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后重见天日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载人航天的历史上,还没有哪艘飞船像它一样倒霉。
  从1961至1975年间,美国的水星号、双子星座号和阿波罗号载人飞船均成功在海上着陆,飞船里的航天员100%安全返回。但是有一艘飞船却被失落在大海里,而且“一失足成千古恨”,38年后它才被从海底捞出重见天日。有人说它的“失足”与它的名字有关,因为它叫“独立钟”,而这口令美国人肃然起敬的大钟,身上却两次裂开了大大的缝。
  “独立钟”是美国第一代载人飞船水星4号返回舱的名字。
  水星号飞船外形像一个大钟,由圆锥体的座舱和圆柱体的推进舱组成,总长2.9米,最大直径1.8米,顶部有一个5米高的救生塔。飞船重1.35吨,飞行轨道高161~267千米,返回舱落到海面实行水上回收,飞船只能乘坐1名航天员,可飞行2天。
  水星号飞船有过6次载人飞行的历史,每次飞行时,航天员都为自己的返回舱起一个名字。由于美国人喜欢数字“7”,认为它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因此所有载人的6艘水星号飞船都有一个带“7”字的名号,比如乘坐航天员谢泼德的水星3号,代号为“自由7号”;乘坐格里索姆的水星4号,代号为“独立钟7号”;乘坐格伦的水星6号,代号为“友谊7号”;乘坐卡彭特的水星7号,代号为“曙光7号”;乘坐希拉的水星8号,代号为“希格玛7号”;乘坐库珀的水星9号,代号为“信心7号”。
  维吉尔·格斯·格里索姆是继谢泼德之后第二个升空的美国航天员,他说,我之所以命名自己的“坐骑”为“独立钟7号”,既由于它的外形像钟,又由于它鼓舞人心地联结着美国的历史和国家的骄傲。有位工程师甚至建议,在飞船外面也画上一条像真正的独立钟一样的大裂缝。
  1961年7月21日,格里索姆进行的亚轨道飞行十分顺利,在离开卡纳维拉尔角15分37秒后乘坐返回舱“独立钟7号”返回地球。
  在6000米的高度,格里索姆透过狭小的观察窗,看到引导伞按计划打开。在4000米的高度主伞打开,比预定时间提前了一些,这时格里索姆注意到主伞上撕开了一个0.15米长、L状的口子,但是裂口没有再扩大。很快,返回舱的下降速度降到了8米/秒,格里索姆开始呼叫救援船“大西洋号”和直升机。
  23号直升机看见了返回舱:“独立钟7号,我们正朝向你飞过来。”
  但是,格里索姆下降得太快了。只见返回舱一头栽到水里,格里索姆面朝下向左侧卧倒。很快返回舱飘浮着进行了自我矫正并慢慢直立起来,借着窗外的光线,格里索姆丢弃了备用伞包,激活了舱内的紧急救援装置,返回舱在巨浪中剧烈翻滚,万幸的是没有进水。
  此时,援救直升机群飞到了返回舱的上空,他们问格里索姆是否准备好了要被吊起。格里索姆已经完成了很多回收程序,他脱掉了头盔,但是头盔下用来防水的航天服颈套却难以解开,他通知直升机飞行员,他会在5分钟内准备好。返回舱里热得令人窒息,格里索姆手忙脚乱地解开了安全带,满头大汗地在座位上躺下,等候营救。
  


  这时,灾难出现了,“独立钟7号”的舱门突然弹开,海水立刻涌入舱门,返回舱很快就要下沉了。格里索姆赶紧抓住仪表盘,窜出了狭小的舱口,从下沉的返回舱里游出。更糟糕的是,格里索姆发现身上的航天服发生泄漏,海水开始渗进航天服,他已感觉浮力减少身体在逐渐发沉。一架直升机靠近了,它忙着起吊太空舱,并没有在意格里索姆也处在危险中。第二架直升机靠上来了,飞行员并不知道格里索姆的航天服泄漏了,还不慌不忙地绕着圈进行摄影,螺旋桨搅起的涌流使他游泳变得更加困难,他在水里上下翻滚了几次都没有抓住吊索。愤怒的格里索姆在水里泡了大约5分钟,差点淹死,才得到了一个救生圈,随后他被吊进了直升机。格里索姆的遭遇使得美国航宇局对回收航天器有了硬性规定:以后所有的航天器要被立即吊到搜救船上,直升机必须专注于航天员的营救。
  “独立钟7号”就没有格里索姆那么幸运了,一瞬间它就灌饱了水。救援直升机飞行员虽然使用营救设施钩住了它,但此时返回舱的总重量已超过了2300千克,超出直升机的起吊极限近500千克。直升机被逐渐下沉的返回舱拉向海面,三个轮子浸在水下,飞机的肚子已经贴在了海面上,情况万分危急,飞行员只好割断吊缆任由“独立钟7号”沉入大西洋深处。当时,直升机在海面上丢下了一个标记物,飞行员曾寄希望于“独立钟7号”很快就会被别的大力士飞机拉上来。
  格里索姆疲倦地躺在搜救船上,他否认是自己的误操作导致了舱门的打开。但是返回舱的研制厂家说,在飞船发射前公司对舱门及其部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包括高温测试、低温测试、多次冲击测试、盐喷射测试和水浸测试,从没有发生过舱门“碰巧打开”的事故。
  事后,美国航宇局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来调查此事。调查中针对舱门设计做了一次甚为严格的试验,结果事故没有复现。调查小组还检查了航天员座舱的设计,认为只有一个极小的可能性存在,就是航天员可能不小心触动了开门的活塞杆。
