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yu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在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中学 语文 阅读 能力 培养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模式依然存在。不少教师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其结果是耗时长、效果差。因此,要培养面向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在初中阶段尤为重要。
  一、阅读训练的起点放在预习上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好的预习就是阅读教学成功的一半。预习是自觉运用学过的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驱动下,主动地去研读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的知识,就会竭力地运用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去了解、分析和吸收。勾连和融会就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一则有利于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复习,乃至运用;二则有利于培养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和能力。
  指导预习的方法有:
  (一)根据课文教学目的引导预习。引导学生透过对具体描写的场面与概括叙述的句、段的研读,使学生领悟到点面结合的写法及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艺术魅力。这样引导预习,不但有效地培养了阅读能力,且对提高写作水平也有很大帮助。
  (二)紧扣文后的“研读与练习”布置预习。文后的“研读与练习”对文章的重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大都做了规定。学生依之预习,就有了独立思考、探索新知、解决问题的机会。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激发了学习兴趣,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让学生依“预习提示”自读课文。现教材每单元每篇课文前都设单元提示和预习提示,这对学生预习阅读起了很好的提示作用。总之,教师只要紧紧把住“预习”这个环节,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提高学生阅读中的迁移能力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精读课与自读课相结合
  新的课程教材,打破原有模式,分初一、初二、初三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按培养目标为线索组织单元。将一定的智能按一定的体系分解到各个单元中去,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同时通过精读、自读课型落实该体系中的一到几个问题。每一个单元都不是孤立的,单元内的课文都为完成单元的教学目标来设定,在能力形成中具体分工,而且分工不同。精读课要求教师对学生作必要的启发、点拨和讲解,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并进行阅读训练,而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独立钻研课文,理解课文;精读课选准突破点,而自读课则是在点上深挖。精读是为教会学生学会自读,因此,精读是为自读服务的。自读与精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
  自读既是精读的基础,又是精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师通过精读,给学生以必要的讲解、释疑、示范和讲评,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从而促使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步骤、方法和进度,以促进精读取得更好的效果。自读和精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缺一不可。实践证明,自读与精读的有机结合,是提高课堂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
  四、鼓励学生设疑、解疑
  “质疑法”是培养智能,提高阅读能力的极好方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开始时,教师设问题,让学生在自读课文中找出答案,再通过师生共同探讨,解答问题。随后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提出疑问,找同桌学生互相设疑、解答,检验阅读效率。也可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疑点设计成练习来研讨。设疑、解疑的方式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很感兴趣,能主动深入钻研,对文章内容能全面掌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起到触发思维的作用。
  五、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面
  阅读时,渗透文意,有时不是精读原文所能办到的,还需要了解写作背景、作者身世、写作意图等。这就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教者在课堂上结合课文介绍作家作品时,力求全面深透,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且对同一作家或同一年代作品的理解也大有裨益。此外,教师要组织课外阅读,经常向学生推荐新作名篇及报纸杂志上一些反映时代气息、奋发向上、文情并茂、富有哲理的好文章。让学生拓宽视野,积累知识,感受新气息,广泛阅读更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总之,若能每天把学生带进阅读的殿堂,阅读名言,接受心灵的洗礼……那该是何等惬意的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能让学生终生受益,也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好体现。
  
其他文献
【摘要】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地理教学中,重视读图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由熟悉地图法到看懂地图,进而能分析、运用地图,并逐步建立起有确切空间概念的知识系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明其“理”。   【关键词】地图 读图技能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图可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观察酮康唑和己烯雌酚对尿道下裂成形术后阴茎勃起的抑制效果。方法:将28例尿道下裂手术患者随机分成酮康唑使用组(A组)和己烯雌酚使用组(B组)。A、B二组
鉴于中职学生的特殊性、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的融合,实现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一线中职教师研究的重点.本论文立足于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所以
期刊
所谓“授人渔,不如授人以渔.”尤其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自主探究,教师只是引导者,这样的过程主要是为了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期刊
【摘要】作者针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并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人类社会进入新的世纪,知识、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社会对教育,对教师、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自主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如何建
【摘要】有效应用图式理论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应该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阅读图式,还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并巩固和扩展学生头脑中图式。  【关键词】图式理论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图式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图式理论比常规的教学方法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推测能力、概括能力及提高阅读的速度。本文拟通过对图式理论的理解以及在中学语文实际教学中的
卵巢癌是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其中大约80-90%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临床上卵巢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的妇女,常伴有卵泡刺激素(FSH)的升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FSH是上皮性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树立了文化的自信,还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所具备的直观性和再现性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地运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