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报工作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校报是高职院校重要的舆论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展示窗口,但是结合工作实际,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普遍存在着办报难、读者少的尴尬局面,在分析高职院校校报工作困境的同时,就校报如何克服困境、谋求更好发展作出思考。
  [关 键 词] 高职校报;困境;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144-02
  高校校报作为一种独特的新闻事业,很早就登上了历史舞台,自1895年北洋大学创办的《北洋公学》(即现在《天津大学报》的前身)至今已有逾200年的历史。校报作为一种特定的宣传载体,为“五四运动”发声,为“一二九运动”呐喊,激昂了一代代学子投入热血的奋斗之中。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历练,时至今日的校报已基本定位为高校党委的机关报,然而作为高校队伍中的一员,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发展的各种原因在校报办报的道路上似乎还处于摸索阶段,笔者结合高职院校办报工作实际,谈谈其所面临的困惑与思考出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校报工作的困惑
  各高校在办报过程中都经历了探索与磨合的阶段,受众群体流失、新媒体冲击、办报周期长、新闻时效性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校报发展的普遍问题。但是高职院校由于受办学规模、学生素质、角色定位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特有的问题。
  (一)新闻价值低、可读性差
  高校校报的传统做法都是将一版设置为新闻版,作为新闻载体,这样的设置无可厚非。但是地位较高的高校或本科院校,发生的新闻较多、新闻价值较高、新闻线索更易寻找,这些促使他们一版的选题有更多新闻可挑,更多内容可登。而高职院校,校园相对封闭,新闻来源单一,基本上校内新闻成为一版的主角,校报一版“校史鉴证”功能的单一化发展。整个新闻版面都变成了“会议专版”甚至是“校领导的个人专版”,严重影响了校报的新闻性和可读性。
  (二)学生记者业务水平较低、流动性大
  高校校报记者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支年轻活跃的队伍,他们是连接校报与师生的桥梁,好的学生记者具备独立采编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校报组稿的效率和稿件的质量;相反,如果学生记者新闻敏感度低、写作能力差,则会直接影响校报的质量。
  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稍逊色于本科高校学生,同时高职教育更加专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校内人文教育方面较薄弱。这些都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记者写作能力以及深度思考能力的欠缺,经常出现稿件录用率低、修改强度大等问题。其次,高职院校普遍是3年学制,在推行2+1或者2.5+0.5的学制下,往往学生只有不到2年的时间加入社团活动,除去培养期,一个成熟的学生记者只能为校报工作一年。最后,因为课程紧凑、实训安排多等多种原因,导致学生记者流动性较大,人员不稳定。
  (三)校报专职教师人数少,专业性差
  从2009年的数据获悉,全国千余所高校有80%以上都创办了自己的校报,但是,很多校报编辑部没有单独建制,只是作为部门内的下设科室。在高职院校由于人员编制等问题,弱化了行政功能,这样的问题更加突出,校报几乎依附于宣传部(科)而存在。据笔者了解,广东地区的高职院校校报专职编辑人数普遍不超过3人,1人办报的比比皆是。同时,由于对报纸编辑工作的专业知识缺乏,很大一部分是中文或者思想政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赶鸭子上架”,专业素质多数达不到标准。另外,鉴于专职校报工作人员数量少,因此校报编辑多数为兼职人员,这些编辑自身已经承担了教学、科研或行政等工作,这些本职工作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对校报工作的投入。
  (四)版面样式落后,图片选择少
  如今各大报纸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图片因为信息量大、视觉效果好等优势已经逐渐占据了报纸的大部分版面。但是由于观念落后、经费限制等原因,高职院校的校报还基本上按照传统版面编排,创新性
  不强。
  其次,高质量的图片少也是制约高职院校“图片新闻”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本科院校主要依靠学生记者的提供,但是高职院校由于专业设置的应用型,很少有专门的摄影专业,学生的专业性较弱,图片来源少,图片质量也不高。
  在高校校报日趋专业化、多元化的大形势下,高职校报的发展在以上几点硬伤的限制下处于一个不高的水平。如何顺应校报发展新形势、提升校报校园文化建设能力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校报面临困难的解决之道
  虽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存在着各种困难,但是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办报人迎难而上,紧跟时代脉搏,谋求发展空间。
  (一)挖掘可读性,在深度报道上做文章
  高职院校校报除了扮演党报的“严肃”角色外,更应当肩负“三贴近”的“亲民”角色,努力做到坚持贴近学校实际、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全体师生。
  首先,在版面设立和新闻选取上应该更多的从师生读者角度出发,考虑设立“捷报频传”“学术新风向”“管理动态”等栏目,刊载高职教育前沿消息,报道校园文化动态,跟踪学科建设,展现教学成果。第二,重点笔墨深度挖掘硬新闻背后的新闻。如,就师生在校内外参赛获奖的实际,安排采访、深度挖掘,展示获奖背后的经验方法和专业技能;又如,就毕业生就业走向,剖析供求双方市场情况,深入毕业生工作岗位,用专业翔实的数据与实例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观念,正视薪酬待遇,实现优质就业。第三,拓展连续性报道和专题性报道。针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或者阶段性任务早安排、早策划,把单一消息拓展成连续性通讯。第四,精心策划、浓墨重彩打造重大主题专版。教学和学生永远是校园生活中的主题,只要用心发掘永远都有值得深入的主题。如,与教学息息相关的示范校院校建设专版、创新强校专版、高校“十三五”规划专版、专业建设成果专版等;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新生入学指南专版、毕业生就业离校专版、专业学习指导专版等等。   (二)加强培养,提升学生记者队伍实力
  学生记者在校园办报活动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记者的培训,使其更好地为校报服务。
  首先,严把组建关,认真选拔人才。要建设一支优质的队伍,人才选拔是关键。招新活动可以从新生入学军训中着手,安排学生记者采写军训相关报道时开展招新宣讲,物色有意向、文笔好的新生人选,同时,面向新生开展专题征文筛选校报队伍的好苗子。在招生时尽量做到学生记者覆盖各个院系专业,方便日后开展工作的信息收集更加全面、采访更加便利。结束招新后,还可以通过辅导员推荐、同学转介绍等方式及时补充更新鲜的血液注入校报队伍。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应该通过各种适合校园实际的方式对学生记者进行培训,促进他们既讲理论又懂业务。笔者通过实践探索感觉到开展读报会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记者集中讨论兄弟院校、优秀报纸的内容、版面,通过学习和对比优秀稿件、作品能快递提高学生记者的理论和业务水平。第三,充分发挥、调动学生记者的主动性,提升全方位能力。指导教师组织、鼓励学生记者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试错的机会,通过活动全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结合校报工作实际,可以考虑开展版面评比、新闻知识讲座、校际间业务交流等多形式的活动。第四,以情感联系学生队伍,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三)健全机构,扩张校报工作队伍
  从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来看,独立设置机构尚属少数,因此应该在制度建设和人员扩张上想办法、动脑筋,提升校报队伍的水平。
