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理新课程教学情境的取材与创设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m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是素质教育下互动教学的一种,能够有效推进学生主体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中职学校物理教学中重视教学情境的取材与创设,能激发学生物理知识学习兴趣,激发问题意识形成与探究能力的提升.本文结合中职物理新课程特点,对情境的取材与创设作初步的探讨,阐述情境取材与创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力图教会学生思考分析与解决物理问题,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中职物理;新课程标准;情境取材;情境创设
  随着新课程改革及理念的深入、渗透与推广,改变课程教学的模式,积极运用能够激发兴趣和提升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模式成为素质教育下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并运用情境教学,能很好地完成物理课程的教学任务与达成教学目标.情境创设需要联系学生的认识与学习生活体验,通过有效教学手段的运用,创设符合心理与认知的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可以说,情境教学中景的取材与创设则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知识并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物理现象存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而我们的物理学习完全可以由生活的现象引入,调动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让他们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获得物理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如“月亮走,我也走,我俩一起走”“电闪雷鸣,先见闪电,后闻雷声”等.我们的物理学习完全可以从学生能够感知的生活现象入手,抓住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代表性和应用性的物理现象来让学生思考解决.
  在学习《光的反射》内容时,就水可以反射光这一现象来创设情境:我们同学有这样的遭遇吗?雨天的晚上,我们如冒着小雨想快速回家,但是一个不注意就会踏进水坑中,本不想弄湿鞋子,结果却湿透了裤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时候学生便在回想自己的类似的遭遇中想原因.有的说本来对路是比较熟的,结果还是没有选择好可能比较高的地方,踩到亮晃晃的水坑里;有的学生说总觉得明亮的地方水比较多,而浑浊的深水比较暗,结果上当了.这时候,我们让学生拿起课本,通过阅读发现光的反射,认识到光的反射与反射角度的知识.
  如此,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而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物理,更加乐于和易于接受物理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热情与探索渴望.
  二、运用简易实验与故事创设情境
  物理是重应用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检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物理教学活动可以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奇妙.这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需要教师进行选择与设计,力求操作简单、用时较短,而产生的效果很明显.
  如《大气压强》教学活动中,笔者装着很困惑地让学生帮忙解决一个问题:玻璃茶杯的盖子没找到,用一个厚纸片做杯盖,结果无意中把杯子拿倒过来了,结果水没有漏出来,咋回事呢?这时候,有的同学不相信,笔者就把事先准备好的杯子、温水、硬纸片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上来感受,结果验证是有这么回事.于是学生纷纷思考,最后得出原来是大气压强的作用使得纸片没有掉下,水没有溢出.笔者告诉同学们很多的魔术,如能浮在水面的硬币(利用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等实验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奥妙.中职学校的学生物理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可用实验情境调动他们动手、动脑进行物理学习,从而,增强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参与性,能让他们感受物理学习的愉悦,获得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另外,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前人的一些物理实验,在教学中有效引入;利用典型的物理史实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对古人的物理观点、思路和方法的学习与体验中,获得物理知识的掌握,学法的提升.如《力与运动》教学活动中,笔者跟学生讲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在“力与运动”上面的观点,通过让学生思考怎么验证,结果学生能在实验中比较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运用学生的学习问题创设情境
  学习应先质疑,学生没有思考、没有疑问,那么他们学习的效果肯定是不很理想的.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将学生对生活现象的不解、困惑引入到課堂教学中.如有学生之前认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是要尽量消除的力等.因而我们可以根据学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深入探讨中发现自己的观点中不够科学的成分,从而形成客观科学的物理观.
  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的很多疑问都能在实践中得到解决.但我们的问题情境创设尽量与生活、科技等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相关,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讲到“能量”这一课题时,学生对“能量”存在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等形式展示和组织相关情境与活动.教学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状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将来为人类造福.
  另外,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也给学生带来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可以用以创设情境教学的.譬如2012年6月中下旬,“神舟九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回收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成为举国上下关心的焦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科技“热点”,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搜集“神九”的资料及图片来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学生对“神九”的关注,积极引导学生探讨“神九”上天涉及的物理知识,如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知识等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信心,又可以坚定探索科学奥秘、献身科学的信念.
  总之,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只要我们老师关注学情,能够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也能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在物理学世界里可能没有什么比真空中的光速更加简单的公式了,因为它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常数,c=300000km/s,而这却是在走过了牛顿和爱因斯坦两个伟大的时代之后才逐渐被揭开的神秘面纱,并让人们可以理解的一个常数。但是,我们就已经知道了它的全貌了吗?我觉得还远远不够。
随着数学教材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对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呼声不断的提高,数学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应运而生.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
解答高中物理力学问題需要具有一定的解题策略,但是,并非每种解题策略与方法都适用在所有问题当中。因此需要总结出常用解题步骤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夠更好地解答物理力学问题,不断提高解题速度。
课程改革向原有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创造性地利用多种手段优化课堂教学.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新课程倡导:引导学生积
“板—块”模型主要考查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计算、能量问题等。若需计算单个研究对象的摩擦力做功,则摩擦力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公式中的位移为物体相對地面运动的位移;若需计算系统的摩擦力做功,则静摩擦力对系统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系统做负功,公式Wf=-fs相,s相为滑块相对板运动的相对路程,摩擦力对系统做的功等于系统产生的内能,即Q=fs相。在由小滑块与长木板因相对运动而发生相互作用组成的系统中,
一、平衡常数K的类型和定义  1.实验平衡常数(又称经验平衡常数)。  实验平衡常数是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测定后经计算得到的。  实验证明:对于任何可逆反应aA+bBgG+hH。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  Kc=cgGchHcaAcbB。  Kc——实验平衡常数,常称浓度平衡常数。  对于由理想气体构成的气相反应:恒温
新一轮的课改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且积极创造有利的自主学习条件和因素,不断加强学习化学的独立性,促使化学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能满足学生的内在诉求.在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下,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成为了大势所趋.它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本文就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从学生的实际诉求出发,
“与量有关的计算”一直是化学计算的难点问题,已有“数轴法”等方法可以解決此类问题,但是数轴法操作起来仍然比较麻烦,费时间、费精力。我在学习时发现“待定系数法”可以轻松应对此类问题。“待定系数法”在数学上用途颇广,在化学上通常用来解决化学方程式配平问题。下面我来谈谈如何运用“待定系数法”处理“与量有关的计算”。  化学上很多反应产物都与“量”有关。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铝
在基本理论的支撑下不断地变化得到新的理论与方法就是数学的魅力,可是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数学教学陷入了“题海战术”的困境,学生有永远做不完的题,每次都有“新”的题出现在你面前,这让只会“死做题”的同学对数学产生了厌恶与恐惧,可是另一种所谓的“优秀”学生,每天都不怎么做题,却每次都能轻松地拿到优异的分数,并不是他一定有多么聪明的头脑,而是他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技巧.习题变式法的引入将数学教学带入了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