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儒家生态伦理观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lo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思想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家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 ,以仁爱万物为核心价值 ,其思想反映出朴素的生态智慧。本文从其哲学基础、核心价值、实践观及其对当今社会生态发展的启示四个方面浅谈孔子的生态哲学思想儒家生态伦理,阐释了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的和谐 ,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儒家 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生态实践观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趋紧张。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尘暴……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陷入空前脆弱的地步。面对这一切,人类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提出世界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独特的伦理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这些思想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对我们今天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生态文明的建设依然有所启示。
  一、 “天人合一”的 哲学基础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儒家对此问题的基本观点是 “天人合一” 。 “天” 主要是指大自然 ,也包括由自然之天衍生的 “天道”、“天德”。儒家认为 ,世间万物概由天地生 ,人与自然息息相通 ,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也是相通、 相类和统一的。需要说明的是 ,儒家的“天人合一”并不是物我不分的原始朦胧意识 ,而是在区分了主客体的基础上,“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肯定天人的统一”。[1]也就是说 , “天人合一” 是以 “天人相分” 为前提的。天人相分” 是认识的起点 ,“天人合一” 是价值理想的归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 ,这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分离;但是 ,人是天地生成的 ,人与天地之间是共生共处而非敌对关系。因此 ,人与万物应该和谐相处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 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统一关系 ,构成了儒家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
  二、 以“仁爱万物”为核心的生态自然观
  儒家生态伦理强调“仁民而爱物”,其核心是“仁爱”。 “仁”最初是指“爱人”。孟子则把“仁”,由“爱人”扩大到“爱物”。儒家思想从仁学出发,本着惜生、重生的原则,主张将善的道德情怀施之于自然界,将仁爱之心推及到宇宙万物。孔子认为,只有“爱人”,才能“能近取譬”,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只有爱物,才能“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孔子向往在大自然里欣赏风景,他在自然的山水中见到了仁者的宽厚和智者的灵动,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这就是孔子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孔子将人与人的和谐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起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山水之乐。孔子将仁爱由亲亲惠及整个人类,尔后再进一步将对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人类只有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万物,将自己融入到自然的怀抱,才能将人间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起来,这也是“天人合一”境界的最高体验。可以说,由爱人生发出来的对万物之爱,是儒家思想体系中固有的内容,也是历代儒家一以贯之的主张。儒家以“仁爱”为基础,以“爱物”为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合理保护利用自然资源是儒家生态伦理观的根本要求,这正是对儒家生态伦理观的准确描述。
  三、“钓而不网 ,弋不射宿”的生态实践观
  儒家不仅主张 “以时禁发”,而且强调取用有节坚决反对灭绝性破坏行为。比较典型的就是孔子提出的“钓而不网 ,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孔子从关爱生命的角度出发 ,不仅反对 “竭泽涸渔”、“覆巢毁卵”,而且主张不用网捕鱼 ,不射归巢停宿的鸟。《礼记·月令》明确提出,孟春正月,禁止伐树,不许捣毁鸟巢,不许杀幼虫、幼兽、小鸟。从儒家经典和相关论述来看,“钓而不网,弋不射宿”的生态实践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不采用破坏性强的工具来捕猎动物;二是在正常索取资源的过程中,要保护生态,不能斩尽杀绝。如不杀雌性动物 ,尤其不杀怀孕的动物,不捕幼兽,不猎宿鸟,不取鸟卵等等,孔子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理论体系,他关注的焦点是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他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他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2]
   孔子指出,人类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最终将会损害人类自身。这一方面体现了他对天地万物的善意关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维持生态平衡的理性判断,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思想。孔子赋予了“天”以纯粹、自然的本性,他提出以“知天”、“畏天”为核心的生态自然观;以“仁爱”为基础的生态伦理观;以“节用而爱人”为目标的生态实践观等等,这些思想即使以现代的眼光来审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这些思想不但可以为当今世界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以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人类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迪。
  四、儒家生态伦理的现实启示
  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其最终目标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 ,挖掘和弘扬儒家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 ,倡导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的儒家生态伦理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二)努力号召、践行低碳生活观
  儒家认为世间万物皆有自身秩序与规律,各种生物也有其生长规律 ,只有遵照规律合理取用 ,人类才有余食、余用、余材。 2010年《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分析了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总体开始出现的生态赤字,指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创新路径,以实现其长期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一切表明在中国推行低碳生活方式、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形势紧迫。而儒家的这些思想其价值无不对我们今天实现经济、生活和谐发展提供重要意义。
  (三)构建道德规范体制、 加强对生态伦理观的宣传教育
  在生活的许多具体层面上构建相应的道德规范也是必要的举措。从目前发展看 ,生态伦理的道德规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合理消费、 控制人口、 和谐发展、 维护和平、 科教兴国等 ,这些规范从表面看伦理色彩并不浓厚 ,但是 ,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是上述规范中所贯穿的一条主线 ,他们表达了生态伦理希望通过规范和控制人的各种行为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望[3]。我们可以通过各大媒体包括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尊重自然对人类有益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节约资源造福子孙 ,铺张浪费最为可耻,“仁爱万物”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相应的法律、 政策,与道德体制相呼应。
  生态伦理观除了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外,还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聂继红提出了具体措施:一是建立综合决策制度,以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二是适时制定相关生态保护法律;三要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中的约束作用;四是在各种经济立法冲突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 ,同时 ,要加快执法检查的力度。[4]
  总之 ,人和万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整体,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应该以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回报自然尤其要合理、节制地利用自然。生态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已自食恶果的现实要求我们应该从大局、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最终意义上讲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 ,我们应当以自然界为精神家园来追求人生的幸福 ,这就是儒家生态伦理观留给人类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集:第 6 卷[M]1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 987.