  由于“独立钟7号”不幸沉入了海底,于是“航天器可能带有裂缝”成为了媒体上的笑话。对格里索姆来说,他从提前弹射开的舱门中逃生,真是万分幸运。5年半后的1967年1月,当他成为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第一批航天员在飞船模拟训练时,遭遇了封闭座舱突然着火事故,那天,幸运没有再降临,他和怀特、查菲三人因为打不开舱门无法逃生而死于非命。
  “独立钟7号”沉没数年之后,社会各界有关找回太空舱的舆论非常强烈,许多人建议打捞它,因为它是美国惟一一艘还未回收的载人飞行器。
  


  1992年和1993年,打捞队两次试图找到“独立钟7号”,但是都没有成功。1999年5月1日,在美国电视台“发现频道”的资助下,美国海底探险人员在最有可能的88处目标地点苦苦找寻,终于在距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西约450千米外、470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独立钟7号”。然而,大西洋不会如此爽快地交出太空舱,海面上巨大的波浪屡次阻碍着回收尝试,起吊时连接打捞潜艇和主回收船的铁链突然断开,致使打捞潜艇“摔倒”在太空舱的旁边,初次打捞宣告失败。经过2个月的再次准备,打捞队置备了新的、更结实的回收设备,7月11日,第二轮打捞开始。199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30周年纪念日,“独立钟7号”终于被拉到了主回收船上。“独立钟7号”外表还保持完好,圆柱形降落伞包上有一些海垢,舱里面全是锈蚀和泥沙。迎接它出水的有2位特殊的人,一位是格拉斯·温迪,当年他是发射台上的指令长,曾在“水星4号”航天任务时送格里索姆进入飞船;另一位是吉姆·刘易斯,当年就是他驾驶直升机试图吊起这艘被灌满了水的飞船。出水后的座舱证明,格里索姆当时确实没有误操作,也没有“不小心触动了开门的活塞杆”。舱门盖周围有个金属密封圈,已经弯曲了,显然,舱门打开的原因是,密封圈使用的材料不符合按设计要求。可惜,格里索姆无法得知这条对他来讲是无以伦比重要的信息了。
  “独立钟7号”于次日回到了卡纳维拉尔角,距离当年发射整整38个年头。美国惟一一艘乘坐过航天员但没被回收的航天器,终于重见天日。
  
  相关链接
  真正的“独立钟”是 1751 年为庆祝英国统治下的费城的创建者威廉·潘恩发起民主宪章 50 周年,特在英国伦敦铸造的。1752年被运到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一个月之后由于受到钟锤的敲击,出现了一条很大的裂缝,经过当地作坊的重铸,以后被用作宣布州议会开会。1776 年 7 月 4 日,北美 13 州的代表们在费城签署了《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英国,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当《独立宣言》第一次向费城人民宣读时,钟声长鸣,震撼人心。以后每逢《独立宣言》发表的周年纪念日和全国重大事件时,均鸣此钟。该传统直至“独立钟”再次出现裂缝的1835年停止,由于独立钟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就没有再重铸。1976 年美国独立 200 周年时,该钟被移至费城国家独立公园保存。美国50分硬币的背面就绘有独立钟。
其他文献
日本成功进行宙斯盾弹道导弹拦截试验  日本海上自卫队于2007年12月17日在美国夏威夷考艾岛海域成功进行了宙斯盾弹道导弹拦截试验。这是日本金刚级宙斯盾舰配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SM-3 Block IA导弹进行的首次弹道导弹拦截试验,也是除美国以外的国家首次进行这种导弹拦截试验。  试验中,美国海军首先从夏威夷考艾岛发射一枚模拟中程弹道导弹的靶弹,在数百千米外海面上等候的日本金刚级驱逐舰通过
期刊
“大冲撞”改探哈特利2彗星  2007年12月13日,美国航宇局宣布, “大冲撞”探测器将继续彗星探测之旅,飞赴下一个目标哈特利2彗星。新任务称为“系外行星观测与大冲撞延长研究”(EPOXI),由两项很重要的研究工作组成,即“大冲撞延长研究”(DIXI)和“系外行星观测与特征研究”(EPOCh)。“大冲撞”将于2010年10月11日飞越哈特利2。探测器与该彗星间的最近距离约1000千米,属近距离观
期刊
