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检测质控血清的研制与评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ai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实验室抗核抗体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可比性,探索可靠的制备方法,并且研制满足抗核抗体常规检测需要的质控血清。

方法

按照入选要求选择本室检测抗核抗体之后的患者血清制备质控血清;通过无菌实验、防腐实验、冻存、复温、浓度水平的设置等的研究,初步确定制备质控血清的方法和条件;通过对制备血清的外观、无菌性、批内及批间均匀性、稳定性等指标的评价,进一步优化制备方法和条件,确认制备的质控血清的性能。

结果

制备的质控血清在-20℃可以稳定保存270 d,室温复温后稳定8 h以上。冻存复温后批内及批间均匀性、稳定性与商品化质控性能无明显区别,与冻存前检测结果一致。

结论

探索出了抗核抗体检测质控物制备的合适方法和实验条件;制备的各个批号质控物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制备出的质控血清满足抗核抗体检测需求和质控要求。(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410-413)

其他文献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指导临床医生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工具。正确理解和运用药敏试验结果要求临床医生和临床微生物工作者具备药敏试验和药敏折点的相关知识,并能使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原理优化抗菌药物治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289–291)
目的通过对艰难梭菌毒素B受体结合区进行基因克隆、表达,获得目的蛋白,为建立快速检测艰难梭菌的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复苏艰难梭菌,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基因,回收后与pGEM-T连接进行TA克隆,通过PCR、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pGEM-T-CDB3。酶切pGEM-T-CDB3和pGEX-4T-1,回收CDB3和pGEX-4T-1,连接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构建重组质粒pGEX-4
期刊
目的探讨粪钙卫蛋白、髓过氧化物酶评估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性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4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49例,男32例,女17例,中位年龄40岁(13~80岁),留取患者血及粪便标本,同时搜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Mayo评分系统将UC患者分为缓解期组(22例)和活动期组(27例),其中活动期组分为轻、中、重度3组(分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评价国内外焦磷酸测序技术快速诊断异烟肼耐药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和维普,制定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分,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其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采用Meta-Disc1.4和Stata10.0软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
由于临床症状的复杂多变和不确切的发病机制,使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都面临巨大的挑战。CELL-SELEX技术不仅能获得与靶细胞相结合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适配子,而且该适配子能够区分细胞所处的某种特定状态,如未分化与分化、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区别等,使得该技术在白血病研究中具有极大潜能;本文阐述了CELL-SELEX技术的优越性及其在白血病特异性诊断、靶向治疗和肿瘤标志物发现方面的应用策略。(中华检验医
期刊
目的研究环丙沙星不敏感化脓性链球菌的耐药机制及其同源性。方法对2012年3月北京地区分离自猩红热患者的48株化脓性链球菌采用稀释法检测环丙沙星及临床常用7种抗生素的MIC。对环丙沙星MIC≥4 mg/L的13株化脓性链球菌检测氟喹诺酮染色体介导的耐药基因gyrA,gyrB,parC,parE的突变,同时以环丙沙星MIC≤0.25 mg/L的4株化脓性链球菌做比对。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
目的评价抗凝标志物蛋白C(PC)及其他凝血相关指标预测外科ICU患者死亡风险的能力。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1年8至12月252例外科ICU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检测其凝血、抗凝及炎症相关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D-二聚体含量、纤溶酶原活性、PC活性、抗凝血酶活性、血栓调节蛋白含量、C反应蛋白含量。同时获取其急性生理学与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