  [3]魏晓笛.生态伦理道德观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J].理论学习 ,2001 (5) :46 47.
  [4]聂继红.试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J].唐都学刊 ,2008 (3) :35 36.
其他文献
摘 要:休闲运动本身富有乐趣、刺激及创造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观念的转变,人们将日渐增多的闲暇时间来从事休闲运动活动,培养自己的个性,健全自己的人格,保持自身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休闲运动;闲暇时间;教育;身体健康  一、引言   休闲运动的出现有其社会背景,其最直接的就是经济原因。国外相关研究表明,人均GDP从800美元跃进到2000美元将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时期,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际社区护理模式的护理对象、护理工作内容以及护理人员的基本专业以及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概况等方面展开比较,借鉴较成熟的护理模式,并结合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引进全新医学护理理念。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相对应的整组织机构和大力倡导新兴的社区护理模式,根据社区的内护理对象的实际需求,构建社区护理新模式,从而对我国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比较;启示 
期刊
摘要:在我国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和营销战略选择都应进行调整和创新。和谐营销理念就是要求企业基于其对社会的责任来指导企业的各种行为,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实现组织及组织系统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营销理念 和谐管理 战略创新  一、和谐营销的内涵   和谐,意味着相互依赖、彼此兼顾、着眼长远、追求融洽、协调共存的发展模式;是一种提供他人所需,同时满足自
期刊
摘要:中学计算机教学必须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作出整体性改革,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世纪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 课程结构 数据内容  中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教育。《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
期刊
摘 要:本文将政府财政政策分为政府税收收入与政府财政总支出,考察他们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并进一步将税收收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财政总收入按功能分为政府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分别考察各组成部分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政府税收收入、直接税和间接税对居民收入分配有显著的影响,在短期内缩小了居民收入差距,但在长期内却扩大了居民的收入差距。(2)政府财政总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与政府消费
期刊
摘 要:戏剧教学到底要教什么?教什么才是最正确的内容,才符合戏剧教学的常态?这是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中很不一致的话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关注点,都有他们认为合适合理的教学内容。本篇论文试图通过分析一线老师关于《雷雨》的教学课例,来探讨戏剧教学内容的合理性问题。  关键词:戏剧; 内容; 情感; 表演  《雷雨》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曹禺在大学时创作的一部震惊文坛的处女作。它是一部杰出的现
期刊
摘 要:语言错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国内英语教学中,有必要纠正学生的口语错误。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并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某广播电视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针对口语错误的观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认为自身是能否说好英语的关键。但仍然有部分学生的学习观念不合理,需要老师因势利导,在口纠错过程中应注重操作策略,以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
期刊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强大力量。在过去的几年中,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拼搏争先,城市品牌形象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城市品牌精神得以彰显,城市品牌经济迅速增长,城市品牌文化融合渗透,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面全面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城市品牌精神  经过多年来的传承和发展,“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
期刊
摘要: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和管理中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出现了教师教学不认真、学生上课混学分的现象,这完全背离了教学改革的初衷,使得独立学院原本的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很难贯彻到实际教学活动当中。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围绕教学管理、学生学习态度、教师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若干教学改革应对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 经济管理类专业 专业选修课  1 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的特点  
期刊
摘要:党的先进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制度的先进性。合理、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对党员和党组织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是其永葆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先进性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根据党的建设的实际,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以制度建设的成效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  关键词:制度建设 党的先进性 创新  一、党的制度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  党的十七大以法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