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提问技巧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很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它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是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提问的前提。要使提问收到较好的效果,就必须讲究提问的技法。
  (一)提问对象要明确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只要在问题设置上深入研究即可,认为提问无关紧要。常为了课堂气氛热闹,获取完美答案,提问集中在几个优等生身上,或为了让后进生不分散注意力,专挑他们人微言轻提问,或认为课堂教学以一般学生为出发点而过多提问具有一般水平学生。由此往往无法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即无法发挥优等生的表率作用,也无法提高后进生的积极性。应此,课堂提问要尽可能宽广些,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需求。提问时所选的对象是对所提问题在经过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能回答或基本能回答的学生,换句话说,问题的难易与答问对象水平应努力追求“跳一跳,摘到桃”的理想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提问要深浅适度。对于重点难点知识,老师一般都设计一些复合型提问,由于它是由多次提问组成,要注意设计好提问的层次序列,这既是由数学严密的逻辑性所决定的,也是学生的认识规律所要求的。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1/2+1/3后提问:“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二)提问语言要精炼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坚持科学性原则能保证课堂提问的准确性。问题的表述要精炼、明白准确,不能用学生不懂的“术语”。而数学语言要求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教师提问时的语言既要顾及数学得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如 “看到此题,你想到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不好回答。又如“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学生也很难直接用看到的数学信息回答。曾经有位教师就是这样提问,结果学生回答成了一篇看图作文。还有发问时,对句子较长的问题或较难理解的问题,应适当重复一遍,而对一般的问题,则应提倡只说一遍,以免使学生养成不注意听讲的习惯。
  (三)提问时机要灵活
  教师在备课时,大都对课堂的提问作了精心设计,甚至连让那个同学回答、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所准备,但课堂教学是个师生双方交互式的动态过程,因而在问答过程中出现一些老师在备课时没想到的事情也是常见现象,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设计出一些提问,以调整和改善教学活动。提问要特别注意把握好时机。如在教学“年、月、日”时,一上课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王叔叔今年30多岁了,可过的生日和他八岁的儿子一样多,你说他现在有几岁呢?”全班同学一下子就议论开了,在学生急于想知道王叔叔为什么还没有过第八个生日的原因时,我向学生出示课题:“年、月、日”,并说:“今天我们学会这些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学生很快就对学习这部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提问的思考性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教“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來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教师提出:
  ①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
  ②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
  ③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2πr/2)×r=πr[2]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提问思考要留空
  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从问题提出到点名让学生回答应有一个适当的停顿。至于停顿的长短,一般可根据问题的难易和学生的反应情况(如举手情况)而定。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作出及时的明确的反应。如前所述,评价是提问的有机组成部分,切不可低估其作用。当学生流畅完整的作答时,一句极普通的“很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的回答与众不同,富有创造时,一句赞许的话也会使之倍感成功的欢乐。
  (六)提问的多向性。
  首先要让学生的思维多向。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道,向平面型、立体型思维拓展。因此,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其次要注意信息传递的多向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信息单向传递的被动局面,使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局面。问的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这样设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②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
  ③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
  ④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
  ⑤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⑥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
  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提问的巧妙性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如,一位老师上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节课时,先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个公式求一般三角形面积。接着正当学生充满成功的喜悦时,老师抛出了一道“奇特”的题目:计算一个底、高不相对应的三角形的面积。并有意采用竞赛的形式把课堂气氛搞得很热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抢着回答。结果,几乎全班学生的答案都是4×6÷2=12(平方米)。正当学生又一次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喜悦时,老师却诙谐地说: “你们都上当啦!”一语出口,尤如在已有涟漪的湖中投入一块巨石,学生情绪为之亢奋。这时老师才在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的情况下揭示其中的奥秘,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八)提问的难度适当
  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点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会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问题。同时还应考虑课堂上的大部分学生弄清所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必要时间,以保证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对学习内容增进理解。
  (九)提问环境温和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才能,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大胆求异,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提问效果一定好。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解疑者、组织者,要诚心诚意的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动机,引导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其他文献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
期刊
地理是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有些学生经常抱怨高中地理不好学,也不爱学,没意思;还有一些学生不了解地理课的学科体系和价值,认为地理课只要背诵就行了。而实践证明,这些学生的成绩都不理想。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地理,就成为广大学生和地理教师关注和讨论的话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与借鉴他人经验认为: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就是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塑造完善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素养,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  关键词:高效 和谐 欣赏 民主    夸美纽斯说过“创设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教学在于营造一种氛围,有效的教学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追求教学过程中的生动,和谐,快乐也就成为
期刊
摘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其实是要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体育课堂 阳光体育 益处 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我国学生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低血红蛋白等常见病检出率继续下降,但仍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
期刊
求函数最值一直是数学内容中的难点,这是因为其解题方法灵活,题型多变,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广泛,技巧性强等,使学生不易掌握。函數最值作为函数的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高考、竞赛中的热点、难点,对其方法的研究很有意义。
期刊
新课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引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对新课引入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新课引入无足轻重,也有的是没有掌握引入
期刊
地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意味着在45分钟的课堂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如何选择正确途径,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个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自身以及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  一、激发学生的地
期刊
叙事指叙述各类事件,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表达内容。事,必须有具体的情节,情节是指事件的变化和发展经过,是构成记叙文的基本内容。一个完整的情节就应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当然,这六个要素在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要具备,而且表现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  叙事要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重要的是“把握情节”,因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是靠情节来表现的,情节在文章中又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
期刊
一门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知识积累过程,尤其是语感的培养必须依赖大量的阅读。高中阶段若要较快地提高语言水平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其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必然的。新课标和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的命题也体现了这一精髓,一直关注并加强对阅读能力考核的多样性。而且,在平时的训练中,也要主攻阅读,因为阅读是完成高考各个题型的基本能力.无论是听力、单选、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单词拼写还是写作都需要靠阅读来做题。从分值上看
期刊
怎样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在此谈些体会。  一、先应该确定学生英语听力能力训练的原则。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英语听力能力的训练实际上是同训练英语会话能力一起进行,开展英语听力能力训练的原则应该坚持以下四个方面:(1)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听英语和讲英语的机会。(2)既要有听力训练。同时也要与英语会话的单项训练结合起来,使两种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3)既要有课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