  在增加专职人员的基础上,努力吸纳更多对办报、宣传有兴趣的教职工参与校报工作,可以借助各种教工俱乐部,如摄影协会、文学爱好者俱乐部、诗社等社团,发展其成员为校报稿件的作者,保证校报内容有稳定稿源。同时,聘请校内采编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兼职编辑、记者,给予补贴和稿酬的鼓励。
  总之,校报作为传统纸质媒体,因其有着易于保存与收藏、便于反复查阅的功能,它的文化传承能力远胜于网络,所以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切不可忽视校报作为校园宣传重要阵地的作用。要想继续保持校报的主导地位,校报必须注意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做到既与新媒体相融合,又能持续、独立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峰,杜琴.高职院校校报发展现状分析及其文化传播功能的拓展[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2]闫冬艳.高校校报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忻州师范学院院报,2009(3).
  [3]肖华碧.高职院校校报的内涵式发展之路[J].大学教育,2012(2).
其他文献
[摘 要] 青年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的心理健康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在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逐渐变得激烈等一系列改变使得青少年的内心产生巨大的波动,面对青年的内心产生的变化与问题,成年人需要对其密切地关注,不仅要倾注自己的情感,还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关注着青少年的心理逐渐向成人的成熟心理过渡。让他们能够健康、自由地生活。  [关 键 词] 青
法制类报纸就是以法治内容为重要报道内容的报纸。我们知道,新闻的必读性主要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即新闻性、时效性、独特性、权威性、信息量的最大化、有用性、亲近性。这七个方面的构成要件是对具体的单篇稿子的要求,是一张报纸必读性的微观分析,那么对整张报纸来说,其必读性应该如何体现呢?这是目前纸媒在网媒冲击中应该着重研究的课题。  通过对目前的法制类报纸进行综合研究,我们发现,虽然法制类报纸在内容及编排
随着大学生毕业生数量的激增,越来越不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引起了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多方关心,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和就业理念也受其影响,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大学就业
[摘 要] 随着时代的更替,人们对物质基础满足后加强了对健康方面的需求,尤其儿童的健康成长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儿科医学领域,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在社会的进展中得到密切的督促与发展,同时,儿科医护人员的基本要求也得到本质的提升。着重探讨了新生儿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需求,并分析了现阶段医护人员缺失的重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儿科医护领域的发展。  [关 键 词] 儿科;医护人员;职业素
[摘 要]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越来越趋于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监考教师责任感不强,考生思想上不重视,作弊工具越来越高科技、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强监考教师考务培训,建立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落实,加强考风考纪的宣传,强化安检设备,制定应急预案等。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  [中图分
传播法是调整传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确立能够全面、充分反映传播法所调整的传播社会关系的客观要求的传播法原则,对传播法的立法、守法、执法、司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的原则的意义    法的原则是指在一定的法的体系中作为法律规范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原的、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人类的法律实践表明,并没有什么法律规范能够总揽无遗甚至能够包括各种各样的只要有可能产生的情况。面对实践的复杂性,法
[摘 要]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并且对于专业人才、创新人才的需要日益显现,而本应该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学校却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于用人的需求,所以高职、高专学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更是十分紧迫。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高职、高专学校在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方式上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不能够重视对于学生的培养。主要研究了高职、高专在职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职业
一直以来,汉语都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在人类历史长河里熠熠闪光。汉语,被唐诗、宋词、元曲等典雅的文学样式不断擦拭,温润着我们诗意的心灵,照亮过我们文化期待的古老而优美的语言;汉语,带领我们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的母语,承载着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文明,如今随着网络语言的流行,正在进行着另一种生命的蜕变。  网络语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不仅改变了广大大学生网友的网络生活,同时也日益影响着现实生活。总
一般而言,传播媒介大致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它是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社会组织,即传播机构。”①  就第一个层面而言,作为信息传播工具和技术手段的网络博客,无疑可以被视为一种媒介,即网络博客媒介。对于网络博客的媒介特征,很多传播学者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述。  方兴东、胡泳在《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网络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中从网络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学作为卫生学院主要专业之一,应该顺应改革的潮流进行相应的改革。在传统的护理学教育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使得教师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薄弱。但是现代市场对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熟练的实践技能,因此如何提高护理学“双师型”教师的能力是护理学改革的重点。就开展管理机制创新促进护理学“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技能进行了探讨,以此为我国护理学教师技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