,为了让生活里能够一些自己留下来的有趣的东西。而这一切,只需要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拍照键就够了。潘郑伯的广西之行,想必是轻便的。作为一个城市漫游者,他甩去了“观光客”的惯常形象,却以最细致的眼光,记录了这些城市的精妙。
若以摄影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发展就必须顺应摄影媒介本身的现状和限制,也一定要始终都能跳脱艺术和美学意识的传统桎梏;因为这些传统,都是这媒介出现之前的时代和文化所留下的产物。当职业摄影师们扛着各种器材在摄影棚或户外苦苦拍摄的时候,恰恰忘记了摄影的偶然性和记录个人视角与生活的初衷。
当器材不再约束思想,灵感便开始闪光。
长篇累牍的介绍和分析对一张照片来说,也许是一个灾难。摄影照片必须靠自己来说明一切。一张照片的生命起自摄影师对影象的观想,代表的是摄影师其时其地的悸动和感觉。冲印出来的照片,则代表这那份悸动、那种感觉,还有一份表达。意义只见于最后的照片上,而且也只见于照片本身。这份意义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而有些微变化。若是在照片上加注描述性的标题,强将自己的感受加在观者身上,等于是束缚。
摄影师只应该加强一种艺术表现里灵动的想象,而不是摧毁它。因而在潘郑伯的摄影作品下,你见不到标题,也见不到作品描述。在摒除了一切辅助理解的材料的情况下,垒了许多层的瓦片,细密排布的钢筋,甚至河上并列的桥拱,逐渐消退的水线,在一切的有序与无序中,承载着物与人的不离不弃。
在创作之前和创作之时,直觉自有其地位。它沉默如迷,就像察觉不到的呼吸。这种直觉从潘郑伯行走的步伐里透露出来,让我们对他的旅程心生羡慕,却又羡慕不来:即使站在他拍照时停住的那个位置,眼前的景,也许是天壤之别。
从1957年4月2日到4月22日,杰克·凯鲁亚克用一部打字机和一卷120英尺长的打印纸完成了《在路上》的初稿。在这沓稿子里,迪安对萨尔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
潘郑伯即将远行,他有他自己的道路,万幸的是,从他的作品里,我们可略知一二。以后呢,时间会给予解答。
旅行的人多数会留下观光照片,照片里多数难以辨识的背景和闯入镜头的游人。但从潘郑伯的视角里,我们仿佛看见了一座陌生的城市。其中透露的种种细节,又毫无疑问地熟悉如昨。
他镜头里的这片土地,是他走过的,南方的广西。
广西有时候是一条直转而逝的小路。有时候是高低错落的屋顶。有时候是天桥底下的几个行人。有时候是茶山上孤立的一棵不大不小的树。一些照片并不清晰,擦身而过的模糊空气,在镜头里匆忙地扫过一排影子。
这些照片都是用手机拍的,摄影师简单调了颜色。看着这些照片,人们会不自觉地去想象拍摄者的心情。在这个想象里,他总是一个人走着,有些游离,又确实地观察着每一寸土地和土地上所在的一切。他记录下来的广西有城市图景,也有乡村风景。在模糊了颜色和宏大背景的细微之处,可以窥见城市与乡村极为精妙的、共存的合理性。
而从破了一角的铁丝护窗看过去,天地就像一张空间织成的网,在交织中看着花纹的旋转,不由想到福柯所说:“目前这个时代也许基本上将是属于空间的年代。我们置身于一个共时性的年代,我们身在一个并置的年代,一个远与近的年代,一个相聚与分散的年代。我相信,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比较不像是一条透过时间而发展出来的长直线,而比较像是纠结连接个点与交叉线的空间网络。”
在电脑技术介入摄影之后,摄影的潮流兜转,藉由手机摄影,直接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重新回到了摄影话题里。所谓的“直接摄影”指的是,“照片就是照片,而不是其他艺术形式的摹仿品,是简单明了的照片,就像生活的切片”。
1932年, 安塞尔·亚当斯与爱得华·韦斯顿等西部有志摄影家共同创立了“f/64小组”,决心“要以传教的热情结合大家的力量,抵抗当时令人难耐的艺术照潮流,为摄影创作找出明确的定义”。“f/64小组”后来成为西方摄影界追求“直接摄影”的代言人。
直接摄影去掉了艺术照片的矫饰。对直接摄影来说,“看见了什么”是时间、地点问题,这个问题自然会导向“怎么看见的”这个问题。而“怎么拍下来的”,则关系到拍摄技术和冲印。“读照片”是摄影的了解和欣赏之道,在看照片时,想象原来的景物是什么模样,而自己的想象又会是怎样的,在这一连串的追问和想象中,摄影者的观点与“读照片”的人,便取得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默契。
这原本是摄影史上最自然、最主要的风格。却不免被各种“主义”涂抹。而如今承载“直接摄影”的手机——这种新的摄影器材,在时间与空间的记录中颇为出色,但即使在新闻纪实这个范畴,也引起了颇多争议。以至于“手机摄影”在尝试走入摄影圈时,伴随着“先锋”、“边缘”的标签,有人言辞激烈地指出,“手机永远无法取代相机”。
但我们却无法忽视这些用手机拍摄的照片的妙趣,这妙趣来自于漫不经心,来自于随手偶得。没有专业摄影器材的负担,摄影者是轻松的,也更专注于个人的表达。他之所以要拍下来,也许只是因为“看见了”,因为“挺有趣”,为了让生活里能够一些自己留下来的有趣的东西。而这一切,只需要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拍照键就够了。潘郑伯的广西之行,想必是轻便的。作为一个城市漫游者,他甩去了“观光客”的惯常形象,却以最细致的眼光,记录了这些城市的精妙。
若以摄影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发展就必须顺应摄影媒介本身的现状和限制,也一定要始终都能跳脱艺术和美学意识的传统桎梏;因为这些传统,都是这媒介出现之前的时代和文化所留下的产物。当职业摄影师们扛着各种器材在摄影棚或户外苦苦拍摄的时候,恰恰忘记了摄影的偶然性和记录个人视角与生活的初衷。
当器材不再约束思想,灵感便开始闪光。
长篇累牍的介绍和分析对一张照片来说,也许是一个灾难。摄影照片必须靠自己来说明一切。一张照片的生命起自摄影师对影象的观想,代表的是摄影师其时其地的悸动和感觉。冲印出来的照片,则代表这那份悸动、那种感觉,还有一份表达。意义只见于最后的照片上,而且也只见于照片本身。这份意义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而有些微变化。若是在照片上加注描述性的标题,强将自己的感受加在观者身上,等于是束缚。
摄影师只应该加强一种艺术表现里灵动的想象,而不是摧毁它。因而在潘郑伯的摄影作品下,你见不到标题,也见不到作品描述。在摒除了一切辅助理解的材料的情况下,垒了许多层的瓦片,细密排布的钢筋,甚至河上并列的桥拱,逐渐消退的水线,在一切的有序与无序中,承载着物与人的不离不弃。
在创作之前和创作之时,直觉自有其地位。它沉默如迷,就像察觉不到的呼吸。这种直觉从潘郑伯行走的步伐里透露出来,让我们对他的旅程心生羡慕,却又羡慕不来:即使站在他拍照时停住的那个位置,眼前的景,也许是天壤之别。
从1957年4月2日到4月22日,杰克·凯鲁亚克用一部打字机和一卷120英尺长的打印纸完成了《在路上》的初稿。在这沓稿子里,迪安对萨尔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
潘郑伯即将远行,他有他自己的道路,万幸的是,从他的作品里,我们可略知一二。以后呢,时间会给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