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之意境鉴赏及哲学思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t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蒹葭》以“蒹葭”和“白露”起兴,渲染出一种朦胧、凄婉的气氛,三章回环往复歌咏出诗人在追寻伊人的迂回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懈和执着精神,以凄婉的意境引发关于人的生命哲学的思考,即人生在于过程之美,在于“可望而不可即”却依旧“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执着不懈精神。
  【关键词】《蒹葭》 哲学思考 过程之美 执着不懈
  一、“蒹葭”和“白露”营造凄婉而朦胧的意境
  《蒹葭》一诗结构为《诗经》常见,成三章回环往复之状,每一章八句皆以“蒹葭”和“白露”起兴,但如聂石樵先生所言,每一章都有情貌上的递进关系。“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秋晨露寒霜重之景;二章‘蒹葭凄凄,白露未晞’,写旭日初升,霜露渐融之状;三章‘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则写阳光灿烂,露水将收。三章兴句不仅渲染出三幅深秋美景,而且恰当地烘托描摹了诗人等待伊人、可望不可求而越来越迫切的心情。故几千年来,一直令人叹之不已,心向往之。”2
  蒹葭和白露是秋季特有的自然景物,它们和其他自然景物一起,经过长期的文化沉淀,成为有独特意蕴的文学意象,因此不能简答地认为它们仅仅是开头的作用,它们还渲染了作品的情感气氛。刘禹锡有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这说明秋天作为一个万物开始衰落和凋零的时间段,有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样的自然面貌,容易让许多古代男子和文人骚客触景生情,发出许许多多或哀叹身世,或哀叹仕途之感慨,如“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一句就用池塘春草和阶前梧叶来作对比,吐露出诗人青少年时的梦想还未曾实现,如今却蓦然惊觉人已暮年,“壮志未酬身先死”,顿时生出悲伤心境。“蒹葭苍苍”、“蒹葭凄凄”、“蒹葭采采”写出了秋季河水旁蒹葭之丰茂,与自古以来伤春悲秋的文学传统不无关联。眼前只有一片白茫茫的蒹葭足以渲染出秋季的萧瑟,也给诗歌营造出一股朦胧的美。另外,“露水”这一意象在视觉上是冷色调,且具有转瞬即逝,无踪无影的特点,可渲染出秋季迷离的气氛;在触觉上也是冷的,因而给全诗营造出凄婉的意境。
  二、诗中意象引起生命哲学的思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说:“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有哲学意味。”《蒹葭》一诗中除了带给读者朦胧凄婉的意境享受,还以“蒹葭”、“白露”、“秋水”和“伊人”意象给读者带来哲学思考。“哲理意蕴是潜藏于作品深层的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具有永恒性的人生精义和心理蕴含。它不是一种游离于生活实际的不可捉摸的纯抽象的思辨,而是一种融贯于社会、人生、历史、文化、爱情、艺术、生死、人际关系……之中的深邃的思想。能揭示出人生的真谛,生活发展的趋势,具有某种永恒因素和超越一定时空的限制。”3张全延先生这段话在某种程度上正说明《蒹葭》中的意象蕴涵的哲理意味。
  后人对诗歌主旨的探讨可谓多矣:《毛诗序》中的刺襄公说、清代姚际桓在《诗经通论》中提出的求贤说、现代人推崇的爱情说……但抛却这些任人揣测的主旨,诗歌本身感动人的是主人公那不畏“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而“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追寻“伊人”的执着,它映照着一种近带有悲剧意味的疑问:人生不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追寻,不断失望,但人的内心总有一股韧劲使自己不停止脚步的过程么?
  上文提到过“蒹葭”和“白露”,它们一具有“修长”形状,一具有稍纵即逝“短暂”的生命,一长一短的对比正与全诗的哲学意蕴相暗合。相对于整个宇宙的生命而言,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这就是人的生命之渺小,人的生命之悲剧,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不可小觑的,人类的智慧和生命力从古到今正不断进步发展,这正是人类主观能动性,人类战胜种种命运的意志力。“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两句诗提供了“河水”和“伊人”两个意象,前者是客观存在的阻碍,后者是人不断追寻的目标,“河水”阻隔着“伊人”和诗人象征了人生命中的困境。“伊人”可以是人想要追寻的友情、爱情、亲情、理想、人格……但诗人心中明白它到底是“在水一方”,诗人和它之间有着永远无法逾越的阻隔,但是诗人却依旧“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因为他看到微弱的希望——“宛在水中央”。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生命目标督促着人不断向前,不断战胜种种困难和自身的弱点,始终以一个向前,向上的姿势,“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冗长无聊的生命过程中筑造着生命之美。
  著名学者刘士林先生说得好:“一方面,诗歌几乎象征性地表达了全人类共同的悲剧性命运,即始终并且必然存在着无可奈何的人生困顿,这是因为“人们所能知道的最凄凉的悲痛,便是奋力去做许多事,却又一事无成”;一方面,诗歌又直率而又褒扬地表达了人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绝不放弃,勇往直前,因为“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4这种悲剧性的命运在希腊神话中也有反映,西西弗斯不正是在不断上山下山的过程中忽然感受到生命之乐和生命之美么?