2007年6月1日,中国航天实现了长征系列火箭100次发射的记录,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里程碑的记录,值得大书特书。  但是,在中国航天火箭发射的历史上,还有11次风暴一号火箭的发射却鲜为人知,未被记录到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中。那11次发射都是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期间进行的,火箭都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那时叫上海机电二局)抓总研制的。      风暴一号的名字有点怪    风暴一号火箭任务的由
期刊
在“百度”上输入“李本琪”三个字,会出现9650个页面,这位下达“点火,起飞”命令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01指挥员,在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名闻天下。10至11月间,李本琪的曝光率不亚于任何一位明星大腕。当娱乐明星、文体明星备受追捧的时候,人们有理由记住这样的明星:他们扎根山沟、无私奉献、矢志航天,是托举神箭上天的英雄好汉。  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位12次担任01指挥员,且次次发射圆满成
期刊
阿波罗13号飞船经历的生死时速已经成为经典话题,甚至被搬上了银幕。这艘本该成为第三个登上月球的飞船,却在一个氧贮箱的爆炸声中结束了神圣的使命。但是,它的失败铸就了不朽的另类荣光——阿波罗13被誉为世界航天史上最辉煌的失败。  阿波罗13 的祸,是未能成就登月的业绩;阿波罗13 的福,是它得到了人类所有的爱,爱足以抚平它受到的伤害。    我们没有准备自杀药    1970年4月11日升空的阿波罗1
期刊
美国航宇局最近表示,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有了一个最重大的发现:这辆火星车破损的车轮所掀开的一小片火星泥土,证明过去这里的环境可能非常适合微生物生存。  这些沉积物是在温泉水或蒸汽遇到火山岩时产生的。火星漫游车的首席科学家史蒂夫·斯库里斯表示,在地球上,这些地方一般都是细菌聚集的场所。他在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议上说:“我们对这项发现感到非常激动。”  科学家将此形容成是一次幸运的发现。勇气号
期刊
2007年 4月11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绵绵青山再次见证了中国航天的又一次腾飞。11时27分11秒,“5、4、3、2、1,发射!”在响亮的口令中,一条火龙腾空而起。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拖着长长的桔红色火焰,托举着“海洋一号B”卫星飞向了浩瀚的宇宙,经过797秒飞行后,星箭成功分离,最后卫星准确进入距地球798千米高的太阳同步近圆轨道。    “海洋一号B”卫星是我国海洋立体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继2006年9月3日欧空局的斯玛特-1月球探测器成功撞击月球表面之后,2009年美国的“月球环形山观测和感知卫星”将对月球进行2次连续撞击,在月球南极寻找水冰。该卫星的撞击能量将是1999年美国“月球勘测者”探测器撞击月球的200倍。  2008年10月“月球环形山观测和感知卫星”将作为次要有效载荷与“月球勘测轨道器”一起搭载在“改进型一次性运载火箭”上,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该卫星由“守望航
期刊
大洋神探    海洋,具有迄今为止无法估量的、可供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大量资源。仅以食物为例,专家认为,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相当于世界所有耕地的1000倍,仅每年提供的水产品,就至少可以养活300亿人。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不是海洋强国,与世界海洋国家相比,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十分有限。让海洋为国人造福,圆海洋强国梦想,对于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探测海洋的各种特性,不仅在民用事业中有重大意义,在军事上也是非常有用的。然而,海洋占全球表面积的70%左右,若用船只或飞机监测全球海洋和跟踪海面舰艇,花费是巨大的,但如用卫星则容易得多。集电子侦察、成像侦察、对舰船等运动目标定位于一身的海洋监视卫星,就是探测、跟踪、定位、识别和监视海上舰艇的“大腕”。    监视海洋的两大神探    与监视陆地的电子侦察卫星相比,海洋监视卫星具有战术侦察性质,因为
期刊