  “伊人”还可以象征过去的自己。在秋季,万物萧条之前有万物之丰收,而人亦如此。那么在萧瑟秋风中沿着河岸踽踽独行的背影或许是一位功成名就,准备安享晚年的人。他在清晨露水还没有被太阳晒干之前来到河边来来回回地漫步,在一边漫步一边思索着走过的大半人生之路,恍然间发现水中倒映之人已非昨日之人,他或许怀念着青少年时期的自己,却发现如今的自己和那时的自己像隔着永不可逾越的大河。他一路走来的经历如苍苍蒹葭一般丰满,也像迂回险阻的河水一般暗涌横生,但是时间是一个不装载事物的漏斗,他的韶华时光和种种经历都随流水而去。幸好,他经历过的事情改变了他的容貌却藏进了他的胸襟里,韶华时光不正是“宛在水中央”吗?时光是不会亏损的,不会平白无故地从指缝滤去,他终其一生所忙碌之事正是时光的影子,他的每次进与退,成与败都刻在那里,不远不离。像和他远隔时空的另一位诗人泰戈尔所说: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但是,过去的时光不用苦苦追寻,释然便是最好的姿态。
  三、结论
  《蒹葭》一诗的鉴赏不应停留在主旨上,它背后还有多样的文化心理和哲学意蕴以待现代人继续挖掘鉴赏。人的生命在于过程之美,在于追寻一个个生命目标而美丽感人,正如诗人追寻的“伊人”那般,即使“道阻且长”也依旧“溯洄从之”。
  【参考文献】
  [1]刘应全,华娟.论《蒹葭》“秋水伊人”意象及其哲学表现[J].名作欣赏,2013,02:97-100.
  [2]蒋兴燕.《诗经·蒹葭》的人生哲学意蕴[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136-137.
  [3]汤天勇.《蒹葭》:过程哲学的诗意展开[J].名作欣赏,2011,08:4-6.
  [4]冯传亭.千古蒹葭梦:人生中的哲学二难[J].作家,2008,08:129-130.
  [5]张全廷.略论文学作品哲理意蕴的本质和特征[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07:155-157.
  [6]刘士林:《苦难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482—483 页。
  [7]聂石樵:《诗经新注》,齐鲁书社,2000 年,第 242页。
  [8]张全廷.略论文学作品哲理意蕴的本质和特征[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07:155-157.
  [9]刘士林:《苦难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482—483 页。
其他文献
目前,课堂作文教学在命题、指导、讲评等环节中,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同吃“一锅饭”,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实施作文分层次教学则能较
眼下,长裙正不失时机地吸引着女士们的视线。包裹式长裙以其浓烈的民族风味而颇受青睐,它简单的设计风格、大胆的民族纹样及亮丽的色彩,显示出独特的成熟感。搭配时须选一件
程序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南、问题分解为途径、发展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注重按照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在他们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上给予指导,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
尿中三氯乙酸的测定目前常用化学法[1]填充柱色谱法[2],化学法操作烦琐,有机溶剂用量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分析者造成损害等不良影响.填充柱色谱法分离效果差,常有拖尾现象
11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武汉签署《关于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的合作备忘录》。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分别代表
如今,在一些城市的菜市场里或小区街道拐角处,常开有炒货店,店里有一群腰系围裙、头戴工作帽的人来回忙碌,男的管炒,女的管卖。互相之间招呼,操一口乡音;遇到顾客讨价还价,他们也会几
按国家质检总局要求,要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作为质量提升年,推动落实质量安全责任。要充分发挥企业提升质量的主体作用,推动和帮助所有的企业积极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履
冷饮食品主要是以水、糖、淀粉、乳、蛋、果、菜等为原料,经过不同的配方和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清凉消暑食品。在购买冷饮食品时,消费者可用以下几招来选择优质产品:看包